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知识全知道
18777000000031

第31章 连通世界的桥梁——国际贸易篇(1)

■ 经济领域内的世界大战——国际贸易

古代有一个国家的皇帝下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圣旨,本国的大臣必须穿丝绸衣服,但是老百姓却不能养蚕,只能种粮食。结果丝绸价格一涨再涨,依然供不应求。邻国见到这一情况,就发动全国的老百姓都去养蚕制丝,再转而卖到这个国家,许多人发了大财。几年过后,这个皇帝又下了第二道圣旨,本国大臣只能穿土布衣服,于是邻国的丝绸就卖不动了,不仅如此,因为举国造丝,无人种粮,他们只得向这个国家高价购买粮食。出乎意料的,该皇帝又下了第三道圣旨:本国的粮食一粒都不能卖到外国去。可想而知,不动干戈,一个没有种粮食的国家便就此灭亡了。

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国家与国家之间亦是如此。这个故事中聪明的国王利用贸易战,轻而易举地就消灭了一个国家,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我们从中能清晰地看到: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人将国际贸易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一点都不为过。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产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庞大,直至扩展到世界范围。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多大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的,因此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和冲突,在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国际贸易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都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如索马里海盗问题)较多,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其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20世纪中后期,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为了各自经济利益,加上国际贸易特有的特点,各国家间贸易摩擦、纷争不断,有的甚至兵戎相见。

20世纪后期,日本汽车工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是其汽车工业繁荣最好的例证,与之相比,美国的汽车工业则发展缓慢。1980年,美日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汽车贸易战。从1980年到1992年,双方有关汽车贸易摩擦的谈判几乎就没有间断过。到了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亲自带领美国汽车制造商组团到日本进行谈判。精明的日本人欲擒故纵,同意从该年起将对美轿车出口量由230万辆降至165万辆,紧接着便暗度陈仓,进一步扩大日本公司在美国本土的汽车生产,并通过在其在他国的汽车生产,借助第三国将汽车源源不断地开入美国。面对这种情况,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美日框架协议》中要求日本进一步开放汽车市场,但遭拒绝。到了1995年5月16日,美国政府终于决定实施单边报复,宣布将对来自日本的豪华轿车征收100%的关税。这一举措顿时在日本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并迫使日本人“真正地”坐下来与美国人谈判。在经过拉锯式的谈判后,双方终于达成《美日汽车及汽车零件协议》。日本同意放宽对汽车配件市场的管制,增加购买美国生产的汽车零配件的数量,美国则放弃了对日出口汽车及其零配件一贯设定数量目标的做法。自此,这场美日汽车贸易大战趋向缓和。然而,还远远未到画上句号的时候,双方的摩擦仍然时断时续。

为了更好地解决各国间的贸易纷争,维护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秩序,1994年成立了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WTO的主要职能有: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 各国货币的“身价”——汇率

一个外星人到地球参观,看到地球上有两棵果树都结了果子,但是一棵种在A国,一棵种在B国。外星人很想吃,于是,他就对地球人说:“我要买你们的果子吃。”

地球人说:“好,但首先你要确定到哪里去买,到A国去买,1A元1个;到B国去买,1B元1个。”

外星人说:“那我用1B元买一个好了。”

地球人说:“且慢!其实你不用花钱就可以,你先从A国借一个果子,到B国去换1B元,拿lB元到A国去,就可以换10个果子,从其中拿出一个果子还给A国人,你就白得了9个果子。你再拿9个果子去换9B元,再到A国去换90个果子,再拿这90个果子去换90B元,然后到A国去换900个果子——这样下去,A国的好东西就都被你买光了!”

外星人说:“哪有这样的好事!那A国人为什么不到B国去卖个好价格?”

地球人说:“A国有关方面规定,10A元等于1B元,相当于规定了10个A国的果子等于1个B国的果子啊!”

这就是汇率在发挥作用。汇率,也称作汇价,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兑换货币时的比率。通俗地说,汇率就是用一种货币去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比方说要购买一美元,你得花多少欧元,或者反过来说,要购买一欧元,你得付出多少美元。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汇率的特性在于它多半是浮动的比率。只要货币能够透过汇率自由交换,依交换量的多寡,就会影响隔天的汇率,因此,有人也以赚汇差营利,今日以较低的比率购进某一外币,隔日等到较高的比率出现时,再转手卖出。所以有时通过汇率也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了解外汇也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状况。

一个小小的汇率竟有这样大魔力!可能有人会问,汇率的比价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呢?汇率比价是由国家之间规定的,但是国家在制定汇率的时候一般是根据利率来制定的,经济学上称为利率平价理论,一国利率提升,其他国家的资金就会涌向这个国家,导致这个国家的利率上升,一国利率下降,本国资金就会涌向他国,导致本国的利率下降。这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普通读者无须知道汇率怎么算出的,那是专业人士的事情,只要明白汇率的上下波动,对我们实际生活的影响就足够了。汇率上升,同样会引起利率上升,汇率下降会引起利率下降,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根据汇率升降情况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消费决策。

