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名人成长故事
18584800000020

第20章 外国篇(中)(1)

●数学天才高斯

高斯,1777年生于德国,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先后有155种数学专著出版,有“数学家之王”的称号。

高斯的父亲是泥瓦匠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有一次,当他计算着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告诉爸爸算错了。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父亲计算。父亲惊异地复核了一次,果然发现孩子说的是正确的。高斯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他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

高斯上三年级时,有一次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求1至100之和的算术题。不料,老师叙述完题目不过几秒种,高斯就第一个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没有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但当他检查完全班学生的石板,发现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而更令人吃惊的是,高斯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差级数的办法。即将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这样,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和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5050。

高斯的才华使老师十分激动,并感到内疚。原来,他不安心在乡村小学工作,看不起农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以后,他开始认真备课,努力教学。

高斯特别愿意和舅舅本茨在一起玩,舅舅也十分疼爱小高斯。他每次来到家中,总是给小高斯讲故事,做游戏,有时还带他出去捉蝴蝶、钓鱼、采蘑菇。

四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小高斯跟着舅舅到野外玩耍,他骑在舅舅的肩上学骑术,手里拿一根小树枝,嘴里高声叫着:“嘎!嘎!”俨然是一位威武的骑兵将军。

突然,奔跑着的“马”停了下来。原来从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舅舅为了开发小高斯的智力,便问:“小高斯,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到水下去呢?”

“木头轻呗!”小高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舅舅又弯腰拾起一个石头投到河中,石头“扑通”一声就掉进河里去了。他又问:“是那根大木头重,还是小石头重?”

“大木头比小石头重得多呀!”

比大木头轻的小石头为什么能沉到水下去,而比小石头重得多的大木头却浮在水面上,舅舅故意不给小外甥做解释,让小高斯自己去思考。于是,这个“为什么”长久地留在小高斯的脑海中,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着。

舅舅是个有心人,他为了让小外甥更好地成长,省吃俭用,买来不少好书送给小高斯。这一本本很有趣的书,使小高斯爱不释手。小高斯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他的数学奇才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成为数学大王。

●荒野雄狮拿破仑

在如今的法国南部,有一个鸡蛋形的小岛,名为科西嘉岛。岛内山峦起伏,丛林密布,主要生产谷物、水果和橄榄油。这个面积只有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小岛,曾经孕育了一位欧洲的巨人——拿破仑·波拿巴!

1769年8月15日,在这个小岛上的阿雅克修城,一个头颅硕大,四肢粗壮的男孩呱呱坠地了。他的父亲夏尔·波拿巴,给他起了个与叔叔同样的名字“拿破仑”,意思是“荒野雄狮”。

拿破仑小时候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合群,但却很好斗,喜欢征服别人,而且工于心计。

拿破仑共有八个兄弟姐妹,他是家里的老二,他的哥哥约瑟夫是他主要的欺负对象。他靠生就的一副蛮力,经常把约瑟夫掀倒在草地上,打他、咬他,而且在约瑟夫被打得还没回过神时,来个恶人先告状。因此,挨了打的约瑟夫还经常挨母亲的骂。可怜的约瑟夫只能忍气吞声,听受他的支配。

七岁时,拿破仑已经上学了。但他还是整天沉迷在玩耍打斗中,不知上进。一天,约瑟夫拦住了又要出去的拿破仑。

“拿破仑,我考你一道数学题怎么样?”

拿破仑抬眼瞟了一下他的“手下败将”,轻蔑地说:“好啊,约瑟夫。”

约瑟夫把写好的一张纸交给了拿破仑。拿破仑拿起一看,傻了!“啊,这是什么?我怎么看不明白?”紧张加上羞愧,拿破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了下来。

“怎么样,拿破仑,不会吧?看来你只是比我‘勇敢’罢了!”约瑟夫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

拿破仑的自尊心被深深地刺伤了,他抡起拳头吼道:“不,我不会认输,决不!”

喜欢征服别人的拿破仑忽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地征服约瑟夫。

从此,兄弟姐妹中再也见不到拿破仑游戏的身影了。当他们在花园里或草地上嬉闹时,拿破仑经常一个人悄悄溜走,拿本数学作业到海滨的一个小岩洞去做,往往一做就是几个小时。至今,那个“拿破仑岩洞”还保留在他的故乡。

拿破仑的父亲虽然是法国的贵族,但家境却不很富裕。拿破仑十岁时,就被送到法国一所公费学校——布里埃纳军校上学。

布里埃纳军校并不是好地方,呆板的生活和修道院差不多,而且老同学老是欺负新学员。穿着破旧的拿破仑一到那里,就成了他们的嘲笑对象。

由于科西嘉曾属于意大利,直到拿破仑出生前一年才归于法国,所以拿破仑一贯用的是意大利文。刚到巴黎时,他连用法文拼自己的名和姓都不会。这成了那帮贵族子弟之间的大笑话,他们模仿着他的科西嘉口音,戏弄他,开他的玩笑。

一天,一个贵族子弟又向他发出了挑战。

“喂,小个子,你说你们科西嘉是个勇敢的民族,为什么被我们战无不胜的军队所击败呢?”

