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原来属于家庭的某些职能已经转化为社会的职能,职工某些必需的生活条件的提供也转化为社会的责任。如果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职工生活福利事业,就不能保证为职工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从而就影响劳动力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2)它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要来源于按劳分配所得的劳动报酬,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克服意外事件,满足文化娱乐、卫生等方面的若干需要,举办必要的职工福利事业,做一些必要补充。
(3)它是方便职工生活的有效手段。职工福利为职工提供生活方便,减轻职工在生活琐事和家务劳动方面的负担,在遇特殊困难时给予必要的辅助,这些都有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4)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的具体措施。职工福利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和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发展这一事业,可以促进职工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水平,进而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素质。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职工福利与企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已经将其视为企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人事管理工作。
在杭州市某县有一家从事皮手套生产的私营企业,规模在当地五六十家同行中首屈一指。2007年7月的一天早晨,本来是工作日,来自河南农村的几名外来女工,却坐上了旅行社的豪华大巴,去宁波海边享受“带薪休假”。她们是该公司的普通员工,这是她们生平第一次去海边游玩。据该公司老总介绍,全体员工“5~7天的带薪年休假制度”是新推出的一项职工福利。在此之前,公司已实施带薪婚假、产假、丧假等制度。除去各种福利,还为员工提供各种补贴及保险。该单位的员工也说,公司为大家考虑得特别周到,在这里干活,大家觉得特别开心,可以找到“家”的感觉。该公司共有300多名员工,一年下来,员工流动率还不到1%,而行业内的流动率却高达20%~30%。与之相对的是,公司凝聚力不断加强,业务不断拓展,已经与数家外国公司签了订货合同。该私营公司为职工着想、关注职工福利的做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回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职工福利已经越来越重视。相比之下,自私自利的企业家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企业在职工福利上做得还是到位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这样一个共识:职工福利既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又可以为构筑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 老有所养——老年福利
“未富先老”,中国的老年人福利任重而道远。单纯依靠子女养老,依照现在的国情来看已经不大现实。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老年人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安定老年人的生活、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充实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社会公益服务。许多人会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就是老年人拿了退休金,即算是享受老年人福利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相当狭窄的。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初步搭建了一个基本的老年福利政策框架,包括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绝不仅仅是养老金这一项内容。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如果在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社会。1999年10月我国便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口达到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并以年均3.32%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今,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1.3亿,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1/2。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老龄化趋势,我国也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各个国家都把老年福利作为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推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为例,它们的老年人福利是在全民福利的模式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基本上完全由政府开支。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以外,还可以享受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的特有福利。美国、德国、瑞典、英国等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指导以及饮食配送。在瑞典,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上剧院、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都享受半价优惠。在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的医疗保健方面,美国提供住院和疗养性服务,德国、法国提供护理扶助,日本则有临终关怀医院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已成为衡量老年人福利水准的重要标志。老年人福利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对老年人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法国由国家创办了多所老年大学,其开支均列入政府预算。瑞典国内所有的大学都对老年人开放。在巴西,大约有150所公立和私立大学招收老年大学生,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不必参加高考就可以直接入校,当然,课程安排也相应地与常规不同。
与上述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人福利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了。近期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城市老人中,有98%的老人还在依靠自我养老,只有不到2%的老人由社区福利机构照顾。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还不到老年人总数的1%,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要,而且与发达国家3%~5%的比例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困难、缺医少药的现象还很普遍。我国存在着诸多欠缺,做得还远远不够。
那么,为什么在有着“尊老爱幼”悠久传统的中国,国家的老年人福利与其他国家相比会有着这么巨大的差距呢?归根结底,还要从我国的国情说起,它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即“未富先老”。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加,人均值却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此同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人口总数的10%,据推测,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了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20%以上。面对这么多的老年人口,国家财政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一方面是老年人福利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是全社会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在迅速增长,这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面对这种形势,推广“老年人福利社会化”,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而不是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将势在必行。“社会化养老”主要包括:一是投资渠道要多元化,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的多渠道投资,发展多种所有制养老机构;二是服务对象要扩大,福利机构不能只是面对“三无”老人、“五保”老人,而要面对全社会的老年人;三是采用多种服务形式,过去基本上是“供养”,现在要通过各种社区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福利提供支持。只有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的先进经验接轨,中国的老年人福利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才会建立起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助”的和谐社会,才能让老年人真正生活在如《桃花源记》所描述的美好生活之中。
■ 从此不再看病难——医疗福利
三国时代的名将张飞,纵横捭阖,自认天不怕地不怕,在诸葛亮面前也敢拍胸脯。诸葛亮笑着问他:“你真的什么都不怕吗?我看,你肯定有怕的东西。”张飞大声答道:“我什么也不怕!”于是,诸葛亮在自己手心上写了一个字,悄悄递给张飞。张飞一看,顿时没了脾气,连声说:“怕!怕!我怕!”
