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850200000055

第55章 解密篇——历史总有些怪圈(2)

总的说来,二人之间的战争是源于陈胜、吴广起义,那么,陈吴、起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者是说秦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条原因:

首先,徭役繁重,赋税沉重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当朝规定:成年男子每年都要服徭役一个月,一生要在本郡服兵役一年,戍守边疆一年。这样繁重的徭役的后果可想而知——老百姓中有强烈的不满。

其次,是因为刑法严酷,官吏执法残暴。秦始皇征服六国,必然有很多手段,过人的军事谋略是根本的原因,而残暴的征战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秦朝的严刑酷法沿袭了始皇的残暴。商鞅变法时就较为注重以法治国,而后韩非将法家理论更为系统化和理论化地归类,后经李斯的大力实施,秦朝便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秦始皇希望能通过刑法来巩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维护其中央集权。当时较为残酷的刑法有“族诛”“连坐”,死刑就有“腰斩、车裂、活埋”等,最后连始作俑者——李斯自己也难能幸免,被腰斩身亡。严酷的刑法使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另外,土地的兼并问题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激化了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的矛盾,使得大规模的农民战争迫在眉睫。在这种上到朝廷、下到百姓都极度恐慌的背景下,秦始皇并没有危机意识,甚至还对山东六国故地施行苛刻统治,征发民众到边疆地区和首都咸阳进行各种大型基建工作,并以死刑惩罚误期者,民众更加产生不满情绪。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继续联合赵高诛杀多位朝中大臣,更是引起朝中官员的恐慌。终于,民众的不满和恐惧到达了极点,最终决定奋起反抗,爆发了大规模起义,甚至倾覆了秦帝国。

●董卓为什么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陵墓,到公元前87年,其逝世后葬于此,前后修建茂陵用了五十三年,其陵寝比秦始皇陵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有感于自己的丰功伟业,要求自己的陵墓像自己的名字一样永远被后人牢记。所以,起初他每年拿出国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修建茂陵,到后来干脆增加到二分之一。茂陵规模浩大、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异常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鳌、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当时在陵园内甚至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并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高达277000多人。

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在依然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边长240米,陵园为方形,边长约420米,陵周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陪葬。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各方面之最的茂陵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可惜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生前风光,死后很不堪。他下葬的第四年,长安市面上就有人倒卖从他坟墓中偷盗出来的经书,各路起义军为了换得军饷,更是屡次掘汉武帝的陵墓,几万人搬了整整一个月,也没搬走墓中宝藏的一半。到了东汉末年,历史上著名的大恶霸董卓登场了,他不仅再次掘开了茂陵,还堂而皇之地把汉武帝的尸体扔到太阳下面暴晒了几天,然后又放回了棺材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董卓有个孙女,叫做董白,生得花容月貌,而且性格乖巧,深得董卓喜爱,被视为掌上明珠。董白十岁时被董卓封为渭阳君,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其间,董卓命令兵士搭起了宽六米多、高二米的高坛,董白坐着奢华的轩金华青盖车,由大批官员簇拥,登坛受封,好不隆重。但可惜董白天生失语,董卓曾为此广招天下名医为之医治,但未曾见效。后来,董卓听手下大臣说,汉武帝一生敬神寻仙,熬炼仙药,董卓猜想他的陵中也许会有专治哑巴的灵丹妙药。当时正值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为了铲除与他有矛盾的十常侍,邀请董卓进京援手。董卓正好下令大将吕布盗掘西汉诸皇陵,这其中也包括陪葬品数目惊人的茂陵。可是,董卓又为何要暴晒汉武帝尸体呢?

吕布在带领大士兵进入茂陵搬运大量珍宝的同时,也在细心地寻找灵丹妙药。但是,搜遍了整个陵墓,最后把汉武帝的棺木都翻了个遍,唯一找到的是一卷绢纸能与药方有点联系,上面用隶书工工整整的写着十二个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吕布只是一介武夫,自然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凭感觉认为这就是董卓要找的,于是,他满心欢喜地宣布班师回朝。回来后,将绢纸交于董卓。董卓看了一阵也揣摩不出其中的含义,于是转身问朝下大臣。然而满朝文武只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应答。董卓生气地骂道:“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都不能理解,我养你们这帮大臣何用!”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敢说话了。董卓便更加生气,索性走下殿来直接逼视站在最前面的大臣。这个大臣一看大事不妙,扑通一声跪下,慌忙地解释:“大王,臣并不是不知道,实不敢说。”董卓说:“你说,我不怪你。”大臣颤颤巍巍地答道:“这句话是诅咒您的。”董卓不解地问:“如何见得?”大臣道:“您看,这千里草,合起来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是一个‘卓’字,这句话是诅咒您不得生啊。”董卓听完,简直是七窍生烟,他伸手将那一卷绢纸拿来,想把它撕成碎片,但不曾想这纸非常结实,怎么撕也撕不碎。盛怒之下,他便命令手下将汉武帝的尸体扔在墓外暴晒。朝中大臣对此无不黯然,于是公推蔡邕前去劝解。董卓这才平息了一些怒气,派人将尸体放回,草草地处理了。

