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古墓之谜总集
18448400000045

第45章 神秘的力量(5)

清朝光绪年间,位于洹河南岸的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几位农民正在翻耕土地,忽然,有一些骨片被随土翻起,人们赶忙捡起一看,骨片已经石化,有的上面还有刻画痕迹。纯朴的农民们哪里会想到,他们手里拿着的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物,上面的刻画痕迹正是当时的文字。他们只觉得这些骨片年代可能比较久远,或许还可以卖给药店当作药材来换点零用钱。于是有的人试着挑选了几个比较大的骨片送到药店,药店果然把这些骨片当作“龙骨”收了下来。从此之后,小屯村的农民一有空闲就到处寻找挖掘龙骨。就这样,一大批这样的骨片被当成龙骨卖给了药店,还有的人把它碾成粉末在安阳地区春秋两季的庙会上出售。这些骨片形状有大有小,有的无字有的有字,有的字里还涂有朱砂或黑墨。因为药店不要有字的龙骨,于是人们锉掉文字、洗刷干净上面的色彩。这样一来,这些无价之宝就被无情地破坏了。村里还有人干起了专门收购龙骨之事,并由此发了家。一时间,成批龙骨远销北京、河北等地,这些珍贵的文物被入药煎服,一罐罐、一锅锅,不知被吃掉了多少。

“龙骨”的真面目

被人们当作龙骨的这种骨片到底是什么珍贵的古物呢?这个谜底的揭开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当时在北京任团练大臣的山东福山人王懿荣。王懿荣非常爱好古物,是一位金石学家,他对青铜器的铭文很有研究,也能鉴别一些古物的真伪。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荣身患疟疾,大夫给他开了一件中药,其中有一味就是龙骨。当中药抓回来后,王懿荣漫不经心地打开药包想随便看看。突然,他大吃一惊,其中一片龙骨上竟然刻有文字。凭他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他立即命人到药店收购下所有带字骨片。此后,他不惜重金,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收购。其后,刘鹗等人亦开始收购。1903年10月,刘鹗在其编著的《铁云藏龟》自序中首次确定了这些文字就是“殷代人的刀笔文字”,从而揭开了所谓“龙骨”之谜。自此,人们再也不把它当“龙骨”看待,有许多有志于研究者则争相购买,使这些珍贵的古物免于毁坏,这不能不归功于王懿荣的偶然发现,他虽未明确指出这就是商代的甲骨文,但正是由于他的重金收购,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此,对甲骨文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拾。

正如刘鹗所说,这些所谓的“龙骨”正是商代晚期的遗物。当时人们迷信占卜,凡事皆要问卜。这样就产生了专门从事占卜的卜官,他们把占卜的经过和结果刻在龟甲或牛骨上,就形成了后来所发现的甲骨文。

龙骨记载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商代历史的记载比较少,连司马迁写《史记》时都觉得资料匮乏。而甲骨文的发现,正好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甲骨文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农业、畜牧业、田猎,还有天文、历法、医学、祭祀等内容,为我们研究商代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特别是甲骨文本身的发现,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有着严密的系统和规律。它不同于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北篙城台西村遗址陶片上的类似文字的记号或象形符号。后者数量极少,既无系统又无规律,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作汉字体系。甲骨文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在距今35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在甲骨上刻字,笔画只能直来直去,因此这样形成了中国方块字的风格。

甲骨文中对气象的记载比较详细,比如仅对雨量的描写就有大雨、小雨、系雨(毛毛雨)、彳止雨(延绵不断地下雨)等。对雨的预报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较准确,比如有一则卜辞是这样写的:己酉,自今旬雨?三月,辛亥雨。”其意思是:三月己酉这天卜问,从现在起,这一旬(十天)下雨吗?到了第三天就下雨了。这些预测在文字上来看似乎有些迷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气象观察经验,是很难得出比较正确的判断的。这也说明了在中国的商代已经能对雨这种自然现象有所预报了。

甲骨文中对天文历法的记载更有价值。其中有关日蚀、月蚀、星辰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天文学的宝贵资料。对于研究世界天文学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条这样的卜辞:“癸酉贞:日夕有食,隹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意思是:癸酉这天卜问:如果傍晚有日蚀,是吉利还是不吉利?日蚀一般发生在白天,而此次可能发生在傍晚,因此商王很担心,才来占卜的。此外还有关于新星、新大星、鸟星、大星等星辰的记载。

