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操全传
1855200000014

第14章 知人善任:各尽其能用人所长

一 拿捏得当 适当放权赢主动

一个人就是精力再旺盛,他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事事躬亲。这就要求在其用人过程中,必须采取学会适当授权。尤其是处于高层的领导人物,他们的主要职能已不再是做事,而在于成事,授权就是用人者成事的分身术。

授权,具体说,是由用人者授给使用对象一定的权力和责任,让权力的行使有相当的灵活性。越是高明的领导人,越愿意授权与下级。特别是对于远离指挥中心,独挡一面的负责人,更应该道过授权这一手段,来充分发挥他的独立负责作用。古语中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授权不是交出交权,失去对权力的控制。曹操对这一点是非常有分寸,拿捏非常到位。看一看曹操使用人才的授权经过,对于我们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有益处。

张郃,原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在官渡之战中,不堪忍受谗言诽谤和佞臣的迫害,临阵投奔了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偏将军,封都亭候。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建奇功,深得曹操的器重。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张郃随曹操去汉中征讨张鲁。曹操带兵经过陈仓(陕西宝鸡)时并不直接南下汉中,而是先向西走出散关,于五月间击破在河池(徽县)的氐人之王窦茂、凉州的造反者首领韩遂。然后才转过头来,到汉中攻打张鲁。

张鲁知道曹操一生以招降纳叛的作风,也许会对他不仅不惩罚,反而升他的官。因此,张鲁早有降曹的打算。但是,他的弟弟张卫坚决反对。张鲁拗不过张卫的意思,就准许张卫姑且抵抗一下。

张卫选定了阳平关作为防御阵地,曹操攻了三天竟然攻它不下。后来曹军的前锋部队,走错了路,走进了张卫的军营里。曹军的一个中级军官高祚,想把自己的部队集合起来,以免零零落落地在敌人营中被消灭,于是大擂其鼓,大吹其牛角制成的“号”。这一来,竟然引起张卫大恐慌,以为曹军有一大批人冲了进来。结果,张卫大败。

张鲁听到张卫失利的消息,立刻就想出来投降。部下阎圃劝他不可如此性急。这个时候投降,一定披曹操看不起。阎圃建议给张鲁不妨做出一副抗拒到底的姿态,然后派人向曹操谈和平解决的条件。

果然,张鲁投降后拜张鲁为镇南将军,仍然有统领军队的权力。并封为阆中侯,食邑一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与阎圃,也都被封为“列侯”。

张鲁投降后,与夏候渊一起镇守汉中。张鲁投降了曹操,这对刘备很不利,于是刘备亲率精兵来争夺汉中。这一战,刘备的大将赵云在定军山将曹军统帅夏候渊杀死,刘备军团士气大振。统帅一死,曹军将士非常恐慌,惟恐刘备乘机杀来。就在这危机关头,夏候渊的司马郭淮站出来说:“张郃将军是我们魏国有名的大将军,就连刘备也怕他三分,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定”。遂和众将士一同推张郃为主帅。

此时,曹操远在大后方的长安,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恐怕张郃大权在握会出了什么乱子。但曹操也很快镇静下来,并采取了紧急措施,以掌控形势:首先,立即派人去汉中前线,正式承认并批准了诸将对张郃的拥戴,并授予他生杀予夺的大权。二是宣布自己要亲自去汉中,安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这里,有人可能提出疑问:既然已经授权给张郃,前线肯定会安定下来,那么前线的一切事物由他处理即可,曹操何必再亲去汉中呢?其实这正是曹操善于用权的高明之处。因为,第一,从当时各军对张郃的推戴情况和张郃的才能看,只有授权张郃,才能稳定局势;第二,失去了统帅夏候渊,曹军遭到挫败。虽然军心暂时稳定下来,但在是进还是退的重大决策上,张郃是难以作出决定的。如若自己迟迟不去,前线军队必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内部矛盾也会集中爆发,难免会引起新的混乱。

果然如上分析,正在张郃进退维谷之际,曹操到了前线,他审时度势,迅速稳定了局势。然后果断下达了退兵令,全军顺利撤回。

在这一过程中,曹操的授权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授得果断(虽有不得已而为之之意);二是授得适度(只限于斩杀违令士兵,稳定局势);三是及时收回(曹操亲自去前线指挥,当然局势由他掌控了)。这三点,掌握得从容不迫,有板有跟,眼见一场大乱被曹操的放权、收权一套动作化解于无形。

