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的交通管理系统。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这样,人、车、路密切结合,和谐统一,将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世界各国在研究和开发智能交通系统时,由于各国道路交通的情况不同,实施开发的系统功能大多不相同,但其主要功能则大同小异。为车辆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并能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为出行者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设施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为交通运输企业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信、调度功能;为道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疏导、控制道路交通流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道路建设始终跟不上交通量的急剧增长,而且道路交通安全矛盾日益突出。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竞相投入巨资,开始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且组织了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委员会,负责在各国间交换信息,并建立国际信息数据库。这都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对中国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不无参考价值。
什么是导轨交通,它有哪些特点
导轨交通系统是一种在专用的轨道线路上运行的电动车辆交通,车轮均为橡胶轮胎,沿着特殊的混凝土轨道运转,日本称之为新交通系统。它也可利用现有的公共汽车在专用的轨道上运行,这在德国称之为0—13ahn。当汽车进入专用轨道后,安装在前车轴的水平导向轮就与侧壁的导轨相接触,从而控制这辆“列车”的运行方向,驾驶员只需控制启动、停车和速度即可。目前这种新交通系统车辆的动力装置主要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导轨交通系统,按导向方式可分为侧面导向方式和中央导向方式,两种方式均有单向式和两用式之分。所谓单向式,即车辆只能在导轨上行驶,所谓两用式,顾名思义,即车辆既可在导轨上行驶,又可在一般道路上行驶。导轨交通的发展与应用就当今世界而言,日本是最具代表性的。自1989年以来,日本已建成通车的新交通系统线路共有7条,目前正在修建和即将修建的还有十几条。据日本建设省调查,有很多大城市的郊区和中小城市都计划修建新交通系统。这种中运量导轨交通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客运量大,客运能力为150~5 000人/小时,界于地铁与公共汽车之间。建设成本比地铁低,一般城市的经济能力基本上都能承受,易于建成。这种车辆除用橡胶轮胎外,其余与有轨车辆差不多,并可利用现有轨道交通运行法则运行,故技术上较易实现。由于车辆运行在专用高架轨道上,与其他车辆不相干扰,因而运输效率很高。使大客运量的运送得以保证。采用无人驾驶系统,以减少乘务人员而增加客运量。如为了降低造价和运输成本,也可省却自动运行装置,改由人工操纵,这样既节省能源,也可减少噪声,以使环境不受污染。从未来交通发展看,导轨交通是可与轻轨交通媲美的另一种新型城市公共交通。
绿色交通意味着汽车废气污染可大大减少吗
绿色是当今的时髦话题,它代表着春天和生命,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环境的爱护。绿色交通就是指无污染或少污染,符合环保要求的各种交通形式。谁都知道,汽车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大量汽车所排放的废气,也日渐成为现代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汽油燃烧后所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发展绿色交通,实际上就是一个能源多样化的过程,也是对采用清洁能源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提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开发各种无污染、低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在城市中大力发展地铁、磁悬浮列车、轻轨交通等;在个人交通工具方面,开发电动汽车、天然气或液化气汽车、氢气汽车、甲醇和乙醇汽车等。这些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绿色汽车”的主流。
