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最美的诗歌
18573900000088

第88章 夜莺颂

济慈

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

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

又像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

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

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

你呵,轻翅的仙灵,

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阴影,

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季。

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

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

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

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

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

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

给嘴唇染上紫斑;

哦,我要一饮而离开尘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隐没:

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

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

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

这使人对坐而悲叹的世界;

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

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

忧伤和灰色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飞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车驾,

我要展开诗歌的无形羽翼,

尽管这头脑已经困顿、疲乏;

去了!呵,我已经和你同往!

夜这般温柔,月后正登上宝座,

周围是侍卫她的一群星星;

但这儿却不甚明亮,

除了有一线天光,被微风带过,

葱绿的幽暗,和苔藓的曲径。

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

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

在温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

这个时令该把哪种芬芳

赋予这果树、林莽和草丛,

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

这绿叶堆中易谢的紫罗兰,

还有五月中旬的娇宠,

这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

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萦的港湾。

我在黑暗里倾听:呵,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

我在诗思里用尽了好的言辞,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

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

当你正倾泻着你的心怀

发出这般的狂喜!

你仍将歌唱,但我却不再听见——

你的葬歌只能唱给泥草一块。

永生的鸟呵,你不会死去!

饥饿的世代无法将你蹂躏;

今夜,我偶然听到的歌曲

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悦;

或许这同样的歌也曾激荡

露丝忧郁的心,使她不禁落泪,

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

就是这声音常常

在失掉了的仙域里引动窗扉:

一个美女望着大海险恶的浪花。

呵,失掉了!这句话好比一声钟

使我猛醒到我站脚的地方!

别了!幻想,这骗人的妖童,

不能老耍弄它盛传的伎俩。

别了!别了!你怨诉的歌声

流过草坪,越过幽静的溪水,

溜上山坡;而此时,它正深深

埋在附近的溪谷中:

噫,这是个幻觉,还是梦寐?

那歌声去了:——我是睡?是醒?

(查良铮译)

诗人小传

济慈像

济慈(1795—1821),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818年根据古希腊美丽神话出版长诗《安狄米恩》,受到著名诗人拜伦和雪莱的重视与鼓励。这一年,诗人爱上了范妮?布恩小姐,同时身体状况也开始恶化。交织着痛苦、贫困和甜蜜,诗人进入创作鼎盛期,写下了大量著名诗篇,先后完成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等著名长诗,还有最脍炙人口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赋》等诗歌,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1821年,年仅25岁的济慈前往意大利休养,不久因病情加重离世。

品茗赏诗

1818年,济慈23岁。他患上了肺痨,同时和范妮?布恩小姐热恋,心中充满着悲愤和对生命的渴望。在一个深沉的夜晚,在浓密的树枝下,在鸟儿嘹亮的歌声中,诗人一口气写下了这首8节80多行的《夜莺颂》。

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用美丽的比喻和一泻千里的流利语言,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由世界的深深向往。夜色温柔地向四方扩散,月亮悄然爬上枝头,诗人跟随微风通过暗绿长廊和幽微曲径,仿佛来到了更加美妙的世界,花朵盛开,香气弥漫,装点五月。诗人感受着夜莺的指引,感受着沉静的世界,沉醉,沉醉,盼着夜莺带着自己常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