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国智慧
18802500000029

第29章 印度智慧(4)

在与土著民族的长期共处和交往中,雅利安文化与达罗毗荼文化经历了一个相互冲突、磨合而又相互影响和融会的过程。婆罗门教就是这两种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或者说,它就是在雅利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许多宗教文化因素而形成的。在那个时代出现的经典《梨俱吠陀》,是婆罗门教产生的重要标志。

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之前是一个游牧民族,因此,他们的宗教和文化也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征。在他们的氏族部落中,父权占统治地位,他们所崇拜的人格化自然神大都是男神,女神寥寥无几。由于游牧生活的流动性,他们没有偶像崇拜的习俗,也不修建永久性的祈祷场所。

在他们崇拜的自然神中,最大的是战神因陀罗,其次是火神阿耆尼、风神伐由和太阳神密多罗等等。雅利安人非常重视祭祀活动,当时已经流行盛大的祭神和献祭习俗。在游牧社会中,由于迁徙不定,他们的财物不易积累储存。因此,他们经常进行财产的再分配,而每次分配财产都要在祭祀活动中进行,以求神灵的保佑。

另外,雅利安人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每次战争之前,他们要举行祭祀仪式,祈祷神灵保佑自己的部落获得胜利。战争胜利后,他们更要举行大型祭神庆典,宰杀牲畜,为神祭祀,高唱赞歌,颂扬神威,感谢神灵的护佑。雅利安人把这种祭祀活动看做是战争胜利和部落昌盛的保证,尤其是部落首领和祭司们都可以通过这种仪式,在整个部落面前显示他们的重要作用。

首领们在仪式中被视为英雄,受到整个部落的尊敬,他们自己也认为通过祭神活动,必然得到神灵的佑护,从而增强了胜利的信心。而祭司们通过这种仪式,充分显示了自己呼唤神灵的本事,亦受到部落的极大崇敬。此外,他们还可以在祭祀中得到首领们分给他们的大量战利品。有证据显示,雅利安人的祭祀习俗由来已久。

进入印度以后,雅利安人结束游牧生活,开始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在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化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向当地居民学习农业生产和管理城市的知识与方法,因此也逐步吸收和接受了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雅利安人接受了达罗毗荼人所崇拜的大地之母——萨克斯女神,因为她是庄稼增产、牲畜繁盛的象征。

他们进入印度后,经常征战,原来的雷电之神因陀罗由于形象凶狠,具有雷霆万钧之力,因此随着战争的需要,也就慢慢地演化成能够摧敌降魔的战争之神了。没有偶像崇拜习俗的雅利安人,在与达罗毗荼人的共处中,也学会了制作神像和修建永久性祈祷场所了。他们所修的祭坛十分讲究,祭坛的位置、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祭祀的程序和各种祭司的职责也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有丝毫差池。起初,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一些宗教习俗很不理解,甚至仇视,例如崇拜男性生殖器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也就逐渐地被容忍和接受,甚至融合到雅利安人的宗教生活之中。

编定于公元前1500年到前1000年左右的《梨俱吠陀》,是初期婆罗门教最重要的经典,全书共有十卷,里面收集了1028首赞颂神灵的圣诗。

由于当时的雅利安人非常重视祭祀活动,这些颂诗都是作祭神用的。另外,这些诗歌也不是某一个人的创作,而是由那些宗教祭司们在几百年间陆续创作出来的。因此,从《梨俱吠陀》的内容,可以看出初期婆罗门教的基本特点。其特点有三:

一是多神崇拜。

它首先把各种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如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人格化并神圣化,然后加以顶礼膜拜。据《梨俱吠陀》记载,当时婆罗门教所崇信的神灵非常多,它让这些神分别归属天、空、地三界。归入天界的为日月星辰之神,空界的为雷电风雨之神,地界的为山河草木之神。

在天界,主要的神灵有:宇宙之王伐楼那,他是天界最有势力的大神,是主管宇宙秩序和道德的司法神。天神特尤斯,他是太阳光的神格化,常常被称为天父,在神话中被描绘为牧牛者的形象。还有几个代表不同性质的太阳神:

苏利耶,是代表太阳具体形象的天神,在神话传说中他乘坐七匹马拉的车子,穿过天空,驱赶黑暗,带来光明,又是天的眼睛,监视下界众生的行动;萨维德罗,是代表太阳活动性能的天神,他全身发光,乘金色的车子,由两匹发光的马牵引,奔驰于天界;密多罗,是代表白天光芒四射的太阳的天神;乌莎斯,是代表清晨放射美丽朝霞的黎明女神。

在空界,主要的神灵有:雷神因陀罗(后被佛教所吸收,称为“帝释天”),身躯高大,力量无穷,手持金刚杵,发怒时毛发直立,是空界最有威力的大神。后来,他由雷神逐渐演化为能消灭敌人、象征胜利的战争之神。风暴之神楼陀罗,主管风暴。他全身褐色,头披发辫,手持弓箭,十分凶恶。风神伐由,行动迅速,与因陀罗为友,常同乘一车,由千匹马拉着,迅猛异常。还有雨神帕尼耶、水神阿帕斯等。

