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18779200000070

第70章

北平的和平解放,创造了将国民党军和平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的“北平方式”,成为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以“八项条件”解决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榜样。争取了大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和成建制部队站到人民方面来,是中共中央战略指导的一大成功。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并较好地保护了文化古都北平。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丧失了三大精锐战略集团,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百万雄师过大江

人民解放军的反攻势如破竹,白崇禧、程潜等人又逼蒋介石恢复与中共和谈。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文告,声称愿在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国民党军队的前提下与中国共产党讲和。求和是假的,蒋介石的真实用意是想借和谈争取时间,在江南编练新军,以谋卷土重来。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对此洞若观火,在1949年1月5日发表的《评战犯求和》和1月14日发表的《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把蒋介石的真实用意完全揭露出来,同时提出愿意在八项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

蒋介石见骗局已被揭穿,便任命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布置长江防线。又任命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安排退路。同时下令将黄金、白银、珍贵文物等运往台湾。国民党各机关和达官贵人也纷纷把财物运离大陆。几个月间,沪宁线上东去的列车络绎不绝,输送的人员物资都由上海沿水路南下。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行职权,但仍旧不肯轻易放手,仍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操纵一切。李宗仁这个代总统要钱没钱,要权没权,汤恩伯、宋希镰等人根本不听他的号令。2月1日,“行政院”院长孙科把政府机关搬到广州,李宗仁独处南京,完全成了孤家寡人。李宗仁于1月27日打电报给毛主席,表示愿意以中共所提的八项条件为谈判基础,进行和谈,并在得到中国共产党同意后,于3月24日组成以张治中为首的和谈代表团。但是,李宗仁对和谈做不了主。在代表团到北平以前,张治中向蒋介石请示,蒋给他们的底牌是“划江而治”。他的用意即争取喘息时间,以便重新发动内战。有了这样一张底牌,和谈当然不会成功。

4月1日,国民党代表团成员张治中、邵力子、章士钊等人到达北平,与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等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开始进行谈判。在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方面做了一些让步,如被列入战犯名单的人若能将功补过,准予取消战犯罪名,改编军队可以缓议等,但坚持人民解放军必须过江。4月15日,中共代表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限定4月20日为最后签字期限。蒋介石看了这个协定,拒绝签字,和谈宣告破裂。4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此之前,百万人民解放军早已在长江南北两岸人民的支持下,调集大量木船,在北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20日晚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

反动派原来以为江面广阔,在海陆空三军的防御下,决不会轻易被突破。他们没想到对岸万舟齐发、声势浩大,船工和战士一样,舍生忘死,冒着炮火突进,而且,北岸解放军炮火强大,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正在这时,江阴要塞守备部队又突然起义,倒戈一击向国民党军的阵地开火,真是兵败如山倒!

4月20日、21日,当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侵入中国内河长江的“紫石英”号等4艘英国军舰先后驶向人民解放军防区,妨碍渡江。中英双方发生武装冲突,英舰开炮打死打伤人民解放军二百多人。人民解放军奋起还击,“紫石英”号被击伤,停搁在镇江江面,其余三艘英舰逃走。人民解放军发表声明,严正指出:“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这个声明,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威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立场,使长期饱受列强欺压的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这表明,外国侵略者依仗船坚炮利在中国领土上横行不法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解放军先头部队踏上了南岸,守军狼狈逃窜。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把红旗插上了伪总统府,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5月14日,第四野战军的一个兵团在武汉以东一百多公里的战线上渡过长江。17日,胜利解放武汉。

5月12日,人民解放军开始进攻上海。至27日,上海全部解放。此役除汤恩伯等5万余人从海上逃脱外,其余15万余人悉数被歼。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第三十一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开国大典欢乐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等副主席和56名委员宣布就职;选举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兼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会议结束,全体委员即乘车前往天安门城楼,准备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地点前高高矗立的旗杆上,那面巨大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万众仰望中伴着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这时,在背倚天安门、炮口向南一字排开的54门礼炮前,礼炮兵们熟练地打响了第一声礼炮,随之礼炮轰鸣28响。它象征着参加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54个单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28年。这是庆祝新中国成立的礼炮,这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的礼炮。