这位猛将怕的是什么?很简单,那个字是"病"。张将军勇猛异常,唯独怕病。
《韩非子》中记载,蔡桓公也怕病,因为面有病色,面见神医扁鹊的时候,扁鹊劝他看病如果不及时就会发展成大病,蔡桓公不听,过了十天,他病入肌肤,扁鹊又劝他,他还不听,直到他病入骨髓的时候,自己才感觉到身体不适,想起扁鹊,扁鹊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便收拾细软跑掉了,因为扁鹊认为这是司命所属,已经使小病发展成大病再也不能救了。蔡桓公因为不注意小病,最终丧命!
但是广大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往往对小病不在意,不愿意去花那个钱。但往往很多小病都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隐患,直肠癌一开始表现都是痔疮的情况,很多当做痔疮治疗,几个月之后,如果还是不好,便血出现污色,痔疮都流血。这时,应该早去化验,如果继续按痔疮治疗,直到出现低分化的癌细胞,也就到了晚期了。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小病就放松对它的治疗,以致恶果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病”是人们最不愿提起的一个字,它不但让人的身体和精神饱受折磨,也在经济上带来损失,让很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所以,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已经到了扭转方向的时候了,这一点是大众的心声。医改的公平性与公益性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也是广大老百姓共同的期望。
我国现行的医疗福利体系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方案拼凑而成的。由此也就形成了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最大特征:几套体系平行运转,相互分割。政府公务员享受公费医疗制度,城市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两个体系,乡村又有新农合体系。这样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形成了多重分割: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地域分割。
这导致一个结果:政府为民众医疗投入的财政资金,未能公平地使用。因为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和额度依次降低,而这四个群体的收入同样是依次降低的。这样一来,收入高的人得自财政的补助反而更多。这样的结果,违背了社会福利政策的初衷。
目前,我们的医改政策不仅在于创造更多的医疗资源,还在于将这些资源公平地为全民享有,以此实现医疗福利的增进。从这一目的来看,农村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为缺乏的地方,农民是我国医疗保障最为缺少的群体。
前不久陕西省神木县施行了“全民医保模式”,目的是着眼于广大老百姓医疗福利的推广。显然,为真正落实“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城乡统筹”等原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跨越。此前公布的医改方案也提出了医疗福利“均等化”的原则。也就是说,财政的基本原则与平等的宪法原则要求逐渐统一目前相互分割而待遇悬殊的医疗保险体系,将所有人员,不论其为公务员还是普通工人,不论其为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或流动人口,都纳入统一的国民医疗保险体系中。这应当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唯有这样,才是真正合乎政府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才是合乎财政的基本原则。
■ 安得广厦千万间——住房福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是杜甫的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公元759年冬末,为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流亡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诗人十分喜悦,在这里居住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不料,最终在一个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杜甫长夜难眠,遂写下了这一名作。诗人潦倒至极,然而在诗中,依然表现出身处窘困却心念天下黎民的胸怀。让杜甫没有想到的是,他自伤贫困的一句诗仍是千百年后现代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先”。住房,是一项基本的生活需求。时至今日,住房问题依然是中国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个严峻话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房产的改革,越来越关注,甚至到了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的程度。
1978年9月,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针对住房问题,邓小平同志再一次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
1997年,中国的住房改革正式上路。国务院提出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由此终结了推行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紧接着,众多工厂职工掏钱购买自己租住的单位房屋。中国由此飞速进入了“住宅私有化”的时代。大约在200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民营化”的阶段,而房价也踏上了飞速上涨的历程。然而此时,保障性住房并未按照国务院当年的要求,成为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这导致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矛盾越来越深,太多的普通百姓陷入到只能看、不能买的境地。
有一种观点认为,房价的上涨归结于住房的刚性需求。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到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中国权威学者所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找不到“刚性需求”这一术语。很显然,这是中国“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刚性需求是什么,简单举个例子,中国未来有2亿多农民要成为城里人,他们需要房子,这是刚性需求,因为刚性需求的存在,中国的房价肯定会长期上涨。稍微有点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经济学里所讲的需求,不仅是有效需求、真实需求,而且是在“预算约束下”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而我们的这些“经济学家”,在谈刚性需求的时候,却把经济学里关于需求的概念忘得一干二净,只讲需求,不讲居民的收入,不讲在什么时间内的需求。
高昂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现象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有多少爱情死于房价?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结婚总得有住的地方吧。中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老百姓都讲“盖房子娶媳妇”,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演变成“买房子结婚”。然而,一套房子的价格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称得上一个天文数字。再者,人们的生活除了住房之外,还有孩子的上学和老人的健康,这两者都需要做很大的储备,人们不可能把钱全都存到房子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渴求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