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算施工完毕后,工厂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到那时又如何解决新吸收的工人开支和生产出来的产品销路问题呢?”后者尖锐地发问。“新的浪费无疑将远远超过现在停下来!”
关键时刻,日立公司高层果断做出了“立即停止投资施工”的决定。事实证明,日立的这次决策是正确的。
从1962年开始,日本三大电器公司中东芝、三菱的营业额都呈现出了明显下降的趋势,但日立则一直到1964年还在继续上升。从分红看,1962年上半年,日立、东芝、三菱都还维持在13%左右。到1963年下半年,三者之间出现了1%的差距。到1964年下半年,差距扩大到4%。到1965年上半年,东芝6%,三菱4%,日立则是10%。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日本迎来了新的经济繁荣。日立不失时机地积极投资,1967年投入102亿日元,1968年上升到160亿日元,1969年上半年则突破了千亿大关。日立的高明决策,带来的是其效益的大幅度上升:1966年至1970年,日立五年内的销售额提高了1.7倍,利润则提高了1.8倍。
从效果看,日立的“走”,无疑是明智的,是一次高明的战略撤退。这一“退”,让日立在全日本经济萧条时期,避免了无谓的牺牲,而得以保存实力。正是这个“保存实力”,又使日立在经济回升时期,用巨大的实力迅速东山再起,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新力公司该走不走
古人云:为人要懂取舍,该取时毫不犹豫地取,该舍时也必要断然地舍掉。这是一种既明智而又痛苦的策略及选择。如不懂舍弃,一味抱残守缺,甚至是无半点眼光,只图眼前那么丁点小利,那就很可能会丢失更大的利益。
在台湾,录像机市场两大系统之一的BETA,就曾因极要面子而不肯适时放弃,而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BETA系统由善于开发电子新技术的新力公司发明,其竞争对手是JVC公司的VHS系统。
BETA系统虽然是录像机产品商品化的开创者,在品质上和技术上都领先于VHS,可它在一开始就犯下了行销战略上的一大错误:想垄断录像机的全部市场,而不肯将技术与其他电子公司共同分享。
由于新力公司的固执,其他的电子产品公司被迫开始与JVC公司一起协力开发新的规格系VHS。由于JVC公司是以公开技术的方式与各大电子公司合作,并开诚布公地与其分享开发成果,因此,在世界各地采用VHS系统的牌号越来越多。
而新力公司在初期虽然达到了鹤立鸡群、一枝独秀的效果,但在市场上却陷入了孤军奋战的艰难境地。
随后,采用VHS系统牌号的众家极力围攻原本是新力所独占的市场,先是蚕食,最后则是鲸吞。结果,新力公司BETA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萎缩,而VHS由于人多势众,声势则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也后来居上。
新力公司虽然了解到这种趋势对它极为不利,但却不甘心在这场世纪大战中败下阵来,因此,它极力地抗拒。
由于不肯割舍并放弃早已无利可图、无力挽回的市场劣势,新力公司又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良技术和加强广告攻势。事实上,这样做无疑违反了行销的原则,试图以公司的声誉和消费者的需求对抗。结局不但是吃力不讨好,而且注定要失败。
1988年春天,新力公司首次正式公开承认BETA在性能上不如VHS系统,并决定开始转向VHS系统的生产。而从1980年到1988年将近10年的时间里,新力公司不知耗费了多少的人力和财力,来进行一场没有希望的奋战。这10年中所投入的一切,若用于开发新的产品,那又不知将是一番何等光景呢?
新力公司当初的坚持,固然是为了它的商业声誉,是该公司一贯坚持的信心。然而,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也是现实的。战略性的“走”,在商战中还是极其重要的!
■ 处世活用 ■
斯巴达克斯以一胜三
“走为上”,其实也是人们所共同推崇的一种以退为进的制胜谋略。
在古罗马一场惊险的群体角斗比赛中,沦为角斗士的斯巴达克斯所在的群体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而对方还有三人。三对一,尽管斯巴达克斯个人武艺非凡,但对方仍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如果三强敌共同进攻,他就无疑将有战败丧命的危险。
此时,观看角斗的人们都不禁为斯巴达克斯捏了把汗。突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斯巴达克斯瞅准了个空子,撒腿就跑,而对方三位斗士都立刻转身在后边紧追不舍。
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心理准备不同,跑的速度也不同,四个人很快便拉开了距离。这就造成了让斯巴达克斯一个一个收拾对手的有利局势。人们看到斯巴达克斯迅速返身战斗,一下子便打倒了第一个追上来的对手,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瞬间的巨大变化,让那些以观看杀伤斗死为乐趣的罗马贵族观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了,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喝彩起来。
其实,斯巴达克斯在这里使用的就是“走为上”的策略。他的“走”,让三个对手的优势起不了作用,反而转变成了劣势;而他最初以一对三的劣势,通过这一“走”,加上他个人超群的武艺,反而转变成了不可多得的优势。两相转变,最终让斯巴达克斯赢得了绝对的胜利。
处世中的退避
现代社会中,“走”的形式多种多样。夫妻之间争吵时,如果一方能在适当的时候“走”出去,对于缓解双方的矛盾就会有很大的帮助;邻里之间争执,如果能有一方“走”开,那么,事情也就很有可能不了了之。这些都是另一种形式的“走”,都不失为上策之计。
与他人发生争执时,最好尽量保持沉默,实在忍不住,就三十六计走为上。尤其是发现别人盛气凌人、气势汹汹时,“走”更应该有相当的速度和力度。一般来说,人们对咄咄逼人之势是退让的,而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反应,这并不意味着怯懦、畏缩、胆小怕事。
因为,即便是枪对枪、杆对杆地硬干,也未必会得利有益。不论对方的气势有多强,只要适当拉大相互之间的距离,那么其攻击力就会减弱很多。所以,暂时的退避,是一种弹性的保护方法。
姜维巧“走”避祸
三十六计将“走为上”列为败战计,就是要告诉人们:这是在自己处于绝对劣势之时,为谋求胜利所要设用的谋略。“退”是为了“进”,这个“走”是暂时的,是如古人云的那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思。
