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18811600000026

第26章 因势利导,因材施教(5)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自己的一切都加以否定。这样的情况会危害孩子今后的发展,做家长的就要好好引导孩子,让他们既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

在有些孩子身上,存在着一些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成绩的缺点,这样的弱点严重制约了孩子相信自己、超越自我的能力和潜力。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一些孩子一旦考试失败,哪怕是仅仅一次的失败,就会彻底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什么价值,没有任何前途。这样的心态只会导致厌学和接连不断的失败,并最终导致退学的悲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何会如此?其实,外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的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那些不能接受自己成绩的孩子心中有一定的阴影,他们只能看到事物的坏的一面,却无法辨认这其中得与失的关系。

例如一个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也许物理化学会差一点儿;一个对数学有异常灵敏感受力的同学,音乐可能会与别人有差距。这就是得与失的问题。

一位在商业上有着惊人表现的企业家,就曾经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当他的事业到达顶峰时的一天,他陪着父亲去一个餐馆吃饭。在那个高级的餐厅里,有一个琴艺很高的小提琴手正在一丝不苟地拉着琴,这个企业家听了,不由得黯然神伤。他回忆起了自己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对小提琴有着一股执著的狂热,可是现在,自己却连一只简单的曲子都不能完成,于是他就对父亲说:“如果我那时候,就开始好好地练琴,今天我也可以和他拉得一样好,或许比他拉得更好。也许现在在这里演奏的不是他,而是我!”他的父亲回答说:“是啊!孩子!但是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有机会在这里用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我们已经失去的优势,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斤斤计较。如果真是需要的话,就应该去努力从头开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真正价值。当我们为失去的东西而叹息时,就往往忘记对已经拥有的东西的珍惜和把握。对于自己的成绩一定要认真分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真正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

人的优势和劣势是有一定的转换规律的,有的时候,劣势反而可以成为优势,就看自己如何把握了。

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左臂。但是他非常喜爱柔道运动。执著的信念让他终于拜了一个柔道大师为师,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很认真,可是师父只教他一招。他听师傅的话,就一直练这一招。几个月以后,师父带他参加一个比赛,小男孩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的比赛,到了第三轮,虽然有些困难,可是当小男孩使出师父教他的那一招后,他就又一次赢了。就这样,他糊里糊涂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很强壮,比小男孩高大得多,也很有比赛经验。逐渐,小男孩有些招架不住了,裁判担心小男孩的安全,就要求暂停。但是师父不答应,于是比赛就继续进行下去。这时,对手看小男孩没有招架之力了,就放松了警惕,小男孩就又使了师父教的那一招,果然制服了对手,赢得了比赛的冠军。

小男孩鼓起了勇气,问师父:“我是凭了什么赢的冠军?”师父回答:“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你已经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而且,对付这一招的惟一办法就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在这个故事中,小男孩的最大劣势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劣势就会变成优势的,学习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帮助孩子冷静分析自己

让孩子冷静地分析这次自己的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可以对他说:“你并不笨,一次成绩没有考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告诉他自己以前的学习情况也并不是那么理想,人无完人,谁都会有失败,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例如,他的乒乓球就打得很好,或者他的画画得很好,他们班上的同学就没有人比得上他。

3.安慰他

帮他找出他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鼓励他继续发扬。帮他找到做得不好的地方,提醒他注意向别人学习。例如是不是方法不对,或者没有用心等等。

4.给他讲故事

例如,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次写作时朋友来访,他很长时间也没有发现。中午仆人送来饭莱,客人以为是给自己送的,就把饭菜吃了,后来客人发现巴尔扎克还是那么忙就走了。天黑了,巴尔扎克觉得该吃午饭了,就来端碗端盘。看到饭菜已被吃光,他责备自己“真是个饭桶,吃完还要吃!”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连续几小时趴在潮湿、肮脏的地面上,仅仅是为了解蚂蚁生活习惯,他用放大镜观察搬运死苍蝇的蚂蚁的活动。毫不理会也没有听到周围有许多人围观议论。

用这些故事告诉他,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专心致志。

习惯70.纠正孩子不及时改正错误的坏习惯

我们都看见过苹果慢慢地坏掉,那就是因为它的身上已经有了某种病菌,可是人们没有在意,最后,由一点扩散开去,苹果就渐渐彻底溃烂掉了。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防微杜渐。

