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18572600000076

第76章 展讯通信CEO清华演讲(1)

武 平 2007年11月

武平,展讯创始人之一。现任展讯通信公司总裁兼CEO。其曾在MobiLink Telecom公司任VLSI设计主管,在Trident Microsystems担任设计组经理及在瑞士Biel从事IC设计工作。在系统集成电路、混合信号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技术管理经验。2000年和一些海外学者决定怀着为祖国解决核心技术的理想,回国创业。2001年一同创立展讯通信(上海)公司。开始了创“芯”的梦想。2007年成功推动展讯通信在纳斯达克上市。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回到清华同大家做一次交流。

我们在座的这一代人对创业和创新肯定有不同的新的理解。我在前面就走了这样一段路,我们这批人是“文革”之后最早的一批清华毕业生,也是最早的一批出国留学生,这批人积累了一些经验。一般清华的学生对事业的追求还是蛮多的,很多时候有种很浓的科技报国的心情。今天回来清华演讲也是把我们这么多年的心得跟大家交流一下。大家可能也有一些问题,在后面的环节可以问我,非常感谢有这么多同学能来分享我们展讯的体会。

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清华情结,正如刚才主持人时光讲的一样,我们的创业过程当与清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听后可能也会有许多的感触,我也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我想我们的在校生可能对展讯不太了解,我先对展讯做一个介绍。展讯的总部设立在上海,另外还有几个分支,北京是在中国最大的一个分部,就在清华东门的科技园,深圳有一个展讯的技术中心。在美国最大的分支是在加州硅谷,那是美国高科技集中的地方,全球大概65%的高科技投资在了这个地方,在美国的第二分支设在圣地亚哥,也在加州。展讯的发展过程是比较快的,从2001年7月在硅谷、上海同时成立,到今年6月2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整个过程中,有些事情成为了我自己始终解不开的谜。举个例子,展讯是2001年6月28日拿到风险投资的资金开始创办公司,而这与今年6月2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日期上只差了一天。如果说这是奥秘当然也不是奥秘,大家也可能觉得我们是故意这样设计的,可我要说的是,这个时间是很难设计的。有时候比较骄傲地来讲,展讯不到6年就已经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了,我们上市标志是SPRD。展讯目前有员工800多人,在今年招聘的浪潮过去之后,明年大概会有1 000多人的规模。虽然展讯创办时间不长,而且专利的申请需要很长时间,可我们在中国和欧洲一共有52项专利授权,260项专利已经受理。

刚才讲我们为什么有很重的清华情结?在展讯15个初始创业者里,有13个人是清华毕业生。创业对我们来讲还是得一点一点地来做,我们涉及的这个产业,过去都是国际知名大公司在做,我们的产值得从别人嘴里面抢。所以今天大家看,我们的公司发展也是比较快,今年我们的产值基本上会达到1.5亿美元,约十几亿人民币。

展讯的技术路线基本可以有两种归类:一种是把我们归类为半导体设计企业,也就是芯片设计企业。另一种是把展讯归类为一个通讯企业。展讯的产品不只涉及通讯,我们还有诸如多媒体娱乐方面的产品,我们的芯片很早就把MP3、MP4、数字电视和视频通话等功能集成进去。可以说,展讯产品的发展同时带着技术的演变,我们把通讯、娱乐和互联网这三方面技术融合在一起。

展讯芯片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把它做成单芯片,我们是全世界最早把多媒体、通信、电源管理和模拟数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另外,展讯除了把芯片成功研发出来,围绕芯片的软件也是展讯自己做出来的。这样带来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提升了处理速度,其他优点也显而易见。展讯是一家在中国起来的公司,大家可能认为,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展讯可能都没有太多国际领先之处,最多是跟着别人走就不错了,能够把与别人的距离拉近一两年或者是两三年就很好了。但是展讯很多项技术,至今都处于全世界领先的地位。

