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1858200000044

第44章 艺术名流(6)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D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巴赫的音乐,可以说是构成欧洲音乐殿堂的一根重要支柱。对于整个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来说,巴赫的音乐成就,可以说是架在这座殿堂上的圆顶;对于其后的欧洲音乐发展来说,虽然直到19世纪巴赫才具有真正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一旦产生,便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当巴赫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具有新的文化意义时,他的音乐作品才对现代音乐具有“启示录”的意义。而对于后人来说,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可能理解欧洲音乐;未能深入研究过巴赫的作品,就难以成为一个严谨的、精通其专业的音乐家;若不能透过巴赫音乐纯朴的形式、精练的技巧乃至宗教音乐形式上的“外壳”,体验到巴赫音乐中蕴藏着的很深的思想情感,也就难以透彻地认识巴赫音乐的本质。

在巴赫生活的时代,德国处于政治分列、经济落后的状况,文化艺术暗淡无光。外国的、例如法兰西、意大利、英吉利的文化,在德国占绝对优势,自己的民族文化受到轻视。恩格斯曾形容道:“从那个时候起,棍棒和鞭子就在国内占了统治地位;和整个德意志一样,德意志农民降低到极卑微的地位。”在这样情况下,教堂自然成了人们寄托精神情感的地方。

巴赫生时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大部分作品非但没有得到出版,也不为人们所理解。“伟大的巴赫”反倒是指他的儿子埃曼纽尔·巴赫。当时人们只承认巴赫是一个演奏家、乐器鉴定家。他在音乐创作中所建立的丰碑伟绩,在他死后多少年方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所推崇。

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一些巴赫的作品时,惊呼道:“他不是小溪,是大海!”这句话道出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巴赫才华的赏识和赞叹。巴赫的才华及其音乐形式的多样、思想的深刻犹如大海,以它的深奥莫测的渊流、变幻无度的色彩、悠然而逝的啸声,令人肃然起敬。巴赫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大部分已散佚,但留下的也不少,约有五百多部。

音乐史上作品多产的作曲家也不乏其人,但一直到今天,在乐坛上能与之相比的人却是寥寥无几。除歌剧外,巴赫的创作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作裁。恩格斯称他为德国黑暗时代的“闪光”。

我非勤勉不可,有谁能像我一样的勤勉,就能有同样的成就。

——巴赫

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

被称为“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就像一只歌颂生活的鸽子,飞遍了全球。

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也叫约翰·施特劳斯,为了便于区分,人们称其父为老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但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故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但一般情况下,提到约翰·施特劳斯这个名字,通常特指小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从小爱好音乐,他小的时候,父亲指挥的乐队经常在家里排练,由于平时耳濡目染,他在7岁时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可是父亲极力反对儿子学音乐,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孩子跟自己一样疲于奔命。老约翰·施特劳斯常为应付演出而搞得筋疲力尽,这种永不得闲的日子使他心情焦躁,终生不得安宁。因此,施特劳斯于幼年时未能学习音乐,而被送去学商业,16岁后他曾在家里学习当银行家的课程。但是,他依然酷爱着音乐,并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他母亲暗中请老约翰·施特劳斯乐队领班教他拉小提琴,后来还请到教会里当乐长的约瑟夫·德列克斯勒教他作曲。

施特劳斯18岁时,因为父亲不要他学音乐,甚至告到法院,结果儿子胜诉。这一年,他尝试写宗教音乐,但是他感到与自己的个性格格不入。他一直喜爱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音乐,尤其是奥地利人民喜闻乐见的维也纳圆舞曲,以至于后来他的才华在此得到极大发挥。

1844年,他19岁时,经过几番周折后终于取得市当局的许可,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当时第一流的舞蹈场所举行了第一次演奏。在这场演奏会上,他正式登台指挥。演出的作品有他创作的《寓意短诗圆舞曲》及其他的三首圆舞曲,而《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听众“再来一遍”的强烈要求下,竟连续重奏了19遍。可以说,这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第二天,维也纳一家报纸写道:“好好休息吧,兰纳。晚上好,老施特劳斯。早上好,年轻的施特劳斯。”这足以表明年轻的施特劳斯时代到来了。

