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18519000000036

第36章 柳如是情史

有人曾拿08年嫁入豪门的李嘉欣与一代名妓柳如是相比,排除出身不一样,认为两人颇多相似之处。

李嘉欣美丽无双,教养一流,才情四射,会日语、英语、葡语……

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容貌一定不差,更主要是她的才华,从小工于琴棋书画,她的书法险劲洒脱,她临摹当时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字画,能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她的画可能比她的人更美,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她的《月堤烟柳图》,是现藏的三百多件女性画作中的两件一级品之一。对她的诗文,明人评价甚高,称其诗“闲情淡致,风度天然,尽洗铅华,独标素质”。

论出身,两人也极相似。

李大美人,也是典型的草根阶层出身,出身不久就被父亲抛弃,与母亲、姐姐住贫民窟,十四岁就开始当模特养家糊口。

柳如是的父亲早死,幼年的她寄于舅舅门下,但舅舅也不久死去,被迫流落风尘的她,不久被吴江名妓徐佛买到家中为婢女,后来崇祯故相周道登纳她为妾。周家的众妻妾容不了柳如是,告她与男仆私通,周道登又将她卖回娼家。这一年,她也是十四岁。

都是凭身体挣钱,李嘉欣十四岁走T型台,柳如是十四岁倚门卖笑。

然而要说起爱情,两人就有了些许不同。

港姐冠军李嘉欣被称为“富商杀手”,她是非超级富豪不嫁,所以,与她闹绯闻的对象,从刘銮雄、罗兆辉、覃辉,到庞维仁、詹兆安,均身价过亿或曾身价过亿。本着“郎有钱妾有貌”的择偶原则,2008年,三十八岁的李嘉欣终于如愿以偿,穿着价值五百万的婚纱嫁给了四十六岁的风流多金的许晋亨。

柳如是的爱情,也颇多曲折。从周家被卖回娼家后,她本着“郎有才妾亦也才”的择偶原则,曾与“云间三子”之一的同龄才子宋辕文短暂相恋,然后做了当时文坛风云人物陈子龙的情人,最后,以二十四岁芳龄嫁给了六十岁的“文学盟主”钱谦益。

从对爱情的追求上就可以看出两人的区别,李嘉欣是金钱第一,感情其次;柳如是是感情或者才华第一,其他东西其次。

当然,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在人生观上。李嘉欣在金钱的铺张中,狂享人生欢宴,柳如是在明朝灭亡时,要拉着钱谦益一同跳水殉国。

所以现在有人指责李嘉欣是“没有灵魂的美女”。

这样的指责对李嘉欣有些苛刻。现在这个社会,会赚钱未必不是一种才华。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当道德裁判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何况李嘉欣与柳如是生活的年代,不能同日而语。

谁又能保证,柳如是来到今天不会成为李嘉欣,而李嘉欣投生在那个时代,不会成为柳如是?

我认为,两人最大的不同,是性格的不同。

纵观柳如是这一生,她的性格中,以男子般的果敢主动为主,又辅以女性特有的明艳清爽。有一首歌叫《铿锵玫瑰》,歌词写道:“像旷野的玫瑰用骄傲的花蕊,想摆脱那四季的支配,所以温暖却暧昧所以似是而非。”柳如是就是一朵铿锵玫瑰,刚烈和浪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历史的云烟里绽放令人心碎的光艳。

柳如是曾自夸美丽,她写过一首为钱谦益非常欣赏的诗,里面有“桃花得气美人中”的句子,意思是桃花是沾了美人的人气才显得精神,但这只是表现了柳如是的自信,她并没有后世李嘉欣的天人之貌。

有的书上说,柳如是身材只及中人,微胖,然而绰约有风姿,更兼落落有男子气。

这种说法是可信的。柳如是美在一种气质。气质是性格与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有先天的遗传,也有后天的熏陶、培养。

据说,柳如是的父亲是明朝的御医,被人诬告身死。其父或许是一位颇具正义感的侠义之人,柳如是应该得到了其父气质的一点遗传。她从小就是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粉丝”。每次读书,读到梁红玉擂鼓退敌一节时,就叹赏向往不已。再加上这位梁红玉也是倡优出身,感同身受,更激起流落风尘的她的强烈共鸣。明朝末年,时局动荡,她曾对文学家张溥说:“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张溥称她为“奇女子”。

柳如是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身不能为男儿,她在《赠友人》一诗中表达了自己报国效忠的豪情,“大羽插腰箭在手,功高躍马称精奇”,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啊。所以,身在青楼,她不喜欢闲谈风花雪月,而是热衷与志士名人纵论国事。

秦淮八艳之中,以柳如是的诗写得最好,文学水平最高。这或许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将她买到身边做婢女的名妓徐佛,一个是明朝故相周道登。

名为婢女,徐佛实际上是将她作摇钱树培育的。徐佛对柳如是尽心栽培,一方面,徐佛的修养本身较高,“性敏慧”而能“操琴写诗,善画兰花”,所以,不用说,是徐佛教给了柳如是写字作画、弹琴赋诗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徐佛还请了陈继儒这样的名流,指导柳如是学习“文化”,陈继儒对诗文、戏曲、小说、书法、画艺均有造诣,可谓集大成的文化精英,对少女时代的柳如是的影响不可小觑。

