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后来,有了铜壶滴漏,就是用铜壶盛水,在壶底凿个小孔,壶中立一个箭,上面刻着度数,壶水从小孔滴下,箭上度数就依时显露,以此来记时刻。把一昼夜分为百刻,于是“刻”也成了计时单位,不过这“刻”与现在时钟上的“刻”是完全不同的。但十二个时辰与昼夜一百刻却无法相约,于是各采取一分为四:十二时辰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四段,每三个时辰就合二十五刻。这样,每段第一个时辰子、卯、午、酉又正好相当于夜半、日出、日中、日入四个时段。正因为子、卯、午、酉与太阳的出入有关,所以十二地支又用来定方位。子时正北,卯时正东,午时正南,酉时正西,就是这样来的。
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这样可以依次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凌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这样,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古代的时段名称、时辰名称与现代的小时可以列表对照。见下页。
懂得古人记时的名称和方法,再来阅读古书中记时的词语,才能有具体的了解。古诗《焦仲卿妻》中有两句诗说:“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里的“黄昏”、“人定”了是时段名,分别是十九、二十点钟和二十一、二十二点钟。由此可见,在古代诗文中,时段名是用得很多的。我们只有掌握了古代时段的知识,才能对诗文的内容理解得正确和深刻。
还有,古代还把一夜为五更,一晚就是一个时辰(两小时),三更就是夜半;五更就是平旦,早晨三、四点钟。古代在晚上有打更报时的制度,在都城大邑还建有鼓楼,设置滴漏和更鼓,守卒凭漏刻按时击鼓报更。所以古代有“更鼓”、“更漏”、“更点”、“夜阑更尽”等词语,现在不还有“半夜三更”的词语活在人们口头上吗。
知识点:计时、铜壶滴漏、日出、日入、时辰
为什么古书中经常出现二十八宿名称
阅读古代文章,经常会遇到二十八宿的名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星分翼轸”,苏轼的《前赤壁赋》:“徘徊于斗牛之间”。这里的“翼”、“轸”、“斗”、“牛”,都是二十八宿的宿名。那么,这二十八宿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上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时所确认的二十八个星座(星群)。古人观测天象是以恒星为标准的。因为古代人认为恒星是不动的,所以用恒星的位置来观察、辨认日、月、星辰的动行最合适。经过长期观察,古人确认了黄道与赤道间的二十八个恒星群作为星际座标,称为二十八宿。所谓黄道,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所谓亦道,是指环绕地球表面、和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
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青(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在战国初期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要领。二十八宿是划分四季和节气的主要依据,对古代社会生活有着重大意义。不过古代人认为二十八宿是由西向东移动,实际上是地球在绕太阳由东向西转动。
二十八宿除了划分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之外,古代还用于观察时间。例如《诗·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这“火”也是指心宿,意思是说,心宿出现在偏西一点,就是七月到了。“流”是向西偏去的意思。
二十八宿后来又被迷信化。《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分野。”把地上的州、国与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宿的分野,天上某个宿出现什么变化,说明某地就会有吉祥或灾祸发生。这当然迷信,但因为古书里经常说到“分野”,所以,我们也必须懂得“分野”的知识。
由此可见,二十八宿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不致引起误解,才能读懂古书。
知识点:星宿、星座、四季、节气
为什么偷到官印就能做官
在封建社会官场里,只认官印不认人,官印的作用大得很。
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已有公文使用的印章,还有准许经商和商品出入的凭证,叫做“玺节”。玺,就是印。春秋战国时代,国君任命官吏时,就发给玺(官印)为凭证。那时国君和官员用的印都叫玺,是不分尊卑的。玺有用玉刻制的,也有用金、铜刻制的。用国君或官员的玺印封记的文书都叫玺书,也是不分尊卑的。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称玺,而规定用玉刻制。只有皇帝用玺印封记的文书才能叫玺书,所以以玺书就成为专门指皇帝的诏书、敕命了。秦汉以后,历代皇帝的印章才称玺、玉玺,其他官员的凭证就叫官印,大多是铜制的了。玉玺和官印都是代表身分和权力的标志,只是代表不同的人罢了。