●隋炀帝的“迷楼”之中蕴藏的奥秘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昏暴之君杨广,原为晋王,开朝二十年使用奸计取代杨勇,成为太子。仁寿四年,又杀父亲隋文帝杨坚,后登上皇位。他为了追求个人享乐,在洛阳建造金辉玉映的“显仁宫”与“西苑”。“西苑”内的奇花异草,珍惜鸟兽一应俱全,并且大多是从江南搜集而来的。为了畅游江南,隋炀帝甚至还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条河加速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只是当时更多是用于战争后勤运输。运河一通,隋炀帝就同皇后,率领王公百官、三千美女和僧尼道士,乘着奢华的龙舟,先后三次去扬州游玩。

然而,这些并不能满足炀帝骄奢淫逸的欲望,他认为西苑和显仁宫虽然壮丽宽敞,足示尊荣,但没有一处是曲径通幽,让他没有寻欢作乐的满足感。所以,一日他对近侍说:“如今若有良工,能为朕造一所精巧的宫室,朕生平愿足,决计从此终老,再也不愿他求了。”立刻就有一个近侍高昌奏道:“臣有一友,系浙江人氏,姓项名升,能造精巧屋宇,圣上何不召他一问,定能翻新立异,别出心裁,曲中圣意,足遂所愿。”炀帝特别高兴地说:“既有此人,快些与朕召来!”炀帝当即召见项升并命其绘图。

项升费尽心思,用了数天的脑力,才将图样绘就,呈递给炀帝。炀帝展开细瞧,见上面画了一座大楼,有无数的房间和门户,左弯右曲,离离奇奇,令自己眼目昏花,分不仔细,要项升在一旁指示,才能有些眉目。费了半天时间,隋炀帝才高兴地说道:“图中有这般曲折,造成之后,定能精巧玲珑,深中朕意!”当下即命高昌赏给项升彩帛,并命人即日兴工。

炀帝连下诏两道,一是饬四方运输材木,一是催各郡纳钱粮。一时朝野上下风风火火。他还命舍人封德彝监督催办,如有迟延违旨,即须指名参劾,当即处罚。这样的严重逼迫下,所有的人都慎言慎行。项升召集工匠,在西苑的东侧挑了一块静地,按照图样赶紧动工,日夜构造,不到一年时间,这座宫殿就建成了。炀帝立刻前往游览,只见该楼幽房密室,百转千回,难辨东西,人在其间有目眩神迷的感觉,正是自己所要之建筑,便大为赞赏:“此楼曲折迷离,不但世人到此,沉冥不知,就使神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于是,把这座楼命名为“迷楼”。

炀帝到了楼中便不想再离开,于是选后宫和良家少女数千人,命其居住在此宫中。从此迷楼里面红粉成行、莺燕列队,都分占了一室,盼望君王驾临。不过,对于这“迷楼”究竟是否真的在扬州西苑附近,有很多人心存疑问。

晚唐时,有篇《迷楼记》中声色形象地描述了“迷楼”当年的壮观景象及它的兴衰史,但文中只字未提扬州。据《迷楼记》文意看,隋炀帝的“迷楼”应该再长安,后被唐太宗焚毁,“唐帝提兵,号令入京,见迷楼,太宗曰:‘此皆民膏血所为’,命焚之”。所以,一些学者据此认为隋炀帝的“迷楼”在长安而不是扬州。然而,古代留下的若干诗文又都足以佐证隋炀帝的迷楼建于扬州。这究竟怎么回事呢?至今为止,迷楼所在之地仍是个谜。

●瓦岗军为什么没有灭掉隋朝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经重创隋朝,但最终还是未能夺取政权,军队溃散,降于唐朝。

大业七年,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因犯罪而被定罪坐牢,狱吏黄君汉偷偷放了他。翟让逃往瓦岗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绩也都相继加入,势力加强。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持抢夺来往船只,以致“资用丰给,附者益众”,起义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大业十二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加杨玄感起兵失利后,决定投奔瓦岗军。因为他较有政治眼光,所以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翟让比较认同李密的建议,首先攻取了荥阳这块中原的战略要地,因为荥阳向东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军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并且能更加逼近东都洛阳。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

