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坏习惯:纠正孩子学习坏习惯87法
18811600000015

第15章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4)

孩子的字迹潦草,很大程度上在于孩子不喜欢写字,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写字,一部分是因为生理发育未达成熟,以致眼手协调不良。如有可能,不妨和孩子多玩“沙地写字”、“海滩作画”的游戏,让孩子在广阔的沙地中,快乐地写下他刚刚学会的“国”字或其他的什么带框框的字。这可比在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地勾勒要有成效。因为孩子多半不喜欢字有框框,认为那样框住了他们的写字空间。等他们把那些字写得有模有样了,就培养了孩子对汉字框架结构的美感,克服了他们对汉字框架限制书写的厌恶感,渐渐地,孩子就喜欢上写字了。

2.用故事来教育孩子

父母可以通过故事告诉孩子写字能陶冶人的情操,赢得“书法大师”的荣耀,让孩子有机会从饶有风趣的故事中“顿悟”写字的潜藏功能,如此绝对比逼他就范来得有效。

3.字不一定漂亮,但要工整清楚

对孩子的书写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态度不端正的,首先应告诉孩子写作业和书写工整漂亮的目的,让孩子知道,作业不单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仅仅保证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作业还有愉悦身心和赢得好感的作用。在讲道理的时候尽可能多举一些实例,避免简单的说教。父母可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每天的作业书写情况加以点评,对孩子在书写上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不断激励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的书写。

4.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

如果孩子的书写姿势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视力,也可以保证脊柱的弯曲度。父母可以让孩子通过简单的儿歌来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并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例如:书写要求“三个一”,即眼睛离桌面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孩子的书写能力也可加通过训练提高。每天可让孩子专门练写几个字,每个字书写遍数不求多,少则五个,多则一行。写的时候要求孩子先看,了解字的框架结构,还可让孩子说说每一笔画的位置、笔顺的先后。父母及时发现错误,立即予以纠正,在做完这些准备后再开始动笔书写。经过这一过程,孩子对所要书写的字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写起来自然胸有成竹。根据孩子书写的情况父母可以提一些建议,如:落笔时用劲的大小,书写的准备程度,要尽量避免涂改等。

习惯41.纠正孩子用不当的学习方式的坏习惯

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关键。所以,父母不可忽视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

林林,男,天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林林的父亲反映:林林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亮红灯”。林林的父母都认为孩子的主要问题是“贪玩”,因为他们发现林林特别喜欢“动”,背课文的时候喜欢摇头晃脑;讲话的时候也喜欢不停地做手势;热衷于搞“活动”,如手工艺、小制作、做游戏等。

对于孩子在学业方面的失败,家长和老师惯用的归因无非是两点:孩子的智力和努力。然而,我们身边确实不乏无论智力和努力都至少能达到中等水平的失败者。怎样解释他们的失败?事实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除了受智力、努力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影响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可能是聪明的,但每个孩子学习的方式可能截然不同。

在学校,会有这样的情形:在回忆某一学习内容的时候,有的孩子主要回忆老师当时是怎么说的;有的孩子则能清晰地回忆出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所作板书的位置;有些孩子可能对老师当时说过的话和写过的板书都记忆不清,但却能回忆出老师当时的行为和动作。他们各自借助不同的回忆来触发灵感,帮助回忆。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每个孩子占优势的学习“通道”和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

一般而言,人类有3种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第一种是听觉学习方式:主要通过“听”来学习。

第二种是视觉学习方式:主要通过“看”来学习。这类学习者需要通过看才能更好地接收信息。

第三种是运动或者触觉学习方式:主要通过身体运动或者触摸来学习。

每个孩子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通道和学习方式,有些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视觉学习,有些人是听觉,而有些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触觉。

