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00位中国名人改变命运的故事
18436600000034

第34章 徐悲鸿 艰苦学画

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徐悲鸿)

徐悲鸿出身于江苏宜兴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位半耕半读的村塾先生,也是一位乡间画师。徐悲鸿从小就喜欢看父亲画画,七岁时就想跟着父亲学画画,可是父亲认为他的年纪太小了,应该专心念书。徐悲鸿见父亲不肯教他,就自己偷偷学。一次,他在看书的时候看到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就跑去求人给他画了一只老虎,自己学着样子描画起来。父亲见儿子确实是对画画很感兴趣,就答应教他学画画。

父亲给徐悲鸿买回来了一本在当时很流行的《吴友如画本》,让他每天临摹一幅,并教他一些绘画的技巧。这样学了几年,徐悲鸿便开始跟着父亲走乡串户,为别人写对联、画肖像,以贴补家用。

十七岁时,徐悲鸿便辍学到一所中学里教图画,以此来赚钱养家。十九岁那年,父亲病逝,家庭的重担压到徐悲鸿的肩上。为了偿还父亲生前欠下的债务和供养弟弟、妹妹,徐悲鸿不得不同时在三所学校里任教。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让徐悲鸿放弃对绘画的喜爱,他还想继续学习美术,于是他来到了上海。刚到上海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他曾经把自己的画寄给报社、杂志社,希望能得到一点微薄的稿费,可是画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徐悲鸿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为一家叫“审美书馆”的出版社填染杂志封面。等拿到报酬时,他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

1916年,徐悲鸿考进震旦学院,攻读法文。这时他的作品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注意,康有为和蔡元培等都给过他鼓励和帮助。

1917年,二十二岁的徐悲鸿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他的名气在美术界慢慢传开了。不久,徐悲鸿得到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大学者傅增湘先生的帮助,到法国公费留学。可是徐悲鸿刚出国不久,国内爆发内战,他的经济来源也就断绝了。

徐悲鸿没有放弃深造的机会,他自己赚钱维持学业,经常是干面包就白开水度日,并且每天都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虽然疲惫不堪,但是徐悲鸿还是很刻苦地学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开始正式接受西方美术的教育。四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与欧洲同时期艺术家相媲美的程度了。

徐悲鸿一共在欧洲待了八年。他去过欧洲很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去拜访名师,观摩绘画大师的作品。在不断的学习中,徐悲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创作理念。

微阅读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抗战期间,多次卖画来救济难民。坚持写实主义,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对中国美术影响巨大的作品,尤以画马驰誉中外。