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密码
18650300000003

第3章 心中只有目标(3)

船在外面转悠一年后回国,公司来船考核,船容、船貌及整体条件够上先进船舶候选条件,准备报公司批准。对水平个人技能考核时,十多项内容,小水手样样拿到第一名,水手们都傻了眼。公司主考人员问大家:“同样一种水手工艺,你们怎么就没小水手干得快呢?”众人回答:“我们平时就是这么干的。”问小水手时,小水手回答:“我干每一项工作,都想着快点干完,早点结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活了。”

老水手长闻言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插话说:“活少了,眼睛里反而没有数量了。只有干不完的活,才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本航次结束,小水手从二水破格提拔成一水,三年后,当同时上船来的水手们都晋升为一水的时候,这个才不出奇貌不压众的小水手被破格提拔为水手长。

几年后他自学驾驶技术,十年后他考取了船长证书,是公司最年轻的船长,是惟一一名没有进过高等学府的船长。在漫漫的航海征途上,虽然经常大风大浪,虽然经常风云变幻,但他的心中却有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追求。

苦累、晕船、寂寞这不是航海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看不见前进的方向。只要心中有了不灭的灯塔,哪怕是惊涛骇浪,黑云压顶,航海线上也永远是一片光明。

意林札记

对很多人来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往往只在乎结果而忽略过程,忽略获得成功需要的外部的磨砺和内部的自我磨砺。在成功的路上,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既是为了团队,也是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当你在抱怨工作繁重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能从那些繁重的工作中发现捷径,发现自己的进步,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萧萧)

重用自己

马行提

2001年9月11日,当恐怖分子驾驶的第一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时,一位70岁的老人正在曼哈顿东北侧的公寓里,到第二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时,他已经拿起摄影器材,奔向烟尘弥漫、人群四处逃散的现场。这个始终向着危险方向奔跑,以便用镜头见证历史的老人,就是英国著名摄影师哈里·本森。

本森先生学生时代曾经是一个让学校头疼的捣蛋鬼,他自称自己的特长是旷课,校长甚至求他的父母将他从学校里带回家。自从结束了英国皇家空军的厨师生涯并迷上摄影后,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人生的价值所在。于是,本森成了一个不惜用生命去关注历史、见证历史的人。肩背照相机的几十年间,他总在寻找新闻事件的中心,总在寻找暴风雨的“风眼”。为了拍到精彩的照片,他刻意讨好声名狼藉者,与凶手称兄道弟,冒充三K党的支持者……这些经历,每一次都是生命悬于一发间,但他总是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新闻从业信条。

与此同时,本森先生以他过人的新闻敏感,用自己的相机,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定格为永恒一一他拍下了坐在轮椅上的越南老兵和双腿截肢的美国士兵在河内握手的照片;他记录下了尼克松总统被迫辞去职务,和家人相对时泪流满面的辛酸无奈的场景;他让里根总统夫妇亲吻的照片登上了名利场杂志;甚至,当肯尼迪总统遇刺时,他也“赶”上了,他端着相机祈祷:上帝啊,千万别让我搞砸,这可是历史的见证啊……拍摄这些历史瞬间的时候,本森总是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

意林札记

这位取得的成就令许多同行望尘莫及的摄影大师,其实在他的青年时代,并不比常人早慧,他走向成功的条件,也不比常人优越啊。不过,当他确定了与相机相伴一生、用镜头来记录历史的目标之后,他便将整个生命全部投入到摄影之中!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的,常常是需要自己重用自己,发掘自己。就像本森先生那样,尽管成功的道路上不乏急流漩涡,但仍敢热烈地追逐,不断地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才有希望取得成就。(蔚蓝)

展示你自己孙盛起

石凯应聘到一家建材公司工作。在大学里他学的是企业管理且学业优良,因此自视极高,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让他做填料工。那是一项很粗糙的工作,毫无技术可言,工资也相应较低,石凯觉得这是老板看不起他,至少是不识才,因此苦熬了两个月之后,他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向老板提出辞职。

面对怒气冲天的石凯,老板微笑着请他坐下,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回答完之后,是否辞职悉听尊便。我问你,你工作已经两个月了,对咱们的生产流程完全掌握了吗?是否发现了可改进的地方?如今市场变化很快,你作为本公司的一员,是否考虑过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建材市场的供需关系会怎样?未来建材的发展趋势又会怎样?新型建材的研发应侧重于哪个方面?你自觉我是大材小用,可是这两个月来你从未向我提出过任何生产、管理或者销售方面的建议,那么你的才干表现在哪里呢?”

