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古墓之谜总集
18448400000039

第39章 神奇的古代墓葬(5)

1982年,墓中的棺材被移至别的地方。

从此,石墓恢复了平静。

美洲小人国

20世纪50年代,几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遣的地质学家,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个被莽林掩盖的山岩上,发现了好几十个1尺多高的龛式洞穴。洞穴不深,但看得出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扫去积起的尘土,现出几排雕刻精美的洞壁。但见这奇异的图画间,竟赫然摆放着人头般的头颅!这头颅比拳头大不了多少,不仅五官具备,而且经过生理切片等检验,证明跟成年人的细胞组织一样……成年人的头怎么会那么小!这不可思议的事情把前去的专家给弄得糊涂了!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小的人,这头颅属于哪个民族?龛又是谁建的?

更令人吃惊的是,世界上还有高不及膝的小人妖。如早在1934年冬天,美国报刊曾报道过一件惊人的事件:阿拉斯加州的两个职员,假日到洛基山脉的彼得罗山去采挖金矿。他们在陡峭的含金岩上拉响一个爆破筒,一时间飞沙走石、尘土漫天。待尘烟过去,炸开的岩壁上却蓦地露出一个高宽不过一米的窑洞,洞口搭着几根立柱,仿佛是探矿的坑道。洞内漆黑如墨,他俩赶紧打着手电往里探视。这一看非同小可,直把这两个美国人吓得目瞪口呆:洞里竟有一个高不及膝的小“人”端坐在石凳上,正睁着一双可怕的大眼紧盯着他们。他俩掉头边跑边想,以为碰到了印第安传说中的“巨眼小魔王”!可是,这只小怪物却并不想追他们。他俩跑了一段距离后定了定神,壮着胆子再进洞中,这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具干尸。然而,人有这般矮小的么?会不会是洛基山脉的一个新人种?还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的古人类?……他们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与激动,用一块大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这干萎了的小人包起来,连夜下山报告当地政府。政府工作人员也极感惊奇,立刻把这“似人似妖”的怪物送到卡斯珀市医院去鉴定。医生们一打开手帕也吓呆了,一个护士甚至当场晕了过去。后来经过X光透视以及多项化验,当地政府公布了这个惊人的结果:此“小人”身高48厘米,皮肤铜黄色,脊椎骨和四肢骨骼与人类的结构一致。左锁骨有明显重伤痕迹,身上还留存不少伤痕。牙齿整齐,犬齿尖长,可能习惯于掠食生肉。前额很低,头盖和鼻子也很偏,而眼晴(按面部比例)却比人类的大。囱门已完全闭合,证明不是婴孩,从整个体形及发育程度来看,这是个60多岁的男性成年人!

此事一传出,有关“人妖”的故事便有了新的传闻。原来在此之前,卡斯珀市的一个律师、一个买卖旧汽车的商人、一个矫形学专家和一个墨西哥牧羊人都曾有过“小人国”的惊人发现。可惜大都失落了。只有矫形专家理查德珍藏的一个人妖头颅,在他去世后,他女儿把它赠送给怀俄明州立大学作研究之用,至今得以妥善保存。其实,这些年来,科学家们沿着洛基山脉——安第斯山脉作了大量的考察,都证实了这个木乃伊“小人国”的存在。

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既然小人国幅员辽阔,纵跨南北美两大洲的重山峻岭(这在欧亚文明古陆里也不多见),总应该有过极其繁荣鼎盛的时期吧?可是,他们是怎样建成这个辽阔国家的呢?为什么没有留下一点灿烂文化的痕迹?他们是什么时候绝灭的?假如还有生存在世的,又藏到哪儿去了呢?