除此之外,甲骨文中还有关于生男生女、狩猎是否顺利、征伐是否成功、奴隶在田间劳动会不会逃跑等内容。总之,丰富的甲骨卜辞为我们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大量而可靠的资料。但是,围绕着甲骨文亦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比如甲骨文至今已发现了4500多个单字,但目前已辨识的只有2000个,剩余的2500多个单字尚不能辨认,大都是地名、人名或专用字。这也是甲骨学对现代学者所提出的一大挑战。在已辨识的字中,亦有无法认定含义的。如“日又哉”这一卜辞,有的人认为这也指的是日蚀,但亦有人认为这是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哪种说法正确,目前仍无定论。在甲骨文研究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不少,如甲骨文中有关地名、河名的记载与现在的有关地名。河流有什么关系等等。本世纪70年代,在陕西周原遗址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为甲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但是,其中一块甲骨上的文字要用5倍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那么在微雕技术还不发达的西周时代,这么细小的文字是如何刻上去的呢?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古人类加工术之谜

最新的人类学家们认为,随着在非洲发现的古人类遗迹,人类最早的起源为300多万年前。但是,美国科学家在得克萨斯州巴拉斯河底发现的恐龙化石旁,却发现有人类的足迹。恐龙是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庞然大物,因此,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有些人提出,是不是人类真的有过一次高度的文明后而又归于彻底毁灭的时代呢?

这个发现引起的震动已经不小,后来,在南非金矿的一次发现,更引起科学界的震惊:一群矿工在岩石中挖出了数以百计的金属球,考古学家们推断,这些金属球很可能是20亿年前的东西。

这些金属球类似人造的球体,它们的顶端和底部是平的,中间有3条镂刻完整的槽线。尤其惊人的是在这些金属球中,有一个能自动在它的轴线上旋转。

那么,这些20亿年前的金属球是什么东西制造的?又是如何冶炼和制造的呢?这些都是令人不解之谜。

印加要塞萨克塞胡阿曼位于秘鲁城市库斯科3500米的高山上。设计建造者无疑是印加人,因为使用磨去棱角的巨型方石的建筑方式久为人知,这是整个印加帝国的风格。要塞上方的巨石石圈像是日历,也可能是一座巨塔的塔基。

人们进入石圈,转过身来便陷入一座石头迷宫。说它是遗址,多少有些名不副实。那里散落着大大小小叫不出名字的石块,不知是哪座建筑物的遗址,早已面目全非。本来人们认为这是一座印加采石场,然而却不是。

这些岩石像是一种拼图游戏中的方块板,每一块都加工过了。没有一位考古传教士能让我们相信,是敬仰的大自然施了魔法,磨圆石头的棱角,把表面仔细抛光,又任性地将巨石置于大自然的风景之中。

在印加要塞正后方,又发现了足以证明其神秘性的、经过加工的整块巨石。人们站在切割完美的巨石面前,不禁叹为观止。没有一处使用过灰浆或是水泥这样的粘合剂,石块之间的拼接可谓天衣无缝。难道印加人凭着简陋的石镐就完成了这一杰作吗?可是石块之间的空间如此狭小,根本容不下他们挥动石头工具呀!

有一块高8米的碎块,像是混凝土浇铸而成。但又不是混凝土,和其他石块一样,是天然的花岗岩石。细如发丝的抛光层穿过岩壁,自上而下——这就证明,这块大石头是一座更大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是什么建筑?不知道。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这上面,曾有人像做奶酪一样对付过那些大石头。还有,西班牙征服者来到秘鲁高原的时候,这些奇怪的大石头就已经在那里了。

玻利维亚的普玛·普库城里的石头,给人的影响更加深刻。此地海拔4000多米,距今天玻利维亚的的喀喀湖不远。前往普玛·普库的路上就见到一块闪长岩石,上面有不同的壁洞和横线脚。不知留出的地方要做什么用。专家称这是一处祭台,不同的壁洞用来接血。

很久以来,普玛·普库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早在公元1651年,当时的拉巴斯主教安东尼奥·德·卡斯特罗·德尔·卡斯蒂罗就写道,普玛·普库是圣经所说大洪水之前建造的。他认为,西班人曾移动过这些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