施特劳斯的音乐活动得到了维也纳市民的支持,他组织的乐队开始与父亲的乐队分庭抗礼,甚至他们也能到外地巡回演出了。1846年,他表面上已和父亲和解,但他拒绝加入父亲的乐队,依然率领着自己的乐队进行演出活动。

1848年爆发欧洲革命时,年轻的施特劳斯怀着真挚而激动的心情加入了革命队伍,他身穿国民自卫军制服,用琴弓指挥《马赛曲》。同年,他第一次出国巡回演出到罗马尼亚,他代表奥地利人民向奥地利领事说:“人民要求民主和自由,不需要你这样的官吏。”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施特劳斯开始着手创作规模较大的演奏会用的舞曲体裁,他的许多优秀的维也纳圆舞曲大部分是在这以后创作出来的。70年代是他创作轻歌剧以及大型舞曲的时期。他之所以要创作轻歌剧,主要是受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和奥地利作曲家索贝的影响。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120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

在19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施特劳斯一共创作了36部轻歌剧,包括《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其中《蝙蝠》和《吉卜赛男爵》已成为维也纳轻歌剧的代表作。他只用了42天就完成了《蝙蝠》这部作品,《吉卜赛男爵》在他60岁生日前夕上演,连续演了84天。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施特劳斯演奏了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直至今天,这些剧作仍在世界各地的大剧院里经常演出。

施特劳斯是个多产作曲家,他的作品号码编到479号。他的轻歌剧欢快热情、幽默而格外富于韵律性,以明朗、舒展的旋律著称的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对其他体裁的专业音乐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施特劳斯的一生完全在创作和演出中度过,他的指挥和演奏光彩焕发,能使听众为之心旷神怡;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赢得了许多作曲家如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封·彪罗和瓦格纳的高度评价,封·彪罗曾称他为“绝妙的魔术家”,并说“他亲自指挥演奏自己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音乐享受”。约翰·施特劳斯于1899年6月3日在维也纳逝世,时年74岁。维也纳人民为他举行了有10多万人参加的盛大的葬礼。

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他那富于生活气息的优美动听的,反映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的作品,仍然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

——约翰·施特劳斯

现代雕塑的开拓者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是现代雕塑的开拓者,闻名世界的伟大雕塑家,他的《思想者》《青铜时代》《吻》《巴尔扎克纪念碑》《雨果纪念碑》等都是后世公认的传神杰作。

罗丹1840年11月12日出生于巴黎拉丁区巴莱特三号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亲是警察局一位普通雇员,母亲是佣工出身的平民妇女。

童年的罗丹最热衷、最迷恋的就是趴在地上画图。父亲并没有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画家或雕塑家,家里也似乎缺少一切培养艺术家的条件,甚至连画图的纸和笔都没有。小罗丹为了画画,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一切可以用来画画的纸张和用来代替笔的木炭。他喜欢用黑色的木炭在洁白的纸张上留下清晰的痕迹,经常趴在地上或坐在餐桌旁笨拙或专心致志地画画,他画爷爷、画妈妈、画姐姐,画那些使他幼小的心灵感兴趣的一切事物。母亲性格温和懦弱,虽然她常常抱怨找不到引火用的废纸,却还是任凭罗丹把能用来画画的纸都画满了各式图画;而他的父亲一直希望罗丹将来能掌握一门手艺,过殷实的生活。

罗丹5岁时被父亲送到一所耶稣会的学校。罗丹讨厌背诵那些宗教教义的问答,对于算术他好像永远也弄不清楚,历史、文法课、拉丁文他也觉得很乏味,一切课程都引不起他丝毫的兴趣。因此,罗丹的功课一直很差,盛怒的父亲经常教训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当一切惩罚都无济于事时,父亲决定给儿子换一个环境,便把这个脑子笨拙的儿子送到罗丹的伯父亚历山大主持的学校里。罗丹的伯父有着诺曼底人的那种充沛的精力,他对侄儿的教育充满了信心,他想方设法帮助侄儿弄懂那些拼字、作文以及拉丁文法,但收效甚微。这一方面由于罗丹的视力太差,他始终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另一方面他的确把大部分才智都放在了绘画上,所以他的功课仍是几乎没有一门的成绩可以引为自豪的。有一次,罗丹上课时画画被老师发现,老师用戒尺狠狠地打他的手,致使他有一个星期不能握笔。当老师再次抓住他时,气恼地用鞭子代替戒尺将他抽了一顿。罗丹不仅不屈服,反而将老师也画成漫画,自得其乐。4年后,罗丹离开了他伯父的学校,回到家里,这时罗丹已经14岁了。

