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时期存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鱼鲨、鳐和硬骨鱼之间,它的骨胳是软骨,尾巴同鲨鱼一样是歪尾型的,但身体披有五行坚硬的骨鳞,所以它独树一帜,属于软骨硬鳞鱼类,在分类学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是我们研究古代鱼类演变进化的活化石。
中华鲟是长江中最大的鱼,常见的多为250公斤左右,所以有“长江鱼王”之名。中华鲟不仅个体大,产卵量也高,一条性成熟的雌鱼可产100万粒卵。产卵量如此之大,为什么产量却很低呢?原因在于:一方面,它们的个体大,性成熟慢,一条雌鱼往往要10多年后才能成熟,更奇怪的是,性成熟的雌鱼并不年年产卵,而是二、三年才产一次卵,因此“鱼丁不旺”。另一方面,它产卵时由海中长途跋涉,千里迢迢溯至长江的四川川江狭窄江段,由于鱼群集中,大批亲鱼还来不及生儿育女就被人捕捉,使亲鱼减少。再就是中华鲟产卵季节,也正值其他杂鱼的生活旺季,所以产出的鲟鱼卵又成了这些杂鱼的营养食品。
近些年来,在长江水面上兴建了拦江工程,阻塞了中华鲟和一些名贵的溯可鱼进入产卵场的道路,危及了中华鲟的资源。
会钓鱼的鱼
人会钓鱼,海中有种名叫鲼的鱼也会钓鱼。
鱼用什么方法钓鱼呢?原来鲮鲸头上背鳍的第一鳍棘顶端生有“诱饵”:小肉片。这套构造宛如袖珍的钓竿和钓饵。平时鲮鰊多隐伏于海底的海藻间,鳍棘不断向口的前方摆动,棘顶端的“诱饵”也随之东飘西荡招引小鱼,当小鱼来临时,鲼鲸鱼把鳍棘慢慢倒向口前,鱼儿为了吞吃这块诱饵也随之逐渐接近它的大嘴,就在这刹那间小鱼便被鲼鲸春掉,在鲛鲸阔口的上、下颌密生齿尖倒向后方的利齿,猎物掉进它的大口无法逃脱,只有一条路——进入它的大布袋似的胃中。
在号称黑暗世界的深海中,还栖息着许多会钓鱼的鱼——深海鲮鲸,其中一种是在它的头顶伸出的钓竿顶端装有一个象灯泡一样的发光器,在捕食时钓竿顶端的发光器便发出光亮,深海鲮鲸把钓竿放在口前等待“可口佳肴”的到来。在黑暗的深海一丝光亮会招来许多好奇的小鱼,它们如同夏虫扑火那样群集在鲮鲸的大口周围,突然“叭”的一声,把大口一闭,它们都成了的胃中物。
生卵冠军的翻车鱼
一条带鱼能产25,000~30,000个卵,一条鲐鱼可生26余万个卵,一条5公斤多重的比目鱼能下900万个卵,但这些丕都算不上是生卵的冠军,生卵最多的鱼是翻车鱼。
翻车鱼在生殖季节能生下3亿个卵。人们觉得疑惑不解的是:翻车鱼为什么要生这么多的卵呢?既然每条翻车鱼能生下3亿个卵,为什么海洋里的翻车鱼却寥寥无几,难以见到呢?
有些鱼如鲨鱼是卵胎生的,卵在体内受精,仔鱼在母体内发育长大后,产出体外,一次只产十几条小鱼。翻车鱼是体外受精,这样就有相当数量的卵不能受精而死亡;即使能受精,并且孵化出了小鱼仔儿,这脆弱的小生命游荡茫茫大海中,也常常成为鱼虾的饵料;一场风暴来临,惊涛骇浪又卷裹起成千上万的卵和幼鱼,把它们活活地折磨死。这样,尽管翻车鱼产卵量大得惊人,经过重重灾难之后,能长成大鱼的也就很少很少了。这就是翻车鱼十分罕见的生卵多而难长大的原因。
游泳冠军的箭鱼
水族馆的展览室里陈列着一只捕鱼的小艇。两侧船舷破碎,龙骨折断。原来这是一只被箭鱼破坏的小艇。箭鱼平常胆子很小,可是一旦被激怒了;它就变得象发狂的豹子,就连虎鲸也要急忙避开,噬人鲨也要远远逃走。
箭鱼体长3~4米,重达300公斤,有个非常漂亮的流线型身体,尾部较细,摆动有力,体表长着一层光滑的粘液可以减少水流的阻力,箭鱼的上颌又长又尖又硬。当它飞速向前游泳时,象长矛一样的上颌起着劈水前进的作用。我们知道,飞机设计师绞尽脑汁设计高速飞机,可是要超过音速,谈何容易,但当他们观察到箭鱼这个长矛一样的上颌时,灵感便进入他们的设计思想,如果给飞机安装了一根“针”,那么,这根针,便会刺破了高速前进中产生的“音障”。就这样,超音速飞机问世了。
箭鱼的速度曾经在一次“海洋运动会”上夺得“游泳速度冠军”样的称号。鳗鲡每小时的速度为12公里,金枪鱼每小时为20公里,虎鲸每小时为40公里,旗鱼每小时为100公里,而箭鱼每小时的速度为120公里。
在这样高速前进中,箭鱼前边的箭比离弦的箭要快得多,当它射中小艇时,当然就会穿过一侧的船弦,再穿过另一侧的船弦,并且破坏了龙骨。据记载,有一条箭鱼竟然穿透了50公分的木板,比什么“箭”都锐利得多。
泥猴攀在树上的鱼
在东南亚的沼泽区域里,常常可以瞧见许多灌木上,有一尾尾的鱼儿用它们有力的胸鳍抓住树干,从容不迫地攀援上去。这种水陆两栖的动物,首尾只四英寸,它们的学名叫做泥猴。