二 言听计从 对人才充分信任

曹操在使用人才的时候所奉行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认定是人才后,就开始大胆任用人才。有魄力、有作为的领导都能大胆用人,往往对其言听计从,而人才也常常能屡屡成功。曹操在用杜畿作为河东太守的任用问题上,对荀彧和杜畿也是言听计从,就充分证明了他对杜畿的充分信任。

三国时,河东混乱,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派杜畿到河东接任太守,河东的实力派卫固听到消息,立即带兵封锁了杜畿前往河东的要道。曹操知道后,非常恼怒,欲派夏侯惇征讨。杜畿忙阻拦说:“出兵征讨会给全郡的百姓带来灾难,不利于明公的恩泽惠及他们。现在请让我自己去,只要我在河东呆上一个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曹操非常信任杜畿的才能,这才按下怒火,派杜畿前去河东。

杜畿绕道偷偷进入河东,范先、卫固就杀了郡官三十多人,给杜畿来了个下马威,想以此威胁杜畿。杜畿行动自若,不为所动。并对他们两人说:“你们两个才是河东的真正掌权者,我还要依靠二位的势力才能当好这个太守,所以郡里的大事还要我们三人商量后才可定夺。”

于是,杜畿假意任命卫固为都督,管理郡政,范先仍统兵,麻痹对方。自己却放手不管,装做无心政事的样子,只是到各县去走访。实际上是去拉拢人脉,发展自己的势力。

没过多久,杜畿知道郡内诸县悉数已被自己掌控,便趁机征兵攻打卫固。曹操也趁机派兵配合杜畿内外夹击,从而迅速解除了卫固的大权。杜畿这才开始真正掌控了河东郡的实权,才能得以体现。

杜畿治理河东,政策务实而行事温厚。鼓励耕种,发展畜牧业,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富足;他还注重教育,兴办学校;重视选拔人才,加强习武练兵。治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河东地区在他的努力治理下,逐渐安定下来。

杜畿治理河东十几年,使河东成为关中最殷实安定的一个郡。他的名望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当时曾经一度流行一句话:治理河东,惟有杜畿。

曹操识人用人一向胆大而心细,从来都是谨慎使用人才,但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之才。例如他俘获张辽后,先要他投降,张辽不肯降。曹操于是命人将他推出斩首,张辽临死不惧,曹操就此判断判断此人绝对是一名非常忠诚的将才,于是立即叫停,并亲自挥剑斩断了捆绑张辽的绳索,让张辽坐在自己旁边,为他倒酒压惊,并晓以大义,表明自己爱惜人才的诚恳之心。张辽深受感动,最终投降了曹操,日后果然成为曹操手下的得力大将。可见,曹操不仅对人才以礼相待,尽力纳之,而且也很会识人。

做人对己宽对人严的弊病在于不能平等地对待人和事,这就是韩愈文中所说过的那种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既不能给人施加正确的影响,对人疑神疑鬼,又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水乳交融,和平共处。所以,正如曹操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政治集团上台,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先求稳定,安民心,待巩固大局之后再施行循序渐进的改革措施。

那么,在稳定之初,首先需要有开明的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可靠的诚信度。这样以来,百姓心里才会踏实,觉得有目标可奔。这样的政体当然会赢得广泛支持和拥护。

曹操成功地任用了杜畿,这既是对杜畿的一种信任,也是对曹操自己的嘉奖,还是对荀彧的嘉奖。一个是大胆推荐了贤才,一个是危急时刻敢于用人,一个是以自己的智勇和能力深得厚望和敬重。何乐而不为呢?

人才推荐制是我国古代朝廷获得人才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别是在六朝以前,朝廷把它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形式。许多贤能之士,都是由别人推荐而得以著称于世的。在这里,荐才是用才的前提,能够大胆任用才是根本。

曹操就是一个鼓励部属大胆荐才,同时也是敢于对人才委以重任的人。他手下众多的人才一大部分是由人推荐而得来的,而被推荐的人又推荐新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才来源的良性渠道,使人才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加上曹操都能不计高低贵贱,大胆选用,使人尽其才,从面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和一批英勇的将领。

三 识人善任 各尽其用显大智

曹操之所以能够雄霸天下,一是靠他有众多的人才,二是靠他对人才能够各用其长并能互相配合的使用方法。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高明,不仅要看他揽集了多少人,更要看他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聚才不是目的,用好人才才是根本。人才再多而不善用,不是造成怨声栽道,就是反使内耗丛生。这样,人才越多,反作用越大,不仅没有帮到自己,反而会坏大事。