徐佛花大价钱栽培柳如是,有两个原因,作为有文化的名妓,她看出柳如是是块天生的好材料,不栽培就可惜了,对小柳如是有同情和爱在里面。同时作为柳如是的“经纪人”,她又存有私心,她想将柳如是打造、包装成有文化有品味的一等姿质女孩(实际上是“一流的预备二奶”),以便卖给那些富商做小老婆时,得个好价钱。

也许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十二三岁的柳如是被周道登买去了做“二奶”(一说,柳如是被周道登之母买回家作婢女,然后又被周道登相中做小老婆),这个年纪的小女孩,现在也是就刚读初中一年级。所以,现在有人很痛恨周道登,称他为老色鬼,还说其人品极差。不管周道登如何,曾经做过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的他,还是教了柳如是不少东西的。

年逾花甲的周道登常常将柳如是“抱置膝上,教以文墨”,华发皱纹与青丝明眸相映,这是怎样一幅怪怪的画面啊!在周道登那些小老婆们看来,也许只能用“恶心”来形容吧?于是,她们联合在一起,醋意十足地围攻得宠的柳如是,向周道登告发她与仆人私通,要置她于死地。

小小年纪的柳如是哪里是那班泼辣娘儿的对手?周道登只得将柳如是重新送回徐佛那里,好像是买东西退货一样,让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十分好笑的是,柳如是回来后,徐佛这边竟然打出了“相府下堂妾”的招牌吸引顾客,好像柳如是到周道登那里走了一遭,就像是镀了金一般身价倍增。可见,徐佛还是一位会炒作的有头脑的生意人。

徐佛的做法,使人想起稍后的清末名妓赛金花。当赛金花的状元郎丈夫洪钧死后,她跑到上海延丰里当妓女,她在门口挂出洪钧的照片,亮明自己曾是“状元夫人”、“公使夫人”,自此,名声大噪,生意异常火爆。

不管怎样,柳如是不会是赛金花,以名声和身体招揽钱财的事,她不热衷,她也不想当徐佛的摇钱树,然而那些抱着猎奇心理的宦商,趋之若鹜,并不是每次都可以推脱。虽然客人当中也有风流多情的少年郎君,能与她在花晨月夕、笙歌艳舞中缱绻缠绵。但这样的日子过得久了,也让柳如是心生厌倦。

逼仄的青楼装不下盛大的心思,心性刚烈志向广大的柳如是,根本不满足在青楼这一方小小园圃之中压抑扭曲地生长。

十四岁的她,不再甘心做男人的玩物,她以“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出行,见到男子抱拳作揖,称兄道弟,完全是一位翩翩公子的作派。此时的柳如是,主动革除了女性的身体优势,意味着她对女性“以色侍人”规则的宣战,宣战的资本,就是她的诗文书画之才和强大的内心世界。

于是,上门向她讨教,与她切磋诗文书画者络绎不绝,当然追求者也很多。

其中一位姓徐的男子,以三十两银子收买了柳如是的鸨母,见到柳如是的第一句话就是:“久慕芳姿,幸得一见!”柳如是不觉失笑,徐某连忙说:“一笑倾城。”柳如是于是大笑,徐某像背书一样又来了一句:“再笑倾国。”柳如是生气地进屋质问鸨母:“得了他多少钱,让这样的俗人见我!”意思是让鸨母将银子退给他。到嘴的肥肉哪里肯吐出来?鸨母谎称徐某给的钱已经花完了。于是柳如是剪了一缕头发赠给徐某,说:“就用这青丝抵你的银子吧!”

还有一位徐公子,是明朝名臣徐阶的后人,送给柳如是大笔的银子,希望与她交往。而柳如是却将这些银子用在了与其他文士的游玩喝酒上。文士们心内不安,劝柳如是对这位徐公子好一点,好歹对他的银子有点交待吧。于是柳如是就约徐公子大年三十的晚上来与她相见,大年三十那晚,徐公子果然如约而来,柳如是设宴款待,待喝得尽兴之时,柳如是忽然对徐公子说:“我约你除夕来,你果然来了,实在是有情人,只是今天晚上别人家都是家人团圆,你反而宿在娼家,恐怕也太不近情理了吧!”于是让人打着灯笼送徐公子回家,徐公子无奈别去。

到第二年的上元节,两人的感情才有点进展,这时候柳如是就勉励徐公子说:“你不读书,就少了文气,平时与我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你夹在中间,很是不雅。不如去习武,或许有些出息,我也好接待你!”徐公子将柳如是的教导铭记在心,果然“改行”学习弓马骑射,后来在战场上中炮身亡。

没在牡丹花下死,却在流弹之下亡,不知这位徐公子做鬼是否心甘?但柳如是心中肯定是有愧意的。

柳如是约徐公子除夕见面,绝不是一种吊胃口的戏弄手段,身在欢场的她,见惯了那些逢场作戏的男子,正是想寻求真正的爱情,才以这种方式考验徐公子。与徐公子见面的当天晚上,又专门派人将他送回家,实是担心他借宿在别的娼家。在柳如是男子般的大开大合的洒脱气质里,那种细腻缜密的女子情思始终没有离开。

在此期间,年方十六岁的她,结识了晚明两家文学团体复社与几社的领袖人物,如张溥、陈子龙、宋征舆、李存我、李雯等人。这些人不仅文采风流,且为人正直极有气节,坚守道义良知,坚持和阉党对着干,柳如是对他们刮目相看,她不拘礼法,常与这些大男人们一起聚会饮酒,吟诗唱和。其中,与宋征舆、李存我、陈子龙三人关系最为密切。

柳如是与宋征舆之间,也有一段爱情考验的故事。

宋征舆与柳如是年纪相仿,与柳如是相遇时,也就是十六七岁左右。但他出名很早,以才学著称,与长他十岁的陈子龙,还有李雯,被人并称为“云间三子”。

宋征舆倾慕柳如是的才气与洒脱,写诗向她发出求爱信号。柳如是就约他在白龙潭船上相会。宋征舆一大早就去了,柳如是还在船上未起床,让人传话说:“宋郞且慢上船,你如果真对本姑娘有意,就应当跳入水中等待!”

