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国智慧
18802500000043

第43章 法国智慧(6)

这就是戴高乐。他的内政外交治国路线,即使在他离开历史舞台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旧影响着法国的政局。总体来讲,戴高乐主义源于法国民族主义的传统思想,萌发于20世纪的国际格局和动荡的法国政局,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成熟于戴高乐的第二次执政。

就戴高乐的政治生涯而言,可谓显名于国家危难之际,扬名于第五共和国的建立,得意于独特的法国外交路线,即执行独立于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中间路线。在他执政后期,由于他将兴趣更多地放到了对外政策上,追逐着法国的大国之梦,从而忽略了选民们对日常生活的要求。他总认为自己在为民族最高利益殚精竭虑,众选民自然会理解、支持他。但是他却忽略了民计民生这个基础之基础,从而爆发了1968年的政治大风暴。如果说1946年他挂冠而去是因为政客的话,那么1969年的他却栽在民心民意上。

三、人生智慧:灵与肉的统一我思故我在法国哲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是17世纪时的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笛卡尔被看成是欧洲近代哲学之父,因为他的哲学思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之后最先具有革命性变化的哲学。笛卡尔哲学虽然也继承了经院哲学的许多东西,但他却在此基础上缔造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受当时已在发展的科学影响的结果。

笛卡尔(1596-1650年)的父亲是一个地方议员。父亲死后,笛卡尔继承了一笔地产,他将其用来投资,每年可得六七千法郎的收入,因此衣食无忧。笛卡尔少年时在拉夫勒斯的耶稣会学校上学,受到较好的教育,特别是数学方面打下了较强的功底。1612年他到了巴黎,生活一段时间后感觉巴黎生活嘈杂,应酬太多,于是避居到圣日尔曼郊区,专心研究几何学。

然而朋友们发现了他的踪迹,于是他在1617年参加荷兰的军队,躲避朋友的干扰。他参军的时候荷兰太平无事,但两年后爆发了“三十年战争”,他于1619年到了巴伐利亚,体验到苦寒天气的折磨,于是躲进一个暖房取暖。

在这种情况下他构思出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621年笛卡尔离开了军队,在意大利游历了一段时间后他回到巴黎。

然而朋友们又要在他起床以前拜访他,而他很少在中午以前起床,因此他又于1628年加入围攻胡格诺派要塞拉罗歇尔的军队。

战事结束后他决定定居荷兰,此后他在荷兰居住了20年。笛卡尔之所以选择荷兰,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欧洲国家中只有荷兰有思想自由,而笛卡尔是一个不愿多惹麻烦的人,喜欢安静地沉思。但就是在荷兰,他也遭到一些人的攻击,只是统治者奥伦治大公出面干预,他才没有受到迫害。

晚年笛卡尔通过法国驻瑞典大使与瑞典女王克丽斯婷娜书信往来,结果女王邀请他到瑞典宫廷居住,于是笛卡尔在1649年到了瑞典。然而女王要他为自己讲课,时间又只能是在早上5点。这对于一个不习惯于早起的人来讲是痛苦的事,而且瑞典又是高纬度国家,早上就更为寒冷,笛卡尔的身体因此受到损害。再加上法国大使病了,他去照顾时可能受了感染,等大使病好了,笛卡尔却病倒了,并且就此离开人世。

笛卡尔的哲学被称为唯理论,其关键在于提倡怀疑和思考。这在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势力十分强大的时代能起到拨云见日的功效。笛卡尔的唯理论首先强调思维的重要性。他提出:“我可以设想我没有形体,可以设想没有我所在的世界,可以设想没有我立身的地方,但不可以设想我不存在。正是因为我可以怀疑我想过的一切,所以我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如果我停止了思想,就没有理由认为我存在过。”

因此他得出结论:“我思故我在。”他说,这个命题之所以让他认为是个真理,就是因为他十分清楚地看到:必须存在,才能思想。笛卡尔又说:不管醒时睡时,我们都只能听信自己理性提供的明证。虽然笛卡尔的哲学有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他强调怀疑和理性,为人们摆脱宗教束缚,自主地思考提出了理论依据。