要有效减少汽车废气污染,关键是要解决汽车燃油问题。以燃用天然气替代汽油的汽车,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低污染汽车。与燃油车相比,它的尾气排放中碳化氢下降90%、一氧化碳下降80%、二氧化硫下降约40%。同时,使用天然气的成本比燃油汽车节约50%燃料费。目前,天然气汽车在许多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全世界的保有量已达525万辆。中国推广天然气汽车还刚刚起步。1998年6月,上海已有200辆由桑塔纳轿车改装的液化石油气汽车驶上街头、投入使用,并计划用5年时间,将全部4万辆出租汽车及单机型公交车全部改装为液化气汽车。全国其他城市也积极推广天然气汽车,目前已有6 000多辆。
什么是管道交通,它有哪些优势
陆运、水运和空运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大交通运输形式,而新近发展起来的管道运输系统,则可称为第四条运输大动脉。公交管道运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形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连续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旅客。公交管道运输系统主要由管道、支柱、扶梯、传送装置等四个部分组成。支柱把管道支撑在5米以上的空中。扶梯联络管道和地面,便于乘客上下。
管道相当于车壳,把传送装置和运送装置等容纳在里面。传送装置是系统的主体,主要由月台带、换乘带、主带、动力机构等组成。月台带供乘客候车用,换乘带是乘客由月台带进入主带的过渡带,也是乘客到站时由主带进入月台带的过渡带。主带由几条分带组成,分带上设有双人椅,可供乘坐和站立的旅客扶靠。动力机构安装在传送室内,设在主带和换乘带的下方。
这种系统运行时,乘客从人行道由扶梯上行,经出入口进入管道,在月台带候乘。内侧的栏杆把月台带与换乘带隔离开来,确保两侧乘客的安全。当换乘带停止时,乘客可由栏杆出入口进入换乘带,扶好换乘带内侧的扶手,以防启动时跌倒。经过半分钟后,换乘带启动,其速度与主带相同。此时,乘客可由扶手的出入口进入主带,坐到双人靠背椅上。换乘带的停止时间和运行时间各约半分钟,交替进行。停止时,月台带与换乘带之间交流乘客;运行时,换乘带与主带之间交流乘客。到达目的地的乘客,可在换乘带运行时,由主带进入换乘带,再在换乘带停止时,由换乘带进入月台带,然后出管道经扶梯到达人行道。公交管道的运输速度并不很快,大约为每小时18千米。但由于连续运输,途中没有停留,乘客在途中所花的时间,要比目前的公交车辆短得多,而且运量特别大。据测算,如果一条主带由三条分带组成,每条分带每小时运送108万人次,那么,断面流量每小时就可达324万人次。
由于这种运输系统独立高架于空中,与其他运输方式互不干扰,因而不会产生交通阻塞现象。同时,这种系统占地少,投资效益高,加上乘坐方便、安全、节能、低公害,特别适用于人口众多、交通拥挤的大城市。
日本科学家曾设想,将航线由空中转向地下深处,设置直径数十米的地下航空管道,并由一种专门的“地心飞机”来完成载客和运货的任务。意大利的隧道专家,设计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水下浮动隧道:这是一条宽42米、高2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它利用海水的巨大浮力,使管道保持在水下30米深处,并由粗大的缆绳固定于海底锚锭,使其不至于上浮。隧道内有两条汽车通道和一条铁路轨线,全长3 000多米。这种水下浮动隧道有很多优越性,它比几千米长的跨海大桥更牢固,不受海峡飓风的影响,还能抵抗强烈地震的冲击,而且建设费用也比造大桥省得多。这种管道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恶劣的自然气候的影响;从设计技术上来说,又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特别是管道系统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地面污染,这十分符合人类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什么是彩色公路
巴黎市的东北,就有一条长达32千米的着色公路。这条着色公路,根据道路情况和道路方向,分别在路面涂上了多种不同的颜色。那是真正的“五彩路”。随着城市范围的逐渐扩大,人们对汽车的速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安全行驶的角度来看,着色公路确实十分有效。设计师们在公路上涂上颜色是希望通过使用暖色(红色)、冷色(蓝色)等各种颜色的变化,替代普通公路路面和交通标志的单调颜色,消除驾驶员产生的乏味、紧张、烦躁的感觉。这是一种新颖的设计思想。驾驶员随时可以根据沿途路面的色彩和图形作出正确判断,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暖色(红色)可以使驾驶员提高警觉,它常常被涂在临近闹市区或即将拐弯的地段,提醒驾驶员谨慎行驶。冷色(蓝色)能够使驾驶员产生一种轻松感。另外,还可以采用球形或锥形的有色图形,来标明路面的升降情况;在每座桥梁的桥头涂以不同的颜色,可以用来标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这些色彩构想在今后的交通实际使用中逐步规范,可能形成一种固定的色彩标志、那便是未来的公路色标。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还新建了夜光公路,即给道路涂上一层发光材料,目的也是为了引起驾驶员的警觉,若能在发光材料中加上特定的彩色,那样既能及时反映路况,又能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彩色公路或许是未来交通发展的一种模式。