宋征舆也不含糊,当即扑通跳下了水,当时天气寒冷,柳如是没想到这个傻瓜真的是要情不要命,急忙令船工将他救起,放到自己床上,拥入怀中,用芳香软玉的娇躯为他取暖。

自此一回考验之后,两人就好上了。

这事被宋征舆的母亲知道了,宋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没想到儿子爱上一个妓女,宋母大怒,罚儿子跪下认错。宋征舆辩解,说柳如是图的不是他的钱,因为别人可能在柳如是那里花了不少钱,他可是没有花多少银子的。宋征舆大概是想表明,是自己的才华征服了柳如是,没想到宋母更为生气,说:“她不要你的钱,正是要你的命!”

这位宋征舆年纪太轻,不得不屈从家庭的压力,去找柳如是的次数也就少了。

过了不久,当地官府下令“打黄扫非”,清理流娼,柳如是正是被驱逐的对象。无助的柳如是让人还信,找来宋征舆,希望他能利用家族的声望,帮她走走门路,打通一下关节。当时,桌子上放着一张古琴,一把倭刀。柳如是问宋征舆:“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宋征舆嗫嚅道:“现在正是风头上,你暂且躲避一下吧!”柳如是一听就来了气:“别人说这话,我不怪他,你这样说实在不应该,我现在就与你一刀两断!”说完,她就拿起那把倭刀,将七弦古琴劈为两截。宋征舆惊骇而出,他从未见过这样心性刚强的女子。

柳如是敢爱敢恨,既有柔情又有侠骨,你为我跳水,我可以将你抱入怀中取暖,你推脱责任,我就与你恩断情绝。

其实,柳如是让宋征舆跳水赴约,是一种考验,约宋征舆来商讨对策何尝不是一种考验呢,除了后来营救钱谦益,柳如是这一生,何曾低三下四求过谁?

可惜宋征舆年轻时不懂爱情,等他懂了爱情的时候,柳如是已离他远去了。所以,宋征舆一辈子都对柳如是牵肠挂肚,后来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他大吃其醋,写文章将旧情人的新老公大贬了一通。

以柳如是的身份,同时与几个男子保持某种暧昧关系,并不奇怪。柳如是与李待问之间,也有一段男女之情兼师友之谊。

李待问与柳如是分别时,送给柳如是一枚刻有“问郎”二字的玉印,“问”即指李待问,也有“问候”之意,意思是希望柳如是常常想起自己吧!

柳如是嫁给钱谦益的第二年,钱谦益在南京大宴宾客,与柳如是多年未见的李待问也在被邀之列。故人相见,分外感慨,柳如是差不多将这枚玉印珍藏了十年,现在自己找到了归宿,就让侍女将那枚玉印还给李待问,算是了断了这段情缘。

这之后不久,清军围攻松江府城,李待问誓死守城,坚持到最后,自缢而死,留给柳如是不尽的怅惘和感伤。史书上说李待问与柳如是之间有“旧约”,至于“旧约”是什么,就是一个谜了。

在嫁给钱谦益之前,柳如是最铭心刻骨的一段感情,就是与几社领袖陈子龙的“婚外恋”。

陈子龙名声很大,少年时即“精通经史,落纸惊人”,稍大后又广收门生,到处讲学,时人誉为“诗苑干将”、“云间绣虎”。

虽然那时候柳如是也有了一点名气,陈子龙也流连声色诗酒,但要想陈子龙这样一位如日中天的青年才俊,放下架子,主动追慕柳如是,还是不太现实的。

柳如是从来不是那位守株待兔的农夫。她主动出击,给陈子龙写信,希望和他交往,落款处自称为“女弟”,以前的女人写信,往往自称为‘妾’,一个“弟”字将阴阳颠倒,叛逆中彰显的正是独立的人格。

恪守传统的陈子龙不能免俗,对这种放诞的称呼很不高兴,没有回信。遇到一般的女子,写一封信给人家,人家不理会,也就算自讨没趣,就此罢手。然而,柳如是不同,她竟然豪气如云从苏州归家院找到松江,当面理直气壮地厉声质问这位大她十岁的文坛俊士,说:“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名士?”

