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三十六计大全集
18770300000043

第43章 混战计(8)

自18世纪以来,拉丁美洲掀起了反对宗主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于是,坎宁决定趁此时机,果敢采取行动,远交拉丁美洲和美国,近攻欧洲大陆的神圣同盟。机会很快就来了。

1823年,欧洲神圣同盟决定从法国派兵前往拉丁美洲镇压其独立运动,坎宁这时迅速站出来予以坚决反对。他声称,应承认拉丁美洲国家独立的现实,反对任何武装对其独立性进行干涉,或有将其转入法国人手上的企图。坎宁还向美国发出呼吁,希望英美两国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和制止神圣同盟干涉别国事务的行为。与此同时,坎宁让英国政府派出舰艇巡弋于大西洋,对任何不经英国同意从欧洲开往美洲的船只,进行阻挠。

在世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神圣同盟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武装干涉受到了阻拦。1824年,其核心人物梅特涅建议就拉丁美洲问题召开全欧会议。坎宁马上表示,英国决不会参加这次会议,也坚决不承认此次会议上通过的任何决议。同时,坎宁还建议英国内阁尽快同拉丁美洲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贸易谈判,争取早日打入这个广阔的市场。

在坎宁的努力下,1825年,英国承认了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等拉美新国家,并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坎宁的一系列行动,沉重打击了欧洲神圣同盟在全球的声誉,不仅给欧洲大陆的自由主义势力以莫大的鼓舞,赢得了拉美新国家的好感,更重要的是因此恢复了英国昔日在欧洲的威望。而坎宁重树英国威望的过程,充分显示出了“远交近攻”谋略的巨大威力。

丘吉尔的游说计

“远交近攻”,从策略上讲,实际上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或国家不太关心和计较与己无关的事,更不会用长远眼光去考虑此事,而明哲保身的心理,去主宰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行为,为我所用。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伊始,纳粹德国利用闪电战横扫西欧大陆,先后将荷兰、比利时、挪威和法国击败。到1940年6月,北起挪威、南到西班牙的全部西欧海岸都已经处在德军的控制之下。

为了彻底结束战争,希特勒驻重兵于英吉利海峡,企图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计划”,将英国一举攻下。为此,德军空军司令戈林派出了近两千七百架作战飞机,昼夜不停地对英国实施狂轰滥炸。结果,英国的工业中心考文垂一夜之间就被夷为平地,首都伦敦也几乎成为废墟,英国危机四伏。

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非常清楚当时的局势:一旦德军渡海成功,只区区一个装甲师就足以把英国征服。目前的唯一出路,就是争取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支援。

然而,不管英国政府以何种方式对美国进行积极游说,被孤立主义所主导的美国就是无动于衷。多数美国人认为,欧洲战争是欧洲人的事,和美国毫无关系。而极有远见的政治家,美国总统罗斯福非常清楚希特勒的野心决不仅限于欧洲大陆;他也十分明白由法西斯国家所主导的世界秩序意味着什么。只是,当时孤立主义情绪遍布美国,国会议员们为是否出兵参战争论不休,广大的美国人民却对远在欧洲的战事漠不关心,这让罗斯福无可奈何。

了解罗斯福处境的丘吉尔此时心生一计,他决定寻找机会刺激一下美国人。在他的授意下,英国情报机构很快绘制出了一幅以德国政府名义出版的中美洲地图。地图堂而皇之地依照德国人的意图重新划定了美洲十几个国家的版图与边界。在新的划定中,阿根廷与巴西领土大大增加,而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这些资源丰富或是战略地位重要的国家,却都被合并成一个听命于德国的“新西班牙”。至于墨西哥,则干脆成了德国的石油供应基地。

随后,英国情报部门积极活动,很快让这份严重损害美国利益的地图落入了美国人手中。1941年10月27目,在庆祝美国海军节的午餐会上,罗斯福在没有告知外界的情况下突然将这幅地图公示于众。根据这幅地图的勾画,美国传统的战略命脉将无一不落入德国人之手,而纳粹的飞机和军舰,不用几个小时就可以出现在美国的家门口。

早在一战期间,德国人就曾试图游说墨西哥组成德墨同盟,从美国背后下手。现在,证据摆在眼前,德国人显然是故伎重演,打算把手伸到美国的后院。美国人一下子就被激怒了,没有人再愿意坐视不管。

德国的“险恶用心”很快传遍了整个美国,一时间舆论哗然。愤怒的美国人纷纷要求国会和政府采取措施,援助英国,对德宣战。在这种形势下,国会那些顽固的孤立主义分子没有了言语。罗斯福随即顺应民意,敦促国会参众两院废除了1935年通过的《中立法案》。