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搏斗时,后主刘禅正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看到后主荒淫,都不免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一时间,贤人纷纷离去,小人却乘虚而入。
当时,有位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都没立过,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到了很高的位置。他听到姜维在祁山战斗不利的消息后,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次出兵都毫无建树,不如让阎宇代替他。”后主自然听从,于是便派出使臣,携了诏书,召回了姜维。姜维此时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无奈之下,他只好从命。
回到汉中之后,姜维同使臣一起到成都面见后主。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大惑。这天,他来到东华门,正好遇见了邰正。姜维问他:“天子要我班师,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郜正笑着回答:“大将军难道不知道吗?这是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的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算搁下不提了。”
姜维一听此言,不由大怒:“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才行!”邰正制止他说:“大将军要继承诸葛武侯的事业,责任大,职权重,不能在此时感情用事。如果闹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就不妙了。”姜维听后感激地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和黄皓在皇宫后花园设宴饮酒,姜维领着几个人便直接进来了。因为早已经有人为黄皓通风报信,黄皓此时正慌张地躲在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过后主,流着泪说:“臣已将邓艾围困在祁山,陛下却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作何打算?”后主不语。
姜维此时又说:“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和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区别。只有早点除掉此人,朝廷才能得以安宁,中原也才可以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一个供使唤用的小臣,就算他专权,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苦把他放在心上?”姜维叩头说:“陛下听我一句话,您若今日不除黄皓,灾祸很快便会降临了!”后主有些不高兴:“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着,便命人到花园一侧找来黄皓,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
黄皓一边哭鼻子抹眼泪,一边说:“我只不过是伺候皇上罢了,并不曾干预国政。将军千万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而杀我。我这条小命掌握在将军的手里,还请将军可怜一下我。”说完,便又是叩头,又是哭号。
姜维无奈,愤愤而出。见到邰正,他便把这些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邰正说:“依我看,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危险了。”姜维说:“请先生教我保国安身的办法。”
邰正说:“陇西有一个名叫沓中的地方,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将军何不效仿诸葛武侯屯田,告知天子您将前往沓中屯田?这样,一可以收获粮食提供给军中;二可以借机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让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而将军您呢,因为在外,谁也不敢算计您,因此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将军应该早早去实行。”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维便上表后主,要求前去沓中屯田。后主欣然应允。姜维回到汉中,他这一“走”,最终帮他逃过了一场灾祸。
■ 职场活用 ■
名教练适时而退
运用“走为上”计时,要把适时的“退”,当做取胜的正常决策原则。古人云:“盖善师者不必战,以守为战,亦成也。善者不必进,以退为进也。”军争也好,商战也好,职场也罢,“退”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要的。人们应当实事求是去看待它,接受它。绝不能在决策之时、决策之初、决策之前,将“退”看做败。
1990年,安德斯·通斯特罗姆被瑞典乒乓球队聘为主教练。因为通斯特罗姆平时对自己的队员指导有方,加上其战略战术比较高明,瑞典乒乓球队连年凯歌高奏。
在1991年的世乒赛上,通斯特罗姆率领的瑞典男队赢得了所有项目的冠军。1992年的夏季奥运会上,他们又一举夺得了男子单打的金牌,而这块金牌成为了瑞典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唯一一枚金牌。
然而,就在瑞典国民对通斯特罗姆寄予了更热切的期望时,他却突然向外界宣布,自己将于1993年5月世乒赛结束后辞去瑞典乒乓球队主教练一职。通斯特罗姆的业绩如此耀眼,瑞典乒乓球联合会也已向他表示“非常愿意”延长其雇用合同,那么,他为什么要在如此春风得意的时候突然提出辞职呢?许多人对此迷惑不解。
其实,正是通斯特罗姆这些年辉煌的成就,促使他做出了辞职的决定。通斯特罗姆说:“自从我担任主教练以来,瑞典乒乓球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但是,现在我已经分明感觉到很难再激发我自己和我的队员去争取新的更加引人注目的胜利。瑞典乒乓球队需要更新,它需要一个新人来领导。”
不难看出,主教练通斯特罗姆在这里用的正是“走为上”的计策。在体育赛场上,不可能有永不败的常胜将军。因此,通斯特罗姆在感到很难再去“争取更新的胜利”之时,果断地退下来,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既可以保住自己在体坛的声望,又能让瑞典队得以更新。如果等到瑞典队大败而归再退下来,留给通斯特罗姆的恐怕就只能是一束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