学者们为此访问过住在这一带山区的印第安老人。很多部落都留下了“小人国”的种种传闻,索松尼族的印第安人还称小人为“尼米里加”(意即“吃人肉者”)。这些小人强悍不羁,背负整只鹿或山羊飞跑上山,如履平地;而箭法尤其了得,喜欢在奔跑中发射冷箭,百发百中。他们常常带着用山羊角刨制成的弓,背着成筐剧毒的小箭,藏在草丛、石隙、洞口、树上,出其不意地伏击比他们高4至10倍以上的印第安人和猛兽。一次,有300多个西奥兹族的牧民,骑马放羊不小心闯进了小人国的领地,被小魔王们用毒箭围攻袭击,直杀得人喊马嘶,几至无一生还!阿拉巴霍族人与“吃人小妖”之战也总是败得那样惨,不但从未杀死或活捉过一个身长盈尺的小家伙,而且自己的种族却要濒于绝灭了。后洛基山峰火山爆发,终于使小人国从地球上消失了。

然而,更多的科学家却认为,小人国是不存在的,各地发现的干尸小人(或小头)是一种人头缩制术造成的。西方有个叫弗格留申的医学教授曾冒着生命的危险几度深入南美密林,这才初步弄清了一些真相,小头颅不过是印第安希巴洛斯族特有医药缩头术的结果!原来,这个民族盛行一种奇特的殡葬仪式:族里人死了,祭师就把首级割下,用一种名叫“特山德沙”的神奇草药制剂来泡浸,即可把头颅缩制成拳头大小,组织经久不败。而有地位的酋长、元老死了,则全躯处理,以供奉祀。

德国发现小人国

想必,我们每一个人小的时候都读过关于小人国的童话故事,而今天看来这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已不再是童话。

1997年暑假期间,德国3名大学生埃伦斯、卡尔和盖伯特沿着绵延100多公里的德国图林根大山林的山疹游览。埃伦斯说:“我们走遍了我们所能去的一切地方,我们打算去当时曾发现一个洞穴的那个地方……”

这个洞穴乍看上去像是个野兽的巢穴——不知是狐狸窝,还是獾的巢穴。走近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人在那坚硬的岩石上凿出的洞。这个洞口是在一个倾斜的岩石上凿出来的,显得里面黑乎乎的。从洞口周围的状况判断,这里曾坍塌过。

卡尔开玩笑地说:“这不是别的,可能是小侏儒人凿出的洞穴。”

埃伦斯接着建议:“我们应当顺藤摸瓜,展开一次有意义的考古挖掘活动。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主见!”于是,大学生们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他们从洞穴里挖出约100公斤土,有一半是石块。然而,挖掘的结果远远超出他们最大胆的预料——他们终于碰上了小人国——侏儒人的故乡。

在现场,大学生们挖掘出散落不全的12块侏儒人的骨骼,还有另外一个完整无缺的侏儒人的骨架。按照这些骨骼的大小尺寸和比例来判断,它们目前是世界最矮小种族的骨骼,而且是成人骨骼,骨架长约70厘米。至关重要的发现还有,在这两个矮小人种遗骨的旁边还放着一把长满锈的铁制的丁字镐,它完全是今天的劳动工具。

“当我们看到这些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新发现时,简直被惊呆了!”大学生们激动不已地说。

大学生们推断,这实际上是个现代侏儒人的洞穴,这两个侏儒人的骨骼是正在采故作业的故工,在发生塌方事故时被埋在土层下面的。

专家们对此的观点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人类学家施·马克认为,这完全是荒唐胡闹,虚假伪造,这是大学生在寻开心解闷。我也曾经是个大学生,我在学生时代也曾认为,如果不让人们的耳朵塞满那些离奇古怪的新闻,假期就白过了。

病理解剖学家安·格雷特认为,这些侏儒人骨骼确是真的,那么这些侏儒人现在还存在吗?目前,科学上对这些矮小人种的变异还尚不清楚。

历史学家马·奥托认为,一切并非那么简单。他对发掘出的那丁字镐进行的详细研究和分析表明,制造丁字镐所用的铁已有1000多年历史。由此看来,3个大学生的考古新发掘一下子成了轰动世界的新发现。

考古学家认为。当然,也有可能,丁字镐或许是古代的儿童玩具,另外还有随其一同出土的侏儒人的骨骼又该作何解释?难道这样的巧合事件不是有些太多了吗?