笛卡尔的哲学为17世纪法国和欧洲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为文学上的古典主义奠定了基础。古典主义的作家如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人都强调在作品中表现理性,并在创造理性文学的行动中取得巨大成就。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布瓦洛更是在其论著《论诗艺》中指出: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可以说,这些著名作家的成就一定程度上都受惠于笛卡尔。

美在关系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生于郎格里,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他在主编《百科全书》的25年中,深受培根关于编辑百科全书的思想的影响,促使他坚定执著地从事《百科全书》的事业。

狄德罗的哲学思想既反映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又夹杂着一些辩证法的因素。他1749年发表的《论盲人书简》

充分表述了无神论思想。他把世界设想为一个大系统,认为其中存在的只有时间、空间与物质。在认识论方面,狄德罗强调感觉论。认为感性知觉先于理智,从认识的起源上反驳先验论以及纯思辨的形而上学,主张感性与理性共同推进人类认识。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似乎缺乏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他的主要哲学代表作有:《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怀疑者漫步》、《论盲人书简》、《生理学的基础》、《拉摩的侄儿》、《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宿命论者让·雅克和他的主人》、《驳斥爱尔维修(论人)的著作》等。

在政治主张方面,狄德罗站在法国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坚持国家起源于契约,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协议的观点。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它的生命同动物的生命一样,必然趋于死亡。封建专制政体终会消逝,将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

狄德罗依据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美在关系”说。认为“美”是一个存在物的名词,它标志着存在物之间有一种共有的性质,这个共有的性质就是“关系”。“美在关系”就意味着美的根源在于事物的客观性质。他主张艺术效法自然,反对仿古和墨守成规,他把艺术美看做“模仿的美”。他认为审美鉴赏不仅是审美感受力,也是审美创造力,美感和一个人的想像、敏感和知识成正比例增长的。他在美学方面的主要代表作有:《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论戏剧艺术》、《谈演员的矛盾》、《绘画论》、《天才》等。

在文学方面,他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的界线,用散文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谈演员的矛盾》探讨了演员的“矛盾”所在。演员一方面要把他所扮演的人物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却不应亲身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需要保持冷静。

意识是生命之源柏格森(1859-1941年)是属于20世纪的哲学家,被看成是法国20世纪上半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柏格森青年时期曾在巴黎上学,后来长期在学校任教,1900年到1924年,他担任法兰西学院教授。柏格森在哲学、数学、心理学和文学方面都有较高造诣,1914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柏格森的哲学大体上属于生命哲学,与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有渊源关系。柏格森不排斥对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等问题的研究,但他认为过去的哲学家研究的方法不正确。过去的哲学家用概念的、分析的理性方法,只抓住了外在的、静止的、僵固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在的、活动的东西,因此陷入了片面。正确的方法是通过直觉来认识世界,这种方法能够超越唯心主义和实在主义。

柏格森提出,世界的基础和本质是一种“绵延”,是“生命冲动”,而绵延和生命冲动体现在人身上就是自我或者自我意识状态。因此,唯一实在的东西就是活生生的、发展中的自我。而这种自我可以通过内省达到。柏格森认为,自我是完全自由的,不遵守什么必然规律,所以这种自由不可下什么定义。柏格森的这种学说实际上是在强调直觉和体验的重要性。

柏格森还提出,创造宇宙万物的是一种生命之流,或者叫生命冲动,但他同时又说,“生命是心理的东西”,“意识是生命之源”。那么人们会问,意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柏格森认为,意识实际上与生命冲动融为一体。世间万物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生命冲动向上的喷发,这就产生了一切生命形式;另一种是向下的坠落,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特质。柏格森的这种哲学观念与他的宗教意识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宗教观念。因为他提出上帝是一种纯粹的永无终结的创造活动。

从柏格森的学说看来,他显然受到以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的影响。但柏格森学说的最重要特征是他的直觉主义和反理性主义,而这种思想在西方现代哲学思潮中颇具代表性。柏格森的反理性主义表现在他否认人类的理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否认人以理智的形式和理智的方法所表现和获得的知识有实在的、客观真理的意义。他认为,要认识客观世界只能通过直觉。

