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一生的健康计划书
18583900000005

第5章 日常饮食与健康(1)

马克·吐温说过,保持健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你不愿吃的东西,喝你所不爱喝的饮料,做你所不想做的事情。显而易见,饮食在健康的领域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事实上,日常饮食不但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感官享受,也是一种影响着我们的生命的浪漫艺术。

科学搭配三餐营养

一、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第一基石

这就是传说中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理平衡,戒烟戒酒。而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第一基石。合理膳食就是根据人体所需,把一日三餐所需的营养物按一定比例,一定数量进行科学配餐,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其中包括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荤菜与素菜,粗粮与细粮,豆类与薯类,主食与副食等食物的合理搭配。

通常来说,我们一天需要的营养,囊括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摄取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1/3左右,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所需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活动提供热量,所以所要摄取的热量相对要高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所要摄取的热量应该是这样的,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每日三餐并不仅仅为了体现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人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若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每日三餐最为科学合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有所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小时比较合理。

二、影响一日三餐的几个特殊因素

一日三餐与生物钟:现代研究证明,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人体内的消化酶特别活跃,这说明人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

一日三餐与大脑: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量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约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一日三餐,肝脏即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

一日三餐与消化器官: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约需30~60秒,在胃中停留4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小时,从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三、一日三餐如何选择食物

我们一日三餐选择食物,调配方式,以及烹调方法,都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克,中午吃200克较为合适。

如何科学搭配早餐呢?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每天科学合理地吃好一顿早餐,可使人延年益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且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前一天晚上所摄取的营养已基本消耗掉了,早上只有再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活动的需要。早餐选择易消化、吸收,且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尽量让生食的比例占最高,如此这般,这样的早餐就是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克之间,热量应为700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学搭配。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

副食种类的选择较为广泛,诸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然后搭配食用。一般宜选择50~100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若是白领族少劳力的工作群在选择午餐时,可选简单一些清烫茎类蔬菜、少许白豆腐、部分海产植物作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须吃少。晚餐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有的家庭,晚餐是一日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这一餐格外丰盛,这种做法与健康理念不符。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晚餐时仍应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盘,内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时可用海苔卷包起,多一些花样。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可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一般来说,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哩、肉桂等皆可。而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尽量在晚上八点以前完成,若是八点以后任何食物都会增加身体的负担。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

健康小贴士

康熙皇帝玄烨,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代君王,又是对医学颇有造诣的“医生天子”,尤其是他的饮食观,给今人以启迪。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珍馐厚味,在他的食物谱中不见马牛羊和鸡犬豕之类的厚味,有的是鱼虾果蔬食品。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他强调“适可而止”。他亦说“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还有,就是慎饮食。这是对食物的审慎,亦即对食物质量的要求。首先强调要排除饮食中杂质,尤其是水。他认为“饮食物中,水为最切”。他对各地贡来的水和巡行在外用的水,定有自己的制取方法和定夺标准,并著有《水性记》一文而载入史册。其次为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康熙主张老年人饮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有益。

晚餐过剩的“八宗罪"

在日常生活中,“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这则养生经验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可实践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据一项调查发现,人们餐桌的特点是晚饭最为丰盛,如各种高热量、高脂肪,以及高蛋白的食物争先恐后都上了我们晚餐的餐桌。那么这样长此以往地吃下去,如此丰盛的晚餐,已让我们的身体产生负累感,那么,就让我们找出晚餐过剩的“八宗罪”。

第一宗罪肥胖

如若晚餐吃得过饱,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浓度就会增高,从而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因为人们在晚上一般活动量较少,热能消耗很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渐使人发胖。因此,中老年人晚餐宜清淡,摄入的热量不应超过全天总热量的30%,这对于防止和控制发胖有不可言说的好处。

有研究员曾做了这样一个晚餐实验,对50位住在巴黎、中等生活水平的在职法国人与50位美国人进行晚餐调查比对,要求被调查者记下每日进食日记。结果发现,每日下午2点前热量的消耗,法国人占每天摄入量的57%,美国人仅占38%;法国人一天的小吃平均1.1次,与全日摄入量的8%,而美国人日小吃平均2.9次,占22%;法国人在摄入量最多的中餐后还要工作5小时,而美国人则将一日最丰富的进食放在夜餐,之后进入睡眠,热量消耗甚少。因此,美国人肥胖者多,发病率也较高。

第二宗罪尿结石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内经》中把“淋”分为数种,其中“砂淋”既表明从尿道排砂石的症状。中医才把尿结石称为“石淋”。如谓“溺中有砂石之状,其溺于盆有声”,中医认为这种沉淀凝结主要是由于肌体内肾虚,膀胱生热所致。可见尿石症,自古有之。

