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18566000000066

第66章 从摇篮里开始培养孩子的品德(2)

一天,维尼芙雷特着凉感冒了,还高烧不退,吃了药后仍不见好转。我连忙请来了医生,医生说女儿得打针退烧,否则高烧可能会造成肺炎。因为医生每天都要给很多病人打针,这种情况见得很多,所以说话时的语气很平静,但我却很担心,不由得眉头紧锁。

那时女儿还是第一次听到“打针”这个词,但她看到我紧张的神情,看到医生不停地准备针头和药水,心里顿时慌乱起来,开始哇哇大哭。医生的注射器扎进去之后,她哭得更惊天动地了。后来我想到,女儿之所以会害怕,大概就是看到了我担忧的表情,觉得这件事情很严重。我想,如果维尼芙雷特连打针都怕,那么肯定不会成为一个勇敢者。想到这些,我不禁对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到内疚。于是,在她第二次打针的时候,我换了另外一种态度。

次日,医生在约定的时间到了我家。维尼芙雷特看到他时,马上害怕地躲回了自己的房间。医生看到她这个样子,笑了起来:“呦,小家伙儿害怕了。小姑娘,别怕,我不是坏人。”

“女儿,快点出来,医生是来为你看病的。”女儿继续躲在房间里,假装听不见。

这样,我只好把医生请到了她的屋里。这回,我以非常平静的语气对她说:“女儿,打针并不可怕。你昨天不是打过了吗,没怎么样,是吧?”

“可是……我怕疼……”

“打针没有什么可怕的,小时候妈妈打过很多次针,现在不是很好吗?而且,为了能看好病,忍受小小的疼痛是值得的。妈妈知道你是很勇敢的小姑娘。”

女儿一听到我说出“勇敢”这个词,马上就忘记了害怕。这回,她不但没有哭,甚至还开始和医生聊天。

其实在很多时候,培养孩子的勇气,也是在锻炼父母的勇气。父母如果在危险或困难面前胆怯了,那又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勇敢精神的孩子?许多父母只担心孩子的安全,却错失了教育孩子的时机,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其实很自私。因为这样做的父母,不过是在保护自己的情感,避免突发危险造成伤害。

在维尼芙雷特四岁的时候,我和母亲带她出去玩。母亲对这个小外孙女的疼爱程度,我都有些嫉妒。期间在爬上一个小陡坡时,维尼芙雷特有些害怕,走一步,回一次头看我,希望我可以抱她上去。但我故意想锻炼她一下,于是假装不了解她的意思,自顾自地往上爬。因为我很清楚,虽然这是她第一次爬陡坡,但她应该可以爬上去,我要抓住这一好时机锻炼她的技能和勇气。

但母亲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生怕小家伙摔下来,或磨破了嫩嫩的小手儿,不断停下脚步看着她,或者心疼地叮嘱她一声,或者叫我慢点等她。后来,女儿害怕了,不肯再往上爬一步。我这时对维尼芙雷特说:“别担心,女儿,你瞧,妈妈已经爬到这里了,不会有问题的,我知道你是很勇敢的。”女儿终于在我的鼓励之下克服恐惧,靠自己的努力爬到了坡顶。

后来,母亲说我不该让她冒这种险,并因此责怪了我。我对她说:“如果维尼芙雷特真的没有爬上去的能力,那么我是绝对不会让她爬的。但重点是,我要把她锻炼成一个勇敢的女孩儿。”

她虽然很小,但很多事情却也可以做。如果大人在她面前总是表现出担心的样子,那么她本来具备的能力也会屈于恐惧之下,本来有的勇气也会消失。

我有时候发现,女儿很讨厌像风筝一样被人控制着,她不喜欢我们表现出过于细腻的关爱,她觉得这会使她在别的小朋友面前很没面子。别的小朋友可以放肆地玩耍,而她却被大人寸步不离地跟着。她觉得我们没有必要这样,这样让她觉得很烦,觉得自己很不公平。大人越关心她,她就越烦恼,久而久之会产生叛逆心理。