拿破仑答道:“我们是以一当十,你们等着我长大到那时,我要极力惩罚你们。”

同学们的嘲笑没能压倒拿破仑,他始终对他们不屑一顾,他只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他知道,只有用功才能使他的将来免遭嘲笑,才能出人头地。

这段时期,他读了许多历史方面的书,他被书中那些伟大的统帅深深地迷住了。他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他们一样,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沙场上。

是金子总会发光。拿破仑潜在的军事组织才能,很快就让他在同学中脱颖而出了。

冬日的一个下午,天气特别冷,操场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同学们都被困在活动室里,拿破仑无聊地走来走去。突然,他高声地对他的同学说:“我们打雪仗去。”这在当时可是新鲜玩意儿,同学们欢呼着向操场蜂拥而去。

拿破仑先把他们分成两组,然后指挥双方修筑了堡垒,并按战术原理拟订了作战方案,一切就绪后,拿破仑就高高地站在用雪筑成的碉堡上,俯首下令,指挥双方用雪球作武器,时而进攻,时而防御,宛如一位主帅在指挥千军万马。一位教师看着拿破仑从容不迫的指挥,高兴地说:“拿破仑具有非凡的军事素质,这孩子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拿破仑的军事组织才能,不久就被前来视察的一位军官看中了。他在给上司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拿破仑健康状况:甚佳。性格:服从命令、诚实可靠,知道感恩。品行:很守规矩。一直以勤于研习数学而表现突出。史地知识尚可,才艺方面很弱。他会成为一名优秀水兵,值得送到巴黎军事学校。”就这样,五年的军校生活一结束,拿破仑就被保送进巴黎军事学校。在这里,他对炮兵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幸的是,在他刚入学半年时,他的父亲去世了。贫困的家庭更加拮据了,拿破仑决定提前毕业。他拼命地学习,一年后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被授予少尉军衔,那时他年仅十六岁。

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老天头一回赐给了拿破仑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收复了土伦。此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义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国人。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这样,年仅三十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十四年多。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这些改革对法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拿破仑还创编了法国公民法典,即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

●木偶王国的领导安徒生

安徒生,著名童话作家,1805年生,丹麦人。他毕生创作了160多篇童话,开创了童话创作的新纪元。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世界文库中的精品。

安徒生是高产作家,他除了写童话以外,还写长篇小说和剧本。他写的喜剧《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和剧本《穆拉托》,在公演中获得了很大成功。他还写了自传《我一生的童话》。

安徒生出身非常贫寒。他的祖父是一个农民,本来有些家产,不料一场大火把家当全部烧为灰烬。从此,祖父精神失常,被送进了疯人院。祖母也到疯人院里当了帮工,有时还要去讨饭。安徒生的父亲那时还年幼,但也不得不独自谋生,当了一个鞋匠。安徒生的母亲是一个洗衣妇,她年纪比父亲大十多岁。

父亲整天坐在小凳子上工作,他身边堆放着各种材料和工具。他的工作台上面挂着个小书架,上面有《阿拉伯故事集》,有荷尔堡的剧本和译成丹麦文的莎士比亚剧本,还有歌曲集。有时候安徒生在外面玩儿受了欺侮,他就推开手边的活计,对儿子说:“好,我来讲个故事吧。”于是,遥远国家的国王啦,大沙漠里的探宝人啦,奇异的名胜风光啦,讲得娓娓动听,慢慢在安徒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图画。有时候他朗读剧本,那里边又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故事。小安徒生手托下巴,睁大眼睛,静静地听着,显得那么入迷。

爸爸来了兴致的时候,还把安徒生带到野外的树林里去。那儿有白头翁,蝴蝶跳舞,蜜蜂歌唱,小安徒生叫着笑着,那么快活。爸爸看见了长腿鹳鸟,就讲开了,说鹳鸟是从很远的埃及来的,那儿有高大的金字塔,有炎热的太阳,鹳鸟要到埃及去过冬,穿过大洋大海,所以鹳鸟会说埃及话。

