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1858600000014

第14章 婴幼儿常见病症食疗(2)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恢复期有皮肤脱屑等。少数患者在病后2~3周可有心、肾并发症。病原菌隐藏于病人的咽部,随飞沫传染;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传染性最强。本病主要在温带地区流行,以冬春两季多发,儿童较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5日。起病急骤,早期以发热、咽痛、头痛、呕吐为主要症状。

[药膳方剂]

1.白萝卜方

[原料]白萝卜25克,橄榄捣碎6枚。

[制法]白萝卜洗净切片,橄榄捣碎,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主治]猩红热。

2.山豆根方

[原料]山豆根60克,野菊花120克。

[制法]山豆根、野菊花洗净,加水煎服。

[用法]10岁以上者1次服下,3~10岁者分2次服,3岁以下者每日分3次服。

[主治]猩红热。

3.金银花方

[原料]金银花、菊花、山楂各50克。

[制法]金银花、菊花、山楂洗净,水煎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用法]常饮服。

[主治]猩红热初起、发热骤起、灼热无汗、咽部红肿疼痛等症。

4.银花桑叶方

[原料]银花、桑叶各10克,芦根15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

[制法]银花、桑叶、芦根、淡豆豉洗净,加水共煎3~5分钟。去渣滤汁,加粳米煮粥,用白糖适量调服。

[用法]每日1剂,连用3天。

[主治]发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

5.大青叶方

[原料]大青叶或板蓝根18克。

[制法]大青叶或板蓝根,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连服3~5日。

[主治]预防猩红热。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儿科常见病。患儿可见不思饮食,食量较同龄正常儿童明显偏少,甚至对进食表示厌恶。本病临床表现以厌恶进食为主要症状,同时可伴有恶心嗳气,被迫进食后脘腹作胀,甚至呕吐,大便溏薄,面色无华,形体偏瘦等。

[药膳方剂]

1.山楂方

[原料]山楂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山楂、粳米研细,加白糖及适量凉开水拌匀,然后抖散在打了油的方盒内,隔水蒸熟,取出切成小块,随意服食。

[用法]量随意。

[主治]小儿厌食症。

2.白术猪肚方

[原料]白术30克,猪肚500克,槟榔10克,粳米100克,生姜、葱、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先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加水煎煮,去药渣,加入粳米、调料煮粥服食。

[用法]量随意。

[主治]小儿厌食症。

3.扁豆方

[原料]扁豆20克,山药15克,苡米10克。

[制法]扁豆、山药、苡米洗净,加水煮食。

[用法]每日1剂。

[主治]小儿厌食症。

4.谷芽麦芽方

[原料]谷芽30克,麦芽24克,焦锅巴50克。

[制法]谷芽、麦芽洗净入锅,加入焦锅巴,加水煎取浓汁服用。

[用法]每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小儿厌食症。

5.大枣肉方

[原料]大枣肉250克,生姜、生鸡内金各60克,白术120克,桂皮9克。

[制法]将以上各药共焙干研末,和匀,加白糖、面粉适量做成小饼,于锅中烘热。每次2~3个,每日2~3次,空腹时做点心食用。

[用法]连服7~8天。

[主治]小儿脾为湿困厌食,症见面色发黄,疲乏懒动,口腻乏味等症。

6.鲤鱼方

[原料]鲤鱼100克,豆豉30克,胡椒0.5克,生姜9克,陈皮6克。

[制法]将鲤鱼剖净,与豆豉、胡椒、生姜、陈皮共置砂锅内,加水煮汤,调味服食。

[用法]每日或隔日1次,连服4~5次。

[主治]小儿脾湿厌食。

7.鲫鱼方

[原料]鲫鱼1条,生姜片30克,橘皮10克,胡椒1克。

[制法]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片、橘皮、胡椒用纱布包好,纳入鱼腹内,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盐、葱少许调味,空腹喝汤吃鱼。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5剂。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厌食。

