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是长江水系嘉陵江白水河的一条支流,因景区内有荷叶、树正、则渣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游览区海拔2000-3100米,气候宜人,冬无寒风,夏季凉爽,四季美丽,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九寨沟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山和藏族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在景区的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渣洼沟“丫”字形沟内,分布着114个翠海、47眼泉水、17群瀑布、11段激流,5处钙化滩流和9个藏寨。景区面积1320平方千米,原始森林3万公顷,各种生物2576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独叶草等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几十种。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水、倒影、石磨、藏寨、经幡和藏羌歌舞等,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绿色环球21”证书的取得,证明了九寨沟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旅游之路。在资源稀缺的今天,九寨沟立足绿色旅游的观念,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是自助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知识点:九寨沟、童话世界、原始、天然、生态旅游
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为中国第一瀑布
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附近有多处古迹,民间建筑奇特,民族风情浓厚。黄果桂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位于安顺地区白水河上,以此为中心,整个风景区呈现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地貌,奇峰耸立,岩溶密布,江河纵横,瀑布众多。其中较大的地面瀑布多达18处,地下瀑布14处。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是一个中外罕见的瀑布群。黄果树瀑布横宽81米,落差67米,其下冲蚀而成的犀牛潭深达17米,翻空涌雪,万练飞空,其势极为壮阔,素有“天下奇景”之称。由于水势浩大,湿雾弥空,丽日晴空之下,可见彩虹艳丽,流丹异彩。相邻的黄果树小镇街面,常常可见丽日当空,水雾蒙蒙的奇景,人称“银雨洒金街”,当地小镇也有“水云山庄”的雅号。
知识点:黄果树瀑布、亚热带岩溶地貌、瀑布群
为什么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善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12月,甘肃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树窟。其中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粗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二十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世纪到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
知识点:敦煌、莫高窟、规模、保存、综合
青海湖为什么是鸟的世界
青海湖是我们面积最大的内陆湖,它的海拔为3190米,周长为360千米,面积达4635平方千米。站在湖畔,放眼望去,青青的湖水,蓝蓝的天空,远山近滩,浑然一体,波光闪闪的湖面上,鱼跃鸟飞,多彩多姿,如诗如画。青海湖中有5座小岛,最出名的是鸟岛。如果说青海湖是青海旅游业的皇冠,那么,鸟岛就是这顶黄冠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5月是候鸟来青海湖产蛋孵卵的季节。登上鸟岛,湖滩上、草丛里,鱼欧、班头雁、鱼鹰、棕头欧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候鸟,一窝挨着一窝,已开始产蛋孵卵。整个岛上,到处是鸟,好一个鸟的世界。每年春天,这些候鸟,就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等国飞来,在这里生儿育女后,等到冬季来临,又陆续扶老携幼飞到南方越冬。年复一年,悠悠不绝,这里真是名副其实的鸟的世界。
知识点:青海湖、内陆湖、鸟岛、候鸟
为什么沿海地区的人多信妈祖
在福建,妈祖信仰成了文化的内容,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妈祖是林默娘的神化。林默娘是福建莆田湄洲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下来时不会哭,取名为林默,因为是女孩,所以叫她林默娘。她从小就非常聪明,还会游泳。长大后,林默娘为“里中巫”兼为邻人治病,效果很好,受人赞扬。后来又由道家指点,学会了气功本领,她还能预报天气变化,常常使渔民们避过台风等带来的危险,转危为安。人们非常感激她,都把她当作神女、龙女倍加崇敬。林默娘二十八岁去世,附近渔民非常悲痛,自动建造祠庙奉祀她。后来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林默娘的“圣迹”向四面八方传开,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妈祖”。妈祖成了各阶层人士共同信仰和崇拜的女神后,人们到处建庙以祀,除了沿海地区外,还包括香港、澳门、江西、安徽、贵州等地到处可见妈祖庙和祭祀妈祖的活动。台湾的二千一百万人中,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信仰和崇拜妈祖。对于妈祖的信仰,人们称之为妈祖文化,在妈祖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妈祖习俗。
知识点:妈祖、信仰、崇拜
为什么在敦煌壁画中有那么多的“飞天”
敦煌壁画是一种佛教艺术,它的主要内容是依据佛经绘制的。它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宣传发扬舍己救人的高尚人格、佛的苦练修行和佛的无边法力。人们在欣赏敦煌壁画时总会见到许多“飞天”。她们婀娜多姿的体态,飘逸动感的姿态都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为什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这么多呢?
