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最美的诗歌
18573900000037

第37章 采莲曲

朱湘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

微波,

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蓬,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飔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间,

虚空里袅着歌音。

诗人小传

朱湘(1904—1933),字子沅,生于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2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夏天》。1926年自办刊物《新文》,只刊载自己创作的诗文及翻译的诗歌,自己发行。因经济拮据,只发行了两期。1937年第二本诗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学美国,回国后,他生活动荡,为谋职业到处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渐激化。其间曾任教于安徽大学外文系,但又与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从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纵身跃入清波……

品茗赏诗

《采莲曲》是朱湘的得意之作,无论在形象、风格,还是在形式、技巧上,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诗中着意表现一种宁静的风格,一种“东方的静的美丽”,美得出奇,也静得出奇。

形式上的刻意经营及其上佳效果,是朱湘的心血所在,诗歌的章节、字句、音节和节奏,和谐婉转、精致考究,与东方气息紧紧相连。章节与章节之间保持了十分严格的对称,各诗行却长短有别,诗人就是通过这样的诗行,传达出了一种难得的节奏感。

诗中的音韵是活动的、流畅的,随诗歌情绪摇曳变幻。像“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这样的音韵搭配就很有生气。像“左行/右撑”、“拍紧/拍轻”、“波沉/波升”这样的短句,更是朱湘的得意创造,“以先重后轻的韵表现出采莲舟过路时随波上下的一种感觉”。朱湘在格律上的探索,对后来者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