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18804000000032

第32章 信息技术(14)

自1990年5月1日起,在中国寄信除了要用标准信封外,信封上还必须填上邮政编码。不这样做的话,信件就可能到不了收信人手中。因为机器是按照邮政编码分拣信件的,它不“认识”信上地址。这种机器就是信函分拣机。过去,邮局用人工分拣信件,劳动量大,效率低,还容易出差错。现在用信函分拣机进行分拣信函全过程。从邮袋倒出的杂乱信件,堆在一个大圆盘上。随着圆盘的旋转,信件会平面摊开,通过传送带,用一把光的“尺子”,把非标准尺寸信件和夹杂异物的信件剔除;其余的顺着下坡道,分离成一封封直立排列的信叠。这相当于分拣员用手把信分开,排列整齐。分离装置把一封封信快速送到传送带上。机器上的光电扫描装置相当于人的眼睛,阅读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并快速地转换成电信号,由识别器把信号与存储在机器中的标准字符相比较,判别出它是哪个数码字。最后将识别结果译成信格“门牌”号码信息,通知入格控制器件,当信到了相应的格口时,格门打开,信件入格。要是遇到涂写不清的邮政编码,机器不能辨认,就只好打入“冷宫”,另作处理了。

世界上第一台信函分拣机是1927年在荷兰问世的。现在,全世界都在推广使用。要是寄信不用标准信封,或者忘了写邮政编码,信件就会被机器“剔除”,成了“死信”!

智能包裹收寄机能做哪些工作

这是一种奇特的秤,将包裹或印刷品放在秤盘上,在键盘上按下收寄地的邮政编码,它就会自动打印出包裹单据,包括包裹的重量、单价及快件、保价等各类包裹的收费金额。这种秤就叫智能包裹收寄机。智能包裹收寄机由电子秤、微型计算机和显示器三部分组成。电子秤上有个测力器件,它根据金属材料和导线受力变形,会产生与包裹重量成比例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后传给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就“记下”包裹的重量数。在计算机的键盘上按下邮政编码时,相当于告诉计算机收寄地距离是多少千米。由于事先已将每千克重量寄1千米的寄费存在计算机里,再给它一个千米数,计算机作个简单的乘法运算,便自动产生相应的单价。计算机里还存有计算邮费的公式,当计算机接到重量与单价以及包裹类别等数字信号后,按相应的算术公式,很快地计算出应收的邮费,与此同时,又把这些信号传给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器就将包裹重量、单价、邮费这三项内容展现在营业员和顾客的眼前,打印机则分别把重量、单价、邮费及收寄地的邮政编码等打印在包裹单上。智能包裹收寄机是根据电子秤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它比电子秤具有更多的服务本领。例如,按照邮局规定,普通包裹超过5千克,应作商品包裹处理。计算机接到大于5千克的重量信息后,会自动按商品包裹的收费公式计算,并在包裹单上打印出增加邮费的标志,避免营业员的计费差错。此外,收寄机还会通过计算机将全天收寄的包裹数记下来,清账时,它会将一天收寄多少只包裹,共收多少邮费显示出来,代替了营业员的计算。

信函传真机能传递亲笔信吗

信函传真机可以迅速传递亲笔写的信。一页信笺的内容,只要20秒钟就可以从深圳传到北京,很快送到收信人手里。当特定规格的信件投入一个“电子信箱”后,信件就被自动拆开。这“信箱”就叫做“信函传真机”。它通过光电器件逐字逐句地“看信”,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传到远方,信件原稿就自动销毁。与此同时,收端的信函传真机就把接收到的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并用电子摄影方式,把发信人的亲笔信记录在标准信件上,自动封口,然后输出一封地址、姓名、信函内容与寄发信件一模一样的信函。无论相隔多远,“电子信使”只花几十秒钟就完成一封信的传递。邮局收到电子信函后,以特快专递方式递交给收信人。如果收信人有信函传真机,那么速度就更快了。信函传真传送的距离可以很远。1980年6月17日,从英国伦敦国际邮电局寄发一封书信,通过卫星传送电子信函,在短暂的一分钟时间内,就跨越大西洋,到达加拿大的多伦多,成了世界上第一封“宇宙信”。采用信函传真机,将使信件的传送更加迅捷便利。

