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知识全知道
18767000000036

第36章 恋爱篇——那不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3)

嫉妒也是爱情的一大敌人。说起嫉妒,不得不先说下吃醋,因为两者是分不开的。吃醋是一定程度上的嫉妒心理。吃醋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嫉妒,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在恋爱中,首先要掌握好吃醋的尺度。

某种程度上说,吃醋对爱情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首先,吃醋在某种程度上是爱的体现。没有爱也就没有嫉妒,没有醋意的爱情等于没有灵魂的躯壳。假如自己对恋人所做的一切都无所谓,看到自己的恋人与别的异性去春游、跳舞等,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实在不能说你是爱他(她)的。

其次,吃醋能促进爱的追求。例如,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可能开始并没有很强烈的好感,但若发现某一天另外一个男孩正在苦苦追求这个女孩,那么他就会开始吃醋,并立刻加入到追求的行列中来。

再次,吃醋还可使女孩显得更加妩媚可爱。爱情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女性的情感难以捉摸,一会儿怡然自得,一会儿愁云密布。当女孩发觉她的恋人对她的爱减弱时,她会采用疏远的行为,以退为进的方法,或声东击西,用故意对别的男孩表示好感的方法来刺激恋人的爱,锁住恋人的心。这种逆向刺激反应会使对方神魂颠倒,强化他对于爱的专注。因此,女孩子在恋爱中的撒娇、赌气、猜忌、泪水既是爱的伎俩,也是女性情爱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醋意要有限度,如果太离谱,就变成了嫉妒。

其实,人类的嫉妒心理在公有制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同样的道理,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在群婚制的时代也不存在,它产生于一夫一妻制。在群婚制的时代,一个男人,可以和一群女人“结婚”,其中任何一个同某个男人或女人发生性关系的异性,都不会去嫉妒别的异性。在人类婚姻史上,一夫一妻制占据主导地位、两性关系在法律和伦理意义上得到框定之后,爱情就不仅仅是异性间的吸引,而是具有了更重要的特征。这时,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就蓬勃发展起来。

与人在其他行为中的嫉妒心理不同,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几乎每个爱情中人都难以彻底摆脱。另外,自然的性嫉妒实际上可以促进爱情的发展与稳固。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爱情的快乐同人类的所有快乐一样,需要一定的刺激——愉快感的对立面。这种快乐决不会长期‘晴空万里’(连一片透明的薄云也没有)。如果没有不快乐作陪衬,则快乐也会显得平淡。感受总是一幅色彩比较鲜艳的情感镶嵌图画。在‘晴空万里’的爱情里,幸福一般都是很快就要消失的。爱情的幸福是不能离开陪衬的感受而单独存在的。正因为如此,爱情需要薄薄的一层忧伤,需要一点点嫉妒、疑虑、戏剧性的游戏。”

嫉妒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一切不利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和嫉妒。”嫉妒心理犹如心灵的肿瘤,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应该如何克服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呢?

1. 要认识自我。分析自己是否过于敏感、缺乏自信。自卑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2. 分析嫉妒根源。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误解了自己的恋人。

3. 积极消灭嫉妒心。要主动进取、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比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像培根说的:“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4. 要学会控制情绪,尊重对方的感情。尤其是恋爱时,要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人际交往空间。

■ 我不懂你的心——恋爱男女的心理差异

恋爱中的男女是存在心理差异的。认识并处理好这种差异,有利于感情的稳固。

1. 择偶标准的差异

现代女性择偶时,当然要看外表,但更注重的是男方的才华、职业、家庭、经济条件等状况,男性则更注重女子的体貌、性情、趣味等条件;女性的择偶心理比较实际,具体条件比较多,而男性的择偶心理则比较浪漫,幻想成分多一些。总的来说,“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仍是适用的。

2. 追求爱情的形式的差异

追求爱情的时候,男性往往比较主动和强烈。男性择偶的时候更注重异性的外表,所以一张美丽的面孔、一个动人的微笑或一个醉人的眼神,都可以让他很快坠入情网。在对女性的追求中,男性不喜欢搞“马拉松”,而往往在初期就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望。

女性则不同。她们寻觅恋人,往往希望找到一个可以终身信赖、依靠的伴侣,因此更注意恋人的内在品质和实际本领。虽然女性的家庭责任感、对爱的热情和专注强于男性,但那是在她们认为对方确可托付终身后,所以在恋爱的初期,往往显得非常谨慎小心。

3. 恋爱态度的差异

女性一般认为亲密的感情是爱情最重要的因素。女性在恋爱中渴望和男性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即在感情上的高度融合。因此,女性只要爱上一个男性,用情就很投入和专一。

在爱情生活中,男性往往把自己的才学、能力与异性的美貌、柔情的相互吸引作为支柱。他们希望女方对自己一往情深,但却觉得自己柔情蜜意太女人,有失男子的气度。所以即使热情如火,也不愿意过于外露。

