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六艺大全集
18775700000081

第81章 变,是唯一的不变(3)

必须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做出适当配置。通过人尽其用,充分活跃人们得到的可以支配的工作自由,否则将会给工作岗位上的人造成郁积感,压抑创造性的发挥。为了不造成这种局面,可以进一步灵活运用自由申报制度以发现本人的适应性。

有些企业为了人尽其用,把多余的人员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特别是间接部门的削减),以对付人事费用的高涨,也就是实行彻底的少数精锐主义。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官与旧事是领导者上任后普遍面临的问题,有的只讲创新,忽视对前任的继承性,往往为体现自己的新风格,在用人方面搞“一朝天子一朝臣”。有的碍于前任领导的培养、提携或因前任已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以及其他原因,明知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也“萧规曹随”,不敢创新突破。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新官与旧事是领导者上任后普遍面临的问题,有的只讲创新,忽视对前任的继承性,往往为体现自己的新风格,在用人方面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工作方面“新官”不理旧事,另起炉灶。有的碍于前任领导的培养、提携或因前任已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以及其他原因,明知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也“萧规曹随”,不敢创新突破。这些都是不足取的。

新任领导者在处理“新官”与旧事的问题上,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在继承前任的基础上创新。新任领导者对前任的工作成绩不能抹煞,而应给予充分肯定。在领导班子内部或下一级管理层直至一般下属中,都有一大批人熟悉前任领导,赞成或接受前任领导的一些思想观点,其影响在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在这点上不冷静,简单地否定前任的工作,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要尊重前任的劳动,把前任的基础作为开展工作进行新的决策的起点和依据,努力把旧的基础和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对前任的工作方案、长远规划乃至各种章法,要在全面、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坚持一切从实际和客观规律出发,对一些经过论证或实践检验属于不科学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要大胆地调整、纠正,避免不应有的失误。

新任领导者在新的岗位上开展工作,难免会有困难和失误。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逐步地成熟起来。一方面要敢闯敢干,敢打硬仗,勇于改革创新。另一方面,要养成勤于总结的习惯,练好“内功”。每参加完一项大的专项工作或隔一段时间,要从具体事务中走出来,总结得失成败,不断提高自己,从而适应新领导岗位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虚心听取周围下属的评议,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二是要经常反省,看自己是不是对工作积极认真,极端负责。是不是努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领导者只有以此来经常要求和检查自己,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开拓前进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和纠正各种错误思想。也只有如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打破传统,紧跟时代

谁不适合时代,谁就将被残酷地淘汰出局,福特一世如此,其他所有的领导人亦是如此,固步自封的结果,就只有落后。领导者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传统的打破者,只有冲破老的思想,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提起汽车工业,不能不提到亨利·福特。回顾福特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汽车工业的轨迹,不难发现,亨利·福特早期是一位思想敏锐、与时代同步前进的伟大工业家。

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养成了勤奋好学、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深深地刺激了福特,特别是汽车的发明,更令他激动万分。他决心亲自生产并驾驶这种代步的机器,与时代同步前进。

从1888年起,亨利·福特便投身汽车工业。但是前途荆棘密布,他先后创办的底特律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失败了。这两次失败并未吓退福特,他又第三次创办起了福特汽车公司。

与前两次创业不同,这次亨利·福特更加重视对人才的使用和现代化生产方式的采用,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建立。

亨利·福特找到了詹姆斯·库兹恩斯这位专家担任公司的经理。詹姆斯·库兹恩斯是位经营天才,在他的辅佐下,亨利·福特作出了三个载入史册的决策:

首先是进行市场预测。通过市场预测,亨利认识到,只有廉价才能多销。当时的汽车,价格都很高,虽然利润也很大,但无法打入工薪阶层和农民家庭。亨利·福特由此出发主持制订了车身轻、功率大而可靠、廉价的T型汽车的制造计划。

其次,采取流水作业法。因为要廉价,必须像军事工业生产那样流水作业大量生产。为此,在库兹恩斯的举荐下,亨利·福特请来了有“机械化天才”之称的沃尔特·弗兰德斯和另外两位设计师,并在1913年建成了几经改造的装配线——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T型汽车就由这条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而生产效率也大为提高,由过去12小时28分钟生产一辆提高到9分钟生产一辆的水平。

再次,建立销售网。到1912年,已有上千家商行从事销售福特汽车的工作。这使得刚刚诞生不久的廉价耐用的黑色T型汽车能够冲向全世界。

此外,亨利·福特还在以他作为现代企业家的魄力和勇气建立起富有效率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同时,率先实行每日9小时工作制,使工作时间缩短了一小时,并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诸如最低工资5美元一天,以及雇用残废者和犯过罪的人。这些非但没有产生负作用,而且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缓和了劳资关系,使制造成本降低,销售利润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使公司安然渡过了1931年至199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亨利·福特在福特汽车公司的革新导致了世界汽车工业的一场革命。此后,世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虽然亨利·福特在其晚年也犯了固步自封、独断专行的错误,并且使福特汽车公司一度走了下坡路,被通用公司追了上来,最后亨利·福特不得不让位于他的孙子。但是,亨利·福特在20年代和30年代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魄力是不容抹煞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亨利·福特的被迫退位也说明了企业家保持一个与时代同步的思想的重要性。