这番质问令陈子龙目瞪口呆,无言相对。

也许是从这时候起,陈子龙对柳如是开始去除偏见,刮目相看,再加上他与柳如是本为一路人,性格中都有豪迈爽性的一面。“不打不相识”的第一次交锋之后,他与柳如是等人像兄弟一般,饮酒放谈。柳如是对国事、文学的见解,比一般男子还要深刻,陈子龙不禁深深为柳如是的风采和才气所折服,他写诗将柳如是比作曹植笔下神采飘逸的洛神宓妃,倾慕之情溢于言表。

柳如是也投桃报李,写出一篇《男洛神赋》赠陈子龙,别出心裁地将陈子龙比作男洛神。郎有情,妾有意,两人笔墨传情,水到渠成,在陈子龙朋友的一处寓馆同居了,这处寓馆本叫“南楼”,柳如是将此楼命名为“鸳鸯楼”。

两人也当真像鸳鸯一样共浴爱河,交颈而眠,出入相随,不离左右。他们沉醉在绵绵柔情之中,尽情舒展儿女情长,陈子龙写诗,记述了这段神仙美眷的生活:“淡滟笼烟寒白日,柔条丛萼相交加。有时吹入玉窗里,春梦方长人不起。”

那个时代的男子三妻四妾本很平常,陈子龙也不例外,他娶了一位知县的女儿张氏为妻,又纳了蔡氏等三人为妾。但是这妻妾四人合起来,都敌不过柳如是一人的魅力。

其妻张氏不干了,在婆婆高氏的唆使下,带着家人大闹 “鸳鸯楼”。张氏也不是禁止陈子龙娶妾,只是要求对方必须是良家女子。

张氏大闹的底气无非来自柳如是卑贱的出身。陈子龙也没有勇气颠覆传统,不敢违背礼俗站在柳如是这边,保护心爱的人不受伤害。再加上他妻妾较多,生有两女一子,家庭负担沉重,并无财力为柳如是赎身,只好眼睁睁看着柳如是被赶出“鸳鸯楼”。

柳如是写了一首《别赋》,极为不舍地将这段情缘画上了省略号,其实也是句号。

在《别赋》中,柳如是理解并且原谅了陈子龙的无奈,赋里有这样的话:“虽知己而必别,纵暂别其必深。冀白首而同归,愿心志之固贞。”大有缘浅情深,愿意做陈子龙一生一世精神情人的意思。

柳如是被迫离开陈子龙,再次回到苏州重操旧业。这一年,柳如是约十六七岁,正是青春葱葱郁郁的时刻,这次分手对她打击很大,“爱我的人总是伤我最深”,她心情抑郁,数次吐血。

她写词倾诉凄凉,再也不似与陈子龙分别时写的《别赋》那般轻松,因为那首《别赋》是送给陈子龙的,她不想让陈子龙为自己担心太多。现在这首词是写给自己的,一切的苦痛留给一个人去背:“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想当初,柳如是去拜见陈子龙,豪气干云,以“女弟”相称,现在却落得这般伤心凄惨的结局!再是内心强大的女人,一旦动了情,就万劫不复了。

情感陷入低谷的这段时间,柳如是的生计又成了最大的难题。不像杜十娘,百宝箱里金银财宝用不完,她的“百宝箱”里空空荡荡,在后来写给钱谦益的信中,她透露过这种不堪回首的生活,她说,一年又一年,因衣食的消费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几乎万念俱灰,真想剃掉一头烦恼丝,出家了却此生。

二十一岁那年,孤单无依的柳如是漂泊到了杭州,她肤如绸缎面如芙蓉,心中却早已有了沧桑之感,幸亏徽商汪然明热心相助,使她得以栖身于汪然明的横山书屋。

她给汪然明写过许多信,其中有一封信,称他对她的关怀比李白的千尺桃花潭水还要深。

汪然明大概喜欢穿黄色衣服,又比较豪爽,所以被人称为“黄衫豪客”。他实际的身份是一位儒商,写过《春星草堂集》等书,他财力雄厚,个人拥有若干画舫,只免费借给四类人使用,这四类人是:高僧、名流、美人、知己。柳如是算得上是后面两类,当然有资格住汪老爷子的画舫。

汪然明比柳如是年长四十岁,应该属于爷爷一级的人物。但柳如是在信中以“弟”相称,汪然明称柳如是为“美人”,他对柳如是的感情并非完全出于长辈对后辈的关爱,是一种夹杂了男女之爱的暧昧友谊,说穿了,就是既仰慕柳如是的才华,又仰慕柳如是的身体。

但柳如是不可能选择汪然明托付终身。

虽然,在财力上,汪然明可以为她解决燃眉之急,嫁给汪然明,她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汪然明的才华,显然一般,难以征服柳如是。再说,有陈子龙在柳如是的心里,汪然明的诗才与陈子龙一比,显然更不起眼了。何况汪然明的身份是商人,这也是柳如是不满意的地方,那时候的商人地位低。最后一条,汪老爷子年纪也太大了一点。

柳如是再怎么强悍,都抗不过生存的巨大压力。她不是天仙姐姐,她也要吃饭,才能写诗弹琴。然而她与一般女子的不同,就是她不可能随便找一个有才华有实力的人把自己嫁掉。

不甘心于沦落风尘的柳如是,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抱负,就是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奇伟男子,来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梦想。这种话,如果由她自己说出来,或许会被俗人讥讽。即使是今天,有人也许会嗤之以鼻,就一烟花女子,有这么崇高吗?