民间作品收藏家格·乌尔苏拉提醒说:“不加分析地把这3件出土新发现视为臆造和杜撰,简直是对与‘官方’科学观点有分歧的新事物的一种扼杀,然而,这种态度势必将科学引向‘死胡同’。

最好是否应当回忆一下,古时候居住过图林根山林部族的这些地方,同民间传说中的侏儒山民有着密切联系。为什么不这样去推断呢?——这里曾居住过跟非洲侏儒人部族——俾格米人相像的人,这些人虽然个头矮小,但他们却掌握采矿的技艺在山里开矿。

然而,事实上,也有人毫不怀疑这种侏儒人的现实存在。那么,这些目前世界上最矮小的人种,其现状又如何呢?护林员鲍·甘斯耸了耸肩说:“这些小侏儒人现在就生活在我们边区。最好是少提他们为佳,因为,这些侏儒人狡猾怪僻,当有人惊扰他们时,他们就无法忍受。要知道,这些侏儒人受过法师的法术所传。如果他们受到欺辱,则意味着他们的祖先的安宁受到骚扰。我看,大学生们的挖掘算是枉费心机了,因为当今小人国就与我们为邻。如果大学生们的出土新发掘还在那里的话,我绝对不会对其感到丝毫的惊讶。”

卢克索的神奇

卢克索史话

“没有去过卢克索就等于没有到过埃及。”这是埃及人经常讲的一句话。卢克索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670千米处,有“上古埃及的珍珠”之称,是最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卡纳克神庙门口的方尖碑卢克索建于古城底比斯的遗址上。在第十七王朝时期,埃及因位置处于卢克索斯人统治的中心而逐渐闻名于世。当卢克索斯人被驱出埃及后,底比斯城就成为新王朝的都城,开始了埃及最强盛的时期,即新王国时代。当时的底比斯十分繁荣,人口达10万。城市规划得很好,光城门就有100多个。希腊大诗人荷马曾在诗中赞叹它是“一百扇城门的底比斯”。第十八王朝的统治者雅赫摩斯开始扩建这座城市,并陆续修建了大批庙宇。雕像和墓地。古埃及人崇信太阳神,按照太阳东升西没规律在尼罗河边兴建这座城池,拉美西斯二世的皇后尼菲泰丽

东岸是活人的城,宫殿如云,庙宇森列;西岸是死人的城,陵寝深深,珍宝深积。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卢克索屡易其名。据说,古代埃及人把它称为“瓦赛特”,因为它象征着王位和权力,被释为“王笏之地”。希腊人来到这里后,把它称为“塔依贝城”,意为“美好的城市”。后人还把它称为“大神城”等等。一直到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才出现“卢克索”的称呼,也有人称它为卡纳克神庙门口的方尖碑

“卢克索尔”。“卢克索”一名是阿拉伯文的音译,它与阿拉伯文中“宫殿”一词的音译非常接近。据传当阿拉伯人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他们看到许多气势雄伟的宫殿,便把这里称为“宫殿之城”即“卢克索”。

公元前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卢充索日趋衰落。经过两千多年的天灾战火,大多数宏伟的宫殿和神庙都湮没了,但那些至今尚存的古迹仍可反映出当年的无限繁华。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位于卢克索市中心的河岸上,建于公元前14世纪,是献给太阳神的。神庙原长190多米,宽约50米,里面包括庭院、大柱厅和诸神殿等部分,神庙最南端是一座圣殿,残存的遗迹中有一幅浮雕,描绘了法老由神引导步入圣殿的情景。

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曾大力整修神庙。他是埃及历史上颇有名望的一位国王,他具有雄才大略,喜欢南征北战,也喜欢大兴土木,一生建树颇多。在正史和野史上,有许多关于他的记载。据载,他在世时征集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卢克索神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今天,参观者一来到这里,立刻就会感到他的存在。在神庙塔门两旁,耸立着两尊高14米的坐像,都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神庙墙上的浮雕生动地描述了他执政初期与赫梯人作战的情景。左右两边的浮雕构成一幅完整的组画。左边的画面描绘了当时的军营生活、战前召开军事会议及法老御驾亲征、在战车上指挥战斗的情况。右边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位法老如何弯弓射箭向敌人发动进攻及赫梯人溃逃的情景。在神庙的拉美西斯庭院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的柱廊,柱子共14根,每根约16米高。似埃及纸莎草捆扎状的雅致石柱的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十分优美。石柱中间也立有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石雕像,旁边的石壁上镌刻着一些浮雕和文字,描绘了举行庆典仪式的情形。中央大厅东面的降生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礼拜堂,四周石壁上的浮雕表现的是古埃及穆特穆伊亚女王和太阳神的象征性结婚,以及他们在女神帮助下,降生王子时的情景。

卡纳克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