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做人真经
18462700000081

第81章 孔子做事最推崇中庸之道

孔子先后在鲁国太庙主持过十八年的祭祀,是一位大祭司。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是为了传道。孔子归鲁授徒,也是传道。孔子编定五经,实为中国的《旧约圣经》。

孔子信神,长期做的工作是祭祀、传道与整理经书。孔子是一位人神中间人,他说“敬鬼神而言之”,又“罕言性与天命”,正因为孔子信神,所以他在敬畏神的同时,强调做人的规范。孔子说“思不出其位”,人就是人,人不可能是神。孔了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王道”的否定。因为很多王者认为自己已经是神,可以为所欲为。孔子的“仁”即博爱,但仁不是简单地人爱人,而是在明白神爱人的前提下人爱人。

做人方面,孔子是个快乐主义者,这当然源于他对神的感恩,没有感恩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同时也源于他对人通过道必然获得拯救的认识。有了这两点,孔子的一生都是快乐的。关于孔子的快乐主义,本书上卷已详述。

做事方面,孔子最推崇中庸之道。

中庸首先是保守的,它是对神、对道的敬畏与追随。未有我之前,即有天地。这说明一切均已存在,世界绝不从我开始,我仅是神灵伟大创世计划中的一分子。中庸是敬畏,是保守,同时也是自信。中庸是一种中间状态,但通过它我们可以沟通一切。

中庸同时也是自由的、进步的。中庸首先让人认识到人只能是人,人不可能是神,因此人只能做好分内的事。

有此界定,我们做人有底,做事有戏,不至于太空、太远。

中庸是现实的做人做事态度,它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极限。中庸之道让我们成功与自由。

下面详述孔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有四大定义:

中庸是做事不偏不倚

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又说“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孔子指出,无论是做事太过,还是不及,都是不好的,而且,过犹不及。一件事没做到位还可以再做,一件事如果做太过了,就不可以收拾。因此,做事不成胜于做事圆满,有遗憾胜于太完美。“不偏”是指不偏离初衷,事情不怕完不成,就怕变味。用力太猛与用错力都会使事情变味。

“不倚”是指不骑墙。中庸不是圆滑,而是有原则。中庸的“中”就是有发于中的“中”,是内心信念与原则。做事无原则,何必做事?做事无原则百事不成。

“不偏不倚”的重点是“不倚”,指做事有原则、不偏离,但又有变通,进退有度,收缩有余。

朱子解释“庸”是平常,朱子的解释无误。

中庸就是只做正确的事,做起事来不求神奇,以常理调和人事,自然能成。

有的人做事追求神奇效果,这是很可笑的。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哪有什么神奇效果?做人平平淡淡就好,做事平平常常就好。

中庸的“中”是大道,中庸的“庸”是常事。以大道做常事,常事就成。以常事为大道,大道就不虚。

中庸是做事游刃有余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孔子指出:君子(有修为的人)做事不标新立异,随大道,随潮流,但又不随潮流而流,而要在潮流中做中流通砥柱,“不流”是指不随波逐流,做人立起。“不倚”是指不骑墙。

孔子再次指出,中庸是有原则的,绝非骑墙。所有的墙都会倒下,你怎么骑得稳?再说墙又不会走路,骑墙无益,不如自己立起雄起,做事别有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的重点不是“游刃”,而是“有余”。游刃是技术,有余才是大道。

“有余”不容易!《红楼梦》中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有路想回头。”贾家就是太有余了,忘记了缩手,弄得回不了头。

“有余”不是有一点余,而是绰绰有余。

通俗讲,“有余”是做人留后路,做事留一手。

做人留后路——后路就是前路,没后路就是绝路。何必把自己逼上绝路?做人太狠,实为自杀。

做事留一手——留一手实为千手万手。佛教中有位“千手观音”,手中什么都抓,我们不做千手观音,但手中多抓几样总没错。

中庸是尽量多地占有资源,尽量大地利用资源,尽量好地让资源再生。大道源源不断产生人、事、物,中庸以庸人道,收获万物,做成万事!