这个闷热潮湿的沼泽,是泥猴的天堂。它们有的在浅滩里游泳,有的在树干上攀登,大家忙忙碌碌地在泥泞里觅取退潮所遗留下来的贝类,以供果腹。可是奇怪得很,它们对于那些共同栖止在树干上的玉蜀螺,却熟视无睹。
泥猴潜在水里时,和普通鱼儿一样,也是靠口腔喝水,然后利用鳃叶去吸取水里的氧气。而离水以后,鳃室还是充满着空气和水。它们的鳃室,靠着一副天生而简便的维持生命的水肺,能够在几小时的陆地生活中,经常维持着相当份量的水。
泥猴在岸旁爬行时,常让尾巴拖在水里,这可能是,凭借微血管作用去润湿身体上的其它部分。
泥猴当然不是唯一能够离水生活的鱼类。据美国地理杂志1969年6月号一篇论文的记载,东南亚的七日鲛曾侵入北美的佛罗里达,而于短时期内栖居陆地。地理专家也曾发现东南亚的飞鱼,跟着一股奔流的雨水,栖止在斜挂的树枝上。但在所有鱼类中,最适宜于陆地生活的还算泥猴。它们的前鳍,恰如我们的拐杖一般,使它们能毫无困难的跨越泥地。
鼎足鱼三条腿的鱼
在2000公尺左右的深海的海底,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进行考察,发现了一种怪鱼,这种鱼以“三条腿”以三足鼎立的姿式站在海底。这种怪鱼没有名字,所以人们就称这种鱼为“鼎足鱼”。
鼎足鱼的三条“腿”,是一对胸鳍和一个尾鳍发展起来的。这三条腿,细长坚韧,既是鼎足鱼的运动器官,也是它的感觉器官,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分布在这三根细长的鳍上。
鼎足鱼终生生活在深海海底,世世代代的黑暗环境使它们不需要眼睛去看,为了探索外界环境,寻找食物,鼎足鱼就发展它们的鳍。这三条腿可以爬行,跳跃,发现敌害,搜寻食物,既代替了手臂,也代替了眼睛。
鼎足鱼浑身披着白色的素装,这和它世代不见阳光有关。这种白色的身体,一点也不奇怪,深海里的居民们多半都是这样的肤色。
光脸鲷奇特的闪光鱼
1964年,海洋生物学家戴维·弗里特曼在红海首次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闪光鱼——光脸鲷。
这种小鱼身体只有7~10厘米,生活在红海和印度洋的不到10米深处,或者在较深的珊瑚礁上面,发出的光十分明亮,在水下距离鱼18米处就能发现它。一条鱼所发的光能够使离它二米远的人在黑夜看出手表上的时间。海洋生物学家认为,到目前为止,光脸鲷是陆上、海上所有发光动物中发光高度最高的一种发光动物。
尤其使人感兴趣的是,光脸鲷的眼睛下缘不仅有一个很大的新月形发光器官,而且还具有一层暗色的皮膜,附着在它的发光器官的下面。皮膜一忽儿上翻,遮住了发光器官,一忽儿又下拉,好似电灯开关一样,一亮一熄,闪耀出蓝绿色的光。这种奇妙的闪光现象,在鱼类中是十分罕见的。
白天,光脸鲷隐匿在洞穴或珊瑚礁中,仅在投有月光的夜晚才冒险出来,常常12~60条一起活动,多时可达2000条。它们不成线状排列,而成球形列队。当它们拉下皮膜时,群鱼的发光器官好似无数的明亮星星,组成丁一个巨大的火球,以此来引诱小型甲壳动物和蠕虫作为自己的食料,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招来了一些大型的凶猛鱼类。当它将要受到威胁或袭击的时候,立即就巧妙地拉上了皮膜,顿时漆黑一团,乘机溜之人吉。光脸鲷的正常闪光是每分钟2—3次,受到惊扰时,次数明显增加,每分钟可以达到75次,以此来模糊敌人的视线,这就是它逃避敌害的又一种方式。
象许多其他鱼类一样,光脸鲷的发光也依赖于共生发光细菌作为它的光源。据测定,这种鱼的一个发光器宫中大约有100亿个发光细菌:这些细菌侵入到鱼的发光器亡上,为自己安排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寄主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它们也帮助寄土引诱食物和逃避敌害。由发光细菌共生而引起的发光现象。甚至在动物体死后的几小时,还能继续发光。
最近,一位晦洋生物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捕捉列的光脸鲷故养在室内的水族箱内,同时做了一个能闪光的光脸鲷的精细模型。当模型故人水族箱的时候,光脸鲷就纷纷向模型游来,并拉下皮蟆,闪显出蓝绿色的光。这说明了光脸鲷的闪光彼此联络的信号,也是它们群居生活的一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