但我敢肯定,一生把梁红玉视为偶像的柳如是,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这时候,又一个男人闯进了柳如是的生活,此人就是钱谦益的学生宁波人谢三宾。当然,那时候,柳如是与钱谦益之间,还没有任何交往。谢三宾富有多金,还是一四品官员,书画水平很高,诗文写得不错,真正是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风雅有风雅,好心人将谢三宾介绍给柳如是认识,想为柳如是寻一个好归宿。

已年过五十的谢三宾一见到刚刚二十出头的柳如是,就惊为天人,开始对她死缠烂打,刚开始,面对谢三宾火热的追求,柳如是还有些羞涩不安,但是对于其豪气也颇有好感。

谢三宾写过一首《美人诗》:

香袂风前举,朱颜花下行。

还将团扇掩,一笑自含情。

诗中含情的“美人”,并非泛指,而是特指柳如是,她以团扇半遮半掩,特别是那嫣然一笑,令谢三宾魂飞天外,所以谢三宾把自己家的堂名改为“一笑堂”,将自己出版的诗词集,也改名为《一笑堂诗集》。

从此,柳如是在谢三宾的“燕子庄”住下,为谢三宾弹曲,与他一起泛舟西湖。谢三宾走到哪里都带着她,即使是拜访和尚,他都担心柳如是太美,搅乱僧人们的清静修行,写诗道:“欲携女伴参禅去,又怕山僧偷看人。”

两人在一起,是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的。然而,随着交往越深,柳如是就有忧有虑了,她发现对方的缺点越来越多,两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首先,柳如是发现谢三宾人品有问题,求官进爵的手段不正当,竟然做过背弃道义、以血染红顶子这样的事,清代史学家全谢山《鲒埼亭外集》中说谢三宾“晚年求用于新朝,总仗此多金,欲以贿杀六狂生不克,竟杀五君子以为进取之路”,柳如是由此推论,此人阴险之极,不可托付终身。

其次,柳如是不肯当侍妾,想让谢三宾明媒正娶,对于这一点,谢三宾总是含糊其辞,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他的暧昧不明,给柳如是的感觉是,自己真情投入,对方却虚与委蛇,逢场作戏,她不过是他用来炫耀的装饰品而已,她上当受骗了。

柳如是肯定还将谢三宾与昔日情人陈子龙比较了一番,想陈子龙为人是何其光明坦荡,陈子龙也不能娶她为正室,但他确有苦衷,是身不由己。

于是,她毅然决定悬崖勒马抽身离去,与谢三宾绝交,主意打定,她就从谢三宾的“燕子庄”逃走了。

柳如是的逃跑,让“失恋”的谢三宾既困惑又恼怒:自己费了这么多心思和财力,好不容易将她哄到手,现在她却单方毁约,将自己“放了鸽子”,又是为什么?

他写诗感叹柳如是的无情决绝,说:“无情只有杨柳枝,日向窗前伴愁绝。”

爱不成,就生恨,谢三宾决定报复。他利用权势地位与社会关系发动舆论,大肆诬蔑柳如是,将她形容成一个水性杨花、贪图钱财的放荡娼妇,后来,他还找上门来谩骂攻击,什么事都做得出的他,可能还纠集了一帮流氓地痞,对她不断进行骚扰。

柳如是被迫还击,骂谢三宾为谢家的不肖子孙。

这或许她第一次像一个泼妇一样骂人吧!谁叫对方是个无赖!谁叫当初自己看走了眼呢?柳如是又悔又恨,自从与谢三宾交恶以后,她意态消沉,她是真的病了,卧床不起,常常沤血,只得依靠佛经打发时光,借禅说以遣愁闷。

这段不堪回首的感情,像鞭子一样抽得她的心滴血不止,差点让她这枝风中玫瑰萎成芳泥!

为了重振心情,为了彻底摆脱谢三宾给她留下的阴影,经过朋友的一番牵线搭桥,柳如是决定去找这个讨厌的家伙的老师、当时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柳如是的主动,并不唐突,“江南文宗”钱谦益早闻柳如是的艳名与才名,看了她的《戊寅草》与《湖上草》等诗集后,更是流露出赞叹之情。

钱谦益二十四岁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以殿试第三名(即探花)的成绩选翰林、授编修,曾经官至吏部侍郎,虽然其仕途不顺,但在明清之际的文坛上,绝对是一位执牛耳的人物,在政治威望与文学声誉上,比柳如是的前任情人陈子龙“牛”多了。只是这一位,年纪也大了一点,足足比柳如是大了三十六岁。

身高不是问题,年龄不是距离,世俗的眼光也不是锁链,爱好和志向才是最重要的。

公元1640年十一月的一天,二十二岁的柳如是女扮男装,千里迢迢直接奔到常熟,叩开了钱谦益的家宅半野堂,钱谦益以为是普通来客,托故不见。第二天柳如是就写了一首诗,送给钱谦益,诗里将钱谦益往死里狠夸了一番,结尾则委婉表示,自己愿意像侍女捧瓶侍奉菩萨一样,与他相伴,希望他不要推辞。

钱谦益忙问仆人昨日的访客是男是女,仆人回答是位方巾儒服的男士。此时的钱谦益怕是对客人的身份已猜出了八九分,忙乘轿赶去盛情迎接。

然后,钱谦益亲自督工,令人十日之内,在半野堂附近筑了一座新居,这差不多是最快的速度了。因柳如是号“我闻居士”,所以钱谦益将新居题为“我闻室”,让柳如是暂住(另一种说法,“我闻室”是钱柳婚后所建,取《金刚经》“如是我闻”之义)。

接下来,钱谦益置夫人、小妾的强烈反对于不顾,与柳如是离家出游一个月。

这次会面之后,柳如是索性公开了自己的择偶标准,说:“非才学如钱谦益者不嫁!”

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给谢三宾听的,有点给自己找保护伞的意思:你就不要再来骚扰我了,敢与你的老师做情敌吗!