什么是直觉?按柏格森的解释,“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如此看来,直觉是有些神秘的东西。柏格森还指出,直觉可以达到理智无法达到的事物的内里,达到绝对的领域。用直觉的方法进行哲学思维,就是逆转思维活动的习惯的方向。其实,中国人也常说“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它就有些直觉思维的意思。应该承认,直觉虽然有些不可解释,但并非不存在,也并非不重要,很多情况下,直觉会给人重要的启迪,只是因为难以解释,所以不能为它的存在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它的存在。这样看来,柏格森的哲学其实为西方人的思维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新的领域。从19世纪以来,西方世界面对人的异化,对17世纪以来就提倡的理性产生了逆反心理,反理性主义的思潮应运而生,诸如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等,都有浓厚的反理性主义的色彩,柏格森哲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潮。

柏格森的学说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他的社会历史学说。

既然宇宙间的一切都产生于生命冲动,那么社会也由生命冲动所主宰,而且社会组织也同个人身体的细胞一样,结合成一个整体。看起来他的社会学说似乎与实证主义的社会有机体论有些相似,但二者并不相同。

因为柏格森强调,由生命冲动构成的个人实际上分为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社会由外在自我构成,但人的外在自我从属于内在自我。

在一般的社会中,由于人的理智服从于自私的目的,而自私心与社会又是对立的,也与生命冲动对立,因此任其发展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为了防止这种危害,必须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并形成一些道德规范和宗教信条来限制个人,特别是宗教,其作用不可低估。当然,这样的社会是封闭的社会,并非最好的社会。好的社会应该是开放的社会。在开放的社会之中,个人是生命冲动和绵延的直接体现。这样的人不受一般道德和宗教的约束,也不必遵守社会的任何规章制度,有绝对的意志自由。这样的个人也有宗教和道德观念,但不是一般的宗教和社会观念,而是通过他们自己对生命冲动和绵延的直觉所体验到的观念,因此这种宗教和道德观念不会构成对个人的约束。

当然,在开放的社会中,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直接从生命冲动和绵延中体验到道德和宗教的理念,只有少量的社会精英能够这样。大多数缺少直觉的人,就得服从精英为他们制定的宗教和道德原则。可以看出,柏格森的社会历史学说是一种精英论,一定程度上受尼采哲学的影响。虽然这种学说并不完全合理,甚至有相当大的漏洞,但是它却适应现代社会提倡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如果运用得当、理解得当,这样的学说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文学智慧:对人类灵魂的记录超阶级的文学艺术艺术领域的革命从来就是法国伟大精神的体现,其激烈程度并不逊于硝烟滚滚的战场。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回味这辉煌的篇章,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法兰西,一个特殊的国度,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千百年来,它是那样的魅力四射,影响是那样的巨大深远。若论她对人类的最大贡献,除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一政治传统外,那就是它的文学和艺术。“自由、平等、博爱”曾给这个世界以全新的感受,多少人为之心动,向往那心中的圣殿。同样这六个大字也浇灌了法兰西的文学艺术,给她以阳光、雨露和营养,于是在这片沃土上,哺育出一大批思想家、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师,看看这长长一串名字,就足以让你怦然心动:

思想家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文学家有拉伯雷、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莫里哀、莫泊桑、福楼拜、左拉、大小仲马、罗曼·罗兰、萨特,艺术家有罗丹、马奈、莫奈、高更、马蒂斯、凡高、塞尚等。

当然,还有同样出名的笛卡尔、圣西门和傅立叶,不过,他们为人所知,多半是在某些著作中以被批评的形象出现的。

充满智慧,饱蘸激情,独树一帜,各领风骚,使这些法国人的作品,或流芳百世,或价值连城。它们是法兰西民族对人类伟大的贡献,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客观地说,法国人的天性最适宜从事文化上的创造,这得益于浪漫的包容色彩,不仅使法国能够吸纳世界文化的精华,而且形成极佳的人文和艺术氛围。法国一向强调文化艺术是超阶级的,官方不加“干涉”,提倡“自由”和保护“竞争”,这使得法国的文化艺术精彩纷呈,硕果累累,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此外,法兰西民族天生就充满激情,富于幻想,勇于探索。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法兰西文化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那博大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人的价值、权利和命运的关注与思索,千百年来始终被放在首位。因此,它才获得了极大的艺术震撼力,为世界各民族所认同、所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