消声公路真的可降低交通噪声吗
据介绍,在英国的邓卡斯顿北部和伦敦南部的埃普索姆有两条奇特的公路。汽车在这两条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比在普通公路上低2~3分贝。看来,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消声公路”。消声公路的研制主要是受到了隔音室多孔板的启示。英国科学家利用隔音室多孔板能够消除噪声的原理,研制出一种多孔沥青混凝土用来筑路,以降低交通噪声。
多孔沥青混凝土能利用材料内部的气孔和弹性,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弹性应力波,把大量震动能转变成材料内部的热能散发掉,从而使震动和噪声都迅速衰减。这种多孔混凝土的公路被冰雪覆盖后,因路面的孔洞全部结冰而被迫关闭。科学家们正在寻找一种新型的材料以取代传统的混凝土。
英国科学家研制成一种“全天候”的新材料——粒粒水泥。据最新报道,使用这种粒粒水泥铺路,首先要在公路上铺一层厚度约20厘米的普通混凝土,再在路面上喷上化学阻滞剂,防止水泥灰浆凝结在路面上。12小时后,用机械刷刷除路面上的水泥灰浆,从而形成了颗粒凸露的公路路面。这样铺成的路面由于表面有微小的不规则凸起,因而类似多孔沥青混凝土公路,也能吸收交通噪声产生的弹性应力波,从而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这种全天候“消声公路”的优点是,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冰天雪地的冬季,它都不会由于气候变化而影响正常的交通和“消声”的功能。用粒粒水泥铺建的高速公路,不但能消除路面的部分交通噪声,而且由于凸露的颗粒使路面反光变小,有利于行车安全。由此可见,消声公路的设计无疑是适合新世纪的环保要求。
全球定位系统能精确定位吗
智能交通,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管理交通状况,使其畅通无阻,减少由交通延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而智能交通最先进的技术,就是GPS,即全球定位系统,也称汽车导航系统。
GPS最早是美国国防部为彻底解决海上、空中和陆地军用运载工具的导航和定位问题而建立的。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意译为卫星导航和定位技术。此项技术后来逐渐扩大到民用方面。GPS是一种全球、全天候、全高度的定位系统,它可向载体提供三维坐标位置(经度、纬度、高度)、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包括GPS卫星、地面站和接收机三大部分,其基本原理基于卫星导航和无线电导航的组合,也就是把无线电导航搬至卫星上,使之成为活动的空间发射台。在技术设置上,GPS系统由距离地面20 183千米的空间轨道上的24颗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跟踪控制卫星轨道的地面监控部分及卫星接收机所组成。该系统的24颗卫星分布在6条轨道上,每条轨道驻留4颗卫星。
地球上任何一台接收机根据任何三维空间的3颗卫星发来的数据,加上第4颗卫星送来的参考数据,就可精确地测出自身所在的位置,进而选择其中合适的路径抵达目的地。一般情况下,GPS系统的定位误差约为10米,当采取特殊措施时,其精度可达到10厘米左右。GPS系统不仅定位精度高,可覆盖全球,而且还具有定位速度快,用户数目不受限制,抗干扰和安全保密性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统一导航系统,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空中都可通用。一辆普通汽车安装GPS系统后,便能确定自己所在的精确位置,借助电脑内储存的电子交通图,在几秒钟内即可计算出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若干条路线及其距离,经过优化选择出最佳路线,既节省时间,又在系统的储存中留下了自己的信息,从而使整个智能系统良性运作,达到车辆各行其道、相安无事的目的。全球定位系统确实为智能交通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电子收费系统是怎么回事
现代高速公路均为全封闭式,在各出入口处设出口站和入口站。为了管理车辆的出入,在站内设有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中国一般采用多功能的集成电路卡自动收费系统,也叫做IC卡收费系统。当车辆进入入口站时,驾驶员向IC卡读写设备插卡,读写设备便向卡内写入进入公路时的时间和入口站代码,然后显示信号放行;在出口站,车辆停车插卡,在IC卡中扣除应缴的金额,同时写入退出公路时间和出口站代码,并在设备中登录包括通道号、时间、车型、金额、收费员号码等。这种IC卡的使用,必须停车受检,手续稍嫌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