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1858500000092

第92章 铜奔马名称之谜

铜奔马于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城北雷台汉墓。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它体形矫健,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飞鸟,神势若飞,精美绝伦,一时间震惊中外,传遍天下。

自铜奔马出土以来,围绕着铜奔马,学术界有许多争论:铜奔马“马”的名称、马蹄下所踏属什么“鸟”、雷台汉墓主人是谁、雷台汉墓断代问题等。对此,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但这些观点孰是孰非,还有待于考古的新发现和史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关于铜奔马的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铜奔马”说。这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铜马俑的造型雄骏非凡,昂首嘶鸣,马蹄腾空,做风驰电掣般的奔驰状,又因其由青铜制成,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也称“青铜奔马”。

二、“马踏飞燕”说。最早是由郭沫若先生提出来的。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创作意境。因此,郭沫若先生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飞燕是鸟中飞速最快的,此马飞行特征很像飞燕,而且古代也曾以“紫燕”作为良马的名称,所以给它起了个很动听的名字“马踏飞燕”。

三、“马踏龙雀”说。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不是燕子,而是龙雀,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龙雀”在汉代被认为是“风神”,它原名叫“蜚(飞)廉”,是秦人的祖神,最早以“鹿”为喻,到了汉代,由“鹿”演化成“鸟”。到东汉时,“蜚(飞)廉”已易称为“龙雀”,且沦为天马之后的“三齐”之一,故张衡在《东京赋》中说“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以“龙雀”作为铜马俑身后“三齐”之一的创举,更可反衬出铜马俑的神速。因此该称为“马超龙雀”。根据这一说法,有人又提出,这个铜马应该是天马。龙雀既然是风神,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铜雀蟠蜿,天马半汉”,是称皇宫内与龙雀、天马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

四、“飞燕骝”说。前面几种说法看似有理,但不难发现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于是,有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的“紫燕光陆离”句,其中的紫燕就是良马。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紫燕皆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所以,铜马应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五、“天马——大宛马”说。认为铜奔马的原型来源于汉代现实生活中的良马大宛马。汉武帝酷爱好马,不惜兴师远征西域,以取得优良的大宛马。张骞通西域后,从西域得来西极天马、渥洼龙媒之类,更被当成是了不起的神物,为此还特意作了《西极天马之歌》,为帝王祭天礼乐之一。因此,学者认为铜马就是汉武帝从西域引进的西极天马造型。

六、“马神——天驷”说。有人提出,天马在汉代专指大宛汗血马及与此有关的宫内陈列品。因此,无论天马是指真马还是铜马,都只是皇室威仪的象征,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东汉墓将军又怎能例外?因此,有人提出这具铜马俑是“马神——天驷”。“天驷”本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驷”,亦为“马祖神”。秦汉以前,人们都崇拜“马王爷”。自商周以来,征战之中都少不了骏马,因而就产生了对马祖神的崇拜和祭祀。汉墓主人生前率兵戍边,供奉马神,死后殉葬将军印和铜制马神,也是很自然的事。这件铜马足踏飞鸟正好表现了“天驷”行空腾飞和其所处的位置。

应该说,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得通,但目前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不管最后采用哪个名称,这具铜马俑始终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相信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