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三十六计大全集
18564600000070

第70章 反间计(1)

互换立场打动客户

【原典】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释义】

在(敌方)疑阵中布(我方)疑阵,即反用敌方安插在我方的间谍传递假情报,打击敌方:(这是利用常理)因此辅助来自内部,便不会导致自己的失败。

【计名典故】

离间,可以使敌人自相怀疑和猜忌。反间,就是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转而离间敌方。《孙子兵法》专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间谍有五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作间谍,叫因间;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叫生间。唐代社收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计杀了曹营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例子。当时孙刘结盟,共同抗曹,虽然在兵力数量上孙刘两家合起来,还是大大少于曹操,但孙刘联军发挥善于水战的特长,在长江水域初战告捷,挫了曹军锐气。曹操的北方军队本来不懂水战,为一军事上的短处,但令精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在长江中建立水寨,训练水军。而张、蔡两人因久居荆州,深知水战奥妙,所以,这两个人也自然成为东吴的心腹之患。当时,在东吴主管军事的是周瑜。周瑜精通兵法,足智多谋。在曹操眼里,他是灭吴的一大障碍。一天,曹操派部下蒋干,利用与周瑜旧时的交情,以访友为名,前往长江对岸敌营,试图劝说周瑜投降,顺便刺探军情。周瑜正为蔡瑁、张允能提高曹军水战能力而犯愁,得知蒋干来访,顿时计上心来。在款待蒋干的宴席上,周瑜解下佩剑说道:“蒋兄是我的老同学、好朋友,我们今天只叙友情,不谈打仗。如果有谁敢谈论与交战有关的事,就用此剑杀了他。”这一来,也堵住了蒋干的嘴,只字不敢提劝降一事。大家只管尽情欢笑饮酒,周瑜也喝得醉意朦胧。

晚上,蒋干与周瑜同床共寝,蒋干翻来覆去睡不着,坐起身来,借着灯光看见案头上放着一封信,是蔡瑁、张允阴谋反曹、投降东吴的密信。蒋干回头看看,周瑜正醉酒沉睡,蒋干赶忙把信揣起来,连夜跑回曹营,把信交给曹操。曹操看了蒋干带来的信,顿时火起,斩杀了蔡瑁、张允。随即,他又发现信是伪造的,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了,曹军中失去了熟知水战的得力战将。这也成了后来曹军赤壁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计新解】

反间计是诱使敌方间谍为我军所利用。这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计谋。敌人派来的间谍是为了刺探我们的情报,给我们设下疑阵。我们则用敌人设下的疑阵反过来再迷惑敌人,这就是用敌人自己的人来迷惑敌人自己;借敌人自己的手,来打敌人自己的嘴巴。在发现敌人派来间谍时,为了借机离间敌人,获得情报,可以利用优厚的待遇收买他,也可以假装没有发觉而故意把假情报透露给他,这样敌人派来的间谍就反为我所用,使我能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获取敌人的利益或战胜敌人。

反间计被广泛地应用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并屡创奇迹。比如“蒋干中计”就是很有名的例子。应用反间计的关键在不声不响中,引敌人上钩,从而“以子之矛,击子之盾”。其常用的手法就是分化离间,敌人势力,破坏团结;使敌人自相残杀;等等。

孙子主张战争指导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而要“知彼”,即“知敌之情者”,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用间。孙子认为同战争的巨大耗费相比,用间实在是代价小而收效多的好办法,必须充分运用。

孙子认为,要成为胜利的主宰者,关键是看能否“遍知”(全面了解敌情),是否能“先知”(预先掌握敌情),有没有真正做到“知彼知己”;而要“知彼”的关键,则在于“知敌之情实”,达到这一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巧妙使用间谍。在孙子的眼中,用间是投入较少而回报较多的合算买卖,具有战略全局的意义。

在销售中,本计有如下两种含义:

①使用“反间”。就是要充分地利用“反间”来达到获取客户信任,扰乱客户的目的。之所以能够打动、扰乱客户,就是因为销售员真正地走入客户内心,明白客户所思所想,也让客户看到销售是真心为自己着想,因而接受交易。所以反间计的主要手段,就是“厚赂诱之”。