为了保险起见,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反而造成孩子缺少勇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父母应该为孩子的以后着想,克服这种短浅的想法,引导孩子去做他能力之内的事,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勇敢的人。

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

我常常在商店里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缠着父母买这买那,父母开始虽会拒绝,但最后还是会在孩子的啼哭声中手足无措,做出让步,有时还会上演一出闹剧。

一次,我陪来我家玩的一位朋友去逛商店,当时维尼芙雷特也跟着我们。我发现商店的毛巾正在降价,想想正好家里的毛巾也该换了,就选了几条,然后对女儿说:“你给自己选一条吧。”所以女儿也选了一条。

当时朋友的女儿米娜看到后也走过来说:“我也要毛巾。”朋友没有说话,于是我问她女儿:“你现在没有毛巾吗?”

“有。”

“那你买完毛巾后,要带回自己家吗?”“不带。”

“那你为什么要买毛巾呢?”

“因为你女儿买了一条。”

“哦,原来如此。那你知道我给她买毛巾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家里该换毛巾了,而商店恰好也在降价,所以才买的,但你为什么要买呢?”

米娜原来是一个稍不如意就会对妈妈又哭又闹的孩子,但这次却很懂事理,什么话也没说,把毛巾放了回去。

后来我和这位朋友聊到此事时,问她为什么总是纵容孩子乱买东西。她回答说:“你不知道,她哭闹起来很厉害,她想买就让她买吧,那样她就不会吵了,而且我也不忍心看她哭。”我明白她在想什么。她跟丈夫已经分居多年,而且现在还常常发生冲突。她不希望在其他方面孩子还会受到伤害。

我觉得朋友的做法怎么说都是不正确的,毕竟物质并不能满足孩子感情方面的不足,只会扭曲孩子的心灵。小孩子很聪明,也很敏感,她可以感受到父母内心的愧疚感,所以会努力利用这种心理,从而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在更严重的情况下,父母这种心理会对孩子造成恶劣影响,孩子会利用这种情绪放大自己的不幸,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很可怜。

在我看来,孩子是明白事理的,父母的引导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可以不加节制地买东西,那只会让她形成坏习惯,而且觉得父母应当满足她所想要的一切。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

一天,我带维尼芙雷特到街上散步,恰好路边有一家文具店,于是顺便带她进去看看。女儿看到了一套好看的画笔,她看了很多次,就是不肯走开。她跟我说:“妈妈,我想要那套画笔。”

“为什么呢?”我问她。

她回答到:“因为这些画笔特别好看。”

“但你已经有一套这种画笔了呀。”“那套已经用了两个月了,很旧了。”

“才两个月之前买的就旧了?有一名杰出的画家,他十几年都在用同一套画笔,不舍得扔掉。而且,只要画笔可以用就行了,跟新旧没有关系。”

女儿说:“妈妈可真是个小气鬼。”

“我并不觉得节俭等于小气。节俭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省下的钱买有用的物品。”

在每个生活的小细节当中,我都会注意培养女儿节约的良好习惯。我觉得,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无论是在艰苦还是在富裕时期,我们都应该崇尚这种美德。从眼前来看,节约是在为自己的生活谋划,从长远来看,节约则是在为我们的子孙节省资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节俭的美德都值得推崇。

在我看来,应当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他们节俭。有些父母本身很节俭,但对孩子却很大方,这虽然表现了对孩子的关爱,却并不是一种明智的爱。我并不是指那些食不果腹的穷苦家庭,而是那些生活无忧的人们。他们让孩子浪费了太多物质和钱财,这无疑是一种过失。他们这种做法,并不仅是在挥霍自身的钱财,也是在挥霍整个人类共有的资源。

我经常告诫女儿要节约,不应该肆意挥霍。我要让她懂得,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要知道珍惜。

