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大全集
1856900000060

第60章 奥秘的印记——追踪超越人类智慧的远古遗迹(6)

南极古地图的发现也使一些学者相信,南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可能是由于地壳突然发生变动,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灾难,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也淹没了曾经传播文明的王国和人民。

另外,有些科学家认为,南极史前文明并没有完全消失,可能因为地球气候发生变化,南极大陆逐渐被冰雪覆盖,曾经的史前文明被厚厚的冰层永远埋葬。

另有一些人认为,是外星人在那个时候,乘坐太空船绕行地球,对还未被冰层覆盖的南极洲进行勘探,绘成一幅幅先进、精密的地图。如果不是天外来客的帮助,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绘制出地图的呢?

面对南极古地图的疑问,或许只有未来的人才能够解答。

迷雾重重的水晶头骨

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没有哪个民族像玛雅人一样留下了那么多的未解之谜。他们像是从天而降,却又突然消失。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文明和历史的细节。玛雅人留给现代人的一个又一个神秘之谜当中,最匪夷所思、神奇诡秘的恐怕就是水晶头骨之谜了。

在美洲古老的印第安人传说中,古时候一共有13个水晶头骨,它们和人类的头骨一般大小,下巴还可以活动,能说话,能唱歌。甚至据说这些头骨可以为人类提供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还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而且按照印第安传说,总有一天人们会聚齐所有的水晶头骨,它们聚集在一起时能够集人类大智于一体,并帮助人类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时至今日,13个水晶头骨已经全部面世,其中的少数几个被博物馆收藏,大部分散落在民间收藏家手中。其中最著名的一颗当属名为“米歇尔?黑吉斯水晶头骨”,它是1927年由米歇尔?黑吉斯所发现的。事实上,除了这颗“米歇尔?黑吉斯水晶头骨”之外,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其他水晶头骨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根据学者考证,墨西哥的原居民阿兹特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俗,这些头骨被称为“死亡头”。其中有一些也用水晶雕刻,它们大多形状夸张、抽象,一般都很小。大英博物馆就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一点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但高度也不过1.25英寸(约3厘米多一点)。而且这两个头骨都有穿孔,专家们估计,它们是被当作念珠或护身符使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它是阿兹特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

今天风靡全球的所谓“水晶头骨之谜”,指的仅仅是米歇尔?黑吉斯发现的水晶头骨。

这个水晶头骨长17厘米,宽和高各12厘米,重量是5千克,是用一大块完整的水晶,根据一个成年女人头颅的形状雕制而成的。其做工非常精细,鼻骨是用三块水晶拼成的,两个眼孔处是两块圆形的水晶,下颌部分可以跟头盖骨部分相连,也可以拆开,整个构成异常精巧。

米歇尔?黑吉斯在他1954年出版的自传《危险,我的伙伴》中提到他发现水晶头骨的过程,消息一经披露,就立刻引起了轰动。

数十年来全球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密切关注着它,许多狂热者认为水晶头骨拥有超自然的能力,比如心灵遥感、散发一种奇特的气味、能改变水晶颜色等。但迄今为止,专家们仍未证实这些超自然能力是否真实存在。

科学家们曾把水晶头骨和真正的人类头骨作了比较,发现除了眼部特征稍稍偏于人类的正常范围以外,其他参数都与真正的人类头骨相差无几。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17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18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1000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

据说水晶头骨有催眠功能,如果让一个紧盯着水晶头骨的眼睛处,不多时人便会感觉昏昏欲睡,传说头骨是玛雅人为病人做手术时催眠病人用的。

另外,水晶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而1000多年前的玛雅人又是使用的什么工具呢?另外,这种纯净透明的水晶虽然硬度很高,但质地却脆而易碎。科学家们推断:要想在数千年前把它制作出来的话,只可能是用极细的沙子和水慢慢地从一块大水晶石上打磨下来,而且制作者要一天24小时不停地打磨300年,才能完成这样一件旷世杰作。

这颗水晶头骨有这么多的谜团,实在是令人费解。

后来,人们通过对米歇尔?黑吉斯本人传记的研究,发现他有一个很不光彩的习惯——撒谎。于是,人们自然也有理由怀疑这颗水晶头骨到底是不是一件“货真价实“的玛雅文明遗物。