年过半百的钱谦益当然不将谢三宾放到眼里,听到这话之后,喜不自胜道:“天下有如此爱才之女子,我也非作诗如柳如是者不娶!”钱谦益说得也很明白,我这一大把年纪了,不是爱女子的色,而是爱她的才啊!其实,他是两者都爱。

那时候,钱谦益仕途失意赋闲在家已经很久,柳如是的到来,宛如山野中的一股清新的山泉,给他沉闷的日子注入了新的激情与活力。

钱谦益渐至暮年风平浪静的生命之波,被青春勃发又有几分顽皮的柳如是撩拨得沸腾起来。白发相映红颜,诗酒唱和人生,妙人儿调情打趣,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然而,一切又都是真的,天上掉下一个既有才情储备又有身体资本的柳妹妹,钱谦益恨不得用两只手和一双脚去接住,欣喜若狂。

钱谦益觉得对柳如是最好的报答,就是以正妻之礼娶她!元配夫人健在又怎样?

这一年的夏天,柳如是二十四岁,钱谦益六十岁。钱谦益决心将婚礼放到松江的画舫去大操大办。他遍请当地名士乡绅,只说是要娶妻,但又不告诉所娶何人。

等到婚礼那天,众人才知道新娘子是柳如是,不由愕然,士大夫以大礼婚娶妓女,更是让当地的卫道士们愤怒异常。

那天谢三宾挤在围观者之中,心中不是滋味:女朋友结婚了,新郎不是我!

那时,岸边看热闹的观众人山人海,他们的唾沫吐到江中,手中的瓦块则不断扔向新郎官新娘子的画舫。婚礼完毕,船上的瓦块铺了一面,现代徐志摩写诗道:“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钱谦益是满载了一船瓦块,回家可以盖个小楼了。对于众人的嘲笑和愤怒,他与柳如是好像早有预料,他写诗道:“吮毫濡墨,笑对镜台,赋催妆诗自若。”两个人都觉得这种场面很好玩,不如写首诗做个纪念吧!

钱谦益得到柳如是,觉得此生就非常圆满了,当时,他很得意地写下过这样的句子:买回世上千金笑,送尽生平百岁忧。

据说新婚之夜,两人说些情话取乐,柳如是问钱谦益爱她的什么,钱谦益望着柳如是肤如凝脂的身体,说:“我爱你乌个头发白个肉!你爱我什么呢?”柳如是答:“我爱你白个头发乌个肉!”两人大笑不已。

有人说,柳如是的回答里面,有辛酸和无奈。一个青春勃发的二十四岁的女人,真的会爱一个老男人乌不溜秋的身体吗?

柳如是可能没有想那么多,她的回答只是出于才女的敏捷应对。柳如是写过一首《奉答牧斋》的诗,里面有一句“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这个故事莫不是从这几句情话化来的?

故事给人的疑虑是,人家新婚之夜说的话,怎么会流传出来的,难道那时候,也有“听房”的?

于是就有了另一个版本,谈话场景是大白天,周围有婢女若干。两人相对而坐,钱谦虚的话是“我爱你乌个头发白个面”,柳如是的回答是“我爱你白个头发乌个面”。一字之差,则正经无趣多了!

应该说,柳如是是满意年过半百的钱谦益的。

据说,钱谦益面黑,以前有个小妾说他像捉鬼的钟馗,他一生气,把这位不解风情的小妾赶回了娘家。娶了柳如是之后,柳如是说他黑的像另一个历史名人王安石,这并不是说柳如是如何聪慧乖巧,刻意地去讨好夫君,在柳如是心里,她是真正觉得夫君的才华与王安石有一比的,而且,她知道,即使熟如夫妻,也要懂得互相欣赏,这可是婚姻常青的秘密。

另外,钱谦益东林党领袖的地位,良好的家境,也是她满意的,生平爱书的钱谦益,曾将自己以千金购得的孤本卖给“情敌”谢三宾,为的是筹备替柳如是盖“绛云楼”的资金。她那位旧情人陈子龙呢,就远没有这番实力了。柳如是二十岁芳华之际,汪然明为柳如是刊刻了一本诗集《戊寅草》,陈子龙所做的,只能是为柳如是写个序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在陈子龙与钱谦益之间做个选择,柳如是还是会选择陈子龙的。

有趣的是,陈子龙后来在抗清失败时,毅然投水殉国,却没有胆量摆脱礼教桎梏,娶柳如是进门。而钱谦益呢,刚好相反,他没有勇气在明朝灭亡后投水殉国,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娶柳如是回家。

柳如是与钱谦益婚后的幸福甜蜜,还是值得一说的,不说是当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翻版,比此二人也不会差很远。

这一对老夫少妻,常在一起“煮沉水,斗旗枪,写青山,临墨妙,考异订伪,间以调谑”,后来柳如是曾写给钱谦益一封信,信里说:妾虽不足比文君、红拂之才之美,藉得追陪杖履,学朝云之侍东坡,了此一生,愿斯足矣……

在柳如是看来,钱谦益就是她的“苏东坡”,可见,在一段时间里,她对钱谦益的爱里含着崇拜。钱谦益每次作诗,一定会先拿给柳如是看,“当有得意处,夫人辄凝睇注视,赏咏终日”,是什么样的妙句,值得柳如是整天一刻不停地念啊,这让钱谦益好有成就感!