4. 对爱情感受的差异

男性往往有些粗心,不能体察女方细微的爱情心理。他顾及大的方面,而不注意小的细节,发现对方情绪变化时,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不知所措。

女性的情感很细腻,善于体察对方的心理。她们追求爱情的亲密,要求男子的言谈举止都要称心。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男友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常常也会搞得她们伤感不已或大发脾气。

5. 爱情挫折承受力的差异

爱情挫折包括恋爱过程中的摩擦和失恋两种基本情况。

对待恋爱过程中的摩擦,男性较随意和坦然,不愿矛盾扩大而张扬出去,容易主动作出让步。女性则往往为一点小事就大为不快、大闹不休,甚至哭泣不停。因为她们最希望得到男子的体贴、关心,而无论什么原因的摩擦,都使她们产生一种被辜负的危机感。

失恋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多是痛苦的事情。但面对失恋,男性的承受力却低于女子,常常表现得消沉、哀伤,甚至绝望。这是因为男子恋爱中的感情浪漫色彩较重,对失恋缺少理智的分析和考虑。另外,男子的忍受力较差,在失恋这种重大挫折面前易于消沉、哀伤。女性失恋后自然也非常痛苦、伤感,但她们忍受力比较强,又喜欢憋在心里,所以看起来就不怎么痛不欲生。

6. 情感表现的差异

男女在恋爱中的情感表现大不相同,即使到了感情白热化的热恋阶段也是如此。

男性一般反应迅速强烈、意志坚强、勇敢大胆、感情洋溢,但情绪不稳定。这种个性特点,使他们对爱的感受容易溢于言表、喜形于色。言行多不深思后果,易冲动,受到刺激时不善控制自己,如急于用亲吻、拥抱等亲昵形式表达爱意。

女性一般沉稳持久、灵活好动、情绪多变、感情充沛而脆弱。体现在恋爱过程中,则是她们感情羞涩而少外露,善于掩饰自己,表达爱慕常感到难以启齿,喜欢用婉转含蓄、暗示的方法而不喜欢过早用动作、行为的亲昵来表达。

■ 美好的初恋,甜中有苦——初恋特殊心理

初恋是美好的,常常是幻想式的美好。

世界名著《飘》的主人公郝思嘉的初恋,就是幻想式的单相思:郝思嘉爱上了希礼,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地向希礼表示过,只是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中,主观地推断希礼的言行都是爱她的,等待希礼主动向她求婚,可事实上她的推断是完全错误的。

在青春期发育的初始阶段,少男少女们情窦初开,常常选择生活中或者影视中的突出异性作为自己仰慕、暗恋的偶像。这时候的单相思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确立了心中追求的偶像,就会陷入想入非非之中,总是一厢情愿、顽固不化地爱恋对方,而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初恋中的人很容易把爱全部倾注于对方身上,而不管此人的优缺点到底是什么,甚至缺点也是对方的魅力所在,这是初恋中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很正常的。

大多数人在懵懂的初恋时期,都会冲动、盲目地向意中人直抒胸臆,并且会死缠烂打,一旦受了挫折则很容易一蹶不振。

初恋是苦涩的,大多数初恋都不会持续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年轻人对爱情认识得并不透彻,心理承受能力也差,接触时间较短的时候,还不能充分了解彼此的性格,等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之后,可能会发现对方并不适合自己,或是觉得不能忍受对方的一些缺点,于是因此产生矛盾,最终热情下降,导致分手。年龄偏低的青年男女,往往不懂得在恋爱中如何培养感情,只是一味地亲昵,最终不可避免地伤害对方,导致恋情的终结。

初恋的失败让人终生难忘,会给年轻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抑,甚至会给以后的恋爱和婚姻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举个案例说吧:

有个小伙子叫涛,在中学时就暗恋同班的女生雨,总是在雨的身边默默地为她做事。高考后,雨考入了某名牌大学,而涛落榜了。为了追求雨,涛发奋补习了一年,第二年也考入了雨所在的大学。两人在共同的学习中慢慢地建立起了感情,涛终于如愿以偿。但好景不长,接触一段时间以后,雨觉得涛做事唯唯诺诺、男子气不足,便与他分手了。涛经受不住初恋失败的打击,万念俱灰,甚至想一死了之,他无法安心学习,最后不得不辍学回家。不仅如此,涛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都没有走出痛苦,最后随便找了村里的一个姑娘,放弃了自己的前程。

初恋的失败有时候也并非坏事,它可以使人成熟起来。失恋者不应沉溺于失恋中而痛不欲生,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化解内心的痛苦,要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面对以后的爱情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地度过初恋的痛苦期,然后进入到下一次甜蜜的热恋中,直到走入婚姻殿堂。就像现在正在幸福地生活着的人们,有几个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初恋呢?