父母迫于生计而整日忙碌,有时不得不抛下小安徒生。他跑到外面玩耍,但那些富人家的孩子一见他就拳打脚踢,讥笑谩骂,说他“生得丑”,“穿得破”,“是下贱人的崽子”。

父亲为了安慰自己宝贝的独生子,给他特制了一些木偶玩具。从此安徒生就与木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异想天开地成立了一个傀儡戏班。他用破布缝了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把一个个木偶装扮成英俊的王子、美丽的公主、骇人的巫师、有钱的绅士等。他还请父亲当了这个戏班的“顾问”,自己任“编剧”和“导演”,整天演出各式各样的节目。

在安徒生八岁那年的一天,曾有一个自称为巫婆的贫妇到他家来求乞。安徒生的妈妈是迷信的女人,要求这乞妇先给他的小儿子算个命才给钱。结果乞妇给安徒生下了这么一个大预言:“这小孩子必将走大运,飞上枝头作凤凰。有一天整个欧登塞城会点起灯来向他表示敬意。”

1867年安徒生离开故乡欧登塞快有五十年了。欧登塞城正式请他回去庆祝。于是他在寒冷的12月荣归故里。当日全城的学校为了他放假一天,市民夹道欢呼,家家户户挂起红白国旗,在市政厅里全城的重要人物盛装聚集一堂,来接待这位从前穷鞋匠的儿子。

在夜间盛宴结束后,市长请安徒生站到一个打开的长窗户前,外面一城灯火,各行会的成员拿着火把到市政厅前向安徒生献歌。在这时刻,六十二岁的安徒生一定想到算命巫婆的预言终于成真了。

●进化论者达尔文

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生于英国希鲁兹别利,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医生。

童年时代的达尔文,经常去郊野捕捉昆虫,收集鸟卵,细心观察各类生物的形态和习性。达尔文家中有一座不小的花园,他和兄弟姐妹整天在绿树丛中玩耍。

儿时的生活环境,使达尔文产生了对生物学的兴趣。他很爱看书,科学书和文学书都爱看,尤其是喜欢《世界奇观》。这本书引起了他的幻想。他决心要去远游,认识世界。这对于他后来从事的科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不喜欢当时学校里一潭死水般的教条式学习,而希望通过接触实际,不断探索,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可是这一切在他的家人看来却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且认为他“是一个平庸的孩子,智力远在普通人的水平之下”。

为此,校长责骂他是“二流子”。爸爸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会!将来只会玷污你自己,也会玷污整个家庭!”

然而,达尔文的成才要归功于他的妈妈。她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家庭妇女,担当着照料家庭、教育儿女的责任。

妈妈教他认字、唱儿歌,给他讲故事。

一天,天气晴朗,妈妈领着达尔文和妹妹在楼前的小花园里玩耍,两个孩子采了一些花朵,又去捕捉蝴蝶。妈妈拿起花铲想给刚栽的树苗培土,她铲起一撮乌黑的泥土,用鼻子闻了闻,然后把它培在小树的树根旁边。

“妈妈,我也要闻闻。”达尔文欢天喜地地蹦跳过来,学着妈妈的样子闻着乌黑的泥土。

妈妈心想:孩子,你好好闻吧,这是大自然的气味。别看这泥土乌黑,但却是万物生长的基础。

妈妈正想着怎样通俗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突然达尔文提出了问题:“妈妈,您为什么要给树苗培土?”

“我要树苗像你一样茁壮成长。”妈妈说,“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青草育肥了成群的牛羊,我们才有了肉、奶;这泥土使花朵开放,蜜蜂才成群地飞来;这泥土滋养着玉米、高粱和小麦,我们才有了粮食和面包。”

“妈妈,那泥土里为什么长不出小猫和小狗来呢?”

妈妈是个很有耐心的人,她了解儿童的好奇心。她从来都不指责孩子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而是耐心地给孩子解答。她笑着对达尔文说:“小猫和小狗是猫妈妈和狗妈妈生的,是不能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我和妹妹是您生的,您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啊,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是谁呢,她又是谁生的?”

“听说最早的妈妈是夏娃,是上帝造的。”

“那上帝是谁造的呢?”

“孩子,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对于我,对于你爸爸,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谜。我希望你长大了自己去找答案,做一个有出息、有学问的人。”

也许从那时起,生命从何而来的问题就印在了小达尔文心中,直到他最终自己找到这个秘密的答案。

“妈妈,我将来要向爷爷和爸爸那样,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听了妈妈的夸奖,达尔文挺起小胸脯说。

“好孩子,只要你努力学习,一定会有作为的。”看着聪明可爱的孩子,妈妈脸上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