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十六计大全集
18770300000065

第65章 败战计(9)

他们认真分析了市场及对手的情况,意识到个体经营的优势在于进退自如,作价灵活;而其劣势则是缺乏过硬的技术,配镜质量没有可靠的保证,这样就无力造成较大的经营声势。而相比之下,自己的优势则正是能克制对手劣势的所在。

于是,这家老店制定了“扬长避短,强化服务”的战略。在具体运用中,他们分别在几个环节上采用了不同的计谋:

一是运用“指桑骂槐”之计,在报纸、电视上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传达给人们配镜的基本知识,让公众熟知配镜不适会给眼睛带来的严重危害。同时,他们也不忘宣传本店的信誉及所能提供的优质服务,意在从侧面将个体小店的经营缺陷加以暴露。

其次,他们还实施了“树上开花”一计。通过开展“儿童眼镜百日服务”活动,为儿童免费验光,眼镜价格递减一半,并且还聘请了几位当地知名的眼科专家全天候诊,为儿童提供免费的咨询,保证他们能配上适合自己的眼镜。

同时,该店还专门购置了几辆摩托车,负责把配好的眼镜送到顾客的家里或学校,这种大大方便顾客的策略,有意无意地让他们落入了商家“上屋抽梯”的“圈套”中。

此例中,这环环相扣的用计都是为了落实好既定的“扬长避短,强化服务”的战略,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周到的服务,而不是用计行骗。这是老眼镜店经营者以自己的智慧和实力,采用一系列细致、周密、有力且有效的措施,一环扣一环,以实现经营状况的好转及长足的发展。

岛村连环获利

无论是军争,还是商战,连环计都确实是克敌制胜的谋略。但运用“连环计”,计与计之间要连接紧密,不至于让人看出相接之痕;且一计要比一计更高明,更接近获全胜。因此,更需计算严密。

日本的岛村芳雄在成为岛村产业公司及丸芳物产公司的董事长之前,只是一个包装材料店的普通帮工。他就是依靠施展一环扣一环的“连环计”,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一次,岛村从女性几乎都用的以绳索为提手的手袋,突然感悟到了兴许绳索可以为他提供发家致富的机会。于是,他千方百计地筹集够了计划所需的基本资金,费尽心血,又设计出了“原价销售法”,并成立了丸芳商会,开始全面经营绳索。

他先是到产麻地冈山的麻绳厂,将该厂适合纸袋用的45厘米长的麻绳,以每条5角钱的价格大量购进,然后按原价转销给了东京一带的纸袋生产厂。“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这让岛村很快便声名远扬。于是,成百上千的订货单便从各地源源不断地飞到了岛村手里。一年后,岛村名声大振,生意兴旺。

岛村在商界顺利出名后,便开始实施自己的第二步计划。

他拿着进货发票找到了一家与他来往已久的纸袋厂老板:“我和你们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可是到目前为止,都没赚到你们一分钱。虽然我很乐意继续为你们效劳,但照原样干,我真的没法经营下去了,请你们为我考虑一下,给予一些关照。”纸袋厂厂商看过麻绳厂的发票后,立刻就被岛村的诚实感动了。考虑到自己直接进货,也要费工费时费钱,还未必能进到这么便宜的货,而且绳索对自己的产品价格和利润影响甚微,于是该厂老板就很爽快地把进货价提高了5分钱。

随后,岛村把该厂商的新价格订单拿到其他纸袋厂去,除诉说了一模一样的苦衷之外,又加上了“承蒙他们考虑到我的困难,给我提了5分钱的价,也请你们也给予相应的关照”之类的话。岛村的游说很成功,别的纸袋厂也都相继提高了进价。至此,岛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销售优势。

于是,他开始实施他的第三步计划。

他马不停蹄地拿着纸袋厂原来的订货单和他原来开去的发票来到了冈山,找到麻绳厂的厂商:“你5角钱一条卖给我的绳索,我一直是照原价卖给用户的,所以才能得到这么多的订货单,你的业务也因此才能扩大。我们的合作一直很愉快,所以我很愿意继续向你们进货。但是,如果还像现在这样无利而赔本,我就无法再经营下去了。请你为我考虑,加以关照。不然我就只能是关门不干,另找出路了。”

麻绳厂厂商看了岛村带来的订货单和发票存根后,为岛村的诚实大吃一惊。考虑到像岛村这样大的主顾不容易拉到,如果岛村转从别的麻绳厂订货,自己损失会很大;派人去向这些用户推销,恐怕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效果。何况一年来,由于订货多,生产规模扩大,自己的成本已有所下降。于是,他当即答应岛村,每条麻绳降价5分钱销给他。

从此,岛村每卖出1条麻绳,就能赚到1角钱,获得约20%的毛利。岛村的麻绳经营规模越做越大,以至后来又开始涉足更为考究的塑胶、缎、绢等质地的绳索经营。很快,岛村产业公司及丸芳物产公司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岛村所使用的“连环计”,第一步是用“李代桃僵”打入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第二步则是用“抛砖引玉”得到纸袋厂厂商让出的利润;第三步则用“上屋抽梯”计,迫使麻绳厂厂商让出部分利润。一环紧扣一环,终于让岛村获得了成功。

