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1844300000044

第44章 读书塑造人生

刘正富

对读书和读书人的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书达理也就成了读书人的追求。传诵至今的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苦读、孟母三迁教子成才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书山文海,读什么?选择至关重要,这就要看你的方向、兴趣和目的。

读书首先是为了事业,学知识、练技能,说白点也就是要先找到成就事业的本钱。其次,有好奇心,对问题要搞个透彻,这也要从书本去求得解答。霍金对黑洞和宇宙起源的好奇,成就了他《时间简史》的巨著。当然,寻求人生意义,怎样做人,如何安身立命,这就需要在一些经典中去寻找答案了。另外,出于情感、情绪的需求,读一些小说、诗歌或艺术类的书籍,可以滋润心灵,使你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内心更充实。

读书是与著述人对话。作者的情怀会让我们的精神更富有色彩,内心更富有新意,让我们品尝更多的人生滋味。回味我的一生,几乎就是踩着书本过来的。小学、中学、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制度后的专业学习,川大的微机编程及浙丝院的机电专业的进修等,以及求生的工作,无一天不与书本为伴。上山下乡喜读的古典文学作品,如《滕王阁序》、前后《出师表》及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是那个时代的禁书。少有难觅的几本书,仅在相知的好友中传看。书的情结和纠纷,还演绎出许多恨爱情仇的人生故事。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那些少有的几本文学作品曾陪伴我们度过了多少个无聊的早晨和黄昏。最重要的还是在那个郁闷的时代,真话不能说,不敢说。而那些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却尽写着我们人生的不如意和酸辛,引起我们内心强烈的共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随着年华的流逝,生活中的离怨越来越多。生命的诞生和消失,不可抗拒;情感的此消彼长,也不断发生。新朋友来了,一些老朋友因这为那有可能永不相见;种种离愁别恨和悲欢,遍布我们的人生旅程。而这些过往情节,都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和升华。

如果我们把读的书比喻成织造的经丝纬线,那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由这些经丝纬线织就的锦缎。如果我们把书比喻成朋友,那读的书多,朋友也多。这些朋友能给我们更多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感悟生命的真谛,给我们解读有意义的人生。

读书吧!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一种享受和渴望。读自然科学,读社科人文,读文学艺术,在读书中品味生活,在读书中塑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