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18759700000031

第31章 所选股票的公司管理层优秀的9个标准(1)

103. 公司管理层影响着公司内在价值

【巴菲特如是说】

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世界百科全书、科比吸尘器公司、斯科特?费策公司等都是拉尔夫一个人领导的,要知道,拉尔夫一个人就担任19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即使如此,伯克希尔公司在1986年收购斯科特?费策公司后的业绩表现就出乎预料,1987年的业绩表现更是又上一层楼,税前利润提高了10%,可是成本却大大降低。

——1987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一定要重视其公司管理层。优秀的管理层可以为公司创造卓越的业绩,从而会提高股票的分红和股息,也间接增加了投资者的收益。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债券和投资股票是不一样的。当然,无论是股票、债券的内在价值,都取决于所预测的公司未来一些年的自由现金流经过一个适当的利率折现后所得到的期望值。但是,股票和债券还是有差别的。债券有债票与到期日,我们可以清楚计算出投资债券的收入。但是股票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价格。投资者只能够自己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去估计自己投资股票的收入。由此可见,因为债券的债息和公司的业绩没太大关系,所以管理层的好坏对于公司债券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股票的分红和公司的业绩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管理层的好坏对于公司股票的影响非常大。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非常看重公司管理层的品质。因为他知道公司管理层的品质将会对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产生莫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内在价值。巴菲特曾经说过,优秀的管理层就是一块无价之宝。在收购公司的过程中,如果公司管理层足够优秀,也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那么他会愿意用比较昂贵的价格收购这个公司;如果优秀的管理层不愿意留下来工作或者公司的管理层不太出色,那么即便公司出再低的价格,他也不太愿意收购。

在巴菲特心中,斯科特公司的总裁拉尔夫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管理层。拉尔夫一个人担任着斯科特公司属下的19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这19个企业中包括世界百科全书、科比吸尘器等,这些企业在它们所属行业中都表现非常出色。我们从世界百科全书的发展就可以看到拉尔夫的表现有多么出色了。1987年世界百科全书推出了新版本,这次新版本的改动很多。全套书籍中的彩色照片从原来的14000幅增加到24000幅,重新编写的文章超过6000篇,参与编写的作者多达840位。从1982年到1987年,世界百科全书在美国地区的销售量每年都创新高,在其他国家的销售量也有大幅度增加。世界百科全书的销售量比其他所有同类型的书籍的销售量多得多。把企业交给这样优秀的经理人来管理,自然企业的内在价值就会上升了。

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在选择投资企业时,投资者一定要记得观察企业的管理层状况如何。只有选对了管理层,投资的回报才会更丰厚。

104. 有很有很优秀的资金配置能力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希望不要重复犯下资金配置错误导致我们投入逊色的产业,同时也对于那些认为只要投入大量资本支出便能改善赢利状况的建议不予理会。打牌似的管理行为并非我们的投资风格。我们宁可整体的结果逊色一点也不愿意花大把银子处理它。

——1983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因素。而考察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首先就要考虑管理层的资本配置能力。

巴菲特觉得,真正优秀的管理层,可以充分发挥高超的资本配置能力,能够把企业充裕的资金投入到具有高回报率的项目中,从而促使企业内在价值增长,股东权益增加;而那些缺乏资本配置能力的管理层,经常把企业充裕的资金投入到一些毫不起色的项目中,不仅损害了股东的权益,甚至还会降低企业的内在价值,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很多股票专家认为,股票市场通常会高估公司短期收益,而低估长期赢利水平。所以他们觉得公司如果削减资本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将会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推动股价不断上涨。但巴菲特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巴菲特觉得,只有将资金用于资本支出和研究开发,才能够提升公司产品的优势,从而巩固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提高公司的长期赢利水平。一旦公司的长期赢利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内在价值就会提高,而股票市场虽然短期是一架投票的机器,但长期却是一架非常公平的天平,所以股票价格自然也会上涨。而这种上涨是实实在在的。和那种短期上涨是不一样的。股价的短期上涨,说穿了其实就是股市泡沫。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观点是正确的。1985年,美国几位金融专家通过研究投资活动和股价变动规律发现,对于美国股市中的大多数工业类股票而言,每当上市公司发布增加有计划的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就会大幅度上涨;相反,每当上市公司发布减少有计划的资本性支出公告后,股价就会大幅度下跌。另一项针对几百家上市公司的战略性资本支出与投资决策的权威性调查也发现,在美国股票市场中。只要上市公司发布兼并、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开发新产品、增加资本性支出公告,公司的股价通常都会有显著上涨。

而巴菲特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也都非常聪明能干,但是在资金配置方面却喜欢跟风行动。一旦同行有什么新的政策或者投资方案,他们也会很快采取类似的政策和投资方案。如果投资者看过倒闭的投资银行名单,投资者就会发现,尽管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规模比过去增加了15倍,可是这张名单上的银行规模仍然有37家。而这些银行倒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管理层不够优秀,事实上他们非常聪明能干。可是他们却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那就是他们盲目地跟风同行公司的业务。结果,一家投资银行倒了,其他家业跟着倒下了。

资本如何配置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本配置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决定。因此,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一家具有优秀管理层的企业。