现实是残酷无情的,谁不适合时代,谁就将被残酷地淘汰出局,福特一世如此,其他所有的领导人亦是如此,固步自封的结果,就只有落后。领导者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传统的打破者,只有冲破老的思想,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

★随机而动,超越现在

乔治·所罗斯不仅是一个投机投资家,还是一位大慈善家。即他不光是只为了赚钱,还会把赚来的钱及时地回馈社会。

1984年以来,他在20多个国家设立了35种基金,以支持所在国的开发和建设。

乔治·索罗斯一旦发觉自己有错误,决不会固执己见,将错就错,他会刻不容缓地完全改变自己的运作方向。对于自己的成功,这位颇具大将风范的了不起的投资家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自以为是成功的,那将会丧失使你成功的过程。一个人必须愿意承认错误,接受痛苦。如果犯了错误不承认,不愿意接受痛苦,甚至不再感到错误的痛苦,那么你会再犯错误,就会失去赢的优势。”

从乔治·索罗斯的投资生涯中,我们看到这位世界投资界的时代英雄,实际上是一位现代实用主义投资家。他用一种最适合自己气质和志趣的方式来投资,而且对于投资对象的价值,比对投资的时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乔治·索罗斯作为一名现代实用主义投资家没有什么执着的理论,不信奉任何法规戒律,也不拘于哪一种操作模式。成长股也好,价值股也好,股票也好,债券也好,货币也好,期货也好,都不过是赚钱的工具而已。

乔治·索罗斯总是在审时度势,等待机会以求一逞。他可以说是“障碍滑雪赛”的能手。在投资日趋专业化的今天,真正的理财家和投资家当发现一种方法被人使用过很久再没有什么先发制人的优势时,就会换用一种新的方法。即使使用同样的方法,也善于掌握时机。有时跳进市场,有时跳出市场,决不固守一隅。

当成功的投资者将致富的经验总结为某种投资方法而被人奉为圭臬时,以乔治·索罗斯为代表的现代实用主义投资家们,又随着环境的变化,敏捷地改变了自己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他们总是走在市场的前面,走在一般股民的前面。

一般股民和大多数投资者是无法超越市场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市场。

领导者不但是一个时机的把握者,更是一个时机的创造者,紧靠市场,把握时机,能使自己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如果瞅准机会,超越市场,则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市场上的黑马,带动市场运转,成为市场的领导。但要超越市场,最基本的还是要把握时机,要积累经验。相机跳跃,必须找一个良好的跳板,如果跳板是朽木所制,那可能飞跃不成,反遭市场吞没。

因此作为一个创造型的领导者,要不断推陈出新,审时度势,果断出击,找准市场空白点,为人所不为,成人所不成。

★不惧危机,险中获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鹤立鸡群,就必须要有一位具有智谋和胆识的企业家来领导。

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李华忠就是凭着智谋和胆识,与鞍钢其他领导同志一道,驾驭着具有70多年历史的“钢铁联合舰队”,沿着改革开放的航标前进,驶向一个又一个丰收的港湾。

1986年1月,李华忠受命从上海宝钢回到离别四年的鞍钢任经理。此时的鞍钢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炼铁与炼钢生产严重脱节;关系鞍钢命运的技术改造,规划十年,争论十年,难以作出决策等。面对困境,李华忠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识作出这样的决策:坚持走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道路,并确定了“以炼铁为中心组织生产”的战略方针。

但是任何一项新的决策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李华忠这位企业家也无法摆脱困难的缠绕。在他作出上述决策之后,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在党委和工会支持下,决定在全公司发动一个以“55018”(综合焦比降到550公斤以下,高炉利用系数达1.8以上)为代号的夺铁保钢竞赛活动。没想到竞赛进行到第三天,一起罕见的高炉事故从天而降。由于操作者的失职,11号高炉5小时未加焦炭,只加矿石,结果是几千吨冷料凝固在炉膛内。高炉“难产”,大大影响了鞍钢本来生产就不足的铁产量。

面对鞍钢这一重大的事故,李华忠急中生智,很快想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扒炉子,把矿石、铁水拿出来;二是采用继续送风加温。并对两种方案迅速加以比较,得出前者时间长、损失惨重;后者时间短、风险大的结论。经过短时间冷静的考虑,李华忠毅然果断地作出三条既冒险、又留有后路的科学决策:一是先处理事故,后追究责任者,立功者可将功补过;二是立即送风抢险;三是同时研究并提出扒炉子方案。

九天之后,李华忠终于在险中获胜。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危机的到来也和疾病一样是突如其来的,对待危机有时也如对待疾病,先得“看、闻、听、问”查出危机的症结所在。危机并不是一个单发性的因素,有其起因、积累和爆发过程。只有了解了危机的本质,才能对症下药,见鱼撒网,研究出解决方案,然后在这几个解决方案中寻求一个风险和收益比较适中的方案,果断实施。

“打蛇要打七寸”,对待危机亦是如此,因为打蛇打错了,就要惊蛇,可能危及生命,而危机处理错了却足以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