8.山楂萝卜子方

[原料]山楂240克,萝卜子60克

[制法]山楂烧存性,与萝卜子共研细末,粳米汤送服。

[用法]每服3克,每日3次。

[主治]小儿厌食症。

9.山楂橘皮方

[原料]山楂30克,橘皮10克,糯米50克。

[制法]山楂、橘皮洗净,水煎去渣,加入糯米煮粥,熟后用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剂,连服5~7日。

[主治]小儿厌食症。

10.藿连汤

【原料】黄连2.1克,厚朴3克,藿香叶3克,生姜3克,大枣3枚。

【制法】上药水煎,取药液。

【用法】一日一剂,一日两次口服。

【主治】小儿热吐不止。

百日咳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染。百日咳流行较广,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多见。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可罹患本病,尤以1~6岁为多。主要症状以咳嗽逐渐加重,继而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毕有特殊的鸡啼样吸气性回声为主要特征,病程可拖延2~3个月以上。

[药膳方剂]

1.洋葱方

[原料]洋葱100克,猪小肠1节,白酒20毫升。

[制法]洋葱、猪小肠,洗净炒香,加入洗米水1碗煮开,兑入白酒服用。

[用法]当日分3次服用。

[主治]百日咳。

2.南瓜子方

[原料]南瓜子100克。

[制法]南瓜子置瓦上焙干,研末,每次5克,红糖水冲服。

[用法]每日3次。

[主治]百日咳。

3.刀豆子方

[原料]刀豆子10粒,甘草5克,冰糖10克。

[制法]刀豆子捣碎,加入甘草、冰糖,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

[主治]百日咳。

4.扁豆红枣方

[原料]扁豆10克,红枣10枚。

[制法]扁豆、红枣洗净,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连服5~7天。

[主治]

5.罗汉果方

[原料]罗汉果1枚,柿饼半个。

[制法]罗汉果1、柿饼,共切碎,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2次。

[主治]百日咳。

6.胡萝卜方

[原料]胡萝卜100克,红枣12枚。

[制法]胡萝卜、红枣洗净,加水3碗煎至1碗,煎服。

[用法]当日分3次服完,连服15天。

[主治]百日咳。

7.芹菜方

[原料]芹菜全株500克。

[制法]芹菜洗净,切碎,捣汁,加精盐少许,隔水蒸熟,早晚分服。

[用法]连服3~5天。

[主治]百日咳。

8.新鲜丝瓜方

[原料]新鲜丝瓜200克,鲜丝瓜藤30克。

[制法]新鲜丝瓜、鲜丝瓜藤,洗净切碎,加水煎汤,用冰糖调服。

[用法]当日分2~3次服完。

[主治]

9.鲜草菇方

[原料]鲜草菇6个,鲤鱼胆汁适量。

[制法]鲜草菇洗净,捣烂取汁,同鲤鱼胆汁混和,睡前服下。

[用法]连服3~4日。体质虚弱者忌服。

[主治]百日咳。

10.鲜荸荠方

[原料]鲜荸荠适量。

[制法]鲜荸荠洗净去皮,每日早晚各服120克。

[用法]连服5~7日。

[主治]肺热之百日咳。

11.大梨方

[原料]大梨1只,麻黄1克或川贝5克或桔红10克。

[制法]大梨洗净挖去核心,装入麻黄或川贝或桔红,盖紧,隔水蒸熟,除去药渣,食梨饮汤。

[用法]每日1次。

[主治]百日咳。

12.大蒜百部方

[原料]大蒜1头,鲜车前草1棵,百部45克。

[制法]将大蒜捣烂取汁;车前草、百部加水煎汤,去渣后将药液冲人蒜汁,调匀服下。

[用法]每日1次。

[主治]肺寒性百日咳。

13.杏仁方

[原料]各6克。

[制法]将甜杏仁、银杏仁炒黄后研成细粉,开水送服。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下。

[主治]肺寒性百日咳。

14.紫皮蒜方

[原料]紫皮蒜50克,猪胆汁100毫升。

[制法]将蒜去皮捣烂加水过滤取汁200毫升,加入猪胆汁混匀,小儿每岁每服1毫升。

[用法]每日3次。

[主治]肺热性百日咳。

15.猪胆方

[原料]猪胆1~2个。

[制法]猪胆取汁放人锅中熬膏,浓缩至半量,加面粉适量拌匀,成药丸如绿豆大,每服5~7粒。

[用法]每日3次,连服5~7日。

[主治]肺热性百日咳。

16.半边莲方

[原料]新鲜半边莲120克,新鲜鹅不食草120克。

[制法]半边莲、鹅不食草洗净,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毫升,每煎30分钟,合并药液后再浓缩成300毫升,加蜜糖60毫升,混匀。