勤劳是赢得尊敬的第一步

六七岁的时候,维尼芙雷特对人很友好,经常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很欢迎和喜欢她,夸她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在维尼芙雷特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就有一些年轻的父母来向我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女儿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感到惊讶,她那些好习惯更让他们惊叹。经常有人对我说,维尼芙雷特这么小就那么懂事,那么勤快,莫非是天生的?很多人问我,在家都怎样训练女儿,在这方面究竟有什么秘诀。有时自己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经常鼓励维尼芙雷特,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要自己动手做。

如非必要,我绝不会帮女儿去做她自己能做到的事。如果任何事情都由我代她做,那么就相当于剥夺了她锻炼的机会,也会让她养成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甚至对他人产生依赖的坏习惯。我经常告诉维尼芙雷特,只有做到不依赖别人,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信而骄傲的人。我一直在有意对她独立和勤劳的品德进行培养。

两岁时,有一天她在客厅里来回走动,对一切都非常好奇,这儿摸摸,那儿看看。一不留神,她手里拿的食物掉到了地上。女儿好像没看到一样,没有管它,继续往前走。我朝垃圾桶指了指,叫她把食物捡起来放进去。她似乎不明白我是什么意思,站在原地好奇地看着我,就是不照我的意思去做。

我再次对维尼芙雷特说:“你没有听到我的话吗?”

女儿的爸爸这时说道:“她还小,不懂事,何必非得让她去捡。”

这时,家里的保姆连忙走过来,说:“我来捡吧。”然后伸手要去捡那食物。我伸手拦住她说:“安娜,你别帮她,让她自己捡。”

女儿看看我,往前挪了挪身子,似乎是想试试不听我的话会有什么后果,看她的样子,似乎想马上逃开。

我马上走近她,在她身边蹲下,说:“维尼芙雷特,是你把食物掉到地上的,是不是应当由你自己捡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那才是好孩子。”

女儿终于在我柔和却坚定的神情下做出让步,慢慢蹲下身去捡起了食物,摇摇晃晃地走向垃圾桶,把它扔了进去。

一些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小,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实际上,孩子可以做好很多事情,不过有时候他们需要大人的引导。我觉得,父母应当对孩子的能力有信心,应当指导并陪孩子共同探索,孩子不能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而要学会适应生活,寻找机会锻炼并培养自己的能力。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愿意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从而形成勤劳的习惯。

有些孩子在渐渐学会很多事情后会觉得做家务很乏味,这样就失去了乐趣,不愿再学习新东西,家务也成了他们的负担。因为孩子没有了做事的主动性,所以这时父母要承担起一个艰巨的任务——培养孩子的勤劳品质。

在这个时期,父母不应再像从前一样事事顺着孩子,而应当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做家务是很重要的。当孩子讨厌做家务活时,父母要避免以命令的态度来指挥她们,否则只会引起她们的反感。父母不要命令孩子要做什么,而是要把道理讲明白。如果父母因为孩子不做家务就大动肝火,训斥孩子,这种做法就更是错上加错了。强制孩子做事,可能会造成孩子使性子,什么都不做。他们不愿意再做任何事,宁肯被父母呵斥。

在两三岁的时候,维尼芙雷特经常会到厨房做我的小帮手。因为女儿从中找到了一种乐趣,所以做这些小事的时候都可以兴致高昂。我前面讲到过,她这可能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玩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女儿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渐渐失去了帮我做事的热情,有时候我安排的事情她不做,故意偷懒。一次,我看到维尼芙雷特躺在床上看小人书,而房间里非常乱,袜子扔在地上,手绢也杂乱地团在桌子上。

“维尼芙雷特,我不是对你说过,要收拾好房间,要洗净自己的手绢和袜子吗?”

她回答说:“我明白,我过会儿再收拾。”

“为什么还要过会儿呢?我早上就跟你说了,你也答应我了呀。”“我要先看书,没有时间,我过会儿让安娜帮我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