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善思的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生,湖南湘潭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毛泽东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和舅舅们都非常喜欢他。那时毛泽东生得高大结实,很懂道理,从不捣蛋惹事,很招外婆喜欢。毛泽东有一个舅舅开学馆教书。毛泽东闲着无事时,常跑到舅舅的学馆里去听课。他在这里接触到了一些识字、算术的知识,虽然算不上启蒙教育,但却培养了他的学习兴趣。
毛泽东八岁时被接回家。父亲毛顺生接儿子回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儿子送入私塾,开始正规的学习;二是让他在课余干活。
毛泽东开始入私塾学堂读书,只读了六年书。他除了听课和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外,还要在每天的早晚做家务活,到了农忙季节,还要帮助父亲下地收割庄稼和翻地播种。十四岁时,人手不够,活计又特别忙,父亲就让毛泽东停学下地干活了。尽管毛泽东不愿意中断学习,可是父命难违。
毛泽东天性好学,记忆力又好,在私塾的六年时间里,他学到了大量知识。尽管当时使用的课本都是诸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诗经》、《论语》之类的书籍,内容都很陈旧,可是,毛泽东却学得很认真,从中获取了深厚的古文知识。
少年毛泽东在紧张的课程和繁重的劳动之余,不是去睡大觉,而是设法找书来读。在偏僻的乡村,书是不多的。但通过亲友,他还是找来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精忠岳飞传》、《隋唐演义》等书籍。读这些被私塾先生说的“杂书”,毛泽东增长了文学和历史知识,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毛泽东非常善于思考,尤其表现在读书方面。这思考也不是冥思苦想,而是结合实际进行思索。比如,他读古典小说,常常思考和提出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作品里的主人公为什么都是帝王、将相、公主、少爷、书生?为什么没有农民?他提出的问题,在小伙伴和先生那里是得不到满意答案的。他只好自己默默地思索。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他发现:原来小说的这些主人公都是不种田的,是控制别人的;而农民是种田的,是被别人控制的。这样,他初步认识到了人间的不平等。
毛泽东善于思考还表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思考。1910年春,由于上年闹灾荒,春季粮食紧张,大批灾民饥饿难忍,涌到巡抚衙门请求救济。可是,统治者不仅不设法赈济灾民,反而开枪镇压,当场打死四十余人。大批饥民忍无可忍,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捣毁了外国洋行、轮船公司和税务所。清政府派兵残酷镇压。许多无辜百姓遭枪杀后,头颅被悬挂在长沙城南门外示众。暴动者的鲜血染红了济阳门外的识字岭。从长沙逃出来的人,控诉着反动统治者的暴行。那惨烈的情景使少年毛泽东久久不能平静。
他置身农民当中,清楚地知道,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不会起事造反的,而且他们起来请愿,仅仅是要求有口饭吃不致饿死。后来,毛泽东对美国友人斯诺说,长沙饥民暴动这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毛泽东对贫苦农民怀有极大的同情。就在长沙饥民暴动的第二年,韶山一带也闹起饥荒。灾民饥饿难熬,就纠集起来“吃大户”。毛顺生准备运往城里出卖的一批大米也被饥民抢走。毛顺生损失惨重,非常生气。毛泽东没有站在父亲一边,但又觉得饥民的做法也不对。少年毛泽东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到底该如何处理呢?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斗争中他找到了答案。
●高跷上练功的艺术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著名艺术大师,1894年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曾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但幼年时的梅兰芳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秉承其父母的艺术天赋,表现出超越常人的艺术特质。梅兰芳幼年时不仅记忆力、模仿力不强,相貌也很平常,甚至还有点儿先天近视,眼皮也有点儿下垂,缺乏小孩子特有的灵气和神韵,为此,教他唱戏的师父曾戏谑地称之为“死鱼眼睛”。多年过后,他的姑母在回忆当时的小梅兰芳时,说了八个大字:“言不出众,貌不惊人。”但是由于受其家庭影响,幼年时的梅兰芳就开始对京剧艺术情有独钟。
梅兰芳八岁开始学戏,和他父亲一样,学的也是旦角。一个男子要扮演女性角色,从嗓音到动作都要模仿女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使自己的嗓音变得圆润,模仿起来惟妙惟肖,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声,回来后练各种演员所必须练的基本动作,晚上还要念剧本、背台词、学唱腔,一段台词、一个动作往往要练上几十遍。他的脚上经常起着血泡,有时眼睛困得睁不开,但他并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仍然每天坚持不懈。有时连向来以严厉著称的师父都看不下去了,就说:“兰芳,去歇歇吧,明天再练吧。”