传真机有何功能

打开报纸,在很多照片上注有“传真照片”的字样,它说明这些照片都是从外地通过传真这种通信方式传给新闻单位的。其实,除相片传真外,还有传送亲笔字迹、文件和图表的真迹传真,传送原版报纸的报纸传真,以及传送气象云图的气象传真,等等。那么,“传真”到底是怎样进行的呢?传真通信是一种通过有线电路或无线电路传送静止图像或文字符号的技术。可以做一个“传真”的游戏。在两个教室各备一张白纸,打上同样大小的100个方格。一张方格纸上写一个“战”字,不要告诉对方,只让他按照规定的次序:从左至右,自上到下,按照你告诉的每一方格的颜色填画。对方听到哪一行哪一格是黑的,便用笔把哪一格涂黑,听到是空白时就空过一格。如此一行一行地逐格进行,最后对方便可得到一个相同的“战”字,也就把原先不知道的字图重新显出来了。现代传真机与这个游戏的道理差不多,只是技术复杂得多。它由发片机和收片机两部分组成。发片机上有一个滚筒,要发送的报纸或图片就卷在滚筒上。通过一套光学和电路装置,把要传送的文件、手迹或静止图像分解成许多像点,然后通过扫描变成电信号,再经过处理、放大后传往对方;收片机上也有个滚筒,卷装着感光底片或记录纸。当接收到这些电信号后,经过放大处理,用记录头在底片或记录纸上复制出与原稿相同的文件、手迹或静止图像。传真是1842年由英国人贝恩首先提出来的。直到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才研制出一部实用的传真机。此后,报纸传真、真迹传真、气象传真、信函传真等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电话信箱是怎么回事

邮递员通过信箱可以将信件递交给收信人;电话打通了,想找的人不在,同样可把话留在“信箱”里,待受话人听取。这种信箱叫做“电话信箱”。电话信箱是当今一种新型通信手段。它将计算机技术与电话技术结合起来,让每个用户在电脑里设立一个电话信箱,通过公用电话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存入和取出语音信息。使用时,你只要拨通当地电脑秘书台的电话,便可听到秘书小姐的声音:“欢迎您的来访,请继续拨秘书代码。”这秘书代码就是对方的电话信箱号码,待你拨好信箱号,你就可以在“电话信箱”上留话了。信箱的主人可以随时随地借用电话用密码开启信箱,听取到你的留话。所以,用户只需把信箱号告诉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就可很方便地与他们保持联系了。电话信箱不同于录音电话,它的存、取语音完全用电脑进行操作。每个信箱配置10分钟或20条留话信息,也可以根据要求增加信息容量。用户可以保密地用自己的声音发送信息,利用计算机语言处理技术,将留话者完全保真的语言储存在“信箱”里。因此,电话信箱也叫做电话“黑匣子”。信箱主人通过一个特定的密码,便可随时听取、删除留话,或者对留话进行永久保留处理。

数字化是把其他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吗

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把声、光、电、磁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或把语音、文字、图像等信息转变为数字编码,用于传输与处理的过程。与非数字信号(信息)相比,数字信号(编号)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放大显示不失真、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便于计算机操作和处理等优点。以高速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调制与解调等信息处理技术,通常称为数字化技术。

数字地图为何有别于传统地图

数字地图是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数字地图是矢量化、数字化的地图,并且以数字形式存在。从多媒体信息时代角度,数字地图应是基于数字化地图数据的空间信息可视化表现。数字地图的制作包括地图符号系统的逻辑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的表现手段、空间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及空间信息浏览与查询设计等。更确切地说,数字地图一般指多媒体地图,是可交互、多功能的空间信息多媒体可视化集成地图。数字地图有别于传统地图的主要特征是:空间信息可视化更为直观、生动,信息表现更为多样化;基于超文本和内容的信息查询更为快捷;空间信息探索工具更为强大;信息内容更丰富,具有多样性和集成性特征;信息更新快捷、方便等。

何谓数字规划

数字规划是当今世界上城市规划领域最先进、最热点的重要技术,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数字校园是怎样的

数字校园是围绕学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过程,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一方面是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校园生活的核心是学习活动,校园生活的主体是学生与教师。网络的基本技术特质是开放、交互与共享,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们主动学习,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因此校园网络环境必须基于互联网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什么意思

数字信号处理器是针对代表连续信号的数字进行数学运算,以得到相应的处理结果。这种数学运算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为基础,对数字信号进行实时处理。近20年来,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用硬件来实现各种数字滤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成为可能,从而使数字信号处理器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在数字化的世界和互联网的时代,数字信号处理器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数字地球”这个概念是何人提出的

“数字地球”这个概念是由曾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在1998年1月31日提出的,美国宇航局对此做了最通俗的表述:“数字地球”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表述,也就是用虚拟现实的方式,组织全球各种信息。“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由下列体系构成: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数据处理与存储体系、信息提取与分析体系、数据与信息传播体系、数据库体系、网络体系、专用软件体系等。“数字地球”可以包容80%以上的人类信息资源,是未来信息资源的主体核心。“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一个自然发展。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