玉玺是皇帝的身分和权力的标志,也是国家的代表,所以玉玺是世代相传的国宝。据说秦始皇的玉玺刻着“顺一承命、继寿永昌”八个篆家,称为“传国玉玺”。秦朝灭亡时,这颗玉玺落到汉王刘邦手里,就成为汉朝皇帝历代相传的玺印。后来汉朝灭亡时,天下大乱,这颗传国玉玺也就失落了。
官印是官员的身分和职权的凭证,所以千万不能丢失;丢掉官印也就是丢掉官职。古代的玺印,底部是四方的,刻着篆文,上面是龙头或虎头的印纽,印纽上有个孔,系上丝带子,这带子叫绶,所以皇帝的玉玺又叫玺绶,官员的金(铜)印又叫印绶。古代官员上任或出外巡视时,常怕把官印丢掉,总是把官印藏在怀里,把绶带结在腰上,所以《史记·范睢列传》说:“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大概那时丞相等大官的印是黄金刻制的,绶带是紫色的。古代的官员如果调任免职或犯罪撤职时,就要把官印交出来。所以一颗小小的官印,关系却十分重大,非同小可。
皇帝的玉玺和玺书作用可更大了。掌管玉玺和玺书的人,有时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公元210年,秦始皇执政的三十七年,在出外巡守的路上他患了重病,临死前就写了玺书给他的长子扶苏,命令当时在北边监军的扶苏赶快到咸阳来料理后事,继承皇位。但玺书还没有发出,他就在沙丘(今河北平乡)死去了。他的近臣赵高,这时跟在秦始皇的身边,掌管车马,兼管玺印文书等事,过去曾经是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的法律教师。秦始皇一死,赵高就串通胡亥,胁迫丞相李斯,一起伪造秦始皇的玺书,立胡亥为太子,另外假造一封玺书,给扶苏和将军蒙恬加上诽谤、不忠的罪名,派人拿了假玺书去北边逼扶苏自杀,同时收捕蒙恬。等他们回到咸阳后,才公布秦始皇的死讯,把胡亥立为秦二世皇帝。这说明玺书代表了皇帝的命令,权力极大。
秦汉以后,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皇帝的大印都看作是最高权威,文人在诗文中常把玉玺作为国家的代表。如李商隐写的讽刺隋炀帝游乐而亡国的《隋宫》诗说:“玉玺不缘(因为)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政权被唐高祖李渊夺了去,隋炀帝玩乐的帆船一定会走遍天涯海角。这里的玉玺,就是代指国家。皇帝的这种玉玺又叫御玺,清朝乾隆皇帝组织一批人编写了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现在国内还保存着好几部,里面每本书上都盖着乾隆御玺的大印,表示这部书是皇帝亲自组织人主编的,有着最大的权威性。
知识点:官印、玉玺、玺书、玺节
为什么荆轲刺秦王时卫兵不上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荆轲在殿上追赶秦王,秦王环着殿柱而跑,在殿上的侍从官员手里都没有兵器,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而宿卫兵都拿着兵器站在殿下,不能上殿。最后是秦王自己拔剑杀了荆轲。那么,为什么兵士不能上殿杀荆轲呢?这是因为朝仪规定的。
早在周朝的时候,为了显示天子的威仪,就制订了一整套朝见天子的礼仪。诸侯、卿大夫等都各按贵贱等级站列,进退升降,都有仪法规定。等诸侯、大夫等站好的位置,天子才出殿南面视朝,诸侯依次北面朝贺,跟周天子同姓的诸侯要在西阶北上,异姓的诸侯要在东阶北上。这时,火把齐明,满殿红光,称为庭燎。太乐鼓吹,环佩锵锵,很热闹,但又十分森严。殿门外要肃静,殿堂内也不能随便走动和谈话。至于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诸侯如何进贡礼品,天子如何赏赐车服酒食,都有详细规定。周王朝制订这样的朝仪,目的是为了强化上下尊卑的等级和礼法,显示天子的权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也搬用这一套仪法。各诸侯国之间会盟,也称“会同”。如孔子的学生公西华曾说:他希望做个诸侯国的小相(傧相),在诸侯会同时负责赞礼和司仪。当时,各诸侯国的大夫和臣僚拜见诸侯时也要讲究朝仪。如上殿朝见,先要在朝房脱去鞋子,解下刀剑;上殿后要低头快步走上前去,不能大摇大摆地慢慢走。凡是“入朝不趋(快步走)”、“剑履(鞋)上殿”、“谒赞不名(不经赞礼官报名)”等等,都是“大不敬”的犯罪行为。《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里说:赵国大夫触龙,脚上患病,只能慢走,但上殿朝见赵太后(赵孝成王的母亲)时,也只能“徐趋(较慢的快步走)”,而且以此作为话题,到了太后面前要表示谢罪。当时的秦国也规定:群臣上殿,不能带任何兵器;殿下的卫兵不经许可不能上殿。所以,当荆轲谋刺秦王时,秦王急得绕着庭柱奔跑,群臣只得徒手搏击,因为当时情况突然紧急,来不及下诏叫卫兵上殿。最后有左右的人提醒秦王:从背上拔剑来刺杀荆轲。
知识点:朝仪、庭燎、等级
为什么历代帝王要巡狩
在古代,帝王离开京城,到各地巡行视察州郡长官所守的地方,叫做“巡狩”(又写作“巡守”),又叫“巡幸”,或单称“巡”或“幸”。历代皇帝出巡时往往声势很大,随从人马众多。皇帝坐着叫做“銮舆”的轿子,或乘着叫做銮驾的马车,总有一大批扛着黄罗伞、日月旗、龙凤旗的仪仗队前呼后拥。当然还有许多将卒保卫着。所到之处,老百姓都要回避,官员们都要迎接。皇帝巡守到地方上,地方官要给他们建造豪华舒适的宫院给他们住宿,这种皇帝临时住宿的宫院被称为“行宫”,也称“离宫”、“行殿”。现在南京市的大行宫,就是因为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在这里住过而得名的。
