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挺重法制,当时的刑律苛重,有的不尽公正合理。如当时因犯罪被发配到边地服役的人逃跑较多,为此做出严酷规定:一人逃跑,全家受罚,都被充作劳役。对此款,崔挺上书直陈己见,他认为:古代《周书》中就有关于父子犯罪各负其咎,不得相互牵连的规定。今日天下善人少、恶人多,原因何在?一人犯罪,祸及全家,有此规定,岂不是坏人越罚越多,其实许多人是被牵累在内,本非恶徒。崔挺同时引用史实为佐证: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宋人司马牛为其兄司马桓所牵连而受罚,鲁国大夫柳下惠因其弟盗跖而受株连,本人清白有德,却无端受辱,岂不令人悲哀!崔挺援古证今,晓以利害,言辞恳切又纯正文雅,高祖欣然应允。
崔挺心系国计民生,多有利国利民的举措。如当时州内少铁,铁器需用量很大,都得从外地购进,一路搜求转运,价格自然上扬,且难及时满足百姓各种需求,官府用铁也极不便当。崔挺又上书表奏,请求复设铁官,发展铁业,百姓官府都能有所依赖。
掖县(今山东省东部)有位九旬老者,自称年轻时曾在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得到一块美玉,四寸见方,极有光彩,珍藏在海岛已有六十余年,因喜见崔挺治政清明,自愿奉送。崔挺谦虚地推辞说:“我的品德难比古人,不能将美玉视为一己珍宝。”便派船随老人专程取宝,那块美玉果然光润无比,是稀世珍宝,崔挺即奏表将之送到京城。
世宗即位后,崔挺多次上书,乞求告老还乡。景明初年,终于离任。全州百姓闻讯,扶老携幼,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行,他们在崔挺后面追随不舍,人人落泪,不愿他离去。许多人拿来了贵重的绢帛,非要送给刺史大人。崔挺也深受感动,一边劝慰,一边说服众人,所赠礼品一概不受。
崔挺于59岁时亡故,当年冬天,被赠封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景”。那些过去在崔挺手下做事的大小官员,听到噩耗后都悲不自胜。为了纪念崔挺,大家在城东广因寺铸起了八尺高的崔挺铜像,又起八关斋,追思崔挺,为他祈祷冥福。
一位地方官,为政如何,私德怎样,人心自有公论。百姓挥泪送刺史,其景感人。崔挺为百姓爱戴,是因他为官廉洁公正,善待百姓,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有一套卓有成效的治理地方的办法。崔挺关于修改苛刑的建议无疑是一大善举。魏时律令过于严酷,其连坐制度更是高压政策的产物,仅仅因为服役时潜逃就要殃及全家甚至族人,这不知坑害了多少无辜善良的百姓,制造了多少家破人亡的悲剧,给社会也带来了灾难。难怪崔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刑律之下,善人越来越少,“恶”人越来越多,其结果也危及了魏王朝的稳定。崔挺之举,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于百姓有益,无疑是明智之举。
四、李行言尽心为民得升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对好官员的评价,也是为官者应该做到的目标。为官到底如何?老百姓的态度、观点是最好的衡量标准。只有踏踏实实地为官者,心中装着人民的官才能有不菲的业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积极进取、蓬勃向上,是每个为官者共同的心理要求。要用心做官,尽心为民,你的政绩是你能力的最有力证据,也是仕途顺畅的根本。
在唐朝衰世来临的时候,唐宣宗还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而且很有心计。在唐宣宗继位之前,看到君主懦弱,朝政紊乱,害怕危及到自身的安全,便大搞韬晦之术。唐宣宗常常装做傻里傻气的样子,致使许多人认为他是个呆子。大和、会昌年间,文宗和武宗经常去唐宣宗的住处举行家宴,每到这时,人们总是想尽办法逗他说话,甚至皇帝本人也和他开玩笑。有的大臣还用此来打赌,看谁能让皇子说话。但是,任凭别人怎么开口,唐宣宗就是一句话不说。直到唐宣宗继承皇位,裁决细小军政事务时,都能合情合理,人们这才知道他很有主张,他的“呆傻”状原来是装出来的。
以前,唐宣宗并不了解李行言。一次,宣宗出苑城之北去游猎,路上遇到一位樵夫,因皇帝着一身猎装,别人看不出他就是当朝天子,二人随便拉起家常。
宣宗问樵夫是哪个县的人,樵夫回答说:“泾阳县人。”
又问:“县令是谁?”
回答说:“李行言。”
宣宗再问:“李行言在县为政情况怎么样?”
樵夫回答说:“李行言性格固执。前些日子有几个强盗被捉,关押在县监狱,宦官领掌的北司禁军来县府要人。李行言不顾各方面的压力,就是不放人,硬是将这几个强盗全部处死了。”
唐宣宗听完这番话,默默地点了点头,自言自语地说:“此人可用。”
樵夫莫名其妙。
宣宗狩猎回宫以后,将李行言的名字、事迹写在一个帖子上,挂在自己寝殿中的柱子上。
这年冬季,海州刺使位置出现空缺,大臣们纷纷举荐,宣宗力排众议,任命李行言为海州刺使。
李行言入朝谢恩时,唐宣宗赐给他金紫衣裳,并问李行言说:“你知道为什么赐给你紫衣吗?你知道为什么任命你为海州刺使吗?”