展讯与其他公司不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展讯从创立之日起,我们就想把它做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半导体的产业公司。我们不只做芯片,我们还要做软件,也就是说在手机这个行业,展讯不仅想做英特尔,同时也想做微软。另外,我们不只做元器件,我们想做一个平台。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软件放在上面之后,我们还要做一些运用软件,让人们拿去就马上可以使用。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只把软件和硬件合在一起就行,我们要做一个系统。因为对通讯来讲,不是一个软件或是硬件设计好就可以,还要求整个系统的都要设计好,结构非常重要。展讯其实是一个系统的设计公司。

我们在清华上学的时候,大家几乎只讲技术,不讲商业。其实我觉得商业对我们也非常重要。讲到为什么创业?大家看PPT,我列了这么几条原因,其实远比这要多。大家知道,当一个人开始创业之前,多数人会说这个人的事业心很强要创业,我觉得创业是好多人缺钱花就想来创业多挣点钱,这是很多人创业的原始动力。当然还有相当一批人是有理想的,他们就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人我认为往往就是创业者里具有一定的领导意识。中国过去的教育文化不太讲这个,出国之后,发现美国人就很注重培养领袖意识和领导意识,这两个最重要的意识是你要给世界带来改变。其次就是忽悠人,其实就是说你要有一种激励别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在创业,其实这个人具有很大的理想成分。

当然还有一些人创业是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我觉得这个最不可取,一般这样做的人往往都不会成功。成功要有机遇,有时候本来不想创业被人拉下水了。还有一个是环境使然,展讯就有很大这样的成分在里面。

下面我简单讲一下我们创业是怎么开始的?

其实在1999年和2000年的时候,我们很想为中国做一点事情。1999年回国一趟,当时是国庆大典,觉得祖国变化了很多,但是发现中国半导体行业还是连萌芽状态都没到。2000年我同展讯另外一个创始人,他也是清华博士毕业出国,叫陈大同,我们一起回国。因为硅谷是设计公司最集中的,我就想回来看我们中国到底怎么样。第一站我到了上海,当时听人介绍说上海的半导体超过了100家,当然硅谷也就那么几家。最后到北京,信息产业部给了一个数字,说中国的半导体各个省市加起来可能到300家了。我想这300家应该有做得很好的,我去看一下,也看到了做得比较好的公司,像中星微、珠海炬力等几家公司,其他做的也都不怎么样。我们发现国内很多的设计规模都很原始,我们在国外已经做到了很前端的,还是觉得环境没有起来。假如我们做一个创业企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在国内这些企业的人,这些人才都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经验,何以来做这么先进的东西?所以当时心情比较沉重。

在2000年9、10月份的时候,我接到一个电话,就是我们清华的校友陈大同打过来的。大同以前在清华非常优秀,校长也非常看重他,包括吴佑寿教授都很看重他,他也是我一直崇拜的榜样。他那个时候已经创办了一家公司,而且这家公司在2000年成功上市了。大家知道做一个半导体上市公司很不容易,据说是每一个月都是要产生300家创业公司。同样有一个概率,就是每一个月倒闭200—300家公司,就是非常快速的产生和死亡。在这样的状态下,硅谷有一个规律,就是说如果你的公司被人买走了,你就做得很成功了。但是这样的成功率不到3%,所以他当时创办公司我就非常崇拜他。当时他打电话约我一起聊聊,他说我们应该去中国做一个半导体公司,其实我已经酝酿两三年了,也招募了大概十几人到二十多人,都是最核心的人。我们天天在那儿聊,这样的交谈持续了两三年,可一直没有下决心要做一家公司。大同跟我说要做这样的事,我当时也比较盲目,他觉得能做,他做成过,但是我没有做成过。总体来讲,慢慢醒过来也发觉不是那么好做。我自己认为我创业下的决心是被人“忽悠”下来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的机遇很好。

另外一点,创业还要看人。我一直很欣赏大同的人品,他在清华一直做得很好,我也一直注意他。当然我太太跟我也是同班同学,她对大同同样很崇拜。我当时说要创业,而且是凶多吉少,她问我要跟谁去做,我说跟大同,她说你要做就去做。虽然说我们看到了中国当时的现状,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机遇,这样的现状总有人要改变它,不是我们就是别人。我们先去改变,我们也就是领先者。