“不,我还没练好呢,还要再练一会儿。”师父看到小小年纪的梅兰芳竟然如此有毅力,知道其日后必成大器。
梅兰芳开始练功的方法很特别:双脚站在高跷上,借此练脚劲和腰腿之功。开始他站上去就倒,倒了又爬起来站好,如此反复循环,直到稳健自如为止。冬天到了,为了使自己的表演动作更到位,他就到结满了冰的冰场上去练习台步、跑圆场、舞枪剑,任凭扑跌摔打、腰酸腿疼。为了弥补自己眼神不灵活的缺陷,他特意想了一个好办法。他利用业余时间放鸽子、养金鱼。每当鸽子在天空中轻捷翱翔,自由翻飞,金鱼在水中追逐嬉戏、悠然而动时,他的眼睛就随着转动。长时间的苦练,终于使他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和灵活的眼神。他十岁登台演戏,二十岁就登上了“四大名旦”之冠的宝座,成为红遍全国的杰出艺术家。
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后,梅兰芳丝毫没有松懈,仍然“苦学苦练”不已。每天除了早起练声练功之外,白天、晚上演出之余还常常回到家里继续练。为了不在练声时打扰其他邻居休息,他特意在他的书房里放了一口绍兴酒坛,常常一个人对着这个酒坛唱。更有趣的一件事是,1951年夏天,他在武汉演《抗金兵》时,为了将剧中女英雄梁红玉擂鼓助威的飒爽风姿演活,他在自己的大腿上练习击鼓,渐渐地就入了角色。等演出结束,他的大腿上竟然被擂出了两个铜钱大的青斑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凭着自己的勤奋刻苦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演技,在日本的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后,立志要将京剧推出国门的梅兰芳又紧锣密鼓地筹划在美国的第一场演出。然而由于语言思维的差异,许多美国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艺术,演出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他及时调整了曲目,临时改变了舞台布置,使东方艺术的特点更加大众化。结果,后来的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梅兰芳本人也受到了电影大师卓别林的热情接待。美国有评论说:“中国的戏剧是艺术的真实,比生活更深刻。”
1935年,梅兰芳率团去苏联演出,同样获得了成功。有一场谢幕竟达十八次之多。梅兰芳用自己的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京剧艺术的魅力。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很快侵占了上海。早已耳闻梅兰芳大名的日本侵略者想尽一切办法要他在电台为他们播音。早已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恨之入骨的梅兰芳坚决地拒绝了。不久,他到了香港,日本侵略者又要看他的演出,被他再次拒绝。为了摆脱敌人的无理纠缠,他以有病在身为名不再登台演出。
一次,事先得到梅兰芳佯病消息的日军,借庆祝“大东亚圣战”一周年之际,再次派人找到梅兰芳,威胁说,如果他拒演就要按军法处置。早已经看清日本侵略者真正面目的梅兰芳决定将计就计,连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平时,他只要打预防针就发烧。日军见他果然高烧不止,以为他真病了,只好失望而归。日本投降后,精神抖擞的梅兰芳大师又重返他钟爱的京剧舞台,展现他的艺术魅力,直到1961年夏天,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为止。
●一座小桥造就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茅以升是我国现代的桥梁专家。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铁桥,是他设计并领导施工的。建设亚洲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时,他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并负责指挥设计和施工。一座座巍峨矗立的大桥,倾注了他无数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1907年端午节,在茅以升的家乡南京市,举行了一场热闹非常的龙舟比赛。秦淮河两岸以及文德桥上,黑压压地挤满了观众。
刚刚年满十一岁的茅以升,早就热切地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不巧得很,就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他突然病了,不得不躺倒在床上。他把希望寄托在小伙伴们身上,热切地盼望他们快些回来,给他讲一讲赛龙船的盛况。谁知小伙伴们却是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
“不好了,秦淮河上出事了!”大家气喘吁吁地说。
“怎么啦!”茅以升愣了一下,慢慢坐起来问,“是龙船翻了吗?”
“不,是看赛龙船的人太多,把文德桥压塌了!”
“幸亏你没去,要是去,说不定也掉到河里去了。”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边说边觉得后怕。
“文德桥?”茅以升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德桥怎么会塌呢?”
“不结实啊!”小伙伴同异口同声地回答。
“掉到河里的人多吗?”
“可多了!当时河岸上哭声一片,别提多惨了!”
