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做人真经
18462700000028

第28章 知识上永不满足,精神上永远知足

孔子说的君子“不知而不愠”包含一个重要启示:我们不要在知识上满足自己,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不会被“以有涯随无涯”的问题困扰。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君子一般不生气,有的事情过了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就当没发生,我要的是自寻快乐,不是自寻烦恼。古来通达之士之所以活得爽快,就在于放得开。

“放得开”是不容易的,这必须自己开阔心胸。

有个病人向老医师倾诉:“医生教救我,我太憋闷。”

老医生仔细检查,发觉他没有病。

老医生问:“你为什么憋闷?”

病人:“我出不了气,呼吸困难。”

老医生说:“你的嘴巴、鼻子、呼吸道与肺部都是正常的,怎么会呼吸困难?”

病人:“我就是呼吸困难。”

老医生:“你应该自己习惯深呼吸,不要老是鼻子哼哼,嘴巴喘喘。你什么事都没有,关键在于你要自己多呼吸。”

病人当时就试着深呼吸了几下,觉得真管用。原来就这么简单,病人照医生的话去做,过不久就好了。

自己开阔心胸后,就有了新天地。我们要用老人养生的方式告诉大家,凡事不生气。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国讲道,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孔子,孔子不追究,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有了这种气度,才足以做人做事。

做事方面,我们可以“举其大纲,不拘细目。”

做人方面,我们可以“不知而不愠。”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与老子的另一句话原理相同。老子说: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大患都来自身体,连身体都忘了,还有什么麻烦呢?

孔子说的“不知而不愠”也是这个意思。人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他知道。假如他不知道,当然也就不会生气了。

孔子这话要是和尚们听了一定欢喜,因为使和尚们“耳根清静”的法宝就是不闻不问,一切“不知道”完事。有时间就睡大觉,没时间就睡小觉,反正一天到晚以睡非睡,睁眼看见世界不过是一样东西,闭上眼世界不过是一团阴暗。

阴暗是可贵的。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里说:凡是阴暗就表明正被阳光照耀,因为只有光明才能形成阴暗。

如果我们把人的无知比作阴暗,那么这种无知是可贵的。只有无知才能烘托智慧,无知可以成全有知。

我曾对我的朋友鄢圣华说:

“无知加无知,等于无所不知。”

圣华兄听了觉得有一定道理。他是研究老子的专家,知道我这话不是为了好玩。

为什么“无知加无知等于无所不知呢”?

一、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并且知道你的无知。我知道一切的无知,所以我无所不知。这种无知当然不是从细节上与知识上讲的,而是说我通晓世界万物都处于无知状态。为什么一切都是无知的?因为一切都是被产生的。被产生的就是无知的,因为在产生之前与产生之时生产者与助产者都已向新生儿注入了“忘我剂”,让他忘记以前的世界,这样才能轻松为人。

二、不知而不愠,也就是无知而不失。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拥有,所以不会失去。既然不失去,那么就是全有。全有必全知,全知就是无所不知。

有人曾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皱眉,您的心情怎么总是这样好呢?”

苏格拉底答道:“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感觉遗憾的东西。”

如果还觉得不够明白,让我们来聆听另一位希腊智者欧布利德的话。

欧布利德对人说:“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是有角的人。”

人能失去不曾拥有过的东西吗?当然不能,所以有些事情想失去也无从谈起。

但是,人注定会失去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在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所以孔子曾经在一条河流上叹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条河流流到哪里,哪里就有生命。流到我们父母那里,父母有了生命。又从我们父母流到我们这里,我们又有了生命。点燃一根火柴,先熄灭点燃的一头,然后慢慢熄灭后面的部分。

这种规律是不言而喻的,而正是流动造就了世界。

我们从老子那里学会了“无为”,现在我们从孔子这里学会了“无知”。

两个无知的人在一起就会什么都谈得天衣无缝,可见他们无所不知。

这种无知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真实的言说。摸到大象耳朵的人说大象是一把扇子,虽然离真实差得太远,但也就为他自己、也为别人提供了一个大概的局布轮廓。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目前的“无心说”(指宇宙没有中心),人类摸到的大象越来越大,但这管什么用呢?与其空洞地说“大象大得不得了”,不如具体地说“大象是一把扇子”。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

“我只知道我的无知。”

柏拉图则说: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柏拉图在此说的真理就是“无知的真理”。是无知构成了这个世界,是无知造就了这个世界。

孔子在另一处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意思是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是知识,这就是智慧。

孔子这句话好像是对人们常常“不知以为知”的做法予以否定,其实别有深意。孔子在说:既然知与不知各是各,那么不要去干扰它们,就让知道的更知道,无知的更无知吧。

人类大脑潜能到目前只开发了1%不到,那么剩下的那99%在干什么?对此我们是无知的。我们应满足这种无知,否则一旦惊动了这99%,有可能把人变成神,也有可能变成魔。现在关键的问题不是把人变成别的什么,而在于把人做好。做好自己的事,并获取成功与快乐。

有1%就挺好了,1%大于100%。

从前有个多情公子,老想去爱世界上的每一个少女,去占有每一个女人。但这个世界有50多亿人,光中国就有13亿人,这13亿人中至少有2亿年轻的少女与女人。1亿少女你爱得完吗?1亿女人你要得完吗?要不完的,所以人应该“止于至善”。

有的事情不能得到就算了,有的事情不知道也无所谓。当那个多情公子得知自己也不过是另一个女人爱的无数男人中的1个,就会怅然若失,他的价值因为知道得太多而大打折扣。

庄子讲“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反而有种积极进取,力图获得更多的儒家精神。而孔子在此处说:“人不知而不愠”,无疑是非常达观的,以道家视之亦无不可。

孔子是老子的传人,其实他说的与老子没什么两样。老子“无为”,孔子则把“无为”变成“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为不为”,也就是“为无”,做事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而求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这是一种极高境界,已是道本身。“为无”就是无为九义中的一义,请参考拙著《修身读老子》。

孔子以不知为乐,以无知为荣,正是他晚年成圣的真实写照。孔子说他“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逾矩”就是该干什么才干什么,不打破既有规矩。孔子这句话乍看完全前后矛盾,细想原来就是以“无为”为“为”,以“无知”为“知”的另一种说法。

古希腊哲人皮浪说:

“我不能告诉别人我并不知道的东西。”

同样地,我们不能生活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否则就是浪费生命。

与其生活在别处,不如诗意地栖居在此处。孔子说的君子“不知而不愠”包含一个重要启示:

我们不要在知识上满足自己,要在精神上满足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不会被“以有涯随无涯”的问题困绕。管他涯不涯,如果有条船,我就在水上睡觉;如果是在岸边,我就在石头上睡觉。

孔子这种高妙的人生态度我们将在后面作更深入的探讨。

人不知而不愠

一块石头无知无欲,所以它是快乐的。人要是像石头一样“木”,就可以少受知识的干扰。人们通常从知识上认知世界,这是错误的。知识不可穷尽,知识自相矛盾,我们要从精神上对世界作整体的把握。如果是这样,那么顽石就是灵石。

孔子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要我们从精神上、感觉上把握世界,不要只见一木,不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