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18565400000014

第14章 唯才是用——让人才得到发挥的机会(1)

人才价值,以用为本。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唯才是用,唯才是举,大胆使用优秀人才。

【妙计详解】

曾经很热的一部电影《天下无贼》中,当葛优饰演的贼老大胡黎在“带队伍”时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本正经的样子让我们笑得情不自禁,然而细想想,不难找出企业日常管理中提出“人力资本”的影子,其实不仅仅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自古以来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就决定着组织竞争力。人是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有了人,企业才能运作,才能成长,才能基业长青。当然,管理人,不是要将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盘活,人是充满智慧和感情的动物,把人盘活,就是要将人的潜能发挥出来,把“人当成螺丝钉”是把人管死的典型表现,而要真正发挥人的潜能,则必须将每一个人都视为“发动机”,让每一个人自己就可以产生无穷的动力。

因此,领导者要能抛弃个人成见,客观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即使情感上不喜欢,也绝不以私害公、以私误公,而应看中对方的能力加以重用。

说到用人唯才,我们马上会想到另一个词“用人唯亲”,这是两种不同的企业用人方针。用人唯才,是指不论亲疏恩仇,只要是有能力的人就加以重用;用人唯亲,是对自己的亲友或亲近自己的人才予以信任并重用。用人唯亲在用人时注重的是关系的亲疏远近,这样会产生许多大问题,历史上不少英雄好汉就是因为这样而败亡的。

只是前车之鉴虽然那么多,但用人唯亲的领导者仍不乏其人,这既有感情问题,也有了解和认识的问题。要做到用人唯才,得要有宽阔的容人胸怀,有超人的胆识与才能,只可惜这种杰出的人物不多。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用人唯亲的情况很常见。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家族化”的经营风气更是盛行,往往是总经理、厂长的妻子管财务,弟妹管供销,舅子管人事,一派“家天下”的阵势。即使是在国有企业中,有些领导者也会设法把子女弄进企业中,以求一官半职。

既然知道用人唯亲的坏处,那要如何才能做到用人唯才呢?身为领导者,必须要把握住两个基本点:

一是选才,要出于“公心”。这点的关键在于无私,无私是选贤任才的前提。对于这点,孔子了解得十分清楚,他说:“君子对天下之人,不分亲疏,无论厚薄,只亲近仁义之人。”也就是说,在人才问题上,应该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而只考虑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二是选才不避仇。这就需要领导者公而忘私、虚怀若谷,有很宽广的心胸,能够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和得失,要能拋弃个人成见,客观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即使情感上不喜欢,也绝不以私害公、以私误公,而应看中对方的能力加以重用。

清代思想家魏源讲过这样一段话:“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之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所以在考察用人上,一定要深知人有长短,取其所长,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方为用人要点。

春秋时,管子为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向齐桓公推荐了5个人。管子向桓公禀报说:“开垦田地,扩大城域,开辟土地,种植谷物,充分利用地利,我不如卫国人宁速,应当让他负责农业生产;迎接宾客,熟悉升降、辞让、进退等各种礼仪,我不如隰明,请让他主管礼宾;早入朝、晚退朝,敢于触怒国君,忠心谏诤,不躲避死亡,不看重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当大谏臣;在广阔的原野上作战,战车整齐行进而不错乱,士兵不退却,一击鼓进军,指挥三军,我不如王子城父,请让他当大司马;断案恰当,不杀无辜的人,不冤屈无罪的人,我不如弦章,请让他主管法律。您如果想治国强兵,那么有5个人就足够了;您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那么有我在这里。”桓公说:“好。”接受了管子的意见,就让5个人都担任了那些官职。桓公多次盟会诸侯,过了10年,天下完全得到匡正,这些都是靠了管子和这5个人的才能。

中国古往今来的管理实践可以证明,凡是作为领导者要成就一番事业,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只要是任人唯才,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就能取得胜利;反之,则必定遭到挫折和失败。

国与家要兴旺发达,其根本在于重用人才,但由于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环境和所学知识不同等,人在思想素质、个人特点专长、工作能力即“德”、“功”、“能”三个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有效使用各种人才,管子提出了“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的用人观点。