李行言自始至终被蒙在鼓里,于是回答说:“不知道。”
唐宣宗即令左右取下挂在寝殿柱子上的帖文给李行言看。
李行言看过宣宗所写的帖文,暗自庆幸自己在处理罪犯时,坚持了原则立场,也十分钦佩宣宗明察秋毫。于是,李行言谢恩赴任。
五、苏轼亲治杭州城
同是做官,离位境况却是大大不同,做官时都是风光无尽,离位时有的是群众类道迎送,有的却是凄凄凉凉。所以,官员应在为官之时,就应预先其离位之况。这样为官在位时,才能有明智的“作为”。
苏轼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其文章博大深沉、纵横恣肆、挥洒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雄健;其词豪放洒脱。苏轼不仅著述甚多,而且还擅绘画,是著名的书画大师。
苏轼不仅在文艺上多有建树,而且关心国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以求富国强兵。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法以及变法带来的种种弊端,苏轼上书直言新法弊端。因此被贬到杭州作通判。后来有人揭发苏轼所作诗中有讽刺新法的意图,苏轼被下御史狱,后经宋神宗的祖母、宋仁宗曹皇后的力保才免于死罪,被安置到了黄州。哲宗朝,苏轼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后又兼侍读。苏轼虽上书反对新法,但他更多的是指出新法的弊端。司马光复出任相后,致力于废除新法,苏轼认为司马光就是要废除新法,而不权衡利害得失,取新法之所长,因而又同司马光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
苏轼的这种率直的性格,使他很难在政治斗争的中心立足。元祜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便又因多次抨击时政,遭到当权者的忌恨,最终出任杭州知府。
这是苏轼第二次来到杭州。当时杭州正逢大旱,饥荒与瘟疫同时发生。当时杭州城湖面淤塞,江潮泛滥,船行市中,犹如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
苏轼来到杭州后,先向朝廷上报了杭州受灾的情况,请求减免本地供米三分之一,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又得到赐给的度僧牒,苏轼便用它换米以救饥荒。
第二年春天,苏轼又减价卖常平仓的米,且作了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看医生四处治病救人,因此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苏轼认为杭州是水陆交通的交汇点,过往人很多,所以得疫病而死的人比其他的地方要多。于是,苏轼收集官库盈余银二千两,自己又拿出50两黄金建造医院.再积蓄钱粮准备收治贫病的百姓。
在渡过灾荒、瘟疫之后,苏轼着手整治杭州城。杭州当时靠海,地下水十分苦涩难喝,唐代时引来西湖水,解决了居民的饮水问题,人口渐渐多了起来。白居易又将西湖水引入漕河,让农民能用河水灌溉,杭州逐渐富裕起来。西湖水中多生杂草,从唐代到吴越王钱俶,每年都要整治一番。宋朝建立后,不再整治湖中杂草,渐渐地杂草越来越多,淤积成一块一块的土堆,湖水快没了。漕河失去西湖水,便只能依靠江潮。这样船就要从市中穿行,而且潮水带来泥沙,淤积城中,每三年便要掏一次。供应饮水的六井也快要淤废了。
面对这种情况,苏轼亲自去杭州附近察看,他见茅山河直通长江,盐桥河直通西湖,便将这两条河疏浚以通漕运,同时也为西湖引来了活水。又修堰造闸,以控制湖水的蓄泄,这样江潮再也进不了市区了。然后,苏轼又修复饮水的供应系统。
对于西湖,苏轼更是下了不小的功夫整治。苏轼用救灾剩下的钱粮和从朝廷要来的僧度牒招募民工,开始治湖。苏轼先命人用杂草堆积的土在湖中修了一条南北长30里的长堤。并在湖中种植菱角,以消除湖中的杂草,同时收获了菱角卖了换钱,作为修湖的费用。长堤修成后,苏轼又让人在堤上种上荷花、杨柳,远远望去,那长堤上的景色就如同图画一般。杭州人把这条长堤叫“苏公堤”,也就是现在的苏堤。
苏轼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两次来到杭州,特别是元祜四年这次,他用诗人的想像,将一个奄奄一息的杭州城、西子湖,在两年时间里,变成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百姓感念苏轼的恩德,家家都挂有苏轼的画像,饮食之前一定先要为他祝福一番,甚至建生祠来报答他。
六、赵黑得民心留英名
衡量官员任期内是否得民心,到离任那天就会真相大白;做谋臣的是否赢得好口卑,离职那天也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总之,为官者是否得民心,关键在于清廉、勤勉、一心为民着想、多做实事。谋臣是否珍惜自己,关键在于要廉洁、谨慎、奉公、勤奋,所以为官者要想在离任时留下英名,就应在任职时勤政爱民。
赵黑是北魏孝文帝时的名吏,因政绩突出而受封为王。
孝文帝到各地巡视,到了怀朔、雍州地区,只见城乡一片衰败的景象。孝文帝经过了解才知道,在任的大臣依仗自己是皇亲,营私舞弊,巧取豪夺。孝文帝毅然将他们一个撤职,一个削除封爵。孝文帝一入定州境内,就看出一派百业兴旺、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景象。孝文帝非常高兴,随即将1500石谷、500匹帛奖给了定州刺史赵黑。孝文帝说:“我们就是要人以才用,官以劳升,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只有这样,正气才能上升,邪气才能下降。百姓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兴旺。”
后来。孝文帝拓跋宏把赵黑破格提拔为大将军,还把他晋封为王。
赵黑平素为官清正,为民谋福,所以政绩突出,受民之爱戴,为孝文帝所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