[用法]3岁以上小儿每服20毫升,3岁以下小儿每服15毫升,每日3次,5日为1个疗程。

[主治]肺热性百日咳。

17.鲜萝卜汁方

[原料]鲜萝卜汁50毫升,薄荷霜0.4克。

[制法]将薄荷霜研为细末后投入萝卜汁内,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25~50毫升,凉服。

[主治]肺热性百日咳。

18.荸荠海蜇皮方

【原料】荸荠100克,海蜇皮50克。

【制法】荸荠洗净去杂质切开,海蜇皮洗净,切条状用净水浸泡两小时,无盐腥味时捞起,控于水分,与荸荠一起人砂锅,加水500毫升煎煮10分钟,起锅。

【用法】一日一剂饮汁,吃荸荠、海蜇皮,早、晚各服一次。

【主治】热病引起咳嗽、痰黄咯血、百日咳。

19.红萝卜红枣方

【原料】红萝卜250克,大红枣12枚,冰糖25克。

【制法】红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红枣人锅,加水1000毫升,煮30分钟,人冰糖溶化时起锅即成。

【用法】一日一剂,分6次饮汁,7天为一个疗程。

【主治】百日咳、感冒咳嗽。

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是由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鼻、鼻咽、咽部的急性炎症。因为小儿形气不足,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所以本病尤为常见。小儿感冒是以发热、咳嗽、流涕为主证,其突出的症状是发烧,而且常为高烧,甚至出现抽风。所以虽为感冒,在小儿可以比较严重,如迁延不愈,也可以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

[药膳方剂]

1.绿豆绿茶方

[原料]绿豆9克,绿茶2克,冰糖20克。

[制法]将绿豆炒黄,捣为碎末,与茶叶、冰糖混匀,放入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2次。

[主治]小儿流行性感冒。

2.白菊花方

[原料]白菊花6克,桑叶6克,豆豉5克。

[制法]白菊花、桑叶洗净,加入豆豉,加水煎汤,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次。

[主治]小儿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

3.糯米葱白方

[原料]糯米50克,葱白5根、姜片3片、米醋适量。

[制法]糯米洗净,加水煮粥,快熟时加入葱白、姜片、米醋少许,用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主治]小儿风寒感冒,症见畏寒、头痛、鼻塞流清涕等症。

4.葱白豆豉方

[原料]葱白2根,豆豉10克。

[制法]清水1碗,加入豆豉煮沸约3分钟后,再加入葱白,稍煮即可出锅,趁热服食。服后盖被取微汗。

[用法]每日1次。

[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5.生姜葱白方

[原料]生姜5~10克,葱白3~5根,红糖适量。

[制法]锅内加水适量,放人上3味煮沸约5分钟,取汁液趁热频饮,服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用法]每日1次。

[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6.银花方

[原料]银花20克,山楂5克,蜂蜜20克。

[制法]将银花、山楂置铝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入杯中,再入水煎沸1次,将两次药液合并,兑人蜂蜜调服,随时饮用。

[用法]每日1次。

[主治]小儿普通感冒。

7.西瓜瓤方

[原料]西瓜瓤、西红柿、白糖各适量。

[制法]将西瓜瓤、西红柿分别用干净纱布包紧绞汁,混合后兑人白糖调服,随意饮用。

[用法]每日1次。

[主治]小儿暑热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及疼痛为主要特征。腮腺炎的流行见于世界各地,以冬春两季为流行高发季节。大多数患者为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2岁以下幼儿则很少发病。本病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患者的唾液、血液、尿液及脑脊液中均可含有传染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唾液飞沫吸入。一次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药膳方剂]