②分化诱降。把握客户的类型、想法,就可以找到一种吸引其购买商品的方法。任何客户都不会是铁板一块,找对方法就可以让客户主动投降。

【精彩案例】

为客户考虑压缩培训时间

某IT公司要委托某培训机构对若干名员工进行Oracle证书培训,培训时间是22天,培训人数要求是18人以内。培训机构的销售代表在开始与客户沟通的时候,客户又有了新的要求,能不能把培训时间再压缩一下,这着实让销售代表感到为难。

客户:“小胡,讲师刚刚跟我说,这门课程需要22天才能讲完……”

销售:“您好!李经理,这事我清楚,我们一开始谈的就是22天讲完。压缩时间就意味着要重新安排课程,加重讲师的负担……”

客户:“是的,可是我们领导只批了19天!现在多出来三天时间,你叫我怎么去跟领导交代啊!再则在领导的面前我也不好做,领导会怎么想的?而且我们开始沟通的时候,我都没有还价,你说多少我就报多少,是吧……”

销售:“是的,您说的我明白,这样的情况我们会非常地重视,而且我们开始有口头约定,我和讲师再商议一下,下午给您答复,如何?”

客户:“好,我下午等你的信!”

经过认真思考,销售代表还是决定多为客户考虑,请求领导重新安排,压缩这次培训的时间,毕竟对方是个培训大户。这件事情让客户很满意,不到三个月,客户再次给了销售代表一个30人的培训。

8平方米的大屏幕

一个电力部门想做一个10平方米的大屏幕,找到一家电器公司为他们定做。但是销售员经过具体测量后,告诉他们做“10平方米”不太好,只能做“8平方米”,否则视觉效果会不好。客户认为销售员的意见很专业,做好后效果果然不错。

公司里有人说这个销售员很傻,客户想做大一些还不好?做大一点就多赚钱。可这个销售员却反驳说:“如果我没有说不,而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了10平方米,安装完毕后如果他们觉得不对,我一句话就可以糊弄过去:‘当初是你们要做10平方平米的啊。’可即使我这么开脱,他们嘴上不说,心里也会觉得是我坑了他们,因为我是专业人士,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给他们提出中肯的建议。”

从那以后,这个电力部门就成了这个销售员的老客户,而且他们还多次向兄弟单位推荐这名销售员,销售员因此多签了很多单生意。

卖电脑也要想客户之所想

日本一家电脑公司的销售员太山一郎苦闷极了,自己推销电脑时口若悬河,谈论产品的性能如何如何好,客户们反而一个个都不吭声。电脑推销不出去,这日子怎么过?他垂头丧气地走进一家餐厅,闷闷不乐地取过酒自斟自饮。突然,邻桌上发生的一件趣事,把他吸引住了。

邻桌的一位太太正带着两个孩子吃午餐,那胖乎乎男孩什么都吃,长得结结实实的。那瘦的女孩皱着眉头,举着双筷子将盘子里的菜翻来拨去,看来是个挑食的孩子。

那位太太有些不开心,轻声开导小女孩:”别挑食,要多吃些菠菜,不注意营养怎么行呢?“连说了三遍,小女孩偏将嘴巴撅得老高。这位太太渐渐满脸怒容,反反复复以手指叩桌面,一点办法也没有。

太山一郎喃喃自语:”这位太太的菠菜跟我的电脑一样,‘推销’不了喽。”正说话间,一位年轻服务员走近那女孩,凑着她的耳朵悄悄说了几句话。一会儿那女孩马上大口大口地吃起菠菜来,边吃边斜视着哥哥。

那太太很纳闷,把服务员拉到一边问:“您用了什么办法,让我那犟丫头听话?”

服务员满面春风地说:“马不想喝水的时候,得先让它吃些盐,它口渴了再牵去喝水。我刚才对妹妹使用的激将法:‘哥哥不是老欺侮你吗?吃了菠菜,长得比他更胖更有力气,他还敢碰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