想像一下指点孩子去坐车的情形。我们可能用言语告诉孩子:“从这里向北走大约100米,左拐弯,一直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右拐弯,再往前走约150米的地方,你会看到一家超市,你要乘坐的公共汽车站就在超市对面。”如果孩子听完这番话后,立刻就明白,他就是一个听觉学习者。如果他听完这番话后大叫:“慢点,我都听糊涂了,给我画张图吧。”这说明孩子很可能是个视觉学习者。如果孩子在听说话时,不停地在房间里走动,用身体运动来“实践”我们的指示,并借此记住我们描述的线路,那么,孩子很可能是个运动或触觉学习者。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只会用同一种方式学习。有些人掌握信息的最佳方式是通过阅读,有的孩子的最佳方式是通过听,也有的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时的学习效果最好。

只有当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自身所采取的学习方式与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完全“匹配”的时候,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和学习效果。

然而,我们的教育往往是“大锅饭”,往往无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而采用统一的教育模式。传统上,学校教育主要采取听觉和视觉方式教学,特别是在高年级。因此,那些倾向于视觉和听觉学习方式的孩子通常在学习上容易成功,而那些倾向于运动和触觉方式学习的孩子则存在着困难。

正因为这样,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被贴上“学习无能”的标签,事实上,可能他们并不是一个学习无能者。因为很多被标为“学习无能”的孩子,在用适合他们学习方式的措施教学时,大多数人能对学习保持很高的兴致,也学得很好。

父母要使孩子找到最佳学习方式,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

这样,家长就能对孩子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有更多的理解,并能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需要记住的是:这样做并不是给孩子贴上标签,它只是使父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孩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但肯定有一种是最适合他的方式。

2.帮助孩子利用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

在了解了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之后,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自觉、更积极地利用这一点。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并不一定知道如何更自觉、更主动地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他们只是被动的学习者,老师怎么讲,他们就怎样学;他们很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并通过示范让孩子知道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优势通道”。

3.帮助孩子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

孩子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用其他方式学习,也不意味着他永远不能学会用其他方式学习。事实上,应该鼓励孩子使用和提高所有的学习方式。

习惯42.纠正孩子只抓进度不抓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忽略复习只抓进度显然知识不会扎实。所以,如果孩子有这种毛病,父母要及时予以教育和纠正。

王荣月是个爱学习,不贪玩,勤奋刻苦的好孩子。每天放学后,顾不上复习,就预习新课文。妈妈看到孩子如此爱学习,认为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把当天的课程学得很好,就常常鼓励孩子要自己多学知识,要“向前看”(预习),不用“向后看”(复习)。得到妈妈的鼓励,孩子每天更是拼命往前赶进度。但是,尽管王荣月学习很用心,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理想。

张宇林则不同。他回家以后总是先复习当天在学校学过的功课,并且自己将学过的内容重新整理一番,把所学过的内容都弄通、弄懂,然后再做作业。复习完以后再开始预习第二天的内容。由于预习是在复习后进行的,有了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因而预习起来就相对容易,花费的时间也较少,效率很高。学习工作完成后,他还有时间去玩。邻居们对他的印象是:聪明、学习不费劲儿。

王荣月的学习成绩虽然也不错,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荣月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随着就读阶段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加深和复杂,就只能是穷于应付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结果呢?原来是人脑的遗忘规律在起作用。

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如果学习效果是100%,那么经过一天就剩下60%左右;经过两天则成为40%;到第三天就只记忆30%左右了,再以后的降低率便减慢,一个月以后仍记得20%左右。

也就是说,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尤其是对那些零散的、不系统的、没经过整理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的知识来说,先前的遗忘速度更快。

美国心理学家盖兹通过实验证明,经过认真复习而掌握的东西,会终年不忘。而信手抓来的东西,就像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王荣月的学习效果不太好,这与她只抓进度不抓复习有关。

实事求是地说,荣月的学习精神应当受到表扬,荣月的父母也应以此为荣。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好的精神不一定带来好的成绩。学习应该遵循科学的规律。

荣月的父母或是不懂学习的规律,或是根本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真正的关心。贪多嚼不烂,而且,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而无暇从事其他活动,这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枯燥的,也是不正常的。父母应该认真调查,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像张宇林那样,抓好复习,不盲目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