自此,美国实质上已成为反法西斯阵线上的重要力量。而丘吉尔“远交近攻”的策略也因此奏效。

■ 商家活用 ■

阿姆卡的远交之略

“远交近攻”,就是利用矛盾或制造矛盾,借用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力量,来分化瓦解敌人,从而使均势转化为自己占据优势。这一谋略在商战中的运用,可以引申为:当多个对手争夺市场时,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我们可以一方面不放弃与邻近强大竞争对手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远处的竞争对手进行适时的联合。美国阿姆卡公司在成功获取新型低铁矽钢片的计划时,采取的就是这种谋略。

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工业界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首要问题,也是企业家们关注的重要生财之路。曾经有一个时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西屋电气公司和阿姆卡公司同时看中了开发研制节能变压器铁芯的新型低铁矽钢片。这三个公司中,通用电气公司实力最强,是美国电气行业巨头,西屋电气公司的力量也不差。相对而言,阿姆卡公司的实力弱一些。

因此,阿姆卡公司负责人感到,要独立同通用公司和西屋公司竞争,获胜的几率太低,如果去同这两家公司合作,则将丧失自己独立的地位。正在他愁眉不展之际,阿姆卡公司信息情报部门获得一条信息:日本一家钢厂也准备着手研制超低铁省电矽钢片,并且还打算采用最先进的激光囊处理技术。

阿姆卡公司负责人眼前一亮,意识到与日本这家钢厂合作,不仅可以加快研制进程,而且还可以以太平洋为界分享世界大市场。至于美国的市场,那也非阿姆卡公司莫属了。于是,公司立即派人远涉重洋到日本与那家钢厂有关方面商淡,经过几轮磋商,双方达成互惠协议,很快进入了实质性的研制工作。结果,新产品比预定计划还提前半年研制成功。阿姆卡公司与日本钢厂联合,最终战胜了通用公司和西屋公司两个强劲的近邻之敌。

“远交近攻”不仅是一种战术谋略,更主要的是一种战略谋略。在商战中,它同样适应。现代高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使得企业家既可以走独立开发的道路,也可以走技术引进的捷径。而技术引进就是一种“远交”谋略。运用这一谋略,可以减少科研经费及技术力量的投入,争取时间尽快缩短与国外企业在技术上的距离。而国外许多企业采用这一方式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施瓦兹扬名立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时装业的经营却并不那么容易获得成功。在时装业中,每年都有20%~25%的厂家顶不住同行的竞争压力而倒闭。要想长盛不衰,更是难上加难。

而时装业的佼佼者、“时装大王”戴维·施瓦兹却能经营南罗珍服装公司几十年,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的公司也在全球声名远扬,在美国约五万家大服装公司中首屈一指。施瓦兹从一名工人起步,现在已拥有二十几家分公司。他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自己的经营才华,但更重要的,则是他求贤若渴、不计个人好恶的识人用人才能。

施瓦兹很清楚,在服装业中打拼,没有好的设计师,无异于异想天开。但他创业之初,根本没有财力聘请一位有名气的设计师。这道难题弄得施瓦兹夜不眠,饭不香。

有一天,他到零售商店去推销成衣。那商店老板一看便说:“你这衣服是三流设计师设计的,哦,也许你的公司压根儿就没有设计师。”施瓦兹一看对方是位行家,便与其认真攀谈起来。店老板十分傲气,他说:“别看我开了这么一家小店卖衣服,但我真不把你们这些服装业大老板放在眼里。说实话,你们除了固执偏狭之外,有几个是真懂设计的?连审美能力都还没培养出来呢。”

店老板毫不客气,施瓦兹却丝毫不介意。他知道,自负的人一般都是有些本事的。事实果真如此。这位店老板颇懂设计,还曾在一家服装公司干过。他离开的原因也很简单,每每他提出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不懂设计的店主不仅不给予嘉许,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百般刁难。店老板自尊心很强,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干脆一走了之。事不过三,在他对服装设计彻底地失望后,便转而经营服装。

施瓦兹从15岁开始就为别人打工,当然理解店老板的心情。于是,他诚恳地邀请店老板到自己的公司工作。没想到店老板突然大叫起来,称宁愿饿死,也决不再做设计师。施瓦兹知道现在是没法说服他的,只好离开,再找机会。

随后,施瓦兹对店老板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得知他叫杜敏夫,不到30岁,很有才华,却怀才不遇,脾气很暴躁。

施瓦兹在杜敏夫原来打工的老板史特拉登那里故意提到杜敏夫。“这人脾气很坏,很不容易相处。”老板对施瓦兹说。

“只要有真本事,脾气大一点我无所谓。”

