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团队精神大全集
18668900000021

第21章 不能制定完善的决策,就不能塑造完美的团队(1)

做出完善的决策

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一个良好的决策首先要有目标。这是团队决策的前提,如果没有目标就不会产生决策。其次是要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这是实现决策必需的条件,决策的目的是从众多实施方案中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如果仅有一个方案,那么决策就失去了意义,就谈不上从优选择。再次,决策方案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而不能一意孤行或者不求科学方法。当然有了方案还不行,还要有负责人进一步把方案中任务落实到人,合理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然后共同为实现目标努力。

企业不能没有决策,因为企业大大小小的事情是否进行,是否继续,是否结束都需要决策,企业没有决策,没有个决定事情的人,那么这个团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什么工作都不能进展。所以,团队需要一个做决定的人,那就是领导。但是如果领导在工作中,做出的决策有失偏颇,经常出错,那么决策不好,企业这条正在航行的大船就失去了前行的方向,只能漫无目的地漂泊在大海中。时间久了终究会面临危机的。领导者作为决策者,是整个团队最关键的人物,要制定完善的决策还需要一个英明的领导者。领导者个人决策在对一些小的问题上,或者需要立即执行的问题上有它的优势。但领导一个人决策事情,必然会受到他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因素影响,带有个人主观因素,所以,做出的决策也会有失偏颇。即便是非常英明的领导者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如果靠一个人决定企业大的目标或发展方向,则显得势单力薄。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规避个人决策的风险与弊端,往往会采取集体决策。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不能绝对地说集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好,但是,在现代社会,在决定大的问题上,越来越需要客观的集体决策方式。集体决策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提供完整的信息。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一个群体就会带来个人单独行动所不具备的多种经验和不同的有利于决策的信息,因而有利于完整信息的搜集和分析。

第二,集体决策更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因为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分析,最后做出的决策是集合了众多人的智慧的,这要比一个人对问题进行认识、分析和决策要客观得多,精准得多。

第三,集体决策能产生更多的方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拥有不一样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和经历等等,所以,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决策方案。决策方案越多越有利于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四,集体决策常常会产生创造性的结果。一起讨论、辩论的过程很容易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因此说,在决策过程中,可以使用集体决策。

当然,集体决策也有它的弊端,集体决策提倡团队中的每名成员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团队方案的决策建言献策。但是我们却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大家一同开会,对一些重大的问题进行决策时,每个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大家辩论一番后,往往不欢而散,最后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即便是有人想要努力通过各种迂回、退让的方法,来实现意见的统一,但是,也往往难以奏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谁都不能改变谁,以致无法协调。

一家大型仓储公司的信息服务部门进行重组。新团队成立之后,第一件要做的工作就是检查和合并服务软件——包括700多种不同的应用软件。于是这团队又分成了多个小组整合不同类型的软件。

待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所有这些小组召开了一个会议,要求每个小组发表各自的建议。

结果,因为每个小组以不同的优先顺序和方式进行软件评估,每个小组得出了不同的报告。各个小组互不相让,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变得情绪化,有的小组专门根据自己的喜好游说其他组,有的甚至到了人身攻击的地步。结局可想而知,什么结果都没有谈出来。

很多事情就这样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总是讨论不出个结果,甚至会错过大好的发展机遇。这就是集体决策常常出现的问题。集体决策出现的问题,也是决策的中心问题,决策其实就是在解决事情本身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个不确定性,就应该有个判断标准。拿上面这个案例来说他们在开会决策之前之所以没有产生一个好的决策方案,关键在于他们在开会前没有想到该以一个什么标准去判断哪个方案更好。在决策前先制定一个选择方案的标准,那么,我们在决策时就会更轻松些了。

也许许多人在谈到决策标准都会想到应该选择最优方案。其实不然,最优方案不一定适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如果不顾条件地盲目追求最好,最后可能连好都找不到。如果企业非要想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那会花费很大的成本,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选择“最满意”方案才是最佳选择,最满意的方案是指能够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例如,一家企业要生产衣服,最优方案就是要生产出最好的衣服。但是因为他们生产设备,现在拥有的材料都无法满足最优方案中的各项要求,那么,就不应该采用这种方案。我们可以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就是在现有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下,另辟蹊径,生产出最漂亮、款式最多的衣服。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了生产效益。

无论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决策都有它的优缺点,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究竟使用哪种决策方法,作出完善的决策。

建立完善的决策流程

决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和现象。决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渗透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于个人来讲,人们要对自己的升学、就业、婚姻等问题做出选择或决定。对于组织或集团来讲,某个单位、地区以至国家,对于有关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更要做出选择和决定。一个良好的决策流程则能保证好的决策的产生和实行。