曹操对人才的使用可谓手段多多,灵活机动。有的放心大胆地使用,有的则有所控制;有的让他独挡一面,有的则是数人组成一个团队,恰似一个团结的整体。这样,曹操对人才搭配使用,措施得当,使不同的人发挥出各自的效能。

曹操所采用的策略就是“仁者用其仁,智者采其智,武将任其勇,文职尽其能,择人任

事,最大限度地用人之长”。曹操对合肥会战人事的精心安排,说明他确实是一位知人善任的领导者。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准备西征张鲁,他料想孙权有可能趁他西征攻打合肥。于是就在临行前,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合肥护军薛悌,在信封上特别注明:等吴兵来攻时再拆开看。等到曹操去远了,孙权果然率兵攻打合肥。

危急中大家拆开密信,只见信上寥寥数语:“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疑惑不解。首先明白曹操意图的是张辽,他说:“曹公的意思是,他远征在外,如等他来救,我们早就被打败了。现在,只有趁敌人立脚未稳,我们攻防结合,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才能有胜利的机会。是胜是败,在此一战!”

听了张辽一席话,李典也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出兵,结果杀得江南兵人人惊恐。甚至江南小儿闻张辽大名,也不敢啼哭。

曹操对这次战役的人事安排充分体现了他知人善任的能力。这次战役曹操安排的三个主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无论是资历和能力,三人都相差无几,况且都立有大功。因此三人向来谁都不服谁,关系闹得很僵。安排这样三人守城,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曹操这样一封密信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对三人又充分了解后的精心安排。果如曹操所料,张辽见信率先表态,慷慨激昂地表示决一死战,紧接着附合的便是李典。《三国志·李典传》有这样的记载:“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一个队伍只有团结才会有战斗力。曹营内战将云集,有的性如烈火,视死如归(如典韦、庞德等),每有大战恶斗,曹操总是派他们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有的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如曹仁、张郃等),曹操平时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遇有战事,放手让他们统率诸军,独当一面;有的胆识不足,优柔寡断,曹操就因人制宜,将他们搭配在合适的主帅营中,当好配角。

细分析,这正是曹操用人上的超常表现。三驾马车,各有自己的方向,这样绝无战斗力可言。如把互不和睦的三人拧在一起,必先有两人携手。由此可见,用兵之法,目的在于才尽其用,将帅只有用人不拘一格才能够打胜仗。

大千世界,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不同性格、性情的人适宜做不同的工作。作为领导者必须把握手下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来全面衡量一个人的才干,因人而异。量才而用。

对有特殊才能的人,一定要尽可能绐他们最好的条件和待遇。特殊人才,特殊待遇,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对能力很强的人,可采取多方面任用的方法,既能够让他们发挥多方面的、更大的作用,又可以调动他们乐于贡献、多出成绩的积极性。

人之长处固然值得发扬,而从人之短处中挖掘出长处,由善用人之长发展到善用人之短,这也是用人艺术的精华之所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与短都不是绝对的,任何时候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静止不变的短。关键要学会怎样充分利用。

曹操就是这样灵活地掌握并运用三人的性格和能力,才显得会用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用人智慧。

四 看重义气 靠道义换来忠诚

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最雄厚,也最善于笼络人才,却没有能够打动关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和刘备的义气在关羽看来更崇高。所以,从关于的挂印封金而去,曹操也懂得了那些为了利益而来的人才与那些为了道义而来的人才相比,后者更死心塌地,更忠诚。所以,曹操用人对于道义方面更加重视。

我们待人接物有时难免以利益为重,但利益相诱却并不总是有效的,因为天下许讲义气的人,他们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利益,而是对自己的尊重。

当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攻打东郡,曹操调董昭担任魏郡太守,跟随曹操征讨颜良。颜良死后,曹操包围邺城。

当时袁绍同族人春卿担任魏郡太守,在邺地中,他的父亲元长在扬州,曹操派人迎来。董昭写信给春卿说:“我听说对父母孝顺的人不会为了获得功利而背离他们去;仁义的人不会为了谋求私利背弃君王。有志之士不乘时局动乱而侥幸获取成功,聪明的人不以虚假奸诈之道而危害自己。您的父亲过去躲避战乱,不得已去了南方的百越一带。这并非疏远儿女,而是陶醉于吴会的山水。

贤明的人常常见识深远,认为这样做是很恰当的。曹公怜惜他坚守志向,离群索居,所以特地派使者前往江东,迎来送往,现在快到此地了。即使你处于偏僻平静的地方,依靠有仁义道德的人,位置也会像泰山一样稳固,身体像松树那样挺拔高健。从道义来说,仍然应当离开,离开百姓而去侍奉双亲。况且邾仪父开始同隐公结盟时,鲁人虽褒奖他,却没有爵位。然而凡来经君王下令,不能尊以爵位,这是《春秋》所阐明的大义。何况诛现在所依托的是一个危机之国,接受的是假托的命夸呢?