铿锵玫瑰柳如是得到爱情的滋润,会绽放得更加艳美,而且,她还是那种善于向外界吸收营养的花朵,绝不止于崇拜,安于精神上的臣服,绝顶聪明的她,在诗文创作上怀有一种“野心”。刚开始,她是模仿钱谦益的诗风,写的诗酷似他的诗。历史上对钱谦益的诗评价很高,说“明诗至牧斋(钱谦益)始为除榛莽、塞窦径,然后诗家知趋于正道、还之大雅。”

接下来,她要与钱谦益赛诗。钱谦益冥思苦想写成一诗,就让丫鬟快速送给柳如是,向柳如是夸耀。但一会功夫,柳如是的诗句追风过电般地传到了他这里,一点也不肯相让。

时人评论,钱诗如百尺老松,在气骨苍峻上,柳如是比不上。但柳诗“幽艳秀发,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在这一点上,钱谦益还差那么一点点。综合评价的结果是,两人旗鼓相当,各有千秋。

柳如是记性极好,据说有一天,有一位门生寄给钱谦益一封信,里面列了很多生僻的典故,希望老师解答。钱谦益逐条批示,到了“惜惜盐”这一条时,他卡住了,站在背后的柳如是笑道:“大学问家也有犯愁的时候吗?这三字出自古乐府,盐当读‘行’,大约是俗音谬误相传吧!”

柳如是满意钱谦益的另一个原因是,钱谦益是真正或者说惟一支持柳如是以男子装扮自由交往的人,他是最适合她成长绽放的土壤。钱谦益应该比陈子龙更加爱她,虽然,她可能爱陈子龙超过钱谦益。

嫁给钱谦益之后,柳如是还是一副儒生打扮,见到相识的男子,就称兄道弟,抱拳行礼,以一翩翩公子的形象示人,依然全无女儿姿态。有时候,她与钱谦益的朋友们喝得大醉,“咳吐千钟倒玉舟”,说得够诗意的,其实就是一醉得一塌糊涂的女人,换了是别的男人,看见自己老婆与自己的哥们喝酒醉成这样,肯定是要发火的。但钱谦益不但没脾气,反而十分欣赏甚至怂恿她,戏称她为“柳儒士”。

有客来访或者需要外出访客时,钱谦益就派柳如是出马,席间,柳如是与客人侃侃而谈,应付自如,客人无不为她的机敏谈锋所折服,而且一应酬就是一整天,所谓“竟日盘桓”,每当此时,钱谦益就骄傲地对别人说道:“此我高弟,亦良记室也!”

钱谦益为柳如是盖“绛云楼”,为的是专门供柳如是读书,他是把柳如是当宝贝一样捧在心里爱的,他称柳如是为“绛云仙子”。《红楼梦》里有个绛云轩,据说就是据这座绛云楼而来。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很久,这种连神仙都羡慕的鱼水谐情遭到了现实严峻的考验。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明朝灭亡。接下来,清军势如破竹,突破长江防线,直逼留都南京。

眼看南明王朝也保不住了,柳如是力劝钱谦益为国殉节。钱谦益一口答应,据说在那一天,他含泪遍告亲朋故友,说他即将效仿屈原,投水自尽,然后带着家人来到了常熟的尚湖。

那天的柳如是应该是一脸圣洁悲伤吧!然而,她神情坚定,只要丈夫钱谦益跃身跳入湖水中做“屈原”,她就毫不犹豫地做“屈原夫人”!

哪知道,钱谦益带着家人(一说是泛舟湖上)在湖边磨蹭了半天,围着湖畔从早上转悠到晚上,不要说投水,就是鞋都没有打湿,他哪里是来自尽的,倒像是在欣赏风景。害得柳如是在旁边不停地催促和鼓励:“你殉国来我殉夫,我们一起跳吧!”就差喊“一二三”了,钱谦益终于弯下身来,伸手摸了摸湖水,来了一句:“水太凉,怎么办呢?”

柳如是一听这话,差点晕过去,她大失所望,想不到自己一直指望和崇拜的所谓东林党领袖竟是这样一块软骨头!她奋身欲跳入湖水中,被人死死拉住。

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是选择。生存还是毁灭,是为旧主子殉命,留个忠孝的名声,还是为新主子效劳,过好新生活的每一天?这些问题,常常残酷地考验着那些处于朝代更替关头的名士们。

钱谦益不肯殉国,也许自有苦衷,大明王朝一直不重用他是一条,他舍不得娇妻柳如是也可以算得上一条。但不管怎么说,钱谦益的行为历来被人诟病,他并没有多少冤屈可申。因为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清军是外军。他选择苟活,不是背叛旧主子那么简单,如果提纲上线,他的确大节有亏。

几天之后,清军进入南京,钱谦益以南明礼部尚书的身份,出城跪在雨中迎降。后人讽刺钱谦益,极尽挖苦之词,一首诗写道:“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还有一首诗这样写:“虞山钱受翁,才名满天下,而所欠惟一死,遂至骂名千载。”

不久,钱谦益奉命赴京受职,无论他如何劝说,铁了心的柳如是就是不愿随同前往。在送行钱谦益之时,柳如是特意穿了一身大红衣服(大红代表“朱”),如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为钱谦益照亮前行的路:别忘了啊,我们的朱明王朝!她对钱谦益还没有完全绝望。钱谦益在途中写下了“衣朱曳绮留都女,羞杀当年翟茀班”,深深自责。