我们都读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及时改正生活和学习中的错误和缺点,作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我认识一个同学叫小梅,学习成绩优良,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假日的一天,他与朋友小寒、小王相约到野外郊游。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苹果园。苹果园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看着又圆又大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大家这才感到又累又乏又渴。小梅说:“咱们摘点吧,没关系,反正没人看见。”小寒说:“这不是偷吗,不行吧。”小王说:“不就是一点苹果吗?就这一次,下不为例。”小梅和小王抱着侥幸心理,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岂不知常此以往,就会给自己的错误行为大开绿灯,从而导致更大的错误。

最后,小王在小寒的劝说下,找到了卖苹果的老汉,拿钱去买了苹果吃。小梅却摘了两个苹果一边吃一边想:小寒他们真傻,现成的苹果不吃,却要自己花钱买。

从此以后,小梅不断找机会到苹果园摘苹果吃,起初还很害怕,但一直没有被人发现,慢慢地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学了,小梅不再有机会到苹果园。但班里的同学经常发现自己心爱的文具不翼而飞,其实都是小梅干的。

有一天中午,小梅来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他看到桌上放着100元钱,他看看四周空无一人,小梅就把钱拿走了。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更猖狂地进行盗窃。偷同学的,偷老师的,偷家里的,最后,还把恶手伸向了社会。他用偷来的钱买名牌服装,玩游戏机,下饭馆,不思学业。最后,在一次偷窃时被人发现,他恼羞成怒,持刀将那个人刺成重伤。终于,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从偷苹果这一件小事开始,小梅由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小错不断,逐渐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最终导致犯罪。由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教训:要从小事做起,小的错误不能及时改正,就会酿成大错。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学过的课文中讲到,小时候的列宁因打碎花瓶说过谎,幼年的卡耐基还偷拿过家里的钱,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人格的伟大,因为他们能及时改正错误,重视小错的危害,知道如果不及时改正小错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大错。因此,要防微杜渐,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只有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及时改正错误。

不仅仅在生活方面是这样,学习上更是如此,有很多同学在平时就爱犯一些小毛病,比如:每写完一个单词就点一个小点;家庭作业中常常出现一些很常见的错误等等,可就是不愿意及时改正,到了考试的时候,往往习惯性地按平时的标准做题,于是就会漏洞百出。

小错易改,大错不容易改,而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难以改正。例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假如大错刚开始有漏洞时就及时堵住;假如苹果在刚刚溃烂时就及时处理,假如小萌在小错之初就及时改正。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进电脑房必须换鞋,保持机房整洁,这似乎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我实习期间,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三年级的电脑课结束了,同学们依次出来换鞋,有一个男孩走出教室换鞋时问我:“老师,我们都换拖鞋,为什么你不换,难道你的鞋不脏吗?”听完他的话,我低头瞧瞧自己脚上的鞋,哑口无言。这件事留给我的是静静的思考。

第二次上课时,我在鞋上套了个袋子,并把这件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了一遍,并承认老师这样做是不对的,十分感谢这个男孩帮我指出错误,希望以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从此,教室里多了一位脚上套塑料袋的老师。而我也受到了学生广泛的尊重和信任。我想这是我欣然接受意见、及时改正错误的结果。如果我当时一味地强辩理由,不认错,一定会有另一种结果。

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人不是神仙,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只要及时改正,同样可以得到尊重、谅解和信任。

对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温暖原则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要看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来比一比谁的威力更大一些。首先北风就来了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他使出了很大的劲对着行人猛吹,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来了,他徐徐吹动,顿时天地间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温暖胜于严寒。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要以温暖的教导为基本原则,使孩子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激发改正错误的决心。

2.讲道理

给孩子讲道理,让他认识到:小错误不及时改正,就会酿成大错误。例如可以讲木桶的故事:一只沿口木板不齐的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它盛水的多少,如果木桶上有一个木板很短,那么,其他的木板再长也不能盛多少水。要想多盛水,就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由此,可以告诉孩子一点小错误会毁掉整个的成绩,因此应该及时补救,才能挽回可能发生的可怕后果。

3.鼓励原则

由于一些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拖交作业、闹事等,所以有时想改,又没有毅力,容易反复。他们最需要家长在他们改正错误的过程中给予指导、批评、鼓励。可以给他准备了一张自我竞赛的表格,表格上分品行、纪律、作业、成绩等项目,每天下午放学,由家长监督填写“优、良、一般、差”等,每星期小结一次,并跟上星期的得分进行比较。如果进步了,就有所奖励。

4.鼓励、安慰

家长不应该过多地责备孩子的错误,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如:“你真笨!”,“你真是没用!”等等。而应该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指导,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积极主动进取的愿望,在一次次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本领,学会辨别对与错。

5.做孩子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