■ 父母要为孩子导航——孩子的初恋心理

如果你是为父母者,自己才上中学的孩子恋爱了,你必须选择妥善的处理方法,不可只是一味地强硬阻击。父母要懂得善待孩子的初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上初三的15岁的小美长相秀美,心地也善良。她与同班一个男生恋爱了,这个男生学习又好,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行,可他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双腿有毛病。小美喜欢上他,究竟是出于对他的同情,对他的钦佩,还是朦胧的异性好感,或者是几种感觉的交织?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小美的爸爸知道后,在没有仔细分析缘由的情况下,便立即警告她:“我告诉你,不许这么早搞对象,即使将来搞对象咱也不能嫁给一个瘸子!”小美尽管难以接受爸爸刺耳的警告,但她还是她与那个男生的恋情转到了地下。性意识的觉醒使这对少男少女有了一些亲吻之类的肌肤接触,再加上地下恋情的紧张刺激,越发使他们的爱恋突飞猛进。小美爸爸知道后怒不可遏,于是在某晚上将那个男生抓了现形。小美的爸爸举起棍子就打,吓得正在卿卿我我的两个人狼狈不堪。男生的家长闻讯赶来,与小美爸爸打成一团。小美趁机跑回家,又气又羞又急之下,最终跳楼自杀!

这场悲剧到底应该归咎于谁?难道是两个懵懂的孩子吗?应该是不懂得善待孩子初恋的家长!尤其是部分中学生的家长,对早恋一律下禁令,格杀勿论,而且态度粗鲁。更有甚者,一见孩子和异性交往,哪怕一起聊过一次天、走过一段路,偶尔写过一封信、递了一张纸条,就将其定性为恋爱,然后就开始研究如何阻击。

少男少女之间发生的相互爱慕之情或者说初恋,是一种脱离世俗与功利主义的、不考虑婚姻的、纯洁美好的情感经历。初恋是人生绽开的第一朵鲜花。一个正常人,包括那些阻击孩子初恋的家长们,谁没有过年少时朦胧的初恋或者对初恋的渴望与幻想?虽然初恋往往都像梦一样迷幻而短暂,但它是培养人美好情操的动力,也是提高爱情智商的必备步骤。

不能野蛮阻击初恋,并不意味着可以放纵孩子们的盲目行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处理感情的能力不够,经受不住爱河旋涡的冲击,难以避免怀孕、私奔或辍学等不可收拾的结局的出现。作为家长,要对孩子们与异性的交往加以指导,但无端的禁止和阻挠往往会使孩子们的异性交往发生畸变,正确地疏导才是明智的态度。

和孩子坦诚地进行交流是疏导的好方法,不妨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一个16岁的高一男孩与同班一个女孩相恋,而且爱得挺认真。男孩的爸爸不赞成他们的事,但并没有棒喝儿子,而是与儿子进行了一次真诚的、朋友式的对话:

父:儿子,你觉得她怎么样?真的很好吗?

子:我觉得她是我认识的女孩里最好的。

父:爸爸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才上高一,你认识的女孩有多少?

子:……

父:你说你将来要出国上名牌大学,想成为一名律师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将来会遇上多少好女孩?爸爸并不反对你现在谈女朋友,但是爸爸最反感的是见异思迁。你16岁就有了女朋友,这女朋友是你到目前为止认识的最好的女孩,可是,等将来你遇到更好的,你会不会后悔?你敢保证一辈子都守护她一个人吗?

子:……可是,现在让我离开她,我很痛苦。

父:去年给你买的那个彩屏手机呢?

子:您不是给我买了个更好的吗?我把原来那个送人了。

父:儿子,这就叫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今天好好学习,你明天的世界只会比今天更精彩,到时候你的选择只会比今天更好,更适合你。如果真的放不下,那就先把与这个女孩的情缘放一放,等将来读了大学再让它开花结果多好。儿子,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做几件错事,但是,人生大事只有几件,做错了就会遗憾终生。

子:爸爸,我明白了。我会处理好的。

当孩子恋爱了,为人父母的应该和这个男孩的爸爸一样,给孩子们的心灵加以导航,指导他们学会把初恋的纯情珍藏在心底,并把它转化为一种学习奋进的动力,更好地把握人生。

■ 喝下冰水,再一颗颗化成热泪——失恋心理

失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杯浓烈的苦酒,都会在其灵魂深处烙上深深的伤痕,甚至这种心理隐痛会伴随其整个生命旅程。如何对待失恋的不幸,是被痛苦所吞噬还是将痛苦升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验。

1. 男性的失恋反应

男性自尊心比较强,对待失恋,或许你表面上看不出他的痛苦,但背地里的他其实痛苦不堪。失恋对于男性的打击实际上是巨大的,有时也许会摧垮他的人生信念,使他丧失生活的勇气,甚至会导致终止生命的诉求。在社会生活中,男性往往肩负着比女性更多的义务、责任和期望,因此对于同样的失恋结局,男性要承担比女性更多的来自自我及社会的压力。被迫失去女方的爱,对不少的男性来说在身心上都是不可接受或忍受的,这会使他的心理产生连锁反应,进而改变整个心理品质和人生态度。

2. 女性的失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