伯父对罗丹在他那儿4年的表现如何评价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一定认为侄儿不适合继续求学。罗丹回家后不久,父亲就把罗丹叫到面前,父亲显然已经对罗丹的学业失去了信心。他认为罗丹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儿子,既然学习不行,就应该去工作。父子俩开始了一场真正的冲突,罗丹此时已认清自己所需的:就是要画画,这对他至关重要。冒着触犯父亲的风险,他明确讲出了自己的愿望:“我要学习画画。”父亲大怒,他绝不允许儿子做出这种愚蠢的选择。要知道,巴黎当时有几千个画家,他们大都穷困潦倒,父亲希望儿子能找一个正当的职业,能够安身立命。他不能让儿子走一条可能连自己都养活不起的道路。父亲的看法合情合理,他没有那么多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能发现儿子与众不同的内在潜质,他愿意按照生活中的一般规律和常识来判断儿子的前途。父亲就是父亲,不是伯乐,所以他坚决反对儿子的怪念头。罗丹比父亲更加坚定,更加固执,罗丹坚持说:“我必须学画画。”

罗丹的父亲同意罗丹去报考波提特设计学校,因为这是一所免费的寄宿制学校,专门造就美术实用人才。与其说这儿训练艺术家,不如说是训练制图员。父亲想:罗丹至少可以学习一门手艺,毕业后做一名雕刻师或木匠。

波提特设计学校的勒考克老师不仅是罗丹的启蒙老师,而且成了他终生的支持者和莫逆之交。刚开始,罗丹被光怪陆离的色彩所吸引,一心想当油画家,但这所免收学费的学校并不供给学生画布和颜料,罗丹家境贫穷,负担不了这笔开支。罗丹只好在教室走来走去,寻找别人丢弃的破旧的画布,拣废弃的颜料,但画画最需要的好颜料总是被挤得一干二净,没有必需的颜色,他连一幅素描都无法完成。正当罗丹绝望地想辍学时,勒考克老师觉得不能坐视一个才气纵横的学生断送前程,他告诉罗丹可先去学雕塑,因为这样不需用纸与笔,所需的粘土也不贵,颜料和画布他再去想办法。到了雕刻室后,罗丹很快对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雕刻比绘画对他来说更合适。雕刻靠的是手的触觉,不像绘画靠的是视觉的艺术,因为他的视力并不好。他请求勒考克老师让他留在雕刻室学习,勒考克老师没有反对,但他仍提醒罗丹,雕刻是比绘画更费力不讨好的一种职业,是毫不赚钱的艺术,而且学习的时间要更长。事实正是如此,当时的法国,雕刻的地位还不如绘画,因为绘画还可以依靠私人的赞助和收藏,而雕刻作品是公众的艺术,只有政府和美术馆才会收买。

罗丹却从此迷恋上了粘土和石块,与雕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段时期,上课、画画、塑模,几乎就是罗丹生活的全部。经过了刻苦勤奋的三年,罗丹觉得他已经有资格报考巴黎著名的美术专科学校了,便请勒考克老师推荐他参加考试,谁知他连考三次,都失败了。据说,这一方面是由于罗丹的雕塑风格不符合学院派的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罗丹是勒考克的学生,学院派宿敌的高足,是怎么考也考不进艺术学校大门的。因此,第三次考试结束时,监考老师在罗丹的名字旁写了一句:“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但是此事对罗丹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甚至感到作为雕塑家,他的生命结束了。

在以后的几年里,为了维持生活,罗丹曾从事过多种手工技艺,像做金银首饰、塑制模型、烧制陶瓷、当装饰工人以至木匠、泥水匠,还给雕刻家当过助手。他说:“我就是这样学会了我职业中的一切本领。”

后来,他拜巴史为师,在剧院做装饰雕刻,为卢浮宫的长廊做装饰浮雕。此间,他和一个叫贝莉的年轻漂亮的缝纫女工相爱了,从此她忠实地为罗丹做着他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