如果与不逞之徒为伍,而自己父亲的安危却不能体恤,不能说是孝;忘记祖宗所尊幸的是汉朝,安于担任不是正道的伪职,很难说是忠。忠孝都已废除,说不上是智。再说你曾经被曹公以礼相召,你亲近同族人而疏远父母,依附袁绍而远离朝廷,为了不当俸禄而背叛知己,远离幸福而接近危亡,抛弃道义而蒙受奇耻大辱,不是很可惜吗?如果你能迅速改过,辅佐皇帝。奉养父亲,跟随曹公,忠孝两全,也有显赫的功名。你应该考虑长远计划,早日拿定主意。”

这是一番明大义、识大体的劝慰之词,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自古以来的领袖,他们对人们的影响一般侧重于社会道德,道义责任,国家安危。其用人之谋皆为经天纬地的大智谋。

历史上很多能人贤士出来做事,许多时候不是以重金收买的,而是出于大义和历史责任感。因为高人贤士的境界并非庸碌之辈能猜度的,若仍以世俗的一套对待他,反而显得矫情可笑。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最值称道的,还是曹操正确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善于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利的力量。

曹操起兵时,只有家族的几个兄弟和侄子做骨干,人马也不多。他曾经想留用刘备,虽然未获成功,但在任用的方式上确实非常正确的。只能说刘备同曹操一样是个放眼天下的英雄,不肯屈尊而已。正确的用人观,使他在短短的几年内,造就了“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庞大队伍。

荀彧和郭嘉,是三国时大名鼎鼎的智囊人物,都曾是袁绍的幕僚,荀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业”,率先弃袁投曹,曹操得荀彧,高兴地称他是“吾子房也”。郭嘉看透了袁绍“未知用人之机”,也跑到曹操营垒,曹操喜而赞之:“真吾主也。”

官渡大战时,袁绍的重要谋士田丰、许攸,大将张郃、高览等,除田丰被袁绍杀死在狱中之外,都临阵倒戈,投靠了曹操。

此外,曹操在除掉吕布后,还得到了许多有用之才,臧霸就是此时收降的。曹操还通过臧霸收降了徐翕和毛晖。棘翕、毛晖原为曹操部将,后来背叛曹操投奔了臧霸。曹操让刘备给臧霸传话,让他把这两个人的头颅割下送来。臧霸不同意,对刘备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就因为我不肯去做这一类不义的事情。我受曹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但建立王霸之业的人是可以义动之的,希望将军能够替我去说明一下。

刘备将臧霸的原封不动转给了曹操,曹操大为感叹,立即召见臧霸,并对他说:“这是古代大贤才能做到的事情,而您却做到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啊!”于是不仅不再追究徐翕、毛晖的罪过,还任命他们为郡守,加以重用。

其实,很多志向高远之士,都是可以用道义感召的。道义自古以来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从事任何事业所必不可缺的一项美德。曹操正是抓住了道义的精髓——正义和真理,于是就站在了成功的一侧。

“名不正,言不顺。”许多战争说是正义与非正义之战,其实都是为名义而战。曹操之所以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沾了名正言顺的光,做任何事都打折朝廷的名义,自然得到了民心的支持,这也是人才纷纷归顺的重要原因。

五 惺惺相惜 曹操诚心待英雄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对于那些志趣相投而又有共同志向的英雄,曹操从来都是惺惺相惜,十分敬重。他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对敌常常耍诈用谋,但对于朋友、义士和敬重的人,从来都是敞开胸怀,以诚相对。

曹操一直以来用利益和情意两副纽带维系着他的团队,而他尤其重视以情义作基础建立起的亲密关系。在曹操看来,人品之高下,从气节即可判断。成就天下者,所凭的就是一股勇气和义气,以及一种懔然屹立在天地间的正气。因此天下英雄必然赏识有气节的人。曹操敬重有气节的人,也很好地为自己塑造了重气节的英雄形象。