不言而喻,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能用的人远远多于不能用的人。古代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识人要全,知人要细,为的是识人所长,最终目的则是用人。因此,作为领导者,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矮子堆里选将军”的境地。

在一个人才结构中,各人才因子之间最好有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包括才能互补、知识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综合互补。领导者掌握了这五种互补的原则,才可能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当的岗位上,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能力,同时也让企业选择到最能产生价值的人才。若不让自己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就要从如何选择人、如何留住人、如何管理人三方面进行考虑。

【精彩案例】

五张羊皮换名相——秦穆公任用囚徒

秦穆公即位时,秦国地处偏僻的西方边境,最初只是周朝王室的一个附庸小国。后来因为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侯,并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大片土地,秦国才有了一定的势力,便定都在雍城。后来的穆公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君主,决定广泛地招揽贤才,使秦国强盛起来。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他即位的当年就开始扩张疆土。秦穆公亲自带领军队讨伐茅津的戎人,并取得了胜利。秦穆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秦穆公到晋国迎娶晋国太子申生的姐姐穆姬为妻。在晋国陪嫁的奴隶中,有一个叫百里奚的人。穆公在清点人数时,却没有这个人。晋国的使臣说:“这人不过是70多岁的老奴,没有什么用处,跑了算了。”

秦穆公胸怀大志,懂得重用人才的道理。他听人说百里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连忙马上派人,四处打听,一定要把他找回来。

百里奚原来是虞国人。他有经世之才,却家贫如洗,空有报国之心,得不到重用。后来,经虞国大夫宫之奇的推荐,当了大夫。虞国国君不听他的劝谏,借道给晋国,反而被晋国灭亡,百里奚也成为晋国俘虏。晋国国君想任他为官,他却宁愿做囚犯,也不肯为敌国做官。晋献公非常生气,就把他做了陪嫁奴,送到秦国。百里奚感到受了奇耻大辱,便偷偷跑到楚国,当了一个放牛倌。

穆公查知百里奚在楚国,就想用重金向楚国赎回他。又一想,用重金相求,就暴露了百里奚是个有才之士,楚国必不放行。

于是,就派使者向楚国说,我国一个陪嫁奴仆百里奚,逃在贵国,我们想用五张羊皮赎回去治罪。楚国一看这个人如此不值钱,毫不怀疑地就把百里奚交给了秦国。

70多岁的百里奚被押解回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了手铐和脚镣,把他从牢房里放出来,并向他虚心求教国家大事。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有资格和您谈论这些呢!”穆公说:“虞君正是因为不重用你,国家才会导致灭亡,亡国又不是你的过错。”穆公坚持向百里奚请教,百里奚很感动,与穆公谈了起来。他们一连谈了三天三夜,言无不合,秦穆公觉得很投缘,也看出百里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高兴地说:“我得到您,就像齐桓公有了管仲一样。”当即封百里奚为国相,掌管国家大政。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黑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牂大夫”。

百里奚看秦穆公礼贤下士,就对他说:“您能够赏识我,我很荣幸。可我的才能远远不及我的朋友蹇叔。蹇叔非常贤能,只是不为人知罢了。回想当年,我逃亡到齐国的时候,穷困潦倒,不得不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后来,我想到齐君无知那里去做事,被蹇叔阻止了,否则,我有可能会被卷进齐国的内乱,遭遇到不测;我来到周地,发现穨喜欢牛,就借着养牛的机会去接近他、可是蹇叔又阻止了我,让我离开。后来王子穨被杀,我却因听从了蹇叔的劝说保住了一条老命。我想去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其实我也知道虞君不会赏识我、重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爵位和俸禄,才暂时留了下来,想不到就成了俘虏。我两次听从蹇叔的意见,都能幸免于难,只有一次没听他的,就遭遇了虞君亡国的大难。从这三件事上,就能看出蹇叔有非凡的才能和远见卓识。”秦穆公听了,立即派人将蹇叔请来,任命他为上大夫。

秦穆公求贤若渴、识贤如镜的名声传扬开来,很多贤士都汇集其麾下,形成了“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的局面,使秦国一跃成为“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的强国。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难得,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只要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心胸开阔的智者往往能慧眼识珠,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

