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计,把用户的需求和技术、经济以及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
(2)通过工程分解和现场试验使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计概念达到工程化技术水平;
(3)通过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使新产品或新工艺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
仍以电子表为例。在这个阶段就要通过技术难点攻关解决电源、脉冲电路(包括计秒、分、时、日等)、液晶显示(或其他电子显示方式)三者之间的联结方式及实现途径,使之能准确地记数、显示,还要考虑方便调整、外观造型美观等诸多相关问题,达到工程化技术水平。
技术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的物化环节,对于技术创新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这个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1)企业拥有的可资利用科技资源;
(2)企业外部的能提供和引进的科技资源;
(3)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研究开发能力;
(4)企业R&D经费投入能力;
(5)企业的中间试验设备和场地;
(6)企业与大学、研究开发机构或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这个阶段要根据特定的技术-经济目标,直接面向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展技术难点攻关、试验场所的建造及其实施、工艺设计、市场分析等步骤相继或交织进行,使技术达到可以正式生产的成熟程度。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科技资源和设备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以及创新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等经济性问题。
三、经济开发阶段
经济开发阶段,即试生产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按照第二阶段的设计建立工厂(或车间),购置设备及其安装,产品制造并将产品首次投放市场或工艺技术交付使用,获得商业价值。
经济开发是创造得以实现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所要求的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有:
(1)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现代化水平;
(2)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3)企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素质;
(4)创新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
(5)实施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通过中间试验获得新的样品、样机或模型,要能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批量生产,需经过试产、试销阶段。电子表是在机械表已经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的,要替代机械表并获取必要的市场份额和空间,电子表就必须具有正确计时、使用方便、型号多样、款式新颖和成本低的优势。这样,通过试产、试销,使生产过程及其组织管理在“实战”前得到演练,培养技术骨干,完善生产过程,获得合格的首批产品,并迅速进入市场,占领、巩固和扩大市场。通过试销工作中的销售服务,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好联系,从中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改进或扩大产品的品种、规格。企业拿出了创新产品,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过程的结束。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即使是质量好的创新产品,由于营销和服务不得力而导致其在市场上失败的事例是相当多的。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有:
(1)企业的形象和商业信誉;
(2)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大小;
(3)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和价格;
(4)产品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竞争状况;
(5)产品的销售渠道、促销手段和销售服务;
(6)用户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状况和变化。
经济开发既是创新的实现阶段,又是批量生产和创新扩散阶段的开始。不少学者把后者(批量生产和扩散)也归于创新范围。但是,这种观点混淆了创新与重复性的生产和扩散之间的质的区别,同时也削弱了创新的地位。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由技术-经济构想概念化,技术开发和经济开发三个阶段相继或交织展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整个过程也不可能完全是线性递进的。同时,科技知识和经济、社会状况与创新过程是环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使它们协同,必须实施高效的组织与管理。
四、技术创新过程的衔接问题
从科学研究开始到生产应用是一个很长的技术发展链条。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中断,便有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失败。因此,解决好技术创新过程中间各个环节的连接问题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技术创新的衔接问题是这样产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常是各负其责。科研机构侧重于负责从科学研究到开发以前的研究工作,企业主要负责开发以后的工作。当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关系处于互利的状态时,双方的分工并不是界限分明,有关工作是可以交叉进行的。科研机构可能从事开发以后的工作,企业也可能从事开发以前的工作。但是,当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利益不完全相吻合时,技术创新的过程就出现不衔接现象,或者科研机构不愿意进行开发之后的工作,或是企业不愿意进行开发之前的工作。在完全的市场体制中,技术创新过程的不衔接问题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和竞争淘汰机制来促进双方填补这个空白。在企业有一定经济实力,同时又存在竞争对手时,企业会越过开发阶段重视向研究领域投入。相反,当科研机构的工作过于脱离经济活动时,其经济收入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迫使科研机构不得不把工作重心向开发方面转移,甚至可能直接进入生产领域。这时,即使是从事基础性科研活动为主的科研机构,也会进行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科研活动。
决定企业进行何种形式的科技投入,应遵从对等补偿原则:如果企业进行长期的和大规模的技术投入,那么它追求的是长期的、较大的技术优势,以及较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进行的是小规模的技术投入,那么它追求的是短期的技术优势和近期的经济效益。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尽管风险大,但利润也大,因此企业的参与程度可以一直深入到基础研究阶段。相反,尽管传统产业的风险较小,但由于企业的利润也较少,企业的活动多处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甚至只停留在开发阶段。
解决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活动不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在多大的程度上用各种经济杠杆使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达到必要的水平,从而能够在不同行业中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技术创新过程的衔接问题能很好解决的例子并不多见,除了医药行业、电子行业、航空工业等少数几个行业外,多数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不连续的。有许多行业的基础研究活动很薄弱,如机械行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等。这类科研机构的活动通常是从应用开始,到开发阶段的距离很短,科研机构的选择十分有限。而企业的情况也一样,即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企业希望科研机构能更多地向开发以后的阶段靠拢,但科研机构因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两个限制无法扩大活动范围。科研机构希望企业向开发以前的阶段投入,企业也很难做到。
在我国的计划体制下,一般是由国家来填补这一研究开发的不衔接区间。
但改革之后出现了国家缩小投入范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促使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由于目前改革的措施不配套,市场科研机构努力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终因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使技术创新的不衔接区间仍然存在,甚至还在扩大,科研机构只发挥出有限的促进作用。
本章小结
本章从技术创新的界定、分类、理论、过程四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阐述。
对国外几十年来关于技术创新概念与定义的主要观点及其演变、技术创新界定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与争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根据创新过程的运动方向和创新动力来源,可把技术创新分为四类:研究推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内在驱动模式和双重驱动模式。按技术发展的特征可划分为:组合型创新、继承型创新、开拓型技术创新。按技术创新的目的可划分为:超越型创新、适应型创新。按技术创新的活动形式可划分为:合作竞争型创新、对抗升级型技术创新。按创新活动的结果可划分为:预期型创新、随机型创新。按产业可划分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
本章从创新源、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中的非技术因素、激励、难点和对策、高新管理技术、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阐述。
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技能和物质转化成顾客满意的产品的过程,关于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一般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构想的概念化阶段;二是技术开发阶段;三是经济开发(生产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