陈宫原在曹操帐下,后来因不满曹操的屠城行为而投靠了吕布,做了他的谋士。后来和吕布一同在白门楼被擒,坚决不投降曹操,表现出一股一心求死的英雄之气。曹操看重他的高义,仍然不死心,就说:“那你的老母、妻子儿女怎么办?”陈官说:“以仁孝治天下的,不迫害人的亲长,不绝人家后代,你看着办吧。”陈宫自请死刑。曹操不禁泪下,为陈宫的气节感动。派人奉养陈宫的母亲、妻子儿女,并亲自将陈宫的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以示惋惜之情。

沮授是袁绍的谋士,是个非常忠诚的人。官渡之战后被捕,大喊:“我死也投降!”面不改色,从容就死。曹操非常钦佩他对旧主的忠诚,为他建墓并亲笔题词:“忠烈沮君之墓”。

曹操虽然不得已杀了陈官、沮授,但曹操的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之情,同时也为他们的死感到悲痛,并分别厚待了他们的亲人。这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之情和怜惜之意,使得身边的将士无不为之感动。

有一次,平虏将军刘勋因犯法被处死,抄家时搜出一封河东太守杜畿的信。刘勋原被曹操宠信,威震朝野。他曾向杜畿索取河东特产,杜畿于是就写了这封表示拒绝的信。曹操得知这事后,对桂畿不媚权责的做法大为赞赏,说:“杜畿可称得上是‘不媚于灶’的人了。”意思就是“杜畿是在众人中挑出来的贤人,可以作为大家的表率,希望大家好好向他学习”。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十一月,曹操任命杜畿为魏国尚书。关中平定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巩固统治的问题,进取汉中的军事行动也随即提上议事日程,河东的地位和作用仍不可忽视。于是曹操决定仍由杜畿留在河东,并专门为此下了一道手令:

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所谓“纳言”,就是负责传达天子命令的官名,后称为尚书。“卧镇”,即借重杜畿在河东的威望来镇守此处。这里有一个来历:西汉武帝时汲黯任东海太守,经常病卧室内,但该郡却治理得很好。后召他为淮阳太守,他以病辞,汉武帝说:“我就是要借重你的威望,让你躺着治理淮阳。”曹操认为杜畿有萧何安定关中、蛊恂平定河内那样的丰功伟绩,因此要把重要而又富庶殷实的河东郡交给他继续治理。

杜畿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把河东治理得政事和顺、百姓富足。后来曹操征汉中时,杜畿派遣五千人运送军粮,由于工作做得细致,运粮的人互相魁励说:“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没有一人逃亡,圆满地完成了支援前线的任务,可见杜畿的个人魅力和威望之高。这样的人得到曹操的赏识也在情理之中。

生活中,一个人只说他人的好话,不说他人的坏话;只与人为善,不与人为恶,哪个不乐于与他交往呢?

曹操仁厚高贵的气节,以仁心对待别人,敬重并学习有气节的人。曹操看到他人比自己优秀的地方、比自己贤能的地方,也不是一味遮掩,打压,以显示自己的高、大、全,而是能够做到随时称赞他的长处。对那些有才能而有感念旧主,不肯归降的贤士,不仅充分表达惋惜之情,还尽可能的顾念其家小。其实,这种行动本身就是让那些贤士归附的最好证明。同时也让曹操自己日益进善、日益进德,何乐而不为?

六 抓大放小 小有瑕疵又何妨

曹操看到东汉末年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以所谓的德行为首,让当时的士人矫揉造作、沽名钓誉,从而使整个官场出现浮夸、虚假、华而不实的风气。他打破惯例,以“唯才是举”作为自己的用人标准,这是因为他看到,在汉末动荡时期,没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文臣猛将,是不能帮助自己扫平天下、成就霸业的。与其追求那些矫揉造作的所谓人才,还不如提拔那些真正有才而难免与世俗有所违背的人。曹操认为,只要有才干就应该大胆起用。所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是曹操用人的一大特点。

有人统计,曹操一生的谋士一共有上百人,其中的核心人物包括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等人。这些人为曹操开疆拓土、制定长远规划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并非完人,其中有些还有很多让人愤慨的行为,但曹操却能一一容忍。

谋臣程昱在初平年间曾拒绝兖州刺史刘岱、渤海太守袁绍、幽州牧公孙瓒等割据军阀的拉拢。后来,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军杀死。曹操进驻兖州后,纳请程昱,程昱反而欣然前往,可见他善于识人。

