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18759700000010

第10章 持续战胜市场的核心价值投资法(1)

27. 价值投资以高收益和低风险持续战胜市场

【巴菲特如是说】

如果用6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其风险明显大于用4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但是比较而言后者的预期回报率却更高。在价值构造的投资组合基础上,预期报酬更大,风险却更低些”。假如投资者在买入价格上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这样不仅能降低因为预测失误而导致的投资风险,而且在预测基本正确的情况下,可以降低买入成本,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投资语录》

巴菲特上面的话指出,投资者如果按照安全边际进行价值投资的投资报酬与风险不成正比而是成反比,如果风险越低报酬往往就越高。也就是说,按照安全边际进行的价值投资,风险更低,收益却更高。

曾经,法玛和弗兰奇对市值和市净率对投资收益的影响作过一个研究。这一研究期限跨度为1963~1990年,内容涵盖了所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挂牌的非金融企业的股票。研究结果表明,市净率最低的投资组合中,市值小的股票投资收益率最高,然而同类市值规模中低市净率股票投资收益最高。仍然有很多人对市净率与股票投资收益相关性做了检验,它们得出的结论是:价值投资策略(持有低市净率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的所有情况都战胜了成长投资策略(高市净率的投资组合),并且在股市下跌时期表现更好。

实证研究是按照一些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比率分析(价格与收益比、价格与账面值比、价格与现金流量比等)表明,投资于低市盈率、低股价股利收入比率、低股价现金流比率股票,能够取得超额投资利润。这些指标并不能直接表示安全边际的大小,但仍然可以证明比率较低的公司股票相对于比率较高的公司股票可能被低估,所以,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

价值投资策略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风险。此外,根据很多对低市盈率股票和低股价现金流比率股票与投资收益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的几个月内或者几年内投资收益率是变化无常的,但如果通过重复投资于大量相对而言内在价值被市场低估的廉价股票组合,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后,就可以形成超额投资利润。

28. 巴菲特后悔没有长期持有迪斯尼

【巴菲特如是说】

在1965年,迪斯尼公司的税前利润是2100万美元,但是从它所拥有的现金来看,它的现金超过了它的负债。当时,迪斯尼乐园投资了1700万美元的加勒比海盗船才刚刚拉开序幕,公司的全部市值只不过是这艘海盗船的5倍,这么看来当时的股价真是太便宜了。

——1995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曾经两次持有迪斯尼公司的股票,但是两次持有的时间都不长,但是性质都不一样,但从总体上来看,他对这两起短期持股都抱有遗憾。

在20世纪60年代,整个迪斯尼公司的买价大概是8000万美元,在那个时候,他们对它的投资有1700万美元。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公司的买价已经为初始投资的5倍左右。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一年后也就是在1967年,他就用600万美元的价格把这些股票卖了出去,虽然当时这项交易的获利率高达20%,但是,如果这笔投资能够持有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话,那么就会由原来的500万美元就会变成10亿美元都不止。

后来一次巴菲特持有迪斯尼公司的股票,有一段插曲,在1995年7月31日上午,迪斯尼公司情愿用每股127美元的价格将资本城/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进行并购,交易总额达到了19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一部分现金和一部分迪斯尼公司的股票。在这件事发生之后,巴菲特选择了换股并继续收购了一些股票。这样,巴菲特最终持有迪斯尼公司的股票的比重达到了3.5%,所以巴菲特成了该公司的一个大股东。

但是,遗憾的是公司合并以后经营日渐衰弱,逐渐的已经被时代华纳公司超过去了。正因为如此,在1998年年末,伯克希尔公司仍然持有迪斯尼公司股票5100多万股,但是到了1999年末在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上就已经看不到了这一持股品种了。到2001年年初,伯克希尔公司应经将所有迪斯尼公司的股票卖光了。不过,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以后,迪斯尼的股价已经跌到了10多年来的最低点。

从巴菲特两次投资迪斯尼公司股票来看,巴菲特在选择买入和卖出股票时,都是考虑到该股票的企业价值,他自己都认为,在他1966年投字500万美元购买迪斯尼乐园股票第二年就抛出的事,这是违背他长期持有原则的,如果他能够把这只股票捂在手里30年的话,他的初始500万美元就会变成10亿美元了。这个教训也给了中国投资者一些启示,就是如果你根据价值理论对企业进行评估后,如果股价仍然没有违背你的价值评估的情况下,你就应该坚定的持有该股,那么你的股票回报率一定会达到让你满意的程度。

29. 不精确但正确的现金流量价值评估法

【巴菲特如是说】

“现金流量”这个概念,对于某些例如不动产或是初期要投入的大量资本支出然后仅仅需要负担少量维修的产业上,想桥梁兴建或是某些蕴藏丰富的天然气油田等。但是,另一方面是,“现金流量”的这个概念不能适用于像一些零售、制造、采矿及公用事业上。因为它们需要投入的该项金额会相当的巨大。这样的产业有时候需要在一两年之内不做任何重大的投资,但是从更长远的一段时期比如5-10年内,它们是不得不再进行投资的,否则它们的企业根基就会被侵蚀掉。

此外,现在“现金流量”这个概念变得相当的流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存在这某些偏见,我们认为这些数据都会是一些专门推销股票和公司的人意图将他们的烂公司粉饰包装出售的计量,因为当按照一般的会计原则的盈余看起来不足以支付以后的债务所需或是过高股价时,他们不得不将主意放在这个比较好看的数字上面。

——1986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一直都对“现金流量”的考核,他认为财务报表上的现金流量并不是企业真正能够用的现金只有扣除了必要的一些资本开支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也就是常用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只有在适用“自由现金流量”才能够得到准确的估值。

在1996年伯克希尔公司陆续接了好几件大业务,在与全美保险签约承保佛罗里达飓风险,它属于由单一公司独立承受单一风险的最高纪录。接下来,该公司又与加州地震局签约承保比佛罗里达飓风高出一倍的理赔上限,但是即使在这种最坏的状况之下,任何一项大型灾害的税后损失都不会超过6以美元,大约还不到伯克希尔净值的3%或市值的1.5%。

这和普通的保险公司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保险公司总是把水位卡在喉咙口,一个浪头打过来就面临风险。然而巴菲特的公司总是预留大量的现金和流动性高的资产在手上,这样做的目的不经是用来抗击风险,更是让企业获得了“流动性优势”,即使在全行业都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大家都没有钱的时候仍然可以大举出击,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这样的公司的股票自然就值得持有。

纵然,用现金流量对某企业进行评估存在一定的缺陷,也不一定精确。但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运用自由现金流对企业进行衡量仍然是一个准确的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提醒读者的是,投资者在投资的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资金也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至少让捡便宜货的机会大了不少

30. 股价对价值的背离总会过去的

【巴菲特如是说】

查理·芒格和我都坚信一点,从长期来看,我们对美国的企业的发展一向是有信心的,但就目前的股票价格来看,投资人只能获得一般的报酬,股市的表现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优于公司自身的表现,然而这个现象始终都会结束。市场不可能超越企业自身的发展,我想这会令许多投资人失望,尤其是那些股市的新手。

——《巴菲特投资语录》

在股市中,最常见的就是股价的波动了。有时候面对的是明明一家很好的公司,但是股价却一直在价格的低位盘旋,导致很多投资者忍痛割爱,止损出局。事实上,巴菲特对这种情况的看法是股价的波动是一件好事,因为股价的背离只是短暂的一种表现形式,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股价是不可能背离其内在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