“飞天”,梵文中叫做犍达婆,又叫香音神,在佛经中称为“天人”。据说她们身体裸露,吃的是香品,她们的声音非常悦耳。在佛行事或说法的时候,她们就在佛的周围飞翔,以护持佛赴会,或听候佛的差遣。莫高窟275窟南北朝的壁画《快目王眼施缘品》和254窟北魏的壁画《尸毗王救鸽命缘起》,都各自述说了快目王、尸毗王的感人故事。飞天的双手中有时还拿着代表吉祥的莲花和荷叶。在北魏的释迦牟尼说法图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手拿乐器的飞天。她们有的吹笛、吹笙,有的弹琵琶,击羯鼓,为释迦牟尼说法奏乐,被称做伎乐飞天。
飞天的形象主要来源于古代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天使、印度犍陀罗艺术和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在我国汉代壁画上她们最早出现的时候,肩上还长着一双翅,可以在天空中飞翔。后来,在敦煌壁画中,就算是年代最早的北魏时期的壁画,飞天肩上的双翅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飞舞的飘带来表示飞翔。北魏的飞天经常是以V字形的飞翅飞翔,从腰部开始弯曲,上身与下身都向上翘起,双脚与头基本等高。在绘画风格上已慢慢有了汉代艺术的传统。隋朝时期的飞天,开始将腰部的弯曲移到了胸部的弯曲,腿向上提起,双脚高出头部,有一种从天而降的感觉,飘带很显然地被加长了许多,而且增加了许多转折处,加强了飞动的气氛。飞天的造型到唐代已比往日更加成熟。她们个个体态丰腴,一副典型的唐代美女的风度,身披的飘带挥舞自如,好像从天上蜿蜒而下,显得格外的悠闲自然。飞天身旁用流云落花衬托,更加增强了动感。绘画用笔粗壮而又活泼流畅,色彩金碧辉煌。而宋代的飞天,用笔细致,头冠和脚间的装饰华丽高贵,但面目严谨,比不上唐代的热情。
因为飞天是自由、快乐、吉祥、幸福的象征,形象又是如此的优美动人,所以古代的画家们最爱画她们。他们不仅把飞天画在佛像的周围,而且还画在龛楣的上端、龛顶的转角处,只要有空余的地方就画上她们。因此,这就是敦煌“无壁不飞天”之说法的来源。
知识点:敦煌壁画、飞天、佛经、天使
为什么在世界童话宝库中
安徒生童话最为著名
安徒生的童话著作篇幅多,这是他的作品在童话宝库中最为著名的原因之一。他共创作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几乎每年都要出版一部童话故事集。
安徒生的童话内容广泛,思想性很强。大家熟悉的《皇帝的新装》,这篇作品幽默而深刻地讽剌了统治了统治阶级的虚荣、愚蠢和自欺欺人。《海的女儿》歌颂了海的女儿(美人鱼)为了获得人类的爱情,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操,丹麦人民还为此在哥本哈根为“海的女儿”铸造了铜像,作为对安徒生的永久纪念。《卖火柴的小女孩》揭露了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安徒生的童话是以坚实的生活为基础的,思想意义深刻,教育性很强,这是他的童话之所以著名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安徒生的童话艺术水平很高。想像力丰富是突出的特点,比如《拇指姑娘》:一对夫妇盼望着有个孩子,结果就真的得到了一个像拇指一样大小的姑娘。在两位老人叹息着孩子太小不能帮助家里劳动时,拇指姑娘钻到马的耳朵中去指挥它的行动,使马拉回了一车柴草。作者想像力是如此的丰富。安徒生童话每篇作品都有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安徒生的童话吸引着千千万万少年朋友和无数成年人,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
知识点:童话、篇幅、生活、艺术、思想
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个谜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肖像画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瑰宝。
这幅肖像最突出的艺术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微笑”数个世纪以来像谜一样引起许多猜测:有人说它是“谜一般的微笑”、“神秘的微笑”,也有的人说是“魅惑的微笑”、“邪气的微笑”。还有人对此画的人物原型、题名甚至作者提出了疑问。距达·芬奇生活的时代最近的美术史研究权威乔尔·瓦沙里在《列奥那多·达·芬奇生平》中记载:蒙娜丽莎的原型为佛罗伦萨的公民佛兰切斯科·戴列·佐贡多的夫人(所以法国人称这幅画为《佐贡多》)。蒙娜·丽莎出生于1479年,达·芬奇给她作画是在1503-1506年,也就是说当时蒙娜·丽莎的年龄是在24到27岁之间。据说她当时刚失去爱女,经常郁郁寡欢。达·芬奇给她作画时,曾请人在旁边为她弹琴唱歌,还请来一些滑稽家为她表演,就是为了让她开心,让她保持微笑,“以免像一般肖像画那样被画成忧郁的样子”,从这幅画来看,达·芬奇达到了他的目的。
