一、世界资源危机综述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当代工业文明。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人类社会中自然资源的基础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而且人类以更高和更苛刻的要求向自然界索取各种自然资源。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的没有节制的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遭到持续削弱。20世纪70年代初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两次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就是证明。自然资源的无序和过度的开发,引起了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人口增加与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一场又一场连绵的战争。如果说,在20世纪初资源所引起的还是一些局部问题,而现在,资源问题已经波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民族,影响到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历史证明,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而增长的。1998年全球经济总产值(GNP)约30万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1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5%。人口近60亿,比1980年增加15亿,年均增长1.7%。经济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大大刺激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提高,在某些方面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或对新的自然资源的开发,降低了自然资源消耗的强度。例如部分矿产资源被塑料等替代、蔬菜水果的人工无土栽培、无纸化办公、资源节约和二次利用等。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增加扩大了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例如,资源开发生产成本下降使获取资源更便宜、资源新用途的发现、对人类对回归自然的人居环境更迫切,处女地的开发和人类未知自然世界的探寻和开发等。从总体上看,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提高,也促进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因此,人类社会不论在前工业化时期或工业化时期,还是在后工业化时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都在持续增长。
据统计,1901—1980年的80年间,全世界采出的矿物原料价值增长了近10倍,其中后20年为前60年的1.6倍。据世界资源研究所估计,现代人均每年消费的所有自然资源(包括土壤剥蚀、采矿和其他附属物质)45~85吨。在最先进经济的国家中,产生100美元的收入需要300千克自然资源,显然,保证这些国家庞大的经济规模需要数量巨大的自然资源。在发展中国家,资源密集型经济模型在迅速扩展,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这样的经济模型必然要消费大量的自然资源。
在最近的30年中,全球能源(主要为一次能源)利用增长了70%,年均增长2%。1998年一次能源消费量达84.77亿吨油当量,人均1.4吨油当量。其中,石油占40%、天然气占23.8%、煤炭占26.2%,三者占一次能源需求的90%。人类对矿物资源的需求也以1.5%速度增长,对年轻矿产(如锂、钛、稀土等)的需求增长更快。铁、铝、铜、铅,锌、锡、镍、金、银、金刚石是十种生产产值最大的矿产。近15年来全球农业生产和食物生产指数增长了30%,灌溉地占耕地的比例由1984年的15%增加到1994年的17%,每公顷耕地肥料施用量由1984年的89公斤增加到1994年的94公斤。1998年全球可再生淡水总资源量41022立方千米,人均拥有水量6918立方米。总用水量从1900年的597立方千米,增加到1990年的3240立方千米,增长4.4倍。目前,淡水年总用量占淡水总资源量的8%,人均用水量645立方米。年总用水量中,居民用水占8%,工业用水占23%,农业用水占69%。1995年全球捕获海水鱼9120万吨,淡水鱼1715万吨,比1985年分别增长23%和102%。人均食用鱼类13.4公斤,比1985年增长9.2%。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自然资源的需要,加强了对非再生自然资源的勘探和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再生和恢复。但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再生和恢复赶不上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破坏。
二、世界资源危机的影响
当我们在剖析和评价当代资源问题的同时,有必要把我们的视阈扩大到与资源问题相关的其他一系列全球问题:人口、粮食、贫困、环境、灾害、战争等。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一切问题都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既是资源问题的根源,又是产生其他问题如粮食、环境、贫困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问题的发展趋势,将决定着其他全球问题的发展趋势,决定着地球未来的命运。
1.资源与人口。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问题的实质,在于人口的发展趋势,在于人口的增长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负荷。人类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的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土地资源的减少和退化,以及人口的增加,使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日益减少,土地资源承受的压力日益沉重,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70年,世界共有4.62亿人口处于经常性的严重饥饿状态,其中4.34亿人口在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处于饥饿和严重营养不良状态的人口增加到5亿多。
2.资源与环境生态。资源无节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产生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1)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2)全球沙漠化。(3)森林乱砍滥伐导致环境恶化。(4)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酸雨。(5)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平方源遍布全世界。矿物燃料的燃烧、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造成了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砍伐,向大气中释放∞2的量明显增多,大气中CO(2下标)的浓度也随之明显增加,导致地球升温。分析表明,1995年矿物燃料消耗和水泥制造等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CO(2下标)达到238亿吨,大气中的CO(2下标)浓度达到362.6ppm,1965年则为319.9ppm,30多年来年均增长0.4%,而1995年以前的100多年中年均增长只有O.12%。美国、欧共体、前苏联、巴西、中国、日本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排放碳最多的国家。一般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对温度的直接效应是升温1.2℃,水蒸气的反馈效应是增温0.7E。(ppm为浓度单位)与此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全球平均温度上升到15.2℃,而在19世纪80年代全球平均温度为14.5℃。1940—1970年期间,温度基本上稳定,但又很快上升。科学家们指出,今后50年中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产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以下方面:如海平面升高。海洋风暴,热带风暴和土壤干燥,大气降水分布的变化,陆上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生物种灭绝等。
3.资源与灾害。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地下水的过量抽取,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还引发或加剧了一系列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森林的砍伐,植被的减少,水土的流失,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地下煤层的不合理开采,造成大量的矿坑塌陷;地下水的过量抽取,引起了城市地面沉降。如曼谷,由于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和海水倒灌。墨西哥城和雅加达城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森林的锐减,土地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区域性的干旱化进程,也导致洪水的泛滥。全球火灾高发区一般都集中在农业殖垦过度,森林面积日减,人口稠密加之降雨充沛的北半球温带、亚热带。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水灾最为频繁且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例如,1944年,孟加拉国的特大洪涝灾害淹死、饿死300多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水灾更加频繁,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
4.资源与贫困。穷国和富国之间,南北之间的差异和由此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是当代又一个重大的全球问题。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1998年有63个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人均GNP低于670美元,人口37亿,占全球人口的62%,比20世纪90年代初扩大4个百分点。造成这种贫富差异,除了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外,还有着极为深刻的资源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大批受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国家通过不屈不挠的民族解放斗争纷纷走向了独立的道路。这些新独立的国家在经济上仍很大程度上受工业化国家的控制,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大多粮食不能自给,采矿业、采油业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控制和掠夺的同时,也造成了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很大的资源依赖。一是对能源的依赖,如美国40%的石油靠进口。日本、德国、法国的石油90%依赖进口,除石油外。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农业和矿产原料的60%。美国13种基本工业原料中,进口量占国内消费一半以上的就有9种,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洲。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遭受发达国家的野蛮掠夺和控制而使其日益贫困,因此,造成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少数发达国家。起先他们残酷剥削广大殖民地国家,掠夺其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其结果是使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遭受严重削弱。与此相反,发达国家通过侵占及不平等贸易占有,消费了世界大部分资源,却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留给了发展中国家。美国全国人口总数仅占世界的6%,但却消费了世界生产能源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