“你真有这份耐心吗?即使他指着你鼻子骂,你也能当做没听到吗?”老板有意识地追问。

“是的,只要他不无理取闹。”施瓦兹回答得很肯定。

“好啊!好啊!”老板笑着说,“孩子,你有这种精神,将来必定飞黄腾达。”史特拉登给了施瓦兹许多中肯的建议和鼓励。老人最后对施瓦兹说:“你要记住,戴维,一个大企业是不能唱独角戏的。它不但要有杰出的领导人才,更要有优秀的实干人才。有些大公司渐渐衰败下去,一些小公司却能迅速成长起来,关键就在于领导的用人观念不同。真正有抱负有理想的创业者,决不会为了一点薪水而唯唯诺诺的。”

听完前人一席话,施瓦兹决心一定要把杜敏夫请来,一次不成,再去一次。终于,杜敏夫被感动了,接受了施瓦兹的邀请。

杜敏夫果然没有辜负施瓦兹的期望。他用当时最新的人造丝衣料设计了好几款很受欢迎的衣服。由于这一步抢先,南罗珍服装公司扶摇直上,出尽了风头。不出10年,服装界便都知道了施瓦兹的名字。

在这个故事中,施瓦兹一方面积极打听杜敏夫的消息,另一方面对杜敏夫也是极尽诚意,一“远交”、一“近攻”,终于说服了杜敏夫出山,也最终实现了自己在服装界扬名立万的愿望。

■ 处世活用 ■

世界足球的权力之争

“远交近攻”,可以在地理位置、利益关系、组织关系、影响范围等诸多方面,有所远,有所近。因此,在具体的问题和事件上,要弄清楚“远”与“近”的概念。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全局,从而获得成功。

20世纪,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世界杯足球赛的地位已经发展到与奥运会并驾齐驱,而足球运动更被冠以“世界第一运动”的称呼。谁将接过统治了世界足坛24年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权杖,成为足坛备受瞩目的大事,也因此引发了一场世界足坛权力大战。

瑞典人约翰逊与瑞士人布拉特早在1996年就分别实施竞选计划,两人斗智斗勇,各显神通。为了争取到1998年国际足联成员国手中宝贵的一票,他们不辞辛苦,四处奔波,进行游说。

68岁的竞选者约翰逊现任欧洲足联主席,他必须维护欧洲的利益,为欧洲人夺回久违的国际足联主席职位。为此,他首先攻击阿维兰热是“独裁者”,逼其下台,宣布其不再谋求连任。然后,约翰逊又将欧足联执委会的几位副主席拉进竞选班子,并联合非洲足联,向他的对手布拉特发起攻击,逼迫其辞去国际足联秘书长的职务。

在环球游说活动中,约翰逊又公开承诺:有功劳者可以分得权力和金钱。他的竞选纲领和活动,始终没有离开“欧洲中心论”的圈子,而这种论调有意无意地歧视并限制了其他洲的足球发展。

而62岁的布拉特于1981年出任国际足联秘书长,跟随阿维兰热18年,深受其影响。阿维兰热一贯以牺牲欧洲人利益,促进非洲、亚洲的足球繁荣。因此,让世界足球走向一统的思想,是布拉特想要坚定不移贯彻的政策。当然,足球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与发展,自有布拉特的一份功劳。他曾经承诺:“足球将始终保持其世界性及完整性,现在国际足联的政策和制度将一直延续下去。”因此,他极受亚非拉足球界的信任。

布拉特的“亚非牌”成了他与约翰逊交锋得胜的法宝。在“远交”亚非拉的同时,布拉特还利用英德争办2006年世界杯的机会,把英法两强拉入阵营,成功地瓦解了对手约翰逊的欧洲阵营与非洲势力。

英联邦的影响和法国以及非洲国家的倒戈让约翰逊感觉到了“后院失火”的危机。1998年6月8日,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布拉特以111票对80票的明显优势赢得了胜利。他的胜利表明了世界足球大家庭对现有秩序的肯定,也决定了对下个世纪足球运动趋向的选择,那就是“世界足球”。

足球虽小,却可以从中看出世态人情。约翰逊与布拉特之间的竞争正体现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一面,即权力之争。为了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支持,从而立稳事业脚跟,布拉特充分运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举着“世界足球”的亮丽旗帜,聚集起了广泛的拥护者。

由此可见,“远交近攻”能使人际交往达到一种平衡,从而有利于施计者目标的实现。

■ 职场活用 ■

求职的小智慧

“远交近攻”运用在职场谋略中,要义为: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先在一个能留下来的单位留下来,这就是“近攻”。然后再慢慢寻找机会,跳槽到理想的单位,这就是“远交”。职场上这样的例子很多。

小米1992年大学毕业后,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进了政府机关、邮电金融或电力方面的好单位,他也想留在繁华的城市发展,可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都说最近没有招人计划。毕业三个月了,还没落实单位。他的一位老师便建议他,“不管单位好赖,先留下来再说,‘骑着马好找马’,只要用心,迟早会有好机会的。”

于是,小米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物资公司留了下来,负责打水、发报纸、接电话、发电子邮件等办公室内勤。当初,许多人都说他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可是小米想,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