两年之后,柳如是的旧情人陈子龙,在松江联络志士抗清失败被俘,投水而死,捞起时已经气绝,残暴的清兵不解恨,将其凌迟斩首,再弃尸水中。那一天是阴历五月十三日,陈子龙年仅四十岁。消息传来,柳如是肝肠寸断泪水盈盈。据说,从这以后,每年的五月十三日,柳如是都会焚香静坐,禁人打扰,即使钱谦益也不例外,这一天,她是完全属于死去的陈子龙的。

两相对照,柳如是对钱谦益没有投水殉节更是耿耿于怀了。

后来,柳如是与钱谦益回常熟老家,见到一处清澈泉水,钱谦益来了雅兴,想用泉水洗脚。柳如是冷笑道:“你当这是秦淮河吗?”一句话揭了钱谦益的伤疤,他羞窘无比地说:“不就是死吗?索性让我一死百了!”柳如是讥讽道:“破城之日不死,现在却要死,不是太晚了吗?”

从此以后,柳如是对钱谦益的态度日渐冷淡,野史中记载她养了几个相好,并且随时更换,一不如意,就将相好杀掉,如果野史的记载属实,她肆无忌惮地给钱谦益戴绿帽子,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刻意对钱谦益进行报复,报复他对大明王朝的不忠。

当时,钱谦益的儿子钱孙爱告发柳如是与郑某苟合,并将郑某送至县衙处理,柳如是却不承认。钱谦益回到南京后,怒骂其子,不让儿子来见自己,并且说:“国破君亡,士大夫尚不能全节,乃以不能守身责一女子耶?”不管柳如是红杏出墙之事是真是假,钱谦益的大度还是让人佩服的。

人性是极为复杂的,在柳如是的不断讥讽中,自责内疚的钱谦益,还是在暗中做了一些反清复明的事情,比如冒杀身之祸,救助抗清义士,并且受到牵连,而每一次,钱谦益遭受牢狱之灾时,柳如是都挺身而出,全力营救他。

有一次,官吏带人登门用镣铐锁住钱谦益,要把他带走。其子钱孙爱吓得面如土色,说不出话。卧病在床的柳如是闻讯后,连忙从床上起来,对监押官说:“必须让我与夫同行,否则,就死在你们面前!”监押官见她态度非常坚决,只好让她随夫上路。

柳如是进京后,为营救钱谦益,用重金贿赂清廷要员,打通各路关节。钱谦益被关了四十天后放了出来,感激地称柳如是为“贤妻”。以前,他只让家人尊称柳如是为“柳夫人”,他一直称柳如是为“河东君”,现在一声“贤妻”,是在其元配夫人陈氏健在的情况下叫出来的。

作为晚明大臣,钱谦益没有为国殉节,柳如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他,而作为患难夫妻,钱谦益身陷囹圄,她又毫不犹疑地与他一道分担苦难。

1664年,钱谦益病逝,终年八十二岁。这时的柳如是四十六岁,和钱谦益生有一子一女。

二十多年来,钱谦益放手让柳如是掌管经济大权,钱谦益一死,家族内讧势必不可避免。族人以为柳如是区区女流之辈软弱可欺,于是登门要钱,一开口就是三千两。

柳如是再三解释,说夫君归田之后,写字卖文为生,根本没有积蓄。这并非虚言,似乎是从他们的“绛云楼”在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后,家里就越来越入不敷出了,钱谦益病重之时,他的丧葬费用还没有着落,靠黄宗羲捉刀代笔,帮别人写了三篇文章赚了一千两银子。

然而,这些人不信,屡次登门索要,胡搅蛮缠,最后一次,钱家的两个族人对柳如是的女婿威胁叫嚣:“我奉族贵命,立索柳氏银三千两,有则生,无则死,毋短毫厘,毋迟瞬息,毋代赀饰(意为现银)。”柳如是知道后面色平静,说:“让他们稍等片刻,我去取银来。”说完登楼入室,立下遗嘱,然后上吊自杀。她选择了尊严而从容的死。

有人分析柳如是自绝,是万念俱灰,爱他的人和所爱的人都死了,复国又没有指望。她的心早死了。这或许是她自绝的深层动机。

柳如是与现实直接的冲突,根源在于刚烈的性格,她在给十七岁女儿钱孙蕊的遗书中写道:“我来钱家二十五年(如果她是二十四岁与钱谦益结婚的话,这个数字可能有误),从来没有受过气,现在被人当众逼迫凌辱,我不得不死!”

又有人说,柳如是给女儿留下遗言,要悬棺而葬,为的是不占大清一寸土地。这种说法可能有误,我记得要悬棺而葬的是李香君,侯方域降清后,李香君和他断然决裂,死前遗言:“国土已亡,悬棺而葬”,那也是一位刚烈难犯的女子,其气节令多少须眉汗颜,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

柳如是终究没有悬棺而葬,秦淮八艳之中,她是惟一一个有子女送终的人。她被独葬于虞山脚下,墓碑上刻有“河东君之墓”几个字,右边不远处,是钱谦益与发妻的合葬之墓。

虽然,一直到死,柳如是都没有能和钱谦益“生不同衾死同穴”,都没有挣得所谓“钱夫人”的名份,但如果她泉下有知,一定会喜欢“河东君之墓”这个称呼的。因为,她从来不想做某个人的附属和装饰。她,就像一枝在风雪中铿锵有声的玫瑰,一生都在用刚烈和诗意歌唱生命,呼唤着顶天立地的平等和洒脱不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