在地界,主要神灵有:火神阿耆尼,全身红色,发光如太阳,无头无足或三头七舌,威力无比,能破除黑暗,烧尽不洁,降魔除妖;在祭祀时,他还能把祭品传送给神,是神与人之间的使者;在家庭中,他是灶主,能保护人与住宅,并监视人的行为。酒神苏摩,是苏摩酒的神格化,古代印度常以此酒祭神,以为诸神皆喜酒,酒可使诸神兴奋,勇气倍增。此外,还有地母神波里蒂毗、河神萨拉斯瓦蒂、马神陀帝克罗、管理地狱之神阎罗、魔鬼罗刹等等。

二是盛行祭祀之风。

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之前已有重祭祀的习俗,进入印度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的丰富,再加上各种神灵的增多,祭祀之风更加盛行。此外,《吠陀》时代婆罗门祭司的地位逐步上升,由于祭司们在祭祀活动中不仅可以向公众显示自己的本领,提高身价和社会威望,而且还可以获得大量的馈赠品,所以在他们的鼓励和倡导下,祭祀活动越来越兴盛。当时,祭祀的种类和名目已经相当多,祭祀的仪式也很烦琐。

据《梨俱吠陀》记载,在家庭祭和火祭中使用的祭品主要有牛乳、谷物、肉类、苏摩酒等等。在一首“原人歌”中,还提到“诸神以人为牺牲”,说明当时已出现把人做牺牲品,奉献神灵的祭仪。

三是“瓦尔那”等级制度,亦即种姓制度开始确立。

在《梨俱吠陀》时代的后期,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婆罗门教社会已经出现了许多等级不同的社会集团,这些集团被称为“瓦尔那”。瓦尔那,原意为“颜色”或“肤色”,此词起初是用来区分白皮肤高鼻梁的雅利安人与黑皮肤扁鼻梁的达罗毗荼人的,如“雅利阿瓦尔那”或“达萨瓦尔那”。但是,后来它逐渐演化为“种”、“族”或“类”的意思,以代表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如“婆罗门瓦尔那”、“吠舍瓦尔那”等,我国古代将其译为“种姓”。

雅利安人在进入印度之前,属于氏族部落社会。在他们的部落中原来就存在着三种人:出征打仗的首领和武士,主持宗教祭祀的僧侣和从事放牧的一般牧民。但是,当时这三种人的界限并不明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之间可以相互通婚,职业也不是世袭的。

进入印度之后,雅利安人由游牧生活逐渐过渡到农业定居生活。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的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开始阶级分化。原来的三种人则演化为有明显差别的三个等级。

当时,由于神灵崇拜盛行,祭拜神灵已经成为部族兴旺和战争胜利的保证,所以主管祭祀和宗教神权的僧侣阶层权势逐渐扩大,上升为第一等级,成为婆罗门瓦尔那,原来的军事首领和武士,在征服土著民族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人口。随着财富和势力的增长,他们形成武士贵族集团,成为第二等级,即刹帝利瓦尔那。那些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一般平民,则变成了第三等级,即吠舍瓦尔那。那些沦为奴隶的土著,以及那些违反族规被高级瓦尔那开除出来的雅利安人,被迫从事最低贱的职业,如洗衣、理发、清扫、屠宰、制革、收尸等,构成第四个等级,即首陀罗瓦尔那。这四个瓦尔那就是早期婆罗门教社会的四大等级,这种瓦尔那制度也就是后来僵化的种姓制度的雏形。

身居首位掌握神权的婆罗门瓦尔那,为了维护自己的崇高地位,想方设法为这种等级制度制造理论根据。他们通过宗教的方式把这种制度神圣化、固定化,早在《梨俱吠陀》中就出现这样的记载:婆罗门出自“原人”的口,刹帝利出于“原人”的双臂,吠舍生于“原人”的双腿,首陀罗生于“原人”的脚。“原人”即原初之人。让四个瓦尔那从他的不同部位演化出来,这既突出了瓦尔那的等级差别,也使瓦尔那之间的关系神圣化。当时,各瓦尔那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每个瓦尔那严格按照血统世代保持不变。为了保证等级的洁净,各瓦尔那之间不得通婚,各自的职业世袭不变。

《梨俱吠陀》产生的时代被史学家称为前《吠陀》时期。其后大约从公元前1000年至前600年间,则被称为后《吠陀》时期。在这个时期,婆罗门教许多新的经典陆续出现。例如,阐述如何举行祭祀的《耶柔吠陀》和《(娑摩吠陀》,汇集大量巫术和咒语的《阿闼婆吠陀》,讲述祭祀目的和方法的《梵书》,讨论世界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的命运的《森林书》和《奥义书》等等。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左右,即四部《吠陀本集》(指《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和各种《梵书》形成以后,婆罗门教便从幼年走向成熟,它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以《梨俱吠陀》为圣典,以祭祀为中心的早期婆罗门教,上升到一个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为特征的新阶段。

所谓“《吠陀》天启”,就是把四部《吠陀本集》以及后来出现的《梵书》等经典,看做“天神的启示”,要求信徒们绝对遵守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