据专家研究,尿结石与晚餐吃得太晚有颇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吃得过晚,人们大都不再进行活动,就去上床睡觉,因此晚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的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结石。日本松下医院曾对270名尿结石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的97人大都在21时后进晚餐,25人有吃完夜宵就上床睡觉的习惯。

第三宗罪高血压

晚餐过多地进食肉类,不但会增加胃肠负担,而且会使体内的血液猛然上升,再加上人在睡觉时血液运行速度大大减慢,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得高血压病。据科学实验证明,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压、肥胖症的人如果晚餐爱吃荤食,害处就翻倍袭来了。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晚餐应清淡,食量也不宜多。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并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黏稠,促使血栓形成。

第四宗罪冠心病

如若晚餐摄入过多热量会引起血胆固醇增加,肌体不能将过多的胆固醇代谢转化,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这两种脂蛋白会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成为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又一大原因。冠心病患者更不宜吃丰盛的晚餐,饱餐后,胃腹胀满,可压迫腹主动脉,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第五宗罪糖尿病

如果每晚都是饕餮大餐,会使血糖升高,而中老年人利用糖的能力下降,就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加重胰腺负担,促使胰腺的衰退、老化,造成胰岛细胞功能早衰,终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亦可因长期晚餐过精、过饱导致肥胖后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控制饮食,更应严格控制晚餐。

专家指出,压力大,运动少,晚餐吃得太丰盛,是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现代人压力大,容易产生兴奋反应,使血糖激素升高;另一方面,现代人的午餐吃得简单,使得晚餐珍馐满桌。而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

第六宗罪肠癌

长期进食高蛋白和高脂肪性类的晚餐,而食入蔬菜过少者,由于夜间活动少,食物不能全部消化,肠蠕动缓慢,积粪在结肠内贮留时间延长,可产生胺、酚、氨、吲哚等毒性物质。这些有毒产物可增加肝肾的负担和对大脑的毒性刺激。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肠腔内的停留时间,故促使大肠癌发病率增高。

第七宗罪猝死

晚餐不当可引起急性胰腺炎。如晚餐时暴饮:暴食或酗酒,促使胰腺分泌增加,腺体内压力升高,可发生胰腺管功能性梗阻。如患有十二指肠溃疡、胆道蛔虫病者,过食晚餐会使胰酶激活产生自身消化,引起急性胰腺炎。如果胆道口壶腹部位原有结石嵌顿、蛔虫梗阻以及慢性胆道感染等,则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猝死。

第八宗罪多做噩梦

晚餐吃得过饱,胃肠的充盈会刺激植物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而且,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运动也会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使大脑的部分细胞活跃起来,一旦“兴奋波”扩散到大脑皮层的其他部位,就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梦。噩梦常使人感到疲劳,久之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吃好晚餐是一门大学问。晚餐“过剩”或者“过盛”都会引来疾病的不休纠缠,给健康带来难以估料的伤害。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大计,要科学合理地搭配三餐,不要让晚餐成为我们健康的“软肋”。

健康小贴士

晚餐吃粗粮容易导致失眠。国际知名TNS市场研究公司对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杭州、广州六城市2657名15~69岁市民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广州成年人失眠率最高,达68%。专家认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睡眠习惯不好等,是失眠几率高的主要原因。

“饮食结构不合理之所以成为主要原因之一,除了食物的营养搭配不合理外,还有可能是许多人晚餐吃了一些容易影响睡眠质量的食物,比如红薯、豌豆、玉米、辣椒等。”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熊新英指出。

关于喂养新生儿的小知识

新生儿俨然是可爱的小天使。想要对喂养新生儿的注意事项了如指掌,那么,就要对婴儿的消化系统特点和营养需求了然于胸。关于满月儿消化系统特点是,除胰淀粉酶外,其余的消化酶均已足够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而早产儿因为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新生期只需奶喂养就足够了。过早地喂养奶糕、米粉等食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生两周内食管和胃的肌肉发育不全,尤其是胃的出口(幽门)比入口(喷门)肌肉发育好,吃完奶后立即挪动孩子会出现溢奶情况。新生儿的小肠吸收能力较好,肠蠕动较强,排便次数也较多。

新生儿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基础代谢和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基础热量消耗为50Kcal/kg,加上活动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社长需要,每日所需热量为100~120Kcal/kg。早产儿由于吸吮能力较弱,食物耐受力差,常在出生后一周之内不能达到如上所需。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后,我们再来看母乳喂养新生儿时,八个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