为此就要建立完善的决策流程,以下这个决策流程可以供参考:

第一,应该先认识和分析问题。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为了达到需要实现的目标。决策是围绕着某些问题而展开的。如果没有问题就不需要做出决策;如果问题不明,也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个决策是否正确首先应该取决于判断的准确程度,因此,在决策过程中认识和分析问题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当然在一个团队中总是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在一个企业中,需要解决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自己、开发什么样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的资金如何筹集等诸多问题。在一个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组织中,仅仅将问题提出来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众多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明确各种问题的性质,弄清楚哪些是涉及组织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哪些只是涉及局部问题,哪些是非程序性的问题,哪些是程序性问题,由此确定解决问题的决策层次,避免高层决策者被众多的一般性问题所缠绕而影响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现代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以及分析问题的系统化技术,揭开纷繁的现象,显示其本质和核心,以使管理决策立足于真正问题之源上。

作为一个高效率的团队来说,必须时刻注视形势的变化,以免使自己因毫无思想准备而陷入被动状态。环境因素的许多暗示都会预示着是否面临决策的问题。制定决策的负责人还应对环境的变化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对各种预兆进行分析,才能透过表象看到环境变化的本质,才能找到造成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作出超前的、正确的预测。不过,因为对形势的分析会受到决策者个人行为的影响,因此对同一现象,不同的管理者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自然也就作出了不同的决策。例如,一个冷静、沉稳的领导会对新投资项目持观望态度,要很长时间才做决策,而一个有工作激情的领导则可能立刻投入新项目。

所以,决策的第一步就要求决策者必须主动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并提出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

第二,明确决策的目标。所谓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预测,对这一问题所希望得到的结果。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责任人明确以后,则要确定应当解决到什么程度,明确预期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确决策目标。

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同样的问题,因为目标不同,可采用的决策方案也会大相径庭。目标的确定,要经过调查和研究,掌握系统准确的统计数据和事实,然后进行一定的整理分析,根据对组织总目标及各种目标的综合平衡,结合组织的价值准则和决策者愿意为此付出的努力程度进行确定。

第三,拟订几种待选择的行动方案。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寻找切实可行的各种行动方案。然后再进行决策,决策实际上是对解决问题的种种行动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各种行动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决策要求以“满意原则”来确定方案。

制定备选方案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注意有创造性。无论哪一种备选方案,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方案中能够进行数量化和定量分析的,一定要将指标数量化,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使各个方案尽可能建立在客观科学的基础上,减少主观性,增加准确性和可参考性。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通过集体讨论,这样制定出来的备选方案往往会更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第四,对各行动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在拟定了备选方案后,就要对已制定的备选方案逐个地进行评价。为此,首先要建立一套有助于指导和检验判断正确性的决策准则。决策准则体现了决策者关心的主要是哪些方面,其中主要包括目标达成度、成本、可行程度等。其次根据这些方面来衡量每一个方案,并据此列出各方案满足决策准则的程度和限制因素,即确定每一个方案对于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所需的代价,及采用这些方案后可能带来的后果。再次是分析每一个方案的利弊,比较各方案之间的优劣。最后根据决策者对各决策目标的重视程度和对各种代价的承受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分析比较结果,提出推荐方案。

第五,选择满意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对各方案进行理性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决策者需要最后从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并付诸实施。

在决策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一味地追求最佳方案。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决策者预测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备选方案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不充分信息的影响,决策者可能只作出一个相对令人满意的决策。

决策的实施要有广大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为了有效地组织决策实施,决策者应当通过各种渠道把决策方案向团队成员进行通报,争取得到成员的认同,对成员给予支持和具体的指导,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当然最可取的方法是设计出一种决策模式争取所有的成员参与决策,了解决策,以便更好地实施决策。并且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

第六,监督和反馈。决策的最后一个流程就是衡量一个决策的效果。一个决策应该通过信息的反馈来衡量其产生的效果。决策是一种事前的设想,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实施决策的条件不可能和设想的条件完全相吻合,况且,在一些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下,实施条件和环境与决策方案所依据的条件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出入,这时,需要改变的不是现实,而是决策方案了。所以,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决策者应及时了解、掌握决策实施的各种信息,及时发现各种新问题,并对原来的决策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之不断地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条件。一项决策实施之后,对其实施的过程和情况进行总结、回顾既可以明确功过,确定奖惩,还可使自身的决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如果一个方案实施后达到了原来的要求,那么,这一方案就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原来的要求,那么就要分析对决策形势的认识和分析是否出错或是这一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的方法是否正确,从而决定是对方案本身进行修改还是对实施的方法进行改进。

决策中的几种坏现象

我们在决策中常遇到几种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