1.板蓝根方

[原料]板蓝根15克。

[制法]板蓝根,加水煎汤,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2.黄豆方

[原料]黄豆50克,绿豆100克,红糖60克。

[制法]黄豆、绿豆洗净,加入红糖,加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完。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3.大白菜根方

[原料]大白菜根60克。

[制法]大白菜根洗净,切碎,加水煎服;同时用新鲜大白菜根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用法]每日2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4.白菊花方

[原料]白菊花10克,桑叶5克,枇杷叶5克。

[制法]白菊花、桑叶、枇杷叶洗净,研成细末,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

[主治]腮腺炎、水痘。

5.赤小豆方

[原料]赤小豆适量。

[制法]赤小豆研末,加白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用法]每日1次,连用3~4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疖肿成脓期。

6.生绿豆粉方

[原料]生绿豆粉、白醋适量。

[制法]生绿豆粉加白醋调匀,涂敷患处。

[用法]每2天换药1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7.冰片方

[原料]冰片0.9克。

[制法]冰片与粘稠米汤半汤匙调匀,涂患处。

[用法]每日2~4次。连用1~3日。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8.大青叶方

[原料]新鲜大青叶60克。

[制法]将大青叶捣成糊状,均匀涂布于肿胀处,上面覆平面纱布,用胶布固定。

[用法]每日换药1~2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9.丝瓜鸡蛋清方

[原料]丝瓜1条,鸡蛋清1个。

[制法]丝瓜烧存性,研细末,与鸡蛋清调匀,涂敷患处。

[用法]每日2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10.食醋墨汁方

[原料]食醋、墨汁各10毫升。

[制法]食醋、墨汁混匀,涂肿胀处,若无墨汁,也可以用食醋调陈石末少许,涂患处,或用纱布垫浸食醋外敷患处。

[用法]每日数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11.桑叶方

[原料]桑叶30克。

[制法]桑叶洗净,加水煎汤,趁热先熏患处,待凉后再洗患处。

[用法]每日1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12.芭蕉叶方

[原料]芭蕉叶适量。

[制法]芭蕉叶洗净捣烂后外敷患处。

[用法]每日换药2~3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13.白花莲方

[原料]白花莲干品10~15克。

[制法]将白花莲干品研粉水调外敷。亦可取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用法]每日2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14.石蒜蒲公英方

[原料]石蒜、蒲公英适量。

[制法]石蒜、蒲公英洗净,共捣烂如泥,加人好醋调匀,敷于患处,外以纱布包扎。

[用法]每日更换1~2次。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15.鲜万年青方

[原料]鲜万年青适量,独头大蒜1头。

[制法]鲜万年青洗净切碎,独头大蒜去皮,共捣烂如泥,混匀备用。用温水洗净双足后擦干,然后将药敷于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固定。

[用法]如一次未愈,24小时后洗去药糊,再换敷,一般连用2~3次即可痊愈。为预防局部起泡,可先用少许石蜡油或其它油类涂擦足底皮肤。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也是小儿常见疾病,临床所见,多因感受风寒、潮湿、劳累、营养不良、感冒等因素致使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扁桃体部位病菌大量繁殖而发病。本病常易反复发作,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并发鼻炎、咽炎、中耳炎,偶可并发风湿热、急性肾炎及病毒性心肌炎等。

急性扁桃体炎起病较急,开始时怕冷,继之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病人咽痛明显,吞咽时加剧,伴有全身不适。检查时可见咽部充血,呈鲜红色,扁桃体肿大、充血,上面常有散在白点,或呈黄色的炎症渗出物,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药膳方剂]

1.金银花方

[原料]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桔梗6克,甘草5克。

[制法]将金银花、菊花、桔梗、甘草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2.合欢花方

[原料]合欢花15克,桔梗、生甘草各10克。

[制法]合欢花、桔梗、生甘草混匀,分3次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候温,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3.金莲花方

[原料]金莲花5克。

[制法]将金莲花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2剂。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4.玄参方

[原料]玄参、麦冬、桔梗、甘草各5克。

[制法]玄参、麦冬、桔梗、甘草一同放人保温杯中,冲人沸水,加盖焖20~30分钟,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