曹操讨伐徐州的陶谦,陈宫、张邈等人却趁机反曹,兖州几乎全部沦陷,只剩下程昱与荀彧守住的鄄、范、东阿三城,才使曹操有了立足之地,保留了反攻的机会。曹操与吕布大战不利,曹操想打退堂鼓。这时,程昱劝他说:“现在虽然失去大片土地,但我们还有三座城池和上万名能征善战的将士,加上您的机谋和征服四方的决心,是完全可以收复失地、成就霸业的。”程昱的一席话,在关键时刻帮助曹操作出了正确的战略选择。

后来,曹操接纳刘备,又是程昱劝曹操早日铲除刘备,以绝后患;刘备欲趁机率兵南下攻打袁术,也是程昱建议:刘备明为帮助曹操去攻打袁术,实际是想脱离曹操自立,极力劝谏曹操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就除掉刘备,最终没有被采纳,但其对曹操的衷心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仍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曹操与袁绍决战之时,程昱仅仅带领七百士兵驻守鄄城。曹操认为太少,要给他添兵,程昱却认为不可,他分析说袁绍十几万兵马,见自己兵少,必定不屑前来攻打,如果增兵,则会引来袁绍的攻击。结果果然如此。曹袁大战,程昱不仅没有要曹操添兵,还趁机编练了数千精兵去帮助曹操,使曹操终于打垮了雄踞河北的袁氏集团。

就是这么一位善谋多智、深受曹操喜爱的谋士,却性格乖戾,难以与其他人合群。因此,很多人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坏话,甚至有人诬告他谋反。曹操对这些都不置可否,也不反驳,但给程昱的待遇却一次比一次丰厚。曹操的这一作法既平息了其他人对程昱的怨气,又使程昱放下心理负担,一如既往地为自己服务,同时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可谓非常高明。

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据载,二人行则同车,坐则同席,其亲密程度可见一斑。在严于治军的曹操营帐里,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为,但在偏爱他的曹操眼里,“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曹操手下有一位纪检官员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上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却不去处分郭嘉,更不要求郭嘉改正他私人生活行为不检点的缺点;同时他又对陈群能够严格要求群臣的行为加以嘉许。

曹操的处理方式不免有点儿和稀泥,但其实上曹操却认识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人太过苛求,要么会让人才分散注意力,要么会让臣子文过饰非,上下相欺;而同时嘉许陈群,又充分肯定了他的工作积极性,实在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如果说对于大谋臣,曹操会因为舍不得他们的智慧而能够忍让他们的缺陷,那么,对一些有缺点的普通官员也能如此对待,则真正体现了曹操“大行不顾细谨”的用人标准。

曹操的一个老乡叫丁裴,颇有管理才能。但是爱贪小便宜,居然利用职权用自家的瘦牛换公家的一头肥牛,结果被罢了官。曹操见到他,故意问:“文侯呀,你的官印到哪里去了?”丁裴也油嘴滑舌地说:“拿去换大饼吃了。”曹操哈哈大笑,回过头来对随从说:“毛玠多次要我重罚丁裴,我说丁裴就像会抓老鼠但是却偷东西吃的猫,留着还是有用的。”于是,又起用他为官。

曹操的谋士刘晔善出奇谋,但却有一个怪脾气——从来不愿当着众人的面提出自己的建议。曹操便特事特办,经常与他书简沟通。有时为探讨问题,两人竟然一夜间传递书信几十次。曹操对于谋士的怪癖居然能够这般容忍,其用人之诚心,胸怀之大度,不得不令人叹服。

曹操能够透过纷繁芜杂的现象,看到不同类型人才的优点,将他们一一任用,使得他们的才干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正是曹操这样宽松的用人环境,才能既聚拢了大量人才,又能够形成融洽的合作氛围,共同在南征北战中出谋划策,使将士们得以攻城拔寨。

曹操为自己广大的地盘笼络了一批能人贤士、文臣武将,他的这种做法始终伴没有改变,才使他周围得以在任何时候都是人才济济、文武一堂,不会出现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我们看曹操集团,在任何时候,任何人才的损失,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反观刘备集团,诸事都要仰仗诸葛亮,没有形成持续的人才选拔机制。随着岁月流转,人才逐渐凋零不见,蜀国也江河日下,这也许是曹魏最终吞并蜀汉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