105. 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巴菲特如是说】

接下来是一点记忆回顾。大部分伯克希尔公司的大股东是在1969年清算巴菲特合伙事业时取得本公司股份的。这些合伙的伙伴可能还记得当初在1962年,我们控股的登普斯特农用机具制造公司经营出现了很多问题。就像现在一样,当我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我就会去找芒格,芒格向我推荐了一位他在加州的朋友哈里。一星期后,他就来到内布拉斯加州来管理登普斯特公司,很快很多问题立刻得到了解决。

——1987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认为,优秀的管理层对企业来说不可或缺。无论企业优秀与否,每个企业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很多时候只有这些优秀的管理层才让企业死里逃生,渡过难关。

在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王国中,存在着很多优秀的管理层。巴菲特觉得,如果企业的资质很好,那么由普通的管理层管理企业一段时间,也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让他那憨厚的表弟去管理可口可乐一段时间,可口可乐公司也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最多就是业务轻微下滑,根本不会伤着可口可乐的根基。但是,一旦企业遇到问题,这时候优秀的管理层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优秀的管理层才能够带领企业克服困难,重返活力。而这是普通管理层无法做到的。

哈里就是一位巴菲特认为非常优秀的经理人。1962年,巴菲特控股的登普斯特农用机具制造公司经营出现重大问题。在芒格的土建下,巴菲特邀请哈里来管理登普斯特公司,结果哈里很快就带领公司走出了困境,迈上了正轨。1986年,伯克希尔旗下的K&W公司也遇到了经营的难题。K&W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自动机具的小公司。以前这家公司的经营业绩都还不错,可是,在1985-1986年间经营突然发生了状况,当时的公司管理层放弃生产一直销售良好的产品,盲目追求依照实力却达不到的产品。看到K&W公司陷入这样的困境,负责监督K&W的芒格又一次找到哈里,聘任哈里为该公司的CEO。哈里的表现依然那么出色。很快K&W公司的经营问题就解决了。1987年,K&W的赢利水平就创下新高,净利润比1986年增长了3倍,而且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也少了20%,不但一举摆脱了原来的困境,还使K&W公司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看到哈里如此出色的表现,巴菲特幽默地说,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中也遇到了同样的经营问题,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他会打电话找谁了。巴菲特的话很显然,就是找哈里这个能帮企业渡过难关的优秀经理人。

管理层是否优秀,在企业陷入困境时体现得更为明显。越是优秀的管理层,越能够让企业起死回生,峰回路转。投资者就应该寻找具有这种优秀经理人的企业。

106. 能够融为成为企业的一部分

【巴菲特如是说】

今年我们有两位明星经理人退休了,分别是国家产险公司65岁的菲尔利舍和美联社零售公司79岁的罗斯纳。这两个人的优异表现让伯克希尔公司变得更为富有。国家产险公司是支持伯克希尔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菲尔利舍和继承他职位的林沃特都是该公司成功的主要推手。在1967年将美联社零售公司以现金卖给多元化零售公司后,罗斯纳原本仅承诺做到当年年底,如今他又继续做了15年,依然表现得非常杰出。菲尔利舍和罗斯纳两人都为伯克希尔鞠躬尽瘁,他们对待公司的热忱和尽责就仿佛在管理他们自己拥有的公司一样,根本无须制定很多额外的规则来约束他们。

——1982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认为,管理层是否优秀对企业非常重要。而优秀管理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管理层把企业当作自己100%拥有的企业来对待。

巴菲特本身就是一个把企业当作自己100%拥有的企业来对待的经理人。虽然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公司的大股东,但伯克希尔公司并不是巴菲特一个人的,而是属于伯克希尔所有股东的。但巴菲特总是认真做好每一次投资,从不因为自己手中握有大量伯克希尔公司的现金就随意投资。巴菲特认为,股东的每一分钱都是很重要的。每投资一分钱,就必须赚回一定的利润,利润至少不能低于企业的平均增长率,这样才能对得起公司所有的股东。巴菲特说,他管理伯克希尔公司的长远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司每股内在价值的增长率达到最高,为股东们谋取最高的回报。

因为巴菲特在寻找投资企业时,通常只会投资于那些管理层非常优秀的企业。所以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有太多像菲尔利舍和罗斯纳这样把别人的企业当作自己100%拥有的企业来管理。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B夫人是巴菲特非常崇拜的一个人。当内布拉斯加家具店被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时,布朗金太太已经90岁了,但她并没有马上回家休息,相反的,她仍然担任公司的负责人,每周七天都待在商店,其中销售地毯更是她的专长。她一个人的业绩便足以打败所有其他零售业者。当地的报纸曾形容她每天工作完便回家吃饭睡觉,每晚等不到天亮便急着要回店里头上班。她一天所决定的事情可能比一家大公司总裁一年内决定的事还多。她并不缺钱,当时伯克希尔公司收购时付给了她一大笔钱。她这么费心费神,只是因为她把这个家具店当成是自己100%拥有的,希望这个家具店的发展越来越好。

如果在投资的过程中,你碰到哪家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倾注心血,鞠躬尽瘁,几乎都把企业当作自己所有的一样来认真管理,那么你可以选择投资这家企业,他会把为股东赚钱当作为自己赚钱一样尽心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