汇率除了影响到出境旅游、海外购物以外,其波动还和利率一样,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汇率上升的时候,尽量不要做出口生意。汇率上升的时候,可以多安排出国旅游,或去国外考察,因为此时同样的钱可以换回更多的外币;汇率下降的时候,要避免出国考察或旅游,应多安排海外出口,因为这样能换回更多的人民币。总之汇率上升,在海外消费最合适;汇率下降,在国内消费最合适。

■ 你的钱在其他国家能买到什么?——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正如“一物一价”原则成立一样,汇率是可以决定的,或者说汇率是应该决定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产品,其计算就极为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

1986年9月,英国著名的杂志《经济学人》推出了一个有趣的“巨无霸指数”。巨无霸指数是一个非正式的经济指数,用于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在理论上是否合理。假设一个麦当劳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而在英国是3英镑,那么经济学家认为美元与英镑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3英镑=4美元。而如果在美国一个麦当劳巨无霸的价格是2.54美元,在英国是1.99英镑,在欧元区是2.54欧元,而在中国只要9.9元的话,那么经济学家由此推断,人民币是世界上币值被低估最多的货币。因为根据一物一价定律,相同的商品在全世界都应当有相同的价格。如果巨无霸指数大于1,则说明在这个国家麦当劳的价格较美国低,反之则比美国高。从汇率的角度说,就是这个国家货币的汇率被低估,或者美元的汇率被高估。

同样的产品在世界各地的货币标价却相差巨大,而且与官方的汇率换算完全不符,因此,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眼中,麦当劳的巨无霸已经成为评估一种货币真实价值的指数。

在英语国家里从“巨无霸指数”衍生出了“汉堡包经济”一词。1986年之后的每一年,《经济学人》都要发布一次新的“巨无霸指数”,这个指数也由此风靡全球。对于用麦当劳巨无霸来测量各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经济学家对其科学性是持有争议的,因为这种测量方法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而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成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用本国货币所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采用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使我们能够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的比较,然而这种理论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会有很大的差距。根据一价定律,相同的商品在全世界都应当有相同的价格,因此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用现行的货币汇率来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产生误导。比如,墨西哥比索相对于美元贬值一半,那么以美元为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将减半。可是,这并不表明墨西哥人变穷了。如果以比索为单位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而且进口货物对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并不重要(因为此时进口货物的价格将会翻番),那么货币贬值并不会带来墨西哥人生活质量的恶化。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而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持批评意见的经济学家认为,假定所有国家商品价格的相等是错误的,那么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例如,一种在甲国是奢侈品的商品,在另一个国家有可能只是一般日用品。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汇率表示本国货币在另一个国家的购买力,而购买力平价汇率与能在另一国买到多少东西无关。此外,购买力平价在统计学上具有欺骗性,例如,可以通过精心地选择所用的商品获得对某国有利或不利的结果。

越是收入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其本国汇率越是低于购买力平价。这是因为,即使“一物一价”的法则在工业制品等贸易产品上基本成立,但在非贸易产品的很多服务上,却反映出工资水平的差距,反映出收入越低的国家其服务价格越便宜。由此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理论数值间的偏离幅度越小,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时,汇率就会下降到与购买力平价大体相当的水平。

■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比较利益

杨振宁在研究理论物理之前,曾经在芝加哥大学做实验物理的研究,然而他的研究并不顺利。虽然导师对他的见识非常赏识,但动手能力差使他在实验物理的研究方面始终没有进展。在芝加哥大学有一个笑话流传至今:“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他转攻理论物理。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以他们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两个人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对于杨振宁而言,实验物理并不是他的强项,理论物理更加具有比较优势。正是由于利用了这个比较优势,他才获得巨大的成功。

现代经济以及当今世界都明显地基本上依赖于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和民族之间的专业化和分工。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但是,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利益原则以后,才产生了分析巨大“贸易来源”的基本方法。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则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来分工,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决定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不是绝对成本,而是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即使在商品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本国集中生产那些成本劣势较小的商品,而另一个在所有商品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那些成本优势最大的商品,即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同样也会增加社会财富,交易双方也都能获得利益。

■ 以低价取胜——倾销

1999年1月,中国出口的黄磷在欧盟遭遇反倾销调查。欧盟认为,作为涉案企业的云南马龙化建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是“非市场经济”,在出口中得到了政府的价格补贴,从而得以在欧洲进行倾销。但是,云南马龙的管理者已经拥有公司股权,公司有30%的股票已经上市,并不存在政府对公司管理的干预。虽然矿料的供应商有许多属于国有企业,但其生产、投入由市场决定,定价也由供需双方自行确定。鉴于此,云南马龙及时向欧盟提出市场经济地位的申请。经过一番调查,欧盟终于认可了云南马龙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这起反倾销案中,云南马龙赢得了胜利。

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有关“倾销”与“反倾销”博弈的案例。其实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逐渐兴起,中国企业被国外指控倾销的事件屡有发生。自从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我国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指控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倾销呢?《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种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如果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