■ 处世活用 ■

富翁误中连环计

日常生活中,“连环计”常常会上演,骗子的目的也往往不只是以下这则故事中的一双鞋子而已。因此,人们要时时谨防这类把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一位富翁穿着一双精致的刺绣新鞋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前面走来一个人,不仅向他鞠躬,还与他握手寒暄起来。富翁心里感到纳闷,便说:“先生,我好像不认识你啊。”

那人听了,蹙目紧眉,说:“你今天穿了一双新鞋,就把朋友忘了啊。”

说完,他熟不拘礼地抓起富翁的帽子,把它扔到屋顶上,转身便走了。

富翁心里想:“这个人是有毛病还是酒喝多了,莫名其妙的。”

正当他想着怎么才能把帽子取下来的时候,迎面来了一个人,说:“你是要拿帽子吗?”

“是的,可是找不到梯子,没有办法上屋啊。”

“我来帮你忙,你踏着我的肩膀上去就可以了。”

富翁听后感激万分。于是,那人挨着墙边蹲了下来,富翁提起脚便准备上去。

“你也太性急了,你的帽子宝贵,我的衣服也宝贵。”那人不快地说。

富翁听了觉得很不好意思,连忙将鞋脱去,踏在那人肩上爬了上去。

就当富翁马上要爬到屋顶中央取帽子时,那人却匆匆拿着他的新鞋走掉了。富翁干着急却下不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新鞋被人拿走。

显然,富翁是中了骗子的“连环计”。骗子先以“声东击西”的方法,将富翁的帽子扔至屋顶,然后又以“上屋抽梯”的办法把富翁骗至屋顶,趁着机会拿了新鞋便扬长而去。

俾斯麦建立统一帝国

事实证明,国外也有不少使用连环计的案例。俾斯麦统一德国,便是“连环计”在政治上的一例妙用。

19世纪上半叶,普鲁士成为了德意志各邦中力量最强的王国。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首相后,提出要通过战争结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最终实现统一。

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俾斯麦发动战争十分有利: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力量遭到削弱,此时尚未恢复元气;奥地利因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没有支持俄国,反而与英法结成同盟,致使俄奥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当时法国的力量比较强大,英国害怕法国独霸欧洲,于是支持普鲁士,将法国牵制住;而法国则希望普奥之间迅速交战,好在普奥两败俱伤后坐收渔利。

俾斯麦就是认清了这种形势,才决定采用“连环计”,施展其外交手段,在各国间制造矛盾,然后逐个击破,一举扫除统一德意志的外部障碍。

首先,俾斯麦打算用“欲擒故纵”的计谋,对付德意志各邦中实力最强,而又明里暗里要与普鲁士争夺统一领导权的奥地利。

1863年,俾斯麦以丹麦军队开进了德意志联邦成员国荷尔斯泰因公国和石勒苏益格公国为由,煽动拉拢奥地利出兵,共同打败了丹麦军队。随后,普鲁士占领了石勒苏益格公国,俾斯麦大大方方地将荷尔斯泰因公国送给了奥地利。俾斯麦此举最少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把奥地利与丹麦的关系变僵了,此后一旦普鲁士转向对奥地利开战,丹麦是不可能援助奥地利的;二是在联合对丹麦作战中,俾斯麦乘机摸清了奥地利军队的底细,为下一步战胜奥地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三是荷尔斯泰因公国不同奥地利接壤,因此虽然名义上被划给了奥地利,在当时的情况下,奥地利也很难有效地对其实行统治。

而在发动对奥地利的战争之前,俾斯麦担心法国插手,便极力争取让法国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为此,俾斯麦采取了“抛砖引玉”的外交手腕,反复向法国暗示: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将无偿划给法国一定的领土。

如此稳住法国后,俾斯麦便又与奥地利的仇家——意大利结成了同盟。一切准备就绪,1866年6月,俾斯麦悍然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一边是蓄谋已久的虎狼之师普鲁士军队,一边是几乎毫无准备的奥地利弱小之军,在战场上,普鲁士军队势如破竹,奥军则孤立无援,全线崩溃。

但是此时,俾斯麦清醒地认识到,打垮和摧毁奥地利并不是他的目的,实现全德意志统一才是他的最终目标。法国是一直反对德意志统一的国家,它才是普鲁士最危险的敌人。

于是,俾斯麦说服反对者,毅然地主动撤兵,结束了普奥战争。其目的在于让奥地利对俾斯麦怀有感激之情,以便在后来发动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态度。此后,俾斯麦在外交上进一步孤立法国。终于,巧改“埃姆斯电文”的举动,激怒了法国。

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全面爆发。这场晚来的战争最后以法国的全面失败而告终。俾斯麦终于“偷梁换柱”,扫清了统一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于1871年1月18日向世界宣布,正式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一个接一个的计谋,环环相扣,节节得胜,终于实现了他的统一帝国梦想。