“庸”者常也,做事只做平常事,则事事可为。先不把自己难倒,就能大起来,好起来。做事做绝了就没法游刃有余,做事有空间自然游刃有余。

中庸是做事到极限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又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用最热烈的语言赞美中庸的境界,认为它是办事的极致,很少人能做到。

中庸首先是德,君子是中庸的,小人反中庸。

中庸其次是技术,君子掌握中庸就可以“时中”——时时得到大道。小人掌握中庸,就可以做事无忌惮。

看来中庸是一门厉害的武器,我们必须比小人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武器。

中庸是一点。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会玩枪的朋友明白我的意思。“一点”就是靶点。世界在枪手眼中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只有瞄准的那一点。

那一点改变全部。

中庸就是瞄准一点,从平常路径攻破目标。“中”就是瞄准、击中。“庸”就是常道、平常路径。世事无捷径,如果说有捷径,就是平常你走得最多的那一条正道,而绝不是歪门邪道。

中庸之道是康庄大道。康庄大道就是直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耶路撒冷的路只有一条。

大道只有一条。

无旁枝。

绝对无旁枝。

无歧路。

绝对无歧路。

中庸之道发于中,行于中,止于中,一条直道直通世界核心,当然也直通事情核心。

只要上道,就有收获。

只要不偏离,就有希望。

只要敢坚持,就有大满贯。

中庸以看似浅尝辄止的方式做事到极限。

中庸以看似玩擦边球的方式一竿子捅到底。

中庸以看似不痒不痛的方式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中庸是不要那么多。

中庸是只要一点。

只要最紧要的那一点。

中庸是“即此即彼”

孔子说:“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孔子赞赏舜的做事方式,那就是中庸。舜隐恶扬善,而不是惩恶扬善。《尚书》载:舜先前也是惩恶扬善,杀共工、欢兜、三苗等人,后来杀掉鲧,后悔了,不再杀,于是多举贤能,这样大禹、契、皋陶等治世大贤得到重用。其中当然以大禹最厉害,但大禹的儿子丹朱胡作非为,大禹纵容丹朱,可谓“恶”,但因为舜“隐恶而扬善”,使大禹治水成功。

有时应惩恶,终止恶行。

有时应隐恶,通过温柔手段制恶,而不是以恶制恶。

看来孔子不是中庸的始祖。大舜也不是,我们再往上推,原来轩辕黄帝正是中庸之道的始祖。

黄帝先是杀,后是和。黄帝与炎帝大战,然后握手一笑,以中庸之道至太平。

“中庸”的核心正是“和”。孔子说“和为贵”即此。“贵”在哪里?贵在双赢。说是双赢,其实是说双赢者赢大了。黄帝与炎帝双赢,黄帝赢大了。

中庸不是做事非此即彼,而是即此即彼的第三态。

第三态即中间态。

即统一态。

甲方不能统一乙方,乙方不能统一甲方,往往是第三方统一甲乙两方。比如,三国大战,结果却不是曹吃刘,或刘吃曹,而是司马懿父子作为第三方吃掉了三国。

说是第三方,其实是从甲方或乙方中出来,如司马懿就出自曹操一方。

回过去说中间态。

非此即彼就要打仗,即此即彼就能和好。先前黄帝说他是轩辕氏,而炎帝是神农氏,两者各是各,因此打起来。后来黄帝认识到这行不通,就走中庸,说他与炎帝都是“三皇之后”,于是就好说了。

但有时“即此即彼”也不能滥用,我们尤其要防别人用这一招来吞并我们。日本侵略中国时,就说中日“同文同种”,想用“即此即彼”(我就是你,不分你我)的方式吞掉中国。中国的有识之士当然看出这一点,日本人想跟中国人玩中庸,显然还不行。中华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跟你日本人没干系。

因此,“即此即彼”我方可以用来做事,但不可以让对方以这种手段来同化我方。

中庸有三种状态:

一,即此即彼。上面已讲。重点是同化。重点的重点是我可以同化他,他不可以同化我。

二,非此非彼。非此非彼就是:我又不是你,我又不是我。这种状态显然是变身的前奏。我变身为第三方,就可以回过头来吃掉对方。

三,非此即彼。这又回到了本来状态。先前我讲了,中庸是有原则的,可以变身一次,但不可以无限变身。变来变去就会丧失自己。一次都不变就会被别人变掉,变好那一次就可以应付别人变的一万次。那一次是什么?是回归大道。

孔子一生行中庸,这是无疑的。

中庸之道成就了孔子,这也是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