达·芬奇为什么一定要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这还得从当时创作这幅画面的背景说起:在黑暗的中世纪,愚昧残忍的封建统治和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给西欧人带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他们的肖像都是面无表情,呆板僵硬。文艺复兴给西欧的画坛带来了生机,最明显、最典型的标志是消失已久的笑容又回到了获得新生的妇女们的脸上。笑容成了新时代到来的写照,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的达·芬奇敏锐地感到这一点,他首先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显出明朗的笑容,消除过去的郁郁寡欢、沉闷压抑,用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向人们表明:冲出封建专制藩篱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可见,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具有强大的时代精神的,它不光是这幅肖像画的重要特征,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美的典型。
知识点:微笑、蒙娜丽莎、达·芬奇、时代精神
为什么雕塑是一门不可替代的艺术
雕塑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们随处可以看到雕塑,街头雕塑、纪念塑像等等。我国古代寺庙更是雕塑集中的地方,如四大金刚、五百罗汉、观音菩萨、如来佛等。虽然这些塑像大多是宗教的代表物,称不上严格的艺术,但它们当中也有的是独具匠心的产物,就像四川新都宝光寺五百罗汉,个个生动逼真,表情举止似真人般。中国佛教四大名窟(甘肃敦煌、洛阳龙门、山西云冈和天水麦积山)更是雕塑艺术的宝库,那些作品远远超出了它的宗教目的,而是没留下姓名的工匠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借助物。
雕塑是用坚硬物质材料(如大理石、青铜和其他金属)或泥土造型的艺术。有人说,雕刻一块石头,就是把石头的多余部分削磨掉。雕塑作品具有凝固性,一旦成形就不再变化,这与音乐是不同的。那么雕塑为什么成为一门艺术呢?
概括地说,雕塑成为艺术,是雕塑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浇灌在物质材料中的结果。罗丹说:“没有生命就没有艺术。一个雕塑家想要说明快乐、苦痛、狂热,如果不首先使自己要表现的人物活起来的话,那是不会感动我们的,因为一个没有生命东西……一块石头的快乐或悲哀,对于我们有什么相干呢?在我们的艺术中,生命的幻象是由于好的塑造和运动得成的。这两种特点就好像是一切好作品的血液和呼吸。”冰冷的石头或其他材料并不能打动人,只有当石头变成了表现生命、表现人的东西时,才会打动人。
事实上,雕塑艺术的特别之处是它的物质材料带来的。与绘画一样,它也是造型艺术,但绘画是平面的,雕塑却是空间的、立体的。最早的雕塑是纪念像,重要人物也是要死的,便企图用雕像来达到永恒。因此,雕塑具有永恒性,与音乐、戏剧不同。雕塑没有复杂的色彩,只有简单的物质材料的颜色(当然,寺庙中的彩塑除外),这一点就成了画家的工具。所以,雕塑既然能表现人的生命与情感,它就是不可替代的艺术。
知识点:雕塑、造型艺术、思想感情
为什么说中国是口琴的故乡
口琴,是很多人都喜爱的一种乐器。一般人会以为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乐器,其实不然,口琴的本源在中国。18世纪下半叶有一位名叫阿米是奥的法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并考察中国音乐,1777年他回国的时候,将中国的民族管乐器——笙带回了欧洲,并且亲自在公众场合演奏。欧洲人对这件陌生的东方乐器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尤其是笙的每根管子中发声的小巧的簧片,更给了他们很大的启示。
1821年的一天,德国一位名叫布希曼(1805-1864)的乐器制造家,在托斯思小城里散步,偶然发现一个农家小女孩坐在门口玩耍,手里拿着一把贴着一张硬纸的木梳放在嘴边吹着。布希曼心里一亮,回去后,根据中国古代乐器——笙的发音和吹秦原理,用象牙雕刻成一把“药水筒”似的口琴,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口琴。1857年,布希曼在托斯思创立了专制口琴的公司,制造出第一批口琴,很快销售到欧美各地。
20世纪初,有些留学生,将口琴带回了日本,并建立了工厂仿制口琴。一时间出现了很多口琴演奏家,如宫田东峰先生就被称为“日本口琴之父”。20年后,受日本潘金声先生影响创办了制造国产口琴的“上海新乐器股份有限公司”以后,口琴在中国便逐渐普及起来。
知识点:口琴、中国、教士、笙
为什么说二胡是“会唱歌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