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越简单越好1
18610200000015

第15章 放手管理,让你的工作变得简单(2)

1933年,松下电器出现超常规的发展势头,员工已增加到1400多人,这在制造业中已算中等企业,在电器界更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大企业。

松下深深知道,任何企业在规模较小时,管理者能单枪匹马、有效地驾驭整个企业的大小事务。然而,随着企业的扩大、员工的增多,管理者就会逐步感到力不从心,造成企业整体或局部处于失控状态。

松下电器的经营状况虽是良好,但也出现过短期的局部失控现象。虽然及时扭转了局面,但给松下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松下曾把工厂的日常管理交给得力的人去负责,因工厂尚未相对独立,管理者仍不敢大胆行使权力,事事还得向松下汇报,请松下裁定决策。在这种责任、权限划分不明的情况下,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但松下却不原谅自己,而是自咎反省,寻找新的途径:一定得下放权力,一定得相对独立。虽然各工厂都勤勉尽力,但实际效果却有好坏之分。各工厂的待遇都是一样的,这是不公平的。

如此常往,必然会滋生懒惰、保守、不思进取的陋习。

第二年,松下采取惊人之举,大刀阔斧推行“事业部制度”,将企业分成若干事业部。这样一来,每一个事业部就像一个小型企业,在生产、销售、财务、研究开发等方面都相对独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样只需直接管理几个部长,再由部长指挥员工,实现了最佳的管理目的。

松下认为“事业部制度”实际是一种“分权管理”的方式,部长对客户负责,各厂长对部长负责,员工对厂长负责。从表面形式看,每一事业部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合起来,又成为一个大企业。相互之间又是固定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

松下认为,集权与分权并存,两者都得有个适当的度。为此,应制定若干措施并加以有效的管理:

(1)各事业部长全盘处理日常事务,但必须定期向总公司汇报;(2)各事业部虽然财务独立,但盈余需交总公司统筹管理,要想增资扩充的事业部,均需向总公司申请;(3)日常教育由各事业部独立进行,但职业性的教育训练由总公司集中推行。每一个员工均需要接受松下经营哲学的熏陶,以培养出同心协力、目标一致的松下人;(4)员工的日常人事管理由各事业部负责,但人事的升迁必须由总公司统一裁决。另外,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的员工,未经总公司的认可,一律不得任用;(5)各事业部面向市场竞争,但开发的新产品如与另一事业部的经营范围重叠,必须报总公司审批并裁决。

我们再来看看这种分权制度的优点:

(1)不但使企业得以顺利扩大,而且解决了自己力不从心的问题。

(2)每一事业部都是一个责任中心,产品划分,责任分明,盈亏明朗,便于考核。

(3)各事业部都具有小型企业之特点,产品较单一,致力于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因此能培养出许多技术专才。

(4)由于各事业部部长负盈亏的全部责任,自然而然会产生强烈的消费导向——非常重视并竭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一个事业部盈利,绝不分利给另一亏损的事业部。每一事业部都必须靠自己想办法盈利。

管理者要培养自己成为善点大将的帅才,而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如比方能让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放心授权,哪怕他是新聘员工

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它能激发一个人的欲望与成长能力。简单的做法是,从他们开始新工作的那一天就把责任交给能干的部下,而不管他是自己苦心栽培的心腹,还是新聘的人。

《福布斯》是全美,也是全世界最着名的财经杂志。

《福布斯》总裁布鲁斯·福布斯和马孔·福布斯在用人方面放手授权,他很少对下属的工作指指点点,而是完全交给他们放手去做,关键是要有成果。

在这方面,雷·耶夫纳感触颇深。他刚到福布斯工作时,公司就给了他很高的薪水,工作条件也十分优越。当时,雷·耶夫纳的任务就是对福布斯的附属机构进行调整,使该机构所出的《IAI》周报重振雄风,布鲁斯·福布斯给他的惟一指示是:一切由你全权处理,不过,事后要向我报告工作结果。

雷·耶夫纳每天早上到《福布斯》对面的餐厅喝咖啡,在那里和《福布斯》

各部门主管轮流会谈,了解各部门的进展状况,决定哪些主管和布鲁斯·福布斯面谈。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手中握有无限大权。”雷·耶夫纳如是说,精神抖擞的他对《IAI》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扩大版面,并且加大行间距离,以便于读者阅读。

此外,他让手下有事直接向他汇报,不必像以前那样层层报告。6个月内《IAI》果然重振往日雄风,雷·耶夫纳从此名声鹊起。各界纷纷邀请他演讲,担任顾问,这一切和布鲁斯·福布斯的充分信任及充分授权分不开。

由此可见,领导要协调好与下属的关系,一定要学会授权艺术,授权的同时要注意训练员工能担挡重任的能力。

(1)使他们具有独挡一面的管理本领

英国着名经理人汤姆斯·佩恩准备提拔一个新人当部门主管。于是告诉他说:

“你在此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挑战你所见的一切,了解采取的每个行动背后的获利原因。如果没有获利就不要去做。若见到你不喜欢的事就改变它;或至少质疑它。如果你维持现状的话,人们就会认为你同意了这些状况。”

与此同时,佩恩也让他知道自己偶尔会回来。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并要求得到合理的答复。佩恩的良苦用心在于训练部属练习独立的管理本事。

(2)提高他们的获利认同能力一流的经理人不仅训练员工自主的管理能力,而且提高他们对获利重要性的认识。

事实上训练员工达到这个目标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在训练与专业知识培养、事业创立、秘诀培养、自我建立、工作多样化和自我激励等方面寻求适度的平衡。

经理人可以随时激发员工对工作目的及获利原因有新的认识。例如,经理人可以拿起一封信并问道:“为何你以这种方式处理它?”或是员工接电话时你站在一边说:“你为何告诉客户你月底前无法见他?”,或拿起一份备忘录问他:“这份文件帮你达成什么目的了?”总而言之,你不断地质疑、打听,并以此来发现问题,激发员工自主思维。这样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与领导方法。

7.合适的人选是授权的前提

在我们高喊授权的口号时,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授权的对象,可以说合适的人选是授权的前提。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将手中的权力合理地授予员工,使员工拥有更多控制自己工作的权力,这是组织生存的惟一途径。但权力的使用向来都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并不是每个员工都是权力授予的最恰当的人选,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管理者所要求的目标。因此,选择合适的人选成为授权工作中最关键的前提条件,人选不合适,不如不授权,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北欧航空的董事长卡尔松感觉到,公司内部的种种陈规陋习严重阻碍了公司发展,决心进行一次大变革,把北欧航空公司改造成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

卡尔松的想法是:自己如果有一套切实可行又十分有效的措施,就按照自己的措施施行;如果没有有效可行的措施,就设法找到一个能够进行这种变革,达到既定目标的人。然而卡尔松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因此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通过合理的授权,让下属找到一个能够达到既定目标的最佳途径。

卡尔松果然是一个好伯乐,他迅速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卡尔松专程拜会他,以提问的方式叙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你能不能替我找到答案?过几个星期来见我,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