考古学家们在研究玛雅历史时也发现,玛雅人并无雕刻水晶制品的习俗,而且玛雅人生活的地区也没有水晶矿藏。据此一些专家认为它是阿兹特克人制造的,而且时间不会早于殖民地时期,因为据鉴定过这具头骨的多兰德说,它的牙齿有机械琢磨的迹象。

这个头骨有两个穿孔(米歇尔?黑吉斯的女儿安娜声称她“发现”该头骨时,穿孔就已存在),估计是在摆设时用于固定头骨,而该穿孔明显是用近代机械工具钻出来的。安娜曾经在六、七十年代将它交给多兰德和惠普公司的晶体实验室鉴定,得出了它是由一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结论。并且认为,这块水晶“是如此接近在加州卡拉维拉斯郡巨大的水晶矿发现的水晶,我猜测其原来的水晶块就是从那里来的……”

有一部分科学家倾向于它不是玛雅人的遗物,而是19世纪现代人的产物。但是,这种百分之百纯净透明的水晶,就算它不是一件文物,其价值也无法估量。谁会用它来制作一件冒充文物呢?

如今,水晶头骨的拥有者安娜已经拒绝对水晶头骨再做任何科学鉴定。因此,它究竟是不是现代人制作的赝品,科学家们还不能论断。但人们还是愿意相信,终有一天,现代科技会把水晶头骨上的神秘彻底揭去,让真相浮出水面,事实大白于天下。

石缸阵来历之谜

老挝境内有一个叫做查尔平原的地方,“查尔”在老挝语中就是“石缸”的意思,而这个平原得以出名,正是靠着一大片神奇的石缸阵。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平原上,散落分布着600多个巨型石缸,这些石缸从哪里来?是谁制造了它们?又是怎样被运到这里的?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每个缸都由整块坚硬的花岗岩雕成,虽然大小不一,有圆有方,但都经过精细的加工,里面平坦光滑、空无一物。据专家测量,这些缸小的有1吨来重,大的则重达5吨以上。它们成年躺在这片孤寂的平原上,就像是在等待什么人的光临。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多的石缸从何而来,放在那里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石缸阵可真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观。

石缸是用整块花岗石雕凿而成的,雕凿手法古朴粗略。由于年深日久,石缸内外覆盖着很多青苔。石缸的摆放疏密有致,有的三五一簇,有的个体单独。这里的石缸有600多个,绝对是世界上仅有的石缸奇观。在石缸平原上,一共有3个这样的石缸群,大致以一个小山洞为圆心呈扇形分布,一眼望不到边际。那些石缸,都是用整块花岗石雕凿而成的,有一群石缸还是用红色岩石雕凿而成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口是方的,有的口是圆的,有的口是向里收的,有的口是直上直下的,有的石缸上面还盖着盖子。它们有的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有的孤零零地独踞一方。由于天长日久,石缸内外长了很多青苔。老挝文物保护部门给每一个石缸上都用白油漆编上了号码。

形成年代

据科研部门考证,这些石缸雕凿的年代距今已有2500年-3500年之间,所用的石料为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石和石灰石,但川圹当地不出产这些石料,考古专家认定这些石缸的原料是从外地运来的,也许是在外地雕凿好石缸后运来的。但即使现在,到石缸平原的交通都极不方便,在2500年前,当时的人类是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将这些巨石运来的呢?

关于石缸阵的来历,大致有几种猜测:

一种是“石棺说”。因为川圹省原是古战场,因此老挝当地人猜测可能是一些好战的国王用来存放有功将士的尸体的石棺。但是,石缸周围找不到任何尸骨遗留物,使这种假说很难立住脚。

第二种是“贮水说”。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可能是古代人为防天旱而建造的巨型贮水器皿。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有一个石缸上有一个巨型石盖,仿佛是贮水容器的盖子;缺点在于,无法考证与石缸同一年代的大规模部落居住在当地的遗址,仿佛这些石缸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文化毫不相干。

第三是“酷刑说”。有人认为这些石缸也是做类似酷刑之用。然而,是怎样可怖的国度才会用3000多个石缸施行酷刑?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些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