我们在中国做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我们是国外什么最难做,我们就做什么。好像跟自己过不去,当时就是这样定的。这样就把自己的目标定的非常激进,从工作意义上来讲,就是把我们放在一个非常艰难的路上,只要你走下去就没有回头路。我们的团队最大的经验就是在软件和通讯方面,当然也有一些人做过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但总体来说我们的经验还是在这一方面上。这个行业,如果我们只简单做一个元器件可能很难立足,尤其是想在国际上立足。半导体公司有哪些做起来了呢?英特尔和微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英特尔创造了PC的历史,微软把软件做到了PC上,并做到一定的规模,也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极致,所以这样的公司在全球是独霸的,占到绝对性的位置。为什么这些公司能够成功,就是他做了核心的技术。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要做移动通讯最核心的芯片和全套软件。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移动通讯。移动通讯就是手机,通俗来讲,当然手机可以延伸到其他的很多的元器件,这个领域其实比PC还要大,也就是说移动通讯的用户是全球最大的。选择这个产业绝对没有错,你做最大的产业,最核心的技术,肯定是对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得出来。

在我们之前,没有一家初创公司做成过这件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韩国甚至欧洲,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做出来。而且没有一家公司自始至终做芯片,然后成功上市的。所有的企业都是百年老店,像欧洲飞利浦半导体这些都超过百年的公司,他们是在其他领域赚了钱,然后慢慢积累到半导体领域再赚钱,然后投入到移动通讯中。现在别人没有做成的事,我们来做,还要拿到中国去做,而且在中国也找不到一个类似的人做过类似的事。所以,从第一天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认为我们会成功,都说是死路一条。当时来讲,所有的公司要保持产业往下走,每年需要3亿美元的投入,3亿美元在2000年我们国内人来看是非常大的数字。但是无论怎么讲,我们相信我们自己的远见,我们认为全世界的半导体和移动通讯必然是要向亚洲转移,而亚洲的最大转移地就是中国。中国的国力在逐渐提升,政府也在半导体行业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投资,我们相信5年之后中国的半导体必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相信我们在这方面是先驱。事实上3年之后,中国半导体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讲一下在创业期间中国半导体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2000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包括设计、加工各方面,占全球1.5%左右,测试占1.6%。而2006年,也就是五六年之后,中国的半导体在全球占到了15%。这个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它不是简单的成倍增长。另一个方面,中国的半导体在2000年的时候,设计是非常低端的,占3%,加工业占到25%,整合起来是30%左右,差不多70%的份额都是在没有任何附加值的产业里面。到2006年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出,整个后端附加值差不多在50%。我个人认为,我们当时的选择还是对的。

我们所在的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1年是中国移动用户和固话用户数量刚刚接近的1年。2002年是中国移动用户超过固定用户的1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表示我们选择的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到去年,移动电话已经超过了固话相当多,今年也就更多了。

下面我说一下创业模式,大家听这个词可能不太舒服,在中国来讲也就是杂交模式,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想在移动通讯做一个HW+SW。在2004年和2005年,手机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手机里面出现了MP3和MP4,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把MP3做进手机的就是我们展讯。成功创业的首要因素是什么?我是把激情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激情是很重要的。激情的事短暂发生是很容易的,持续做下去是很难的。作为创业来讲激情很重要,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的事情。第二是团队,就是你团队里面的人才是不是里外一致,这点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们早期的创业人员里面清华的毕业生居多,就是因为我们彼此都非常熟悉,知道大家想要做什么。第三是资金,当然还要有市场。为什么我把技术放在最后呢?大家对技术的事情可能是责无旁贷,作为一个商业运作成功的公司,技术必须要有,但是不能把技术放在第一位。我说一下对TD的看法,今天来讲,第一次形成了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对中国的技术和科技发展一定是一个长远影响力的事情。当然TD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有时候太过于追求技术,而不追求产业,在这里面我们也吃过太多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