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习强人与头脑强人
18758500000041

第41章 健康用脑,让大脑有效工作(2)

人的心理是在人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儿童接受环境的复杂刺激,从而使脑获迅速发育和成熟。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在常规的环境中生活,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则按一般的速度发育。若外界的适宜刺激越加频繁、越强烈,则脑神经细胞的发育速度越快,并趋于完善。有人估计,超前教育的儿童到了7岁,他的脑神经细胞可能已经发育了25%,而一般儿童也许只发育了10%。至于那些在贫乏环境中的儿童,脑神经的发育也就更少了。可惜的是那些没有接受环境刺激的大脑,在生成之后就中止了发育,逐步萎缩,终因老化而失去了功能。我们只能永远使用那些已经发育好的脑神经细胞,由此形成了儿童之间大脑质量的差别。

人脑神经细胞由于得不到环境的刺激而停止发育,导致萎缩和老化,失去其功能。儿童早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由于得不到丰富适当的环境刺激和科学教育,因而可能会阻碍了脑的发育和发展,可能是使大脑潜能得不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将幼儿进行社会剥夺,使之生活在不与人交往的贫乏社会条件下,使他们变成了白痴,而且不可逆转,这可能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受阻碍有关。反之在丰富刺激环境生活下的幼儿却得到较好发展。从动物实验和解剖观察也证明了这一点。

德国教育家韦德通过早期教育使智力平平的幼儿获得智力超常发展。被他进行早期教育的儿子卡尔·韦德,13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16岁又获法学博士,19岁便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人物,20岁任大学教师。老韦德总结性地说: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所拥有的智力潜能用数字来表示,并定量为100,那么,放弃早期教育后,到了5岁,其智力潜能只剩下80%了。这时进行早期教育虽说不算太晚,但已经相当吃力了。如仍听之任之,到了10岁,智力潜能便只剩下60%了。其趋势大致是每5年减20%。从韦德智能递减律可以推论,假若一个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丰富有效的环境刺激,那么他到了20岁时,智力潜能就只有20%。即使这20%的潜能可能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仍然得不到发展,而被埋没掉许多。这可能是提出人脑潜能只用了10%的依据之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观察,一直到他们成年,他得到一个引起教育界轰动的结论: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说,如果把17岁时,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值设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即可获得50%,到8岁已获80%,从8岁到17岁获得20%。布卢姆的“5岁前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及“7岁前获得的智力占80%”两个结论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兴趣和重视。可见一个没有受到早期教育和环境丰富刺激的儿童,在学习上要比别的儿童吃力许多倍,那是因为他的部分脑细胞由于没有使用,而急剧老化,死亡并失去功能。狼孩子自幼生活在狼的周围,社会和教育被剥夺,因而可能使脑细胞发育受到极大的阻碍,产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致使其变成为狼孩子丧失了人性。

可是,有的成年人,由于战争的原因受到社会剥夺,比如说坐牢十几年乃至几十年,过着与社会隔离的生活方式,一旦回到社会中,几个月以后,就完全恢复为正常人。例如,我国山东省的刘连仁,被日本人抓到日本做劳工,由于反抗日本人的压榨逃到荒山野林中,过了十几年与社会隔绝生活,当被救回中国后,很快就恢复了身心健康,还做了当地的政协委员,参与政府管理。又如日本人横井庄一被派往印尼作战,战败后他逃进了深山老林,过了28年与社会隔离的生活,直到1972年1月24日返回日本,只经过两个多月,横井庄一已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了,当年就在日本结婚了。这两个事例也证明在少年儿童时期,特别是婴幼儿阶段,随着大脑高速度发育,人的智力也在高速度发展,在这个年龄阶段,如果智力发展受阻,将影响终生的发展。如果环境丰富和教育训练适当那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使人想到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问题。那么什么是关键期呢?我们下面谈到这个问题。

第二种原因:教育失当影响潜能的发挥。

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有效的教育,科学的教育,也就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也即是抓住关键期,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措施和方法。科学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将无限度地发挥儿童的巨大潜能。相反,教育如果失当,即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错过了适当的教育时机,或措施方法不当,经常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使儿童本来具有的发展潜能得不到完全的实现。特别是错过了儿童发展关键期,其后果甚至是难以逆转的。所以说教育的得当与否,与智力潜能的发挥水平有直接关系,人的潜能所以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发展,教育失当也是重要的原因。

教育的失误,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发展潜能认识不足。心理科学研究指出,青少年和儿童时期,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潜在的发展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因而迫使现代教育工作者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使他们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好好地学习。然而近30年的研究表明,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对我们和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估计过低,不相信学生们的学习潜力,采取粗暴的态度,硬性灌输知识,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这种情况,日本早期教育家铃木镇一尖锐地说:“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虽是处于他们双亲的错误的摧残之下,然而还是发挥出难以相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地生长起来,所以说孩子的能力的幼芽是被大人掐掉的。”

