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18804000000018

第18章 科技规划(9)

雨洪资源科学利用。顺应自然规律,调整治水思路,从单纯的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实现雨洪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充分挖掘利用本地雨洪资源潜力的长效利用机制。主要途径:一是自然利用,主要是土壤入渗、大气蒸发等;二是人为利用,即在自然利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干预,利用兴建的水库、河渠、蓄滞洪区、塘坝、田间等水利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建立雨洪资源利用机制,有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取水许可制度。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规定取水活动申请、审核、批准、废止、撤销等内容以及在此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一系列准则以及这些准则所形成的行为机制与结构的运作方式。是中国水法所确立的水的基本管理制度。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农村与城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有利于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的关键,是要切实纠正一些地方和长期存在的水资源城乡分割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分割管理的弊端,对水资源所有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取水许可制度。

水资源有偿使用。国家基于水资源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身份,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管理措施。这一措施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国家权益,保障社会公平,使水资源使用权从国家所有权分离,变成市场主体的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48条和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均规定了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交纳水资源费。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内涵及其具体内容包括:应包括使用有偿和使用补偿两部分;应按水资源多用途特性制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

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国家根据法定程序,通过水权初始化而明晰的水资源使用权。初始水权配置(明晰)是国家水权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以建立和完善流域(区域)水量分配制度、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制度和其他取用水权配置制度为核心,逐步明晰区域水资源管理权限,明晰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逐步规范和完善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及其他取用水权利的确认机制。根据水利部制定的《水量分配办法》,中国所有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将首次全面明确分配份额,在此基础上,中国将构建水买卖和水权转让的初始水权制度。在水资源短缺的大环境下,通过水量分配制度的实施,将使经济社会用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经济社会用水得到平衡,同时生态与环境用水得到保障。

水权转让制度。划分、界定、实施、保护和调节水权,确认和处理各个水权主体责、权、利关系的规则,也是用水户对拥有的水权有偿转让部分或全部水权,以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规则。实行水权转让的前提和基础是界定和分配初始水权,使初始水权进入水市场有偿转让实现再分配。水权转让制度的建立调节和缓解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怎样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展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规划等管理。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如农业、工业、城市居住等用地)管理;加强成片土地开发区的宏观管理,特别是土地环境的宏观评价、特定土地估价、使用方向审定和土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划定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区,严格限制把耕地转向非农业用地;加强大型建设项目用地和跨行政区划土地利用方面的管理与协作;制定省、地(市)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山地资源的调查,进行适宜性评价,制定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建立山地可持续发展样板,防治山地灾害,加强山地资源综合管理。加强土地市场培植和综合管理。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和立法机构全面审查和完善有关土地立法和管理条件,制定土地市场或有偿使用的法规条例;各级政府应在国家有关法律基础上,根据本地区市场发育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关制度和措施,并推动培植一批土地市场及其管理机构,尤其是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和土地使用权转让以及土地登记和资产管理;开展全国土地基础地价普查,在全国和各区域建立土地基础地价体系;在地(市)县两级建立土地资本收益评估机构,规范城市土地市场和农村土地市场的一体化,市县两级政府土地综合管理部门在1995年前已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订包括城市居住、公用、工业、农业以及特殊保护等类型的土地利用计划。

开展湿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管理,严禁盲目围垦。确因需要而小面积使用湿地,应在调查研究、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并严格审批手续。加强湿地区保护,尤其是在世界湿地资源领域有着特殊重要性的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建立相应的机构,制定法律法规,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湿地利用应在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利用中考虑,并制定全国湿地的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对已建圩区有碍防洪排涝,破坏湖泊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或已围滩地是重要水禽繁殖地者,要采取退田还湖的果断措施。湿地资源科学研究包括:调查研究湿地资源数量和分布;评价各类湿地资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的潜力;研究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最佳模式。

怎样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大力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及制止森林破坏与退化。制定各种造林和森林开发规划,健全各级森林管理机构,提高公众绿化意识,提倡全民搞绿化;坚持适地造树,重视营造混交林,采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和四旁植树等多种方式造林绿化;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实施总采伐量计划管理。同时,对森林采伐、木材运输、木材经营采取制约性管理监督,严格执行林木采伐许可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法律和管理措施,有效制止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在农村地区利用“家庭承包责任制”鼓励在无法农用的荒地和土地上造林。重点抓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速生、高产、热值高和多用途的新树种,解决农村能源困难,对严重缺柴的山区应重点加快发展薪炭林;鼓励寻找各种替代和节约能源的农村能源措施,如沼气、太阳能、改灶节材等,以减少燃木消耗;加强林区保护,防止污染、林火、病虫害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破坏和退化。

森林资源监测和资产化管理。制定监测体系发展规划和有关技术规范;完善和建立东北、中南、华东和西北4个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建立省级和县(局、场)级森林监测机构;开发建立国家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制定政策法规,试点和推广森林资产所有权管理和有偿合作管理模式;完善省和县(局、场)级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机构,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行林价制度和林木商品化制度,对国有林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和监督统一的新体制;监督执行森林资源发展规划以及林木采伐和更新计划实施;推行林业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取消林业企业的亏损补贴,实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收费。

怎样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健全国家海洋资源综合管理机制。建立国家海洋法律制度,完善海洋综合管理法规,制定《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法》、《海岸带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资源开发基本法》和《海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与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相衔接;完善海洋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和海洋(包括沿海)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地方性海洋政策和法规,突出地方海洋综合管理的独特作用;建立培训中心,对沿海和岛屿地区的有关地方官员进行海洋法律和海洋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加强地方海洋管理的执法能力和水平。

健全海洋协调管理机构,加强海洋监察、执法能力和队伍的建设,强化执法管理,建立海洋资源监测系统,开展对海岸带、近海的环境质量、生物资源、生态系统、滩涂和海平面变化全方位监测,建立海洋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立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为海洋资源开发项目审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面建立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依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实施科学、综合的管理。制定并监督实施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针政策;调查和评价全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制定对策以应付各种人为或自然灾害。

怎样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地质条件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急需的主要矿产有相应的探明储量和地质资料。建立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制度,处理好矿产资源所有者和开发者,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有效地抑制对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保证矿业秩序的全面好转,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提高对矿山“三废”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努力做到矿山尾矿、废石以及废水和废气的“资源化”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无害化”,实现矿山闭坑后,矿山环境整治、复垦工作的制度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勘察管理体制、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有序、正规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矿产开发与利用体制。

怎样加强对草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加强与《草原法》配套的法规建设和机构建设,按照《草原法》及有关法规,对乱垦、滥挖、滥牧等掠夺式利用草原者,给予批评、警告、罚款或赔偿经济损失等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推行草地有偿使用制度,利用经济刺激手段限制草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加强草原建设,治理退化草场;利用洼地储积降水和地表径流,灌溉附近草场。有条件的可以实行松翻补播,提高产草量。大力发展人工牧草,适宜地区实行草田轮作。采取科学措施,综合防治草原的病虫鼠害,注意防止农药及工矿企业排放“三废”对草原的污染,保护黄鼬、鹰和狐狸等鼠类天敌。

如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并通过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一般采取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法律、经济、宣传教育等方法和手段。内容包括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则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传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给很多西方国家的发展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一度“拼资源换增长”,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以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