我们在对待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时,也应当观大节,看主流,而不应斤斤计较于细枝末节,更不能抓住一点不放,以小节之过否定大节,把人一棍子打死,把事情全盘否定,对人不必求全责备而已。

不惜才于异代,皆取才于当时——唐太宗求贤若渴

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一生对人才有着特殊的偏爱和执著的追求。在起事之前,他就曾礼贤下士,散财结客,并且亲临牢房去求访有识之士刘文静;他亲身经历了隋朝末年的风云变幻,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人才观,认为得贤是“天下大端”。他形象地说道:“车子如果没有轮子,就无法行走;舟船如果没有船桨,就无法航行。国家如果缺乏人才,就无法治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求贤若渴,多方求才。所下的求贤诏就达五次之多。为了广泛求贤,他还责成臣下选贤;要求中央官员,特别是宰相,要把发现和推荐人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防边御敌上,唐太宗认为得一良将胜过修筑万里长城。特别是他给太子李治的《帝范》一书中,广征博引,从治理国家、皇帝为政等不同角度,论述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并着重指出:“商汤不以伊尹是个厨子为羞,周文王不以姜太公杀猪、钓鱼为耻,终于成就了大业。”鲜明而又富有远见地阐述了他的用人思想。

公元628年,唐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居相位,应当替我分忧,广开耳目,求访贤才。我听说你们每天断案数百,光是读公文都来不及,怎能帮我求贤呢?”他要求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把琐碎事务都交给左右丞,从一般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帮助自己求访贤哲。唐太宗多次对大臣们说:“你们公务繁忙是肯定的,但是不能只忙公务而忘记举荐贤才。”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要想使国家从根本上达到安定,唯有得到贤才。最近我命你举荐贤才,却没见你推荐一个。治理天下,政务繁重,你应当分担我的忧虑和辛劳,你不推荐人才,我将托付给谁呢?”

封德彝回答说:“臣虽然愚昧,但是怎敢不尽心尽力办这件皇上交给的事呢。只是至今所见,天下的贤才都已经被举荐完了。”

对于这种推卸责任的托词,太宗十分生气,驳斥他说:“前代圣明君王,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样,不惜才于异代,皆取才于当时。难道我们能等着去梦见傅说、吕尚这样的贤才,然后再去治理国家不成?况且,哪一个朝代没有贤才,恐怕只是我们遗漏而不知道罢了。”

唐太宗的批评十分中肯,使封德彝无地自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唐太宗时常责令宰辅大臣“广开耳目,求访贤哲”,不要只知道埋头于政事。这足以看出唐太宗当时对举贤荐能的决心是何等的坚定。

唐太宗有一个重要的用人思想,就是取当世之才治理天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者总是埋怨身边没有人才,认为不是自己没本事,而是身边的人没本事,只把人才与历史的名哲圣贤相比,而不善于从身边、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因此犯了与封德彝同样的错误。

辨识人才,不能僵化地遵循书本上所规定的一些标准。关于人才的特征和标准,尽管在理论上进行各种研究和规定,以供各级领导者参考,但人才毕竟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理论上所给定的那些规定和标准是很难准确把握的。如果硬要把活生生的人予以僵化、呆板地看待,并用事先准备好的“人才框架”去套,其结果要么找不出人才,要么找到的只是个“庸才”,还会闹出类似于“按图索骥”的笑话。

【活学活用】

尽力招到最佳的员工

要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必须拥有一些最好的员工。

可是,许多公司总是留不住最好的员工。他们权衡得失,想挑选最好的,但付出的工资却是最低的。他们录用短期员工,担心在淡季时多付工资。

留意一下自己周围的成功企业,他们都擅长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去录用那些他们认为一流的人才。招聘员工是一件存有很高风险的事情,每录用一名员工,你就得冒一次险。因此在录用员工时,要使用一些现代技术,如心理测试、笔迹测试、评价小组等。

尽量花时间测试每位应聘者,尽力找出他们擅长什么,他们是否真正适合你的工作,他们具有什么工作技能,你是否容易训练和改变他们。你应录用那些有积极心态和良好性格,容易和你及你的员工相处的人。他们还必须诚实、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