铃木的教育成绩是十分让人吃惊的。他从事的是小提琴训练,学习者都是幼儿,仅从每年3月举行的毕业典礼上进行的毕业演奏情况,就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成绩。在铃木的指挥下,3000多名孩子,最小的还不到3岁,他们抱着玩具般的小提琴,兴高采烈地站在一起,使人感到他们可能要做什么很让人吃惊的游戏。当人们听到他们的演奏后,真有些不敢相信,令人惊叹不已,他们熟练准确地演奏的曲子都是世界名曲,从德国作曲家巴赫的曲子,到意大利作曲家威瓦尔第的曲子,至于日本的歌曲,就更是随心所欲了。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受到启迪,使我们看到儿童期教育确实存在着无限的、巨大的可能性。

铃木认为儿童的能力是在适应环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在儿童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任何孩子都能被教成为有出息的人才。铃木相信能力能够迁移,他说:“掌握某个领域最高能力的人,同样地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能够获得十分杰出的能力。”为此,铃木培养儿童高水平的音乐才能,目的不在于使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希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然而最为不幸的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或是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些,又由于教育方式失当,儿童的潜能遭扼杀、被压抑、被埋没的情况比比皆是,的确令人痛心疾首。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传统教育很不满,他认为学校只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把内容丰富、生气勃勃的自然科学讲得枯燥无味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培养善于独立思索的能力,相反却只会磨掉青少年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毁灭的不仅仅是一代人。他说:“我以为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和暴力的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和强迫学习。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境界。”在此,爱因斯坦为我们提出了有价值的人生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和科学家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教育早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强烈地呼吁教育改革。

教育失当还表现在忽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教育影响起最大作用的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适宜的环境刺激反应快,收效大,发展特别迅速,对环境便极为敏感。但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环境刺激,可能产生病态反应,或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甚至使有关行为很难再产生和再发展。由于关键期在发展中的特点,它也常常被称为最佳期、临界期或转变期。例如,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自出生到三四岁,如被剥夺感性的社会经验,缺乏社会交往,缺乏双亲抚爱、照料或忽视智力教育等,都会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心理畸形发展。

也有些研究认为,2~3岁是学习口头言语的最佳年龄,狼孩就是过了这个最佳期,返回社会后就很难学会言语;就是这个道理。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否则达到纯熟就很困难;而弹钢琴必须从5岁开始,学习提琴必须从3岁开始,否则难以得到精髓。6~10岁,儿童的记忆力模仿力比较强,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弱,此时加强语文和外语的学习为宜。9~11岁对外界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12~14岁达到了高潮。

心理学家林崇德指出,在中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增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将不断提高,“初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高中二年级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关键年龄意味着智力发展速度快,初二基本上摆脱了小学生的智力特点,他们的思维形式从经验型思维逐步向理论型思维发展,观察力、理解记忆能力和创造想象力也同时获得迅速发展。这种高速度的发展转化能否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教育条件。初二是智力向高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应充分重视它,通过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和训练学生的记忆和思维的水平,促进智力健康发展。学生自己也要认识到这一特点,通过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主动发展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有意记忆,提高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创造性,学会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意识培养出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使自己的心理水平有新的发展。这也是学会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高二是智力发展的成熟期,它意味着智力的主要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基本上完成了向高水平的转化。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理论型的抽象思维占优势,个人的智力品质已基本定型,智力的个体差异也基本形成。

经验表明,在关键期和成熟期,智力发展的可塑性很大,如果给予科学指导,抓紧训练和培养,能够加快智力发展速度,提高智力的发展水平。成熟期以后也并不是说我们的智力就不能再发展,但其可塑性变小,较难训练和培养,如果说还有可能,也可能是事倍而功半。

有关关键期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作为教师或学生务必重视并抓住关键期的良好时机,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发展,切不可等待其自然发展。错过关键期对智力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消极影响。这种情况在社会上是有案可寻的,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由此可见,在如何挖掘大脑的潜能问题上,应重视教育和环境的关系。开展早期教育是重要的措施之一,早期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早认字看书,而在于通过各种交往、游戏、讲故事等适合幼儿的各种活动形式,以及环境教育刺激,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整个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少年儿童时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都必须重视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训练,重视健康人格的形成。

其次就是要促使青少年儿童尽可地接触丰富的社会,接受丰富的环境刺激,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收集大量信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吸收和理解,使自我心理发展水平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丰富、发展和提高。可以说,接触不同的环境信息,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拥有协调的人际关系,对于自我心理完善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自觉去实现。

总之,教育得当,方法科学,能大大促进人品潜能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反之,教育失当,方法错误,则阻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压抑潜能的发挥,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最终培养出顺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