上古的时候,皇帝每五年巡守一次,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我国最早的一部上古历史文件汇编——《尚书》中,有一篇《尧典》,其中就记载着舜帝在某年二月往东方巡守的事。据说,君主巡守地方主要是考察官吏的好坏,了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如果历代帝王真正能这样做,那当然是件好事。可是,历史上能有几个皇帝能这样做呢?即使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们也大都是名为巡狩,实为宣扬自己的功德和威力,巩固他们的统治,或者给人施行一点小恩小惠,博取仁义的美名,笼络民心。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陕西大旱,唐高宗出巡,下令他经过的州县不要差派百姓服役,不要修路造桥,不要建造行宫,他一路上都在驿站里住宿,也不要地方官员迎送进献。类似这样的皇帝巡狩,曾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多次南巡,他们主要是想笼络人才。因为清朝皇帝是满族人,当时汉族人反抗心很强烈,所以他们巡守的主要目的是探察汉族知识分子的反叛活动。可见封建皇帝想通过巡守笼络人心,取得人民爱载,是比较难的。
有为之君在历史上是很少的,更多的是昏庸腐朽、奢侈淫乐的皇帝,他们名义上说出去巡狩,实际上却是到各地恣意游乐,掠夺财物,扰害人民。
在古代典籍和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常把皇帝的出奔逃难也说成“巡狩”、“巡幸”。如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逃奔成都,李白就写了《上皇西巡南京歌》(当时肃宗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称成都为南京)。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东侵长安,代宗逃到陕县,史书上就记载说:“代宗幸陕。”这里说的“巡”、“幸”,都是为了替皇帝遮盖的避讳说法,与正常的巡狩是两回事,读古书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混为一谈。
知识点:巡狩、威力、统治、笼络
为什么古代大臣还有公、侯、伯、子、男的称号
古代的高官大臣,除了官职的名称和品位等级以外,皇帝还按照他们功劳的大小授给爵位,作为恩宠。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公、侯、伯、子、男、等名称,这就是爵位,还有食邑几百户等名称,这就是按爵位等级给予的特殊待遇。它们与官职没有关系。
早在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就规定了爵位有五级: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是世袭的。当时,诸侯有封国,公爵称公国,侯爵有侯国,在封国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只是定期向周天子朝贡述职,承担出军赋与兵役的义务。诸侯又分赐他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大小也按爵位等级而定,这叫做“采邑”,或称“采地”。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以军功授爵,共有二十级爵位:1.公士;2.上造;3.簪袅;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这二十个爵位中,1到4级相当于士;5到9级相当于大夫。10到18级相当于卿;最后两级相当于诸侯。其中有的原是官职名称,如“庶长”原是春秋时秦国掌军政大权的官职;“上大造”原是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官职,又叫“大良造”;但定为爵位名称后,就只是荣誉称号,不再是实际职官名称了。当时这些爵位是没有采邑的。
秦汉时代实行郡县制。只是汉代初期仍有部分封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就全部实行郡县制了。汉代的封爵只有王、侯两级。皇帝的子、弟封王;异姓的功臣封侯,通称列侯。封了王、侯,就有了封地,但与周地大小区分者不同,汉代受封爵者既没有封地内统治的权利,食禄也改为以征收封地内民户的赋税拔充,按民户多少计算。
有了爵位,不但享受封地的赋税,还可以享受免除徭役等特权,而且,爵位是世袭的。后来,历代对有功的人都授予爵位和封地,爵的人也都同样享有特权,都是世袭爵位和封地。但如果一旦犯了错误或罪行,就会降低爵位或取消封爵,封地也就缩小或取消。反之,如果功劳更大,爵位可以上升,封地食户也可以增加。
唐朝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封爵,爵位分九等:①王,正一品,食邑万户;②嗣王、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③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④开国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⑤开国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⑥开国县侯,从三品,食邑一千户;⑦开国县伯,正四品上阶,食邑七百户;⑧开国县子,正五品上阶,食邑五百户;⑨开国县男,从五品上阶,食邑三百户。这种爵禄制度从唐朝开始一直到中、晚唐时都如此。不过唐朝的所谓食邑多少户,只是指多少户的赋税,并不专指某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