毛主席用宏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时代的强音,划破了天宇,震撼着三山五岳,传向了全世界。群众沸腾了,会场上响起狂风暴雨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麦克风前,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自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府背叛祖国,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战争以来,全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之中。幸赖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援助之下,为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为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为解除人民的痛苦和争取人民的权利,奋不顾身、英勇作战,得以消灭反动军队,推翻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现在,人民解放战争业已取得基本的胜利,全国大多数人民业已获得解放。在此基础之上,由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这一公告的宣布,标志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史册。新中国诞生了!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毛主席宣读公告之后,开国大典阅兵开始。

在检阅时间里,高潮一个接着个。广场上的群众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开国庆典的阅兵式前后共用了两个多小时。这两个多小时浓缩了人民军队建军以来那漫长的战斗历程,也预示了未来的征途。壮观的阅兵场面让国人大大加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开国大典上的大阅兵以其浓墨重彩的一笔永久地载入了共和国史册,将解放军的光荣与梦想留在了壮阔的天安门广场。

●志愿军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开始时,朝鲜人民军一直把南朝鲜军队逼到朝鲜半岛南端的大邱、釜山一线,整个朝鲜即将获得解放。但是,由于美国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突然在仁川登陆,使朝鲜人民军前后受敌,遭受很大损失。

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下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入朝作战。10月19日晚,由彭德怀任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正式开进朝鲜境内。

面对武器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敢打敢拼,先后进行了五次战役,将敌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1年7月,美国被迫坐到谈判桌前。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由于美国无和谈诚意,形成了边谈边打的局面,战斗一直在“三八线”附近展开。1953年7月27日,谈判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金日成、彭德怀发布停战命令。至此,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总理提万隆精神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与会各国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和各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周总理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著名方针。

周总理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求同的基础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苦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在中国代表团和与会各国代表团的共同努力下,会议终于对议程中的各项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著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次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团结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以及保卫亚非和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长江第一桥通车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水又深又宽,就像一条天堑,阻隔着我国南北的交通。新中国成立以前,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江南江北的人民只能靠船摆渡过往,十分不方便。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有关部门就开始了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勘察设计工作。1955年9月1日,武汉大桥正式动工。1957年10月,离正式施工仅仅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大桥全部竣工通车了。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下层为铁路桥,可以同时对开两列火车,上层为公路桥,可以并列行驶4辆汽车。从此,一列列南来北往的列车从大桥上飞驰而过,祖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变得畅通无阻。

接着,我国的桥梁工人继续奋战在长江上,相继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等长江大桥,而南京长江大桥更是新中国自力更生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

●第一次核爆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列强不愿承认新中国,更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东方崛起。1950年,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美军上将麦克阿瑟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中国人民时刻受到战争甚至核战争的威胁。中国不怕原子弹,中国反对原子弹,可严峻的现实却迫使中国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尽管那时共和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

1955年初,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当时,毛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大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下,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下,中国制定了《1956至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发展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放在突出位置。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如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纷纷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开始时,在核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苏联曾答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模型,并签订了有关协定。可赫鲁晓夫以“老子党”自居,反对中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美、英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是对中国严加防范,拒绝对中国透露半点技术信息。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协议,撤走了专家,中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战胜了戈壁沙漠的酷暑狂风,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奋斗,突破了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技术,完成了核试验区的第一期工程建设,铀浓缩厂于1964年初获得了合格的高浓铀,19码年4月浇铸出铀和钚毛坯,随即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弹核部件。原子弹的模型和实弹先后被制造出来了。很快,国防科工委和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制定了第一次核爆炸的整体方案。中央把第一颗原子弹装置试验的起爆时间定在1964年10月16日零时。

15日深夜,有关操作人员完成了原子弹装置的核部件装配、上塔、插雷管几个工序后,现场所有人员便撤离靶区,等待“零时”的到来。随着距试验装置23公里主控站计数器的“零时”报出,一股强烈的闪光之后,便是惊天动地的巨响。接着,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了。试验结果证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结构设计,各种零部件、组件和引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各种测试方法和设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国第一条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