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知识全知道
18767000000024

第24章 身体篇——身、心、灵合一的修炼(8)

国王所罗门成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征,他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地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对方,所以,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维的,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有智慧的人所共同具有的素质。

因为所谓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理解力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时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对方也才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与沟通。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菲逊有一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一定举双手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她),这样会抚平别人的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倩倩的丈夫心脏病突发去世,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等一类的话。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她,却可能造成重大的伤害。后来她一看到“来人”,就害怕起来。“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她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使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给人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好。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个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的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小圈子之中,绝对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

■ 好的交际氛围有利于交际成功——交际氛围定律

有一次,一位专家应一个学术会议之邀,作一个讲座。他到了会场才发现,到会人数很少,只有十多人。他有点尴尬,但不讲又不行,于是他随机应变,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第一次党代会才到了12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我因此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这一笑,活跃了气氛,再加上专家讲课充满激情,使得那一次讲座非常成功。

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为了演出成功,不仅需要很好的台词、演技,还需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少的东西——氛围。就像电影中要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一样。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也往往需要营造点氛围,让它成为交际的润滑剂,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比如在演出和演讲的现场,气氛就非常重要。气氛热烈,听众、观众爆满,才容易促成演讲或演出的成功。如果没有营造出比较热烈的气氛,显得冷场的话,无论你的演讲内容多么精彩,恐怕也会成为失败的演讲,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当场面不理想的时候,演讲者或演员如果能像上面故事中的随机应变的专家那样,进入角色,投入激情和的技巧,给听众、观众一个积极刺激,就可以将冰冷的气氛激活。

生活中在许多场合下都需要有一定气氛来烘托。

有的商人请客或赴约,总喜欢带一个漂亮的女助手前往,就是为了依靠女人的美丽与温柔,给交际场增添一点情趣,营造一种融洽的氛围。

在交际活动中,如果把交际桌看成是会议桌,气氛就很难营造起来,也无法让对方投入。要想让对方投入,一般需靠自己的带引。

有一种生意人,他们可以在会议桌上非常严肃,非常理智,然而,一旦到了社交场合,却又能放得很开,与人斗酒、唱卡拉OK,开各式各样的玩笑,一副百无禁忌的样子。其实,他是在营造气氛。

生意场的交际活动,既是正式会议的延伸,又不等于正式会议,也取代不了正式会议,然而,它却能起到正式会议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交际场上和会议桌上都能做到应付自如的,才算得上一个能力比较全面的商人。

气氛也常常由物品来营造。比如春节前夕,家家户户贴的春联,便会引起人们欢快的感觉。商家的门面在开张时,总要挂满彩旗,摆满有关单位和亲朋好友、捧场人所赠的花篮(其实有许多是自己买的或租的,只是写上别人的名字以显气派),还要让门口站满花枝招展、披着缎带的迎宾小姐;有的地方还要放鞭炮,在声、色上共同营造气氛。

商家用这种手段就是为了招徕顾客,引人注目,以达到广告效应。其实,婚、丧、嫁、娶仪式,会议召开的宣传,都需要营造相应的气氛。这样除了为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外,更多的是给他人看,达到一种变相的广告宣传的目的。

在两性的交往中,气氛对于男女感情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定的色彩、气味、环境、形象、声音,能快速引发人的情欲。一般说来,情侣们都喜欢到幽雅、安静的地方交流,例如选择公园的某个角落:幽静的丛林中,树荫下的石椅或溪边的绿茵上。因为那里立即接触大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容易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和美好人生的向往,双方可以尽情地倾吐心声。更亲密的情侣,则选择在幽雅的咖啡馆、酒吧或茶艺馆,原因是那里灯光柔和,并伴有轻柔、优美的音乐做背景。几杯香茶,几盅葡萄酒或两杯咖啡下肚,会催起一股浓情与爱意。

■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讨厌完美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

这恐怕是人们认为太完美反而缺少人情味,倒不如个性有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贴近人性。

人本来就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棱角的个体。“四人帮”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常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其实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根本就不可信,更谈不上让读者喜爱了。实际上,看起来的“高、大、全”,本质上往往是“假、大、空”。

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比缺点很少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不好的缺点。

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更累。而且与他们一起生活或合作的人,也容易因为被他们要求,而活得比较累。

有一位大龄女青年,具有较等学历,长得很漂亮,事业上也很有成就。她在方方面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很多人眼里,她可以说一位相当完美的人。当然她在择偶方面的标准也相当高,稍有缺点的就看不上,觉得配不上自己。可她又觉得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她自己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她不知道,也许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每个人固然希望自己的对象能具有较多的优点,可是如果这个人真的完美,却也让人受不了。首先会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其次,因为对方要求高,你稍有缺点,他(她)就要求你改正,你肯定会活得很紧张、很累。

如果让人们选择是活得累而完美,还是活得轻松而稍有缺陷,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神仙,我们认可自己的缺点。

实际上,缺点和优点也要辩证地来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的某个优点,才导致他的另一个缺点。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也有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毛病。一个爱干净、处处完美的人,也容易显得小气和斤斤计较。很多时候,要看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很多的情况是:你选择一个优点,也往往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往往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达观的表现。

■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定律

赵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人脉很广,出师必胜,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公司的原料短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连连碰壁,而赵女士一出马,问题不久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而赵女士周旋于银行之间,没多久,就获得贷款上百万元。赵女士因此格外得到领导的器重。

有人笑说:“女将出马,一个顶俩。”而人们仔细观察就发现,赵女士成功的秘诀,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也比较灵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实也和她端庄的容貌、优雅的仪表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为她的成功加分不少。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异性定律”,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微妙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漂亮、言谈得体的异性,最容易产生好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一般人们对异性的评价,也总是不太客观地比同性高些。这些都是异性对我们的吸引力比较大的缘故。

那么赵女士成功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当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有的事,由比较有魅力的女性出面,可能会更为顺利。这就是异性独特的吸引力导致的。

生物学家发现,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气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宇航员、野外考察人员或男性工种较单一的职业中,时间长了,其工作人员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和浑身不适感。这种状况用药物治疗往往无效,但在与异性接触后,就会很快得到缓解。原来,这种“病症”是性比例失调严重,异性气体极度匮乏的结果。所以,目前一些国家在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员中,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女性介入,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我们还听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个有男有女的群体,和单独一种性别的群体相比,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无论男性或女性,长时间从事某一单调工作时,会感到寂寞、觉得疲劳来得快,而增添了异性后,马上会觉得很快活,时间也感觉过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轻松多了。

如果对异性定律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让许多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异性掺杂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处:

1. 取长补短,完善个性

男人一般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节,不计较得失,行为主动。而女人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性格比较被动。男女在一起,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同时双方都要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完善自己。

2. 增强凝聚力

男女搭配,可以使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进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推动力和约束力

人总是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形象,因为得到异性青睐是我们的巨大动力。因此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发出各自最好的表现,各显其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同时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过“异性定律”也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做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交往要把握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