石凯哑口无言,默默地走出办公室。老板的话使他反省,使他脸红。从进公司那天起,他就一直不停地抱怨,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老板有眼无珠,可是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如今老板替他问了,他才意识到自己天天被掩埋在抱怨里,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公司的事情,也就是说,自己的才华都被抱怨吞噬了。

那次谈话是一个转折,石凯似乎才豁然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文凭仅仅说明你曾经学过一些东西,并不代表你的才干。若想别人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自己展示自己。于是他从抱怨的泥沼中抽身出来,开始在干好本职的同时,刻苦学习各种技能,并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市场,翻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建材方面的资料。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不仅完全掌握了公司的生产流程,对某些不尽合理的地方提出了改进意见,而且翻译了十几种国外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建材的确良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呈送给老板。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老板对他刮目相看,提升他为市场部经理,进而任命他为专管产品开发的副总经理,薪水当然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如今对于新招聘的员工,石凯总爱说这样一句话:“什么也不要抱怨,把你的所学和才华展示给我看!”

意林札记

暴风雨的猛烈,不影响海燕的搏击;事业的不如意,不影响才能的施展。要想成功,就去尽情展示你的才华。不然,千里之驹亦会终老于槽枥之间。

金埋沙中,依然金光闪闪;

兰生涧边,依然满谷幽香;

夕阳西下,依然美艳绝伦。(李春华)

成功的关键苏桑尼·査金

乔·巴普,母亲是裁缝,父亲是穷工匠,他在纽约市贫民区的学校半工半读念完高中。他热爱戏剧,非常渴望能去看一场百老汇的表演,但是买不起门票。

他凭着无穷的精力和意志,当上了电视台的舞台监督。不过他希望为那些像他那样永远买不起门票去看百老汇戏剧表演的人创作一些戏。

他办了一个剧团,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后来租了个露天圆形剧场来表演。剧团初期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很受观众欢迎,却没有剧评家来观看。他想,要是没有宣传,又怎会有人肯捐助演出经费呢?因此有一天,他找上了《纽约时报》,指名要见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艾金生。艾金生的助手亚瑟·吉尔布说他要见的剧评家当时正在伦敦。“那我就在这里等艾金生先生回来。”他坚决地说。吉尔布于是请他道明来意。这位工匠的儿子激动地说他剧团的演员如何优秀,观众的掌声如何热烈;又说他的观众大多数是从未看过真正舞台剧的移民,如果《纽约时报》不写剧评介绍他的戏,他就没有经费再演下去了。吉尔布看到他这样坚决,大为感动,同意那天晚上去看他的戏。

吉尔布到达露天剧场时,天上乌云密布,中场休息时,滂沱大雨把舞台浸湿了。他一见吉尔布跑开去避雨,就赶上去说:“我知道剧评家平常是不会评论半场演出的,不过我恳求你无论如何破个例。”

那天夜里,吉尔布写了一篇简短介绍,对那半场戏颇多好评,又提到剧团亟须资助。第二天,就有人给剧团送去了一张750美元的支票。在1956年,这笔钱已足够剧团继续演出这场戏,一直到夏季结束。艾金生从伦敦回来后,去看了这场戏,并在他的星期天专栏里大赞这出戏。

没多久,乔·巴普就开始在纽约各处经常免费演出莎士比亚名剧。他于1991年去世,死前一直是美国戏剧界深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曾经说过,他坚持不懈是因为他深信戏剧对人们生活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么就此放弃算了。”但放弃的同时,你也放弃了能够帮助你成功的人。

如果一个人具有积极的成功态度的话,那么旁人是会感觉得到的,所以,坚持你心中的热望,另类的成功就会光顾你。

意林札记

乔·巴普成功的关键“认定目标,勇往直前”在于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尽管家庭贫穷,创业艰难,凭着他无穷的精力和意志,实现了他为那些像他那样永远交不起门票去看百老汇戏剧表演的理想。在顺境中容易成功,在逆境中的成功更令人钦佩。(胡长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