■ 职场活用 ■

职场的多样“连环”

有人认为,连环计是一个给敌人甩包袱,让其自相钳制,失去行动自由的谋略。同时,也有人把连续施用两个以上计策的谋略称为连环计。职场和战场一样,一般都要数计配合,方可稳操胜券。

一位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参加公关策划招聘面试时,将穿着得体又到位比喻为所谓的“美人计”,将被人家拒绝后礼貌相待比喻为所谓的“笑里藏刀”,将临时学到的一点策划知识用到面试中比喻为“空城计”。

同样,另一位在官场拼打多年的人,在对付职场中的小人时,他的体会是:既要用到所谓的“假痴不癫”,又要用到所谓的“调虎离山”,还要用到所谓的“苦肉计”。

而职场个体在对付强大的用人单位时,既要适当地运用“浑水摸鱼”计,将有利于自己的力量拉拢过来;又要用到“偷梁换柱”计,将不利于自己的因素巧妙调包;还要用到“树上开花”计,借用别人现成的局面,布成有利于自己的新阵势。

如此不一而足。职场巧用36计,只要用得好,用得巧,就能在求职或发展中增加取胜的概率。而为了确保职场上求职、加薪、升迁等事项能够成功,每一个环节或步骤都要做得巧妙而有谋略,这样,才能显示出“连环计”的妙处来。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师:古代兵制,2500人为师。全:保全,保存军事实力。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古时兵家尚右,因此右为前,指代前进;左为后,指代退却。此句意为,根据实际情况,让部队后撤,这是没有过失可言的。以退为进,有时不失为常道。

译文

以退为进,待机破败,这是不违背正常法则的。为了保全军事力量,避免自己的灭亡,退却就是一种明智的举动。虽然退居次位,但免遭灾祸,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用兵之法。

■ 解读 ■

“走为上”的意思,并不是说此计在三十六计中是最高明的计谋,而是说当处于劣势时不要硬拼,及时撤退,寻找时机再战才是上策。这种“走”和“逃”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走”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保存实力,主动撤退。“逃”则是胆小怯懦,稍遇挫折便丧失斗志,望风而逃。

而“走”之所以是良策,是因为在寡不敌众时,往往只有几种选择:或求和,或降服,或死搏,或撤退。而这些方案中,求和必然要妥协;降服势必丧失节操;死搏注定牺牲;唯有撤退可以保全自己,保证日后可以卷土重来,这是最佳选择。因此古人说,“走为上”。

无论哪一种战斗,文也好,武也罢,谁都不会常有必胜的把握。在战斗过程中的小胜小败、若隐若晦状态以及瞬息万变之势,不机警便无以应对,不变通就不能达权。众人皆知,战争中要争取的并非一时的得失,而是最终的胜利。而最终的胜利往往属于能坚持到底的人。所以,“不走”并非英雄,“走”也并非懦夫。

而我们在运用此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千万别拿鸡蛋和石头碰。敌人实力强大而我方实力虚弱时,敌我双方的较量就如同石头碰鸡蛋。如果死拼,我们必然会弄得头破血流,而敌人则不会受太大的损失。既然如此,我们何苦要损兵折将、一败涂地呢?不如一走了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妨索性来个大撤退,留住实力,以备东山再起。

二、要知难而退,不可一味莽撞。这里的知难而退,不是主张消极应对,不是让我们一遇到困难就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而是一旦发现事情实在做不成,就不要硬着头皮去做,要见机而动,及早放弃,不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即“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也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可不顾实际情况,一气乱闯。

三、要把握时机,急流勇退。在与敌人作战时,要善于观察战机,做到进退自如。战场如此,官场亦如此。然而,要做到急流勇退并非易事。它不但要求我们要果断行事,还要葆有勇气和魄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克服自身的弱点,割舍得掉既得的利益。而后选择适当的时机,从容“走”掉,让敌人捕捉不到我们的踪迹。

四、要分散敌人的力量,以退为进,各个击破。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撤退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退却着实是在为下一轮的进攻做准备。这里的“走”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前面所述,我方没有能力与敌人对抗,以“走”避之,保存实力。而另一种情况,主要并不是因为力不可支,而是出于引诱和调动敌人考虑,以迂为直。通过伪装的退却,诱敌深入我们事先设计好的包围圈,然后各个击破,最终以少胜多。因此,这种退却是制造一种惧怕敌人的假象,迷惑敌人,进而将其麻痹。

当然,如果敌人对我们施用此计,我们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应对:

一、对敌人严加看管,以防其逃脱。对敌方警惕,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一丁点儿的麻痹大意都很可能会留下祸患。而对已到手的敌人,我们要立即就地处决,不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更不能让其从我们的地盘逃走。

二、堵截敌人,切断其退路。如果不小心,让狡猾的敌人溜走了,不要急于在后面追赶。可以赶到前面,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进行堵截。如果只是跟在敌人的后方追,就只会始终处于被动。此时,即使我们实力很强,也会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