面临强大的瓦岗军,荥阳太守杨庆无计可施,隋炀帝特别加派“号为名将”“威振东夏”的张须陁为荥阳通守,以镇压瓦岗军。李密认为张须陁有勇但无谋,于是建议翟让与张须陁正面对战,佯装败北逃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陁紧跟翟让十余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树林里时,李密伏兵四起,隋军陷入重重包围。张须陁本来掉以轻心,现在又遇上突如其来的强兵,更让他措手不及,战败被杀。此役一败,隋军“昼夜号哭,数日不止”。可见,这次瓦岗军的胜利对隋炀帝政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大业十三年二月,瓦岗军攻取洛口仓,并开仓济贫,大部分贫苦农民参加起义军。隋朝的越王侗在洛阳派遣刘长恭率军2.5万人前去镇压瓦岗寨。翟让、李密预先侦查得知隋军的动向,作了周密的战略部署。刘长恭对瓦岗军的情况却是一无所知,看到瓦岗军面上人数不多,于是麻痹大意起来。瓦岗军乘隋军初来乍到,饿饥疲惫的时候大举进攻,致使隋军大败,死者十之五六。刘长恭仓皇逃回东都。瓦岗军缴获大量的辎重器甲,队伍进一步壮大。

同年四月,瓦岗军直逼东都城郊,攻破回洛仓(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致使东都粮食呈现匮乏的局面,陷入了困境。九月,黎阳仓又被攻破,瓦岗军开仓济贫,起义军数量又增加了二十多万。这时,瓦岗军有数十万之众,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瓦岗军还公开宜布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明确表示要推翻隋炀帝的统治。

由于李密在数次战斗中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所以他的威望也就越来越高,于是翟让主动把领导权让给了李密。但日后他的哥哥翟弘和王儒信等人又劝翟让夺回领导权。这样一来,瓦岗寨的内部矛盾便出现了,导致最后李密不得不杀了翟让。

武德元年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军北上,瓦岗军在此次战争中虽然取得胜利,但同时损失惨重。九月,东都隋军又趁机追加,发动进攻,使得瓦岗军全面失败,李密在走投无路之下,于十月奔赴长安,向李唐投降。瓦岗军虽然失败了,但由于它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的隋军,割断了江都与洛阳的联系,迫使隋炀帝陷入江都孤岛,不能控制全国,间接促成隋朝的灭亡。

所以瓦岗军失败的原因总的概括起来,是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的时候,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导致军队无形地被分裂,自我削弱了力量,把自己逼上了末路。

●欧阳修为何诬陷名将狄青

北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将领狄青含冤而死,这一悲剧给北宋的政治和军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两宋军事史上,狄青是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之一。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

在这一悲剧的酝酿及演变过程中,欧阳修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在北宋的政坛、文坛及学术发展上,欧阳修均有重大建树和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文臣,竟以种种诬蔑之辞三次上疏宋仁宗低毁狄青,对狄青被贬乃至其身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一代名臣无端陷害一代名将,实在是匪夷所思。

据现有史料看,欧阳修曾三次上疏诋毁狄青,分别见于宋仁宗至和三年所上的《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是年七月《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及同月《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这三次上书中,欧阳修极尽污蔑陷害之词,言语上也多有蔑视和不敬,究竟是私人恩怨还是另有原因使他对狄青如此深恶痛绝呢?

可以说,欧阳修对狄青之贬产生了决定性作用。但是,他并没有置狄青于死地的想法。欧阳修之所以大骂狄青,都是北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恐武症”在作崇。

我们知道,宋代江山是如何而来的。因此,两宋历代帝王出于防止赵姓江山易手的考虑,在制度上对武将的防范无所不在。特别是从宋太宗后期开始,随着北宋治国方略的改变、内部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随着宋辽、宋夏关系的演化,如何防范武将逐渐为所有士大夫及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念。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下,北宋的武将不管立下什么丰功伟绩,也不能摆脱文官的蔑视和反感。但是,宋仁宗时期,仁宗对狄青十分青睐,原因其一,宋仁宗统治期间,军政弊端已经毕显无遗,表现在战场上便是武将怯战避战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狄青却充分表现出其出色军事才能与战争智慧,为赵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二,狄青不仅功勋卓著,且对宋王朝忠心耿耿,即文彦博所说的“忠谨有素”。因此,行伍起家的狄青在短短十余年间一跃成为枢密使,得到皇帝的宠爱。可是,这一事实却与文臣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严重冲突,最终,狄青成为文臣眼中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

在这种大背景下,欧阳修在其奏疏中频频使用鄙薄、蔑视狄青之语,也就不足为奇。北宋这种畸形的文武关系,造成了狄青郁郁而终的悲剧,也造成了北宋军事实力孱弱,使其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也不得不感叹,欧阳修如此聪慧之人,仍旧摆脱不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枷锁和时代的局限,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