听到这里,茅以升两眼噙满了泪花。他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脑海中闪出文德桥塌下的惨景。
“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习造桥,为咱们老百姓造结结实实、永不倒塌的桥!”茅以升突然用颤抖的声音发誓般地说。
“好孩子,有志气!”父亲过来,赞许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给他以深沉的鼓励。
从此茅以升幼小的头脑,便被“桥”这个字眼牢牢占据了。大人带他外出,只要见到桥,不管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要在桥上桥下来回奔走,从桥面看到桥桩,兴趣盎然,流连忘返,从来没有看够的时候。
阅读古曲诗文,只要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者段落,他总会立刻抄在本子上;见到有关桥的画面,也会像珍宝似地收藏起来。
茅以升经过发奋努力,勤奋学习,逐渐成长为闻名中外的著名桥梁专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生,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恩来不愧是一代伟人,他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职务,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在外国友人中也有极好的口碑。周恩来逝世时,联合国破例为他下半旗致哀,按规定联合国只为逝世的国家元首下半旗而不给政府首脑下半旗。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从祖父一辈迁至江苏淮安。周恩来生下不久,祖父病逝。父亲周劭刚为一家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寻找职业,然而只能拿低微的工资,难以养家餬口。周恩来的小叔父周贻淦自幼体弱,不能负担家务。在周恩来不满一周岁时,为了给小叔父“冲喜消灾”,家里便把他过继给小叔父。可是,两个月后,小叔父病故。幼年的周恩来便由嗣母陈氏养育。陈氏出身书香门第,知识丰富,尤善诗文书画。她宠爱周恩来,为养育他费尽了心血。周恩来三四岁了,聪明机敏,天真活泼,嗣母更是高兴,每天兴致勃勃地教他识字、背诵古诗词。幼年的周恩来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很快就能熟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多首诗词,在同辈中以博闻强记著称。嗣母经常爱抚地把他拢在怀里,或听他流利地吟诗词,或看他紧蹙浓眉沉思的神态,心中无比欣喜。
夜深人静时,嗣母还常在油灯下,讲些动人的故事给周恩来听。从出生在淮安的名将韩信垂钓的河滨,乞食漂母,忍辱胯下,到南宋英雄梁红玉在淮安筑建新城,击鼓抗金兵;从关天培虎门炮台壮烈牺牲,到震撼全国、气壮山河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些悲壮的历史故事、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种子。
周恩来十二岁那一年,来到东北重镇奉天即现今的沈阳大伯父家,就读于东关模范学校。这所学校既教中国的经书,也介绍一些西方的新书。周恩来从私塾转到新式学校,感到非常高兴。他学习非常勤奋,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国文老师尤其器重周恩来,常常把他的作文贴在黑板上作为范文展览,供同学们观摩。这位老师还深有感触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
在一个新的学年开始的时候,学校的魏校长跑到周恩来所在的班级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为父母而读书”;有的同学回答:“为自己的前途而读书”;也有的同学回答:“为光宗耀祖而读书”。可是周恩来却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1年10月10日,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变革。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解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这给周恩来和东关模范学校的师生们以极大的鼓舞。周恩来找来一把剪子,剪掉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表示同反动的清朝政府决裂。他是学校中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同学也都剪掉了辫子。
●大文豪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著名作家。
在北京的西城,有一个小胡同,叫“羊圈胡同”。“羊圈胡同”非常小,全是低矮的草棚一样的房子,住的老百姓都是些穷苦人家。每逢刮风下雨,小胡同里低洼的地方就成了水塘。冬天,这里奇寒无比,屋里和屋外一样冷,缸里的水常常冻得结成冰。这里的老百姓吃的东西,常常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有的人家长年只能从菜市场里找些烂菜叶子吃。
1899年2月3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老舍就降生在这个小胡同里。老舍有四个姐姐和三个哥哥,他最小。由于生活艰苦,长大成人的只有五个——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老舍。老舍出生时是狗年,姑母就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名字——小狗尾巴。
老舍的妈妈靠拼命地给人洗衣裳来养活一大家人。由于长年地洗衣裳,妈妈的手始终都是鲜红和微肿的。而晚上,她还要在一盏小煤油灯下,做白天接下来的缝纫活。
过年了,老舍喜欢到大街上看人家放焰火,看人家穿新衣、戴新帽。每当他看到街上谁家又宰了两头大猪,谁家又弄了一大筐冬天看不到的水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我们家的饺子肉少菜多,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不要去看人家的了。别看咱们家穷,可咱们要穷出志气来,让别人看